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露饮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的方剂。对现有方剂辞典、数据库及知识库中宋代至民国时期的相关医籍进行整理,系统考证甘露饮处方来源、组方、主治、剂量、诸药炮制方法、煎制法和服法的历史沿革,发现该方最早见于宋代陈师文等校注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胃中客热、脾胃湿热型口疮,后世医籍记载主治与原方基本一致。通过古代文献考证,为经典名方甘露饮的现代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厚朴温中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方剂。笔者通过整理古代医籍、现代文献,系统考证厚朴温中汤处方来源、组方、主治等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发现该方最早见于金代名医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主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后世医籍记载主治与原方基本一致;煮散剂与水煎剂的剂量不同但用药比例一致;清代时出现丸剂记载。现代主要用该经典名方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胃痛、胃肠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止痛、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药材粒度及煎煮水量对该方各指标性成分无明显影响。笔者通过全面文献考证,可为经典名方厚朴温中汤的现代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3.
泽泻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疗支饮冒眩的经典名方,被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通过梳理经典名方泽泻汤历代文献,系统考证其处方来源、组方特点、功能主治等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结果发现,泽泻汤原方功效主治历代变化不大,多用于心下支饮、苦眩冒等证。历代医籍中记载了大量泽泻汤同名方和加减方,其加减方主治病机多围绕水湿内停等,涉及多种疾病的治疗,如痰饮、妇科、呕吐、霍乱等。现代泽泻汤在古代应用基础上有所拓展,在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眩晕、脑血管供血不足等疾病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橘皮竹茹汤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橘皮、竹茹、人参、生姜、大枣、甘草6味药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哕逆,现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整理有关橘皮竹茹汤的古代医籍,系统考证其处方源流、主治病证、组方原理、药物组成、用药剂量、制法、煎服法等信息。发现橘皮竹茹汤后世流传版本众多,其同名异方、异名同方之间存在病机、组成与剂量上的混杂,经对比分析后得到最接近《金匮要略》原方的病机为“胃虚气逆,寒热不著”,并按照度量衡考证《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中除大枣外橘皮、竹茹、生姜、甘草、人参剂量比例近似为6∶2∶8∶5∶1,而后世用于治疗“胃热呃逆”且橘皮竹茹比例近似1∶1的橘皮竹茹汤是源于《严氏济生方》等古籍中原方的同名异方,且考证发现该类同名异方还增加了如赤茯苓、枇杷叶、麦门冬等寒凉药物,故现代所使用的的橘皮竹茹汤多是加减后的处方,并非《金匮要略》中橘皮竹茹汤的原貌。通过对橘皮竹茹汤古籍文献的挖掘梳理,归纳其历史沿革和处方衍变,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橘皮竹茹汤临床合理加减运用及后续深入探究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清胃散最早记载于金元大家李东垣所著《兰室秘藏》,全方由升麻、黄连、当归、地黄、牡丹皮组成,功效为清胃凉血,主治胃有积热、火气上攻而致牙痛,是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剂之一,被列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根据《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准的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通过系统梳理该处方在历代医家记载中的临床使用情况,确定处方原文出处、剂量、功能主治及相关药材的基原信息等。通过古今文献考证,从处方来源、历史沿革、方义衍变及方中各药味的本草考证方面对清胃散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综述及简要分析,为该方临床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及复方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经典名方的研发是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开拓中医走向现代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梳理经典名方组成药味的历史沿革以明确其基原产地、性味功效、证候禁忌等对其研发尤为重要,是保证全方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源头。地骨皮作为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研发前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含地骨皮的方剂共5首,通过查阅现代文献,鲜见地骨皮本草沿革的文献考证。该文将基于古籍文献,从地骨皮别名、产地、基原、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证候禁忌等方面梳理其历代衍变情况,为研究地骨皮以及经典名方提供文献依据。考证分析发现,地骨皮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汉以前的古籍并未以"地骨皮"之名收载该味中药材。历代古籍记载的地骨皮性味归经、基原与现代权威中药材内容差异较小。随着时代变迁发展,现代对地骨皮功效主治舍弃较多,呈现断层式继承,提示该药材尚有许多潜在的功效主治可供临床开发应用。地骨皮的药用规格除了现代常用的生地骨皮外,古籍还记载了甘草汤制、焙制、炒黄、童便制、酒浸和酒蒸等炮制品。  相似文献   

