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在实施以乳腺癌患者为中心决策辅助过程中的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为进一步临床大范围实施决策辅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5月—11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肿瘤科工作的13名护士及7名医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进行主题描述。结果 提炼出医护人员实施辅助决策的促进因素及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主题的3个亚主题包括意识到决策辅助的重要性、患者的决策辅助需求、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信任,障碍因素主题的5个亚主题包括环境限制、医护人员信心不足、信息不对称、患者决策参与不足、决策辅助体系不完善。结论 医护人员在实施乳腺癌患者决策辅助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及促进因素,应正视医生、护士、乳腺癌患者参与决策的重要性,完善决策辅助工具及工作流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决策辅助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促进与障碍因素,为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结果 提炼出临床护士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促进及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主题的2个亚主题包括意识到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支持实习护士参与课程思政教学,障碍因素主题的4个亚主题包括人力资源配置不当、氛围缺乏、培训体系缺乏、实习护士重视不够。结论 临床护士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促进及障碍因素,应正视临床护士、实习护士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构建统一、规划的课程思政教育培训方案,建立全员共同参与课程思政教育培训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体重自我管理(WSM)的促进和障碍因素, 旨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WSM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 选取2021年7—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乳腺癌患者WSM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主题, 其中促进因素包括3个亚主题, 分别为正确的个人感知、积极的自我调节、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支持;障碍因素包括5个亚主题, 分别为知识和技能欠缺、负面情绪、不良生活习惯、角色冲突、身体功能受限。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乳腺癌患者WSM健康教育, 改善患者对WSM的认知, 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能力, 并加强患者症状自我管理, 鼓励其适度锻炼, 最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WSM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春期哮喘患儿对影响疾病自我管理因素的观点, 为改善哮喘患儿自我管理提供依据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3年2—6月, 通过目的抽样方法, 招募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10~17岁青春期哮喘患儿。围绕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 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结果共纳入17例青春期哮喘患儿, 年龄(13.00±2.03)岁, 病程(5.00±2.85)年。经过分析, 访谈资料包括自我管理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2个方面。其中, 促进因素编码为3个主题及7个亚主题, 包括哮喘患儿的个人管理意识(责任感、依从意识);社会支持(家长照护和补偿、教师和同学支持、病友互动);健康教育(医护健康指导、学校健康宣传)。阻碍因素编码为3个主题及6个亚主题, 包括疾病认知(需求竞争、重视度);社交环境(人际互动、物理环境);医疗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可及性、学校相关医疗资源)。结论青春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受多种因素影响, 个人管理意识、社会支持和健康教育可促进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 而疾病认知、社交环境和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不利因素会阻碍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实施口腔癌围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管理方案的促进及阻碍因素,为有效推进口腔癌营养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湖南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3名医护人员和15例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实施口腔癌围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管理方案促进及阻碍因素2个主题,每个主题分为政策支持因素、医护人员因素、患方因素3个亚主题。结论:实施口腔癌围术期病人免疫营养支持管理方案的促进及阻碍因素是多维度的,应重视政府、医护人员、病人和家属共同参与营养护理的重要性,构建适合病人、容易实施的口腔癌围术期病人免疫营养支持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赵艳丽  刘冬  徐必友  余丹  高连娣 《全科护理》2023,(20):2837-2841
目的:了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病人执行早期活动的障碍因素,为机器人手术病人制订针对性的早期活动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选取16例机器人手术后未执行早期活动的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得出三大主题。病人对早期活动态度的主观障碍因素,即传统观念的束缚、恐惧与顾虑、负性情绪与性格改变;执行早期活动的客观障碍因素,包括疼痛、疲乏、胃肠道症状、直立不耐受、睡眠障碍、共存疾病;早期活动的外在影响因素,有治疗限制因素、医护认知不一致、流程和方案不明确、辅助工具受限、照护者参与不足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提高机器人手术病人对早期活动重要性的认知,采取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病人得到安全科学、快速有效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父(母)亲在早产儿住院期间进行袋鼠式护理的真实体验,探讨父(母)亲在实施袋鼠式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需求,为今后进一步完善BPD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2020年6月—2021年3月期间10名参与袋鼠式护理的BPD早产儿父(母)亲进行电话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出主题。结果 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及归纳,得出5个主题:负性情绪减轻,角色感知增强;感恩家人、医护人员的支持;出院后期望获得持续指导;护理环境困扰;患儿预后及费用问题。结论 袋鼠式护理有利于医护人员、患儿及其父母三方协作共赢,但袋鼠式护理的实施受外部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水平、专业指导、家庭及自我效能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政府有关机构应重视袋鼠式护理实施的多重影响因素,以期推动袋鼠式护理的顺利实施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临床评估癌症患儿的健康结局主要包括患儿自我报告和父母代理报告2种方式, 研究证实两者的报告结局之间存在差异, 会对监测患儿病情进展、指导临床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对癌症患儿自我报告与父母报告一致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包括常用工具、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准确获取患儿病情信息, 促进临床决策, 提高患儿症状管理及照护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焦虑状况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包括疾病方面的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调查对象与患儿的关系、患儿性别以及社会支持。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医护人员对先心病患儿父母给予心理支持、授权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护理实践中的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指导,检索、评价及汇总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及促进因素。结果 根据11条最佳证据制定18条审查指标,12条指标依从率<60%,其中6条指标依从率为0。障碍因素主要为缺乏规范化流程、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欠缺、培训不足等。