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娟  阮志忠 《河南中医》2021,41(1):76-78
针灸治病强调调神治神,常取心经之原穴神门调补心神,心包经之络穴内关祛邪安神;取头部督脉之百会、神庭、四神聪穴通调督脉,健脑益髓.在针刺调神的同时重视调气,常取合谷、太冲穴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合谷、太冲穴等调神导气止痛.治疗颈腰椎疾病,取百会、神庭等督脉穴调神导气止痛;治疗带状疱疹时,取百会、四...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总结庄礼兴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双心疾病经验。本病以心血管躯体症状及情志异常为突出表现,主要由脑神、心神失调导致,与脏腑功能紊乱相关,针刺治疗时需注意“心脑同调、兼顾脏腑”,取四神针、神庭、印堂以调脑神,取神门或内关以调心神,取合谷、太冲、三阴交以调脏腑,并配合导气同精手法以调气血,用之于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李平教授应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经验。李教授将特发性震颤的病机归为痰浊扰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并以通督调神针法治之。主穴取水沟、神庭、印堂、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太冲,并配合局部取穴法,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4.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情志类疾病,关键病机为心脑功能失调,总体选穴思路以调神为主,兼调脏腑。“脑”“心”“脾”三者与GAD的发病密切相关,选穴时从“脑-心-脾”相关角度出发,以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醒“脑”取百会、印堂、神庭,宁“心”取内关、大陵、曲泽,调“脾”取三阴交、关元、阴陵泉。通过此种取穴思路,以达到脑、心、脾同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评估通督调神针刺联合腕踝针与单纯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水沟、神庭、百会、风府、至阳、腰阳关、命门)为主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腕踝针取患侧上4、5及下4、5。治疗周为14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oke scale,NIHSS)、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量表的评分结果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Fugl-Meyer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NIHSS、Fugl-Meyer及MBI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腕踝针在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面与单纯通督调神针刺法相当,但通督调神针刺联合腕踝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庭、内关和三阴交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在德国Aachen市门诊工作中,以神庭,双侧内关和三阴交为主穴,双侧合谷、太冲,患侧头维、阳白、攒竹、丝竹空、率谷、四白,耳穴交感、神门、心和内分泌为配穴(调神针刺法)治疗偏头痛患者30例,与常规针刺法治疗28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及即时止痛效果。结果:调神针刺法总有效率为90.0%,常规针刺法为75.0%,前者疗效好于后者(X^2=4.57,P〈0.05)。调神针刺法治疗24h后止痛效果远优于常规针刺法(X^2=10.11,P〈0.01)。结论:应用神庭、内关和三阴交穴治疗偏头痛可以取得较常规针刺方法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组方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30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基础睡眠健康宣教.针刺组采用针刺调神组方治疗,穴取百会、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假针刺组采用非有效穴浅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查阅文献,从病机、针刺方法、疏肝调神针法理论、选穴、舒适化手法等方面入手,阐述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慢性胃痛的经验。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慢性胃痛以疏肝调神为宗旨,疏肝以和脾胃,疏肝以调神,采用舒适化手法,以百会、印堂、四神聪、神庭、本神、内关、太冲、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辨证配穴,使胃气通畅,气顺则不痛。  相似文献   

9.
冯颜庆  李立国  黄志雄  周婷 《河南中医》2023,(12):1905-1909
手口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疾病,导致“丘脑-皮层环路”和感觉运动网络相关脑区活动的改变。该病病灶在脑,内因是脑部气血受损,五脏气机不调,外因是外感六淫之邪客于肌肤。中风病脑络受损致“神伤”,加之气血虚弱、运行失司,经络受阻引起局部麻木不仁等“形伤”,共同形成其“形神两伤”核心病机,治疗应围绕调和气血、形神共调为主。基于“形神共调”理论,常以督脉上头部穴位百会、神庭、脑户为主穴调神定志,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时,以阳明经上五腧穴为主调形体气血,从而达到调和气血,形神共调之效。针刺手法采用广德张氏芒针疗法,通过循经透刺,一针多穴,直达病所。芒针透刺选穴:头针调神:神庭透百会、百会透脑户;体针调形:合谷透后溪、偏历透曲池、颊车透地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谱系(ASD)儿童行为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60例ASD儿童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30例)与康复组(30例)。康复组实施教育康复训练,针刺康复组在教育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调肠治神”法针刺治疗,取穴选用头针(四神针、智三针和言语三区)与体针(天枢、足三里与上巨虚)相结合,并于针刺前行开穴法,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以行为量表评分(CARS评分、ABC评分)及胃肠功能评分(GSI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评分及各评分变化率的差异,并分析治疗前ASD患儿行为量表评分与胃肠功能评分的相关性,以及治疗后ASD患儿行为量表评分变化率与胃肠功能评分变化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ASD患儿的CARS评分、ABC评分和GS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SD患儿胃肠功能GSI评分与行为量表评分(CARS量表及ABC量表)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行为量表评分与GSI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康复组比较,针刺康复组患儿各量表评分前后变化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刺康复组GSI总分变化率与CARS总分、ABC总分变化率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康复组GSI总分变化率与CARS总分、ABC总分变化率无显著相关性(P> 0.05),但具有相关趋势。结论:“调肠治神”法针刺可改善ASD患儿的行为症状及胃肠功能,且ASD患儿行为症状与胃肠症状的针刺疗效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王燕真  张虹  彭玉琳  杨莎 《河南中医》2013,33(8):1321-1323