7.
孟彦  贾怡  武嫣斐  向欢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2018,49(1):251-255
百合地黄汤为临床常用中药经方,组方相对简单,临床应用广泛,古代常用来治疗百合病,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抑郁症(如阈下抑郁、产后抑郁、更年期抑郁等)、多种失眠症(如更年期失眠、老年失眠等)、焦虑症、心理亚健康等疾病。通过文献分析,归纳总结了百合地黄汤在神经精神系统中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百合地黄汤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文献,对古代泽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为包含该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古代泽泻药材主流基原为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及东方泽泻A. orientale。文献著录泽泻最早的产区为今河南一带,之后陕西汉中成为泽泻的优质产区;自明代以来产地扩展至福建,清代时福建建瓯为泽泻的道地产区,民国时泽泻产区增加了四川及江西。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所用泽泻药材可采用福建、江西等地所产东方泽泻A. orientale或四川等地所产泽泻A. plantago-aquatica的干燥块茎。古代泽泻药材炮制方法多为酒制,当代多数标准及规范中已不再收录酒泽泻的炮制规格,盐泽泻虽为现代常用,但其发展时期较晚,清代才成为泽泻的主流炮制品种之一。参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与《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建议经典名方中未明确注明炮制要求的泽泻药材以生品入药,注明炮制要求的处方根据方义选择盐制、酒制等炮制品入药。  相似文献   

9.
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原方由旋覆花、甘草、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大枣7味药组成,用于治疗伤寒发汗误治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的历代医籍记载和论述丰富,后世医家对该方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不断拓展了该方的方义及其功能主治。该文全面收集整理了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的古今文献记载,从处方来源、方剂组成、药物剂量、药味炮制、临床应用、方义方解、煎煮法等方面对旋覆代赭汤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历代记载的旋覆代赭汤药味组成及其炮制方法较为一致,临床处方用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古代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反胃、呕吐、呃逆、便秘等疾病,而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古今临床应用广泛。通过对旋覆代赭汤历史沿革的探析和考证,可以明确该方的药味组成、处方剂量、药味炮制、方义衍变及煎煮方法,为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的复方制剂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较广,功效卓著,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的第5首方剂,全文基于东汉至民国时期的有关医籍文献,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考证与研究吴茱萸汤处方源流、药物组成、方义演变、功能主治、处方剂量、诸药炮制、煎制法和服法的有关内容.结果 发现,吴茱萸汤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由吴茱萸、生姜、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梳理古代文献中有关百合地黄汤的条文,以期了解百合地黄汤的历史沿革和方义演变,为其成药开发提供文献学支持,为经典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古籍数据库中以“百合地黄汤”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摘录记载了百合地黄汤的方、药、量、制、治、论等信息的古籍条文,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古籍和条文,提取朝代、书名、作者、举句、剂量、煎服法、方解、证型等关键信息,并进行文献分析,以了解百合地黄汤的组成、药材基原、炮制、剂量、功能主治、煎煮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历史沿革及方义演变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古籍101本,共计165条。百合地黄汤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由百合和地黄两味药组成,用于治疗百合病。随后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录了本方,并增加生地黄汁至两升。宋及宋之后,因度量衡制度的改变,百合地黄汤在药物剂量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此外宋代在炮制和服用量上略有变化。明代在地黄炮制上略有变化,明清代文献多为注释、方解,重在阐述百合地黄汤的病因病机。结论:百合地黄汤首见于汉代,历代古籍均有记载,源远流长,但其历代变化不多,以药物剂量方面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但济修  周永全  詹常森 《中成药》2023,(10):3402-3406
目的 研究百合地黄汤处方剂量。方法 检索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料、读秀期刊、《中华医典》、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百合地黄汤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纳入、排除规则进行筛选,统计分析药材基原、用法、剂量范围、配伍比例等信息。测定鲜百合质量、鲜地黄出汁率、药材含水量等参数,通过地黄出汁率折算出其剂量,并以配伍比例和药材含水量来推算百合剂量。将所得结果与考证出的剂量范围进行比较。结果 古代文献中以“百合七枚,生地黄汁一升”为主流,百合、地黄大多以鲜品入药;现代文献中百合、地黄大多以干品投料,两者配伍比例为1∶1,“生地黄汁一升”即为400 g鲜地黄榨汁200 mL,“百合七枚”折合鲜百合剂量为240 g。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建议以100 g百合(干品)代替。结论 本研究将文献考证结论与药材实测数据相结合来对百合地黄汤处方剂量进行探索,符合文献分析结果及药材实测范围。  相似文献   