结论 本研究基于最佳证据制定的质量审查指标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可针对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实施临床变革及管理改进,促进证据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乳腺专科医护人员质性研究的视角,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伤口置管居家照护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伤口置管居家照护服务。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科的19名医护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笔录,并采用分析软件Nvivo12.0及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患者伤口置管居家照护促进因素包括获得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多元化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形式;障碍因素包括患者因素(自愿学习能力与认知不足及依从性差)、照护者因素(老年患者家属照护者及更换家属监管照护)和其他因素(独居患者及地域因素)。结论:作为临床医护人员应为患者主动提供针对性专业指导及信息支持,以解决其实际问题,帮助患者安全度过伤口置管居家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初显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自我管理的阻碍因素,为后期构建成人初显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综合转变模型设计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成人初显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成人初显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障碍共提炼3大主题,7个亚主题。意识阶段障碍因素:自我管理意愿、自我管理知识与技能、自我管理行为益处与后果感知;动机阶段障碍因素:健康管理信念、自我管理信息支持;行动阶段障碍因素: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自我效能、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支持和监督。结论 医护人员应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升疾病风险感知水平;拓展专业信息支持途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健康管理信念;同时充分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成人初显期AS患者疾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深入了解专业照护者感知的影响癌症患儿向成人过渡的因素,为提升患儿的过渡期准备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0年9月—2021年6月,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来自上海市、广州市、安徽省4所儿童专科医院的5名医生、19名护士、3名社会工作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分析、提炼主题。 结果 专业照护者感知的影响癌症患儿向成人过渡的因素可归纳为4个主题:患儿因素(诊疗经历、疾病认知、自主性);家庭因素(过渡意识、教养方式);医疗系统因素(专业团队、专业服务);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保障体系)。 结论 癌症患儿向成人过渡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提高社会各层面对该问题的关注度,鼓励患儿知晓疾病信息、参与疾病管理,提升专业照护者的服务能力,加强长期随访的连续性,发展服务体系,制订适合国内临床情景的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患儿和家长有效应对疾病和治疗的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及轮换循证实践方案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方法 :以PARIHS理论为指导,制定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访谈,用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 :形成了3个主题,分别是证据、组织环境和促进因素。证据方面有2个亚主题。(1)部分证据未充分考虑临床情境;(2)部分证据未充分考虑患者意愿。组织环境方面有5个亚主题。(1)健康教育材料是必要的;(2)医生与此次变革关系不大,但应得到其支持;(3)护士长尚需进一步梳理领导力在证据转化中的具体作用;(4)变革会带来工作量的增加,但还可以接受;(5)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是最大的困难。促进因素方面有2个亚主题。(1)护士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愿意推动;(2)规范的流程制度是变革实施的有力保障。结论 :应制定规范的流程、完善健康教育材料、发现规范的轮换工具以及了解患者意愿,以推动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规范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短肠综合征继发肠衰竭患儿父母营养照护的体验,为制订科学有效的营养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收治的16例短肠综合征继发肠衰竭患儿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儿出院前1 d和出院后第2~3周内进行2次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共归纳4个主题、6个亚主题。(1)营养照护困扰呈阶段性变化:急性期感到不知所措;代偿期管饲喂养、管道维护、辅食制作困扰较多;恢复期居家营养照护负担较重。(2)营养照护者-父母角色冲突致其自责、愧疚。(3)从同伴和医护人员支持中获得积极体验。(4)期盼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营养支持服务:希望开设系统的营养照护课程;希望出院随访时给予居家营养照护指导;希望实施家庭肠外营养支持。结论 短肠综合征继发肠衰竭患儿父母的营养照护困扰较多且呈阶段性变化,其照护体验受同伴、配偶、医护人员的影响,期待获得家庭肠外营养支持。医护人员可评估患儿父母不同阶段的营养照护困扰,开设系统化、阶段化的营养照护培训课程,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提供家庭肠外营养支持,以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父母参与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管理的阻碍和促进因素, 为医护人员制订父母参与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管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 于2021年7—12月选取大庆市第三医院的16名情感障碍青少年的父亲或母亲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两方面提炼主题, 一是阻碍因素:父母自身因素包括缺少疾病知识、陪伴时间少、情绪控制能力差、沟通方式不当、夫妻关系差, 孩子自身因素包括病理因素、性格, 环境因素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 经济因素包括治疗费用昂贵、生活压力;二是促进因素:他人支持包括家庭支持、专业人士的帮助, 积极应对包括寻找应对策略、转变心态。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这些影响因素, 从多方面构建父母参与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管理的方案, 让父母积极参与孩子情绪管理, 促进情感障碍青少年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喉软化症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体验。方法 2014年9-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新华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1位先天性喉软化症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患儿父母感知到的压力源包括忧虑患儿生命、巨大照护压力及担忧未来;析出情绪痛苦和成长体验两大主题,其中情绪痛苦包括认知冲突和身心俱疲2个亚主题;成长体验包括感知人际获益、加深自我认识及感悟人生哲学3个亚主题。结论临床医疗照护人员可通过增加患儿父母的人际资源、挖掘其自身资源等,促使患儿父母体验到更多创伤后成长,实现良好的心理适应,提高其遵医依从性,进而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真实体验,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为构建新生儿安宁疗护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题分析法,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新生儿科的16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心理体验包括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意志体验3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能认识到新生儿安宁疗护的重要性,但其安宁疗护的知识培训仍需加强,尤其是面对临终患儿家庭的沟通技巧、心理支持培训等。  相似文献   

19.
岳娜 《全科护理》2021,19(32):4559-4561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父母的心理体验.方法:于2020年9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13名重症肺炎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自责与愧疚、预感性悲哀、经济负担重、信息支持需求、家庭韧性增加.结论:重症肺炎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较大,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达到改善患儿父母心理体验、促进患儿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包括性别、年龄、社会支持、病程等16个影响因素和认知行为疗法、艺术疗法、游戏疗法等6种护理措施,旨在为指导医护人员更有效地促进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