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以调神醒脑、安神通督开窍为治疗原则,辅以益肾助阳调志的治法,针刺选取百会、神庭、四神聪、风池,艾灸肾俞、志室、命门.以针灸理论为依据讨论选穴的依据,为今后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黄帝内经》阐释出神与气之重要。本研究从调神、调气的概念及重要性以及针刺调神、调气入手,并具体分析杨骏教授通督调神法和通任调气法,从而为实现针刺“得气”提供条件,利于针刺取效。本研究介绍了杨骏教授临床治疗上常用调神、调气针刺方法,论证调神、调气对针刺取效之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结构以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影响,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督调神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模型组、通督调神组、非经非穴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法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分离筋膜肌肉,暴露动脉后不进行结扎直接缝合切口。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干预,通督调神组选取"百会""水沟""神庭""大椎"穴,针刺40 min,20 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非经非穴组选取大鼠前肢足背侧第3、4跖骨间隙凹陷处为"非经非穴"干预,针刺方法同通督调神组。观察干预后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和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提高(P0.01),蔗糖水饮用量降低(P0.01),敞箱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次数降低(均P0.01),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损伤,海马组织中NE、5-HT和DA含量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通督调神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蔗糖水饮用量增加(P0.01),敞箱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次数增多(均P0.01),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害减轻,海马组织中NE、5-HT和DA含量升高(P0.01,P0.05);与非经非穴组相比较,通督调神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蔗糖水饮用量增加(P0.01),敞箱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次数增多(均P0.01),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害减轻,海马组织中NE、5-HT和DA含量升高(P0.01,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能改善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修复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可能与其上调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亦为身心同病。其核心发病机制为“脑-肠轴”功能紊乱和脑肠互动异常,与心理因素紧密相关;中医病机为脾胃气机失调,神明之枢失衡,腑气失于通降。庄礼兴教授提出本病应心、脑、肠同调,首重调神,常取调神穴组四神针、神庭、本神、印堂、神门、三阴交、内关、足三里,配以合谷、太冲、申脉、照海等穴位,结合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采用传统针刺导气同精法,形神、气血、阴阳并调,共奏安神定志、调畅气机之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过敏性鼻炎属于蒙医学"鼻亚玛病"范畴,是以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为主症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本课题为更规范、更有效的针刺结合"脐疗"治疗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提供依据,降低鼻炎发展为哮喘的发病率,寻找治愈鼻炎的方法,提高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纳入过敏性鼻炎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调神针刺法结合脐疗组)与对照组(调神针刺法组)进行研究。治疗组选穴:顶会穴、眉间穴、迎香穴、拇食指穴、赫依穴、肺穴、脾穴、肝穴、肾穴、拇趾间穴,针刺时间每次为30min,加用脐窝穴(肚脐)拔罐(每次拔10~15min)。对照组选用治疗组的针刺穴,不拔罐。每周治疗3次,治疗1个月后总结疗效。结果:显示"调神针刺法结合脐疗组"与"调神针刺法组"对鼻炎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鼻或咽部疼痛症状的改善都有效果,调神针刺法(对照组)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6.7%,调神针刺法结合脐疗(治疗组)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结论:调神针刺法结合脐疗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一种疗效可靠、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组患者选取百会、神庭、四神聪、印堂、人中、神门、内关、风池、完骨、天柱、安眠针刺治疗,每穴留针30 min,每日1次。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次,每日1次,睡前服用)进行口服药物干预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指标评价疗效,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的变化情况。结果:针刺组、对照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对患者症状改善方面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医大师孙申田基于“心身医学”视角针灸治疗郁证的临证思路与针法特色。孙教授认为郁证属于“心”“身”同病,“形”“神”失和,神为主导;病在脑,伤于神,与心肝密切相关,“脑神失用,形神不安”为主要病机。提出“调神益智,腹脑同调,心身兼治”的治疗理念。临证时选百会、宁神、情感区为头部主穴以益智安神,选取“孙氏腹针”腹一区、腹八区为腹部主穴以腹调脑,配穴因病因证加减;强调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的关键作用,重视电针,予低频刺激(2 Hz),以增强疗效;针前舒神减虑,针时守神得气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并总结脑卒中后抑郁针刺临床选穴规律和特点。方法全面检索并梳理1996年-2016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符合针刺或以针刺为主要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文献,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34篇,最终纳入分析文献58篇,高频腧穴为百会穴、内关穴、神门穴、四神聪、印堂穴、神庭穴、水沟穴等;所选经脉以督脉和膀胱经为主,选穴部位集中在头颈部。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选穴具有局部选穴、辨证选穴、循经选穴规律,运用治神、调神法指导脑卒中后抑郁的针刺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骏教授认为小儿脑瘫病位在脑,与肾关系密切,临床应从脑论治、以肾为本;痉挛型小儿脑瘫证属阳缓阴急,治应平衡阴阳,通督调神。治疗上采用针药结合的综合疗法,针刺以重取头面腧穴及精取体穴为选穴思路;以山核桃仁、全蝎组方温水拌服;穴位贴敷选取神阙、百会二穴,药物以冰片、细辛为主。诸法合用共达醒脑开窍、益智醒神之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介绍张闻东教授运用通调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督脉痹阻,元神不安,心神不宁,脏腑功能失调,其采用"通调针刺法",以神庭、百会、四神聪为主穴,通督脉、调元神,益元气、调脏腑,调节经络气血阴阳,同时辨证加减取穴,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