13.
消乳丸是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中的儿科经典名方之一,临床疗效确切,但当前暂未转化为中成药制剂。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消乳丸相关古籍文献数据共173条,筛选出有效数据99条,涉及中医古籍46部,该研究从消乳丸的方源方名、组方剂量、药物基原、制法用法、主治功效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考证结果显示消乳丸可能出自宋代医家汤民望的《婴孩妙诀论》,在历代古医籍记载中有消食丸、杨氏消乳丸、快膈消食丸等异名,但主要以消乳丸之名记载在册,该方由香附、砂仁、陈皮、神曲、麦芽及甘草6味药组成,炮制方法为香附、神曲、麦芽炒用,甘草炙用,砂仁、陈皮生用,功效为温中快膈,止呕吐,消乳食,主治乳食积滞所致的呕吐、泄泻、夜啼等诸多病证。历代古籍记载中使用最多的组方剂量折算成现代用量为香附41.30 g、砂仁20.65 g、陈皮20.65 g、神曲20.65 g、麦芽20.65 g、甘草20.65 g,制剂为丸剂,在服用方法上主张以温开水或姜汤送下,服药时间为食后。通过对消乳丸古籍文献的挖掘梳理,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及研发申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拟对符合要求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流程,制备方法及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是获得政策优惠的一大前提。由于经典名方多为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在历代沿用过程中,药材炮制、药味用量、煎煮方式等可能发生了变化。若研究人员只是简单的采用现代方法对经典名方进行研究,容易偏离政策要求。加强前期资料调研,明确处方组成及所属朝代的用药情况能够给予经典名方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基于此,笔者以《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载的泻白散为例,通过遵循古法原则,从药材基原、药材炮制、标准煎液的制备、泻白散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等方面阐述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思路,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与研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古代经典名方研发过程中,处方药材的"遵古"炮制研究尤为重要,将处方药材炮制成与古代医籍原方记载保持一致,且符合现代应用标准的饮片,是经典名方研发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经典名方"升陷汤"中桔梗药材的炮制为例,对桔梗净制、水处理、切制及干燥工艺进行研究,须经过确立并验证炮制方法与工艺、工艺放大试验、中试生产等环节,考虑药材—饮片—标准煎液的相关性,最终确定药材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使用方剂历史悠久,源自古代经典医籍或有代表性的古医籍,为各代蒙古族医学家长期使用,效果明显的蒙医经典名方不少。本文阐述蒙医经典名方肺热普济散的处方药材演变及蒙医药文献应用记载,为肺热普济散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汉·张仲景),是治疗胸痹疾病常用经典名方之一。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枳实薤白桂枝汤相关中医古籍63部,筛选出有效中医古籍36部,系统梳理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主治病证、剂量、炮制、制法煎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由枳实、薤白、桂枝、厚朴、瓜蒌五味药物组成,具有通阳散结,祛痰下气的功能,主治“阳气被遏,心气郁滞,痰瘀郁生,痰之邪阻结在心胸或胸肺”所致的胸痹胸满、胸痛、喘息咳唾、短气。同时,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现代临床应用文献共计70篇,主治系统疾病范围为循环系统(51篇),占比72.85%;内分泌系统(4篇)占比5.7%;呼吸系统(9篇)占比12.85%;消化系统(6篇)8.57%,其中以循环系统中“冠心病(中医为胸痹)”为主,其中医证型主要为痰热痰浊内阻证,痰浊痰瘀痹阻证,寒凝痰瘀气滞证,胸阳不振、痰瘀互结型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古代医籍记载应用与现代临床应用是保证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此,该文通过对经典名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古代医籍整理挖掘及现代临床应用的统计分析,旨在为其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当归饮子为治疗疮疥代表方,首见于严用和《严氏济生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10味药物组成,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通过全面收集整理当归饮子古今文献记载,从处方来源、主治病证、方剂组成及剂量、煎服法等方面对当归饮子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为经典名方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古代文献证据支持。结果发现,主治病证上,原方用于治疗疮疥、■癗,后世医家将其用于治疗疮疥、风癣、湿毒、赤疹、瘾疹等以血燥风热为病机的疾病,现代临床主要用于荨麻疹、瘙痒症、湿疹等的治疗;药物组成上,部分医籍在“芍药”“地黄”“荆芥”记载上有区别;炮制上,何首乌采用制首乌,甘草为炒甘草;剂量上,由于剂型变化导致各药味用量变化较大,当剂型为汤剂时,药物用量增加;煎服法方面,部分医籍遵原书,多数医籍改为汤剂,食远服。  相似文献   

19.
玉屏风散是益气固表,祛风止汗的效验良方。该方衍用历史悠久,处方配伍精当,临证用之效著,为理法俱茂,足为后学师法之名方。然有关该方方源及方中用药剂量,古今文献存有差异,初步考证于后。一、渊源考玉屏风散方源,明、清以后的医籍多谓出自《世医得效方》。如清《古今图收集成·医部全录》、汪昂《医方集解》、吴仪洛《成方  相似文献   

20.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疗效确切,自汉代至今广为流传记载,是一首被历代医家推崇的柴胡类方,已被收录于2023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并纳入明确记载方名及药物组成的柴胡桂枝干姜汤相关古籍文献数据共有37处,涉及中医古籍34部。该文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源方名、组成、药物基原、剂量、制法用法、古今主治功效及临床应用分析等方面进行梳理考证。考证结果显示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药物基原古今基本一致,古籍中药物剂量大多数与《伤寒论》所载用量一致,柴胡桂枝干姜汤功效为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主治病证范围广泛,但总以太阳少阳枢机不利为主。该方现代应用范围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科、神经系统等,对于疑难杂症亦有良效。通过对柴胡桂枝干姜汤古籍文献的挖掘梳理,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