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74株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空军总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细菌鉴定仪,以K-B法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统计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用抗生素全年用量.结果 2006年至2008年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常用抗生素头孢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逐年增高,氨基糖苷类、半合成青霉素类、喹诺酮类2008年耐药率与上一年比较略有降低.2008年耐药率低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单酰胺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与抗生素的用量变化一致.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本院主要致病菌,耐药发生率高,减少抗生素用量可减低抗生素的耐药率,因此采取严格措施控制院内感染是减少耐药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我院近3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情况及其耐药特征。结果:近3年临床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287株,占革兰阴性(Gˉ)杆菌的21%,药敏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增加(>20%),对其他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高(>30%),仅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保持较高的敏感率(>7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性下降,对多种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利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并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痰液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分布呼吸科、心血管内科、ICU病房,对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5种药物的耐药率几近100%,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为2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重耐药,加强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科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外科感染性标本中分离的179株PAE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KB法对PAE进行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PAE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均为97.8%;其次,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7.7%、84.4%、80.4%;而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很高,均〉50%。结论:我院外科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药耐药性,必须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6.
吴燕  李辉  刘斌  杨亮 《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572-573
目的了解我院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病人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分析。结果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菌株逐年增加,而其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有重要地位,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对其抗菌活性下降说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需重视病原学检查,药敏检测,根据药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琴  彭少华  顾剑  李从荣 《山东医药》2005,45(11):37-38
近年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越来越多见,临床治疗和控制难度较大。为探讨耐亚胺培南PA的临床感染现状及其耐药特征,2002~2004年,我们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1~2002年中分离的398株耐亚胺培南PA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特别是在ICU病房,可引起很多脏器的感染如肺炎和菌血症等。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广泛使用,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病房使用量的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这些耐药菌株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特别是由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生儿患者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API细菌鉴定分析系统对2004—2008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并采用Kirby-Bauer法选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54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和胃液标本,共占74.6%;其在临床病区分布中以重症监护病房为主,占81.9%。35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均〉80%;而对哌拉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氨曲南的敏感率则次之。35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占25.7%,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之一,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临床治疗应结合新生儿患者的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株的出现与扩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成人住院患者培养阳性290株P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 PAE占总G-菌株的13.56%。对多种抗菌药敏感率60%。ICU组及死亡组PAE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及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升高(P0.05)。结论 PAE仍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既往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特别是存在手术史者较易感染,预后尚可。我院PAE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坦、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的敏感率较高。ICU内PAE易出现耐药菌株,且多耐药及泛耐药菌株预后不良,应严格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科ICU)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内科ICU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内科ICU送检的感染患者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各类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采用MicroScan NC31、NC33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对常用的8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31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80.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77.2%,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51.4%,且呈上升趋势;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氨曲南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在43.8%~51.8%之间,对复方磺胺的敏感率为2.2%,且呈下降趋势。有六种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ICU应注意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院5年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并对其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病房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并对5年中8种抗生素的年用量与这些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分别为62%~79%和70%~76%;三代头孢中最敏感的为头孢他啶,敏感率为52%~69%;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42%~64%;碳青霉烯的敏感率仅为36%~6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1,P<0.05).结论 我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有直接关系,必须严格控制该类药物应用;同时应用抗生素轮换和替换策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是自然界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通过分析本院检验科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标本的药敏结果,了解胸部专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检验科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的506份标本,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专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与综合性医院基本接近,氨基糖甙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偏高;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炎性指标要显著高于非多耐药的患者,而在反映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方面,结果相反;两者在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问题目前已经较为严重,多耐药患者的治疗难度大,需采用多种方法加以治疗、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 ICU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ICU 一区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以 K-B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各种标本中共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216株,其中呼吸道标本痰液百分比最高,占69%。在15种抗生素药敏试验中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体外抗菌活性最好,铜绿假单胞菌株耐药性强,产生多重耐药菌63株。结论 ICU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ICU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病原学检测,以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5.
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流行株的主要基因型和耐药性。 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协同敏感试验 ,检测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 ,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 ,分别用金属酶IMP - 1,IMP - 2 ,VIM - 1和VIM - 2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PCR)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 8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 ,抗生素协同敏感试验阳性 7株 ,PCR检测金属 β -内酰胺酶阳性株也为这 7株 ,且基因型均为VIM - 2型。产酶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等常用抗铜绿假单胞菌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 ,对氨曲南较为敏感。结论 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所产金属 β-内酰胺酶为VIM - 2型 ,且产酶株耐药性强 ,应注意对其进行临床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标志物(qacE△1-sul1)存在状况.采用多基因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多重耐药菌株亲缘性分析.方法 收集RICU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3株,采用PCR方法检测8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PER、DHA、IMP、VIM、OXA-23、OXA-24)和qacE△1-sul1基因共9种.应用多基因聚类分析法分析菌株亲缘性.结果 3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blaTEM阳性8株(24.24%),blaVIM阳性6株(18.19%),blaIMP阳性3株(9.09%),blaSHV阳性2株(6.06%),blaDHA阳性5株(15.15%),blaOXA-23,blaOXA-24,blaPER均未检出,qacE△1-sul1基因阳性28株(84.85%).多基因聚类分析发现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我院R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以携带blaTEM基因为主.qacE△1-sul1携带率高,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分析湖北地区17家医院2000~2007年的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情况及其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湖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年分离量和对各抗生素的耐药率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几乎达10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50%,对庆大霉素、加替沙星的耐药性大大增加(耐药率在40%~50%之间),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保持中度敏感性(耐药率在30%--40%之间),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氨培南、美洛培南保持相对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3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临床上应选择敏感性相对较好的药物作为铜绿假单胞菌的经验用药,以避免医疗成本的浪费及耐药性加剧。  相似文献   

19.
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强  蒋捍东  柴杰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1090-1093
生物膜与浮游菌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抗生素耐药性,其耐药机制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一机制不能全面解释生物膜耐药。本文就近期研究结果中与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有关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