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弓形虫ROP2核酸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ROP2核酸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空质粒组和PBS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肌注pc-DNA3-ROP2重组质粒50 μg、pc-DNA3空质粒50 μg和PBS 50 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末次接种量均加倍。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分别取4只小鼠的血清、脾和淋巴组织,检测CD4+、CD8+ 及各细胞因子。其余各组每鼠腹腔攻击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500个,观察其存活时间等。 结果 ROP2核酸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并能识别由基因重组体外诱导表达的ROP2蛋白抗原;实验组小鼠的CD4+T细胞增殖明显(69.5±3.4)%、CD4+/CD8+ 比值显著升高(4.69±1.32)%(P<0.01);其脾、淋巴结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2、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最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180 h后,实验组小鼠免疫保护率为88.9%,与对照组相比,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初始死亡时间明显推迟(P<0.01)。 结论 ROP2核酸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弓形虫多表位抗原基因DNA疫苗免疫小鼠,评价该疫苗对弓形虫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利用PCR技术和亚克隆技术,构建弓形虫多表位抗原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MAG,以质粒纯化试剂盒大量制备质粒,同时分别以载体质粒pcDNA3和PBS液为空质粒对照和空白对照,与lipofectin按5∶2的比例混合后,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小鼠,间隔两周,连续免疫3次,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的IgG抗体、IFN-γ和IL-4含量,评价疫苗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以强毒型RH株弓形虫感染免疫小鼠,统计小鼠的存活时间,评价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性。结果经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MAG读码框架正确。与免疫前及载体质粒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免疫后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并引发高水平IFN-γ。攻虫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弓形虫多表位抗原基因DNA能诱导BALB/c系小鼠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弓形虫感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8 (ROP18)和膜表面抗原30 (P30)复合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PCR扩增弓形虫p30和rop18基因,构建pVAX1-p30、pVAX1-rop18-p30质粒并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测序鉴定。用LipofectamineTM3000转染试剂将pVAX1 (2μg)和pVAX1-rop18-p30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内,24 h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75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VAX1-rop18-p30组、pVAX1-rop18组、pVAX1-p30组、pVAX1组和PBS组,每组15只,分别于股四头肌注射100μg (100μl)的pVAX1-rop18-p30、pVAX1-rop18 (本实验室保存)、pVAX1-p30、pVAX1质粒或PBS (100μl),共免疫3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时质粒剂量为200μg。每次免疫前和末次免疫后2周采集小鼠血样,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水平。末次免疫后2周每组取3只小鼠,无菌取脾细胞,培养后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研究pcDNA3-p30-ROP2-HSP70复合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3实验组,每鼠分别肌肉注射pcDNA3-p30-ROP2-HSP70、pcDNA3-p30-ROP2、pcDNA3-ROP2各50μg;2对照组每鼠分别注射pcDNA3空质粒50μg、PBS 50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量加倍。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分别取6只小鼠的血清和脾组织,检测CD4+、CD8+及各细胞因子。各组其余小鼠腹腔注射RH株弓形虫速殖子500个/每鼠,观察其存活时间等。结果 pcDNA3-p30-ROP2-HSP70复合核酸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并能识别重组ROP2蛋白抗原;免疫接种后CD4+和 CD8+均增殖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F=45.00, P<0.01;F=15.01, P<0.01),实验组CD4+/CD8+比值增加明显,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9.17, P < 0.01);其脾、淋巴结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最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该复合核酸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弓形虫ROP12核酸疫苗对小鼠弓形虫感染度的影响。方法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根据ROP12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登录号为DQ096559)的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并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目的片段ROP1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VAX1-ROP12,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小鼠随机分为pVAX1-ROP12组、pVAX1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用相应接种物(空白对照不作处理)免疫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2周后各组小鼠腹腔攻击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1×10~3个/只,定时解剖小鼠,取组织印片并染色,观察各器官的虫体感染度。结果 RT-PCR扩增产物约为711 bp,菌落PCR及双酶切结果正确,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报告的ROP12序列相似度为99.9%。用构建的弓形虫ROP12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VAX1-ROP12免疫小鼠后,取弓形虫进行攻击感染,相同时间点小鼠各器官的感染度较空质粒对照和空白对照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ROP12核酸疫苗免疫对弓形虫在小鼠各组织器官的感染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为弓形虫疫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ROP16I/III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BALB/c雌性小鼠,检测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评估ROP16I/III作为潜在的分子疫苗的价值。方法克隆Chinese 1型弓形虫ROP16I/III,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ROP16I/III,脂质体法转染T293细胞并观察体外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将36只SPF级小鼠随机均分为:1PBS组;2空质粒组;3pEGFP-ROP16I/III组。每2周肌注免疫1次(100μg/只),共3次;于免疫前及每次肌注前1d和末次免疫后2周收集小鼠血清,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G。于末次免疫2周后取小鼠脾脏,分离淋巴细胞培养测细胞因子。剩余小鼠腹腔注射Chinese 1型弓形虫Wh3株速殖子1 000个/只,观察小鼠攻击感染后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结果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体外见到重组质粒pEGFP-ROP16I/III在T293细胞的表达;pEGFP-ROP16I/III末次免疫后血清中IgG水平及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均无明显升高(P0.05);攻击感染后,免疫组小鼠比对照组的存活时间无延长(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OP16I/III缺乏线性B细胞表位。结论 Chinese1型弓形虫的ROP16I/III由于其分泌的定位和结构特点,不能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Wh3株攻击感染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ROP2)和膜表面蛋白1(P30)融合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融合抗原ROP2-P30以DNA免疫方式在体内的免疫学效应。方法以重组质粒pET28b/ROP2-P30为模板,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OP2-P30,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体外转染COS-7细胞,Westernblot检测ROP2-P30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ROP2-P30以每鼠100μg混合透明质酸酶10U的剂量肌肉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以弓形虫虫体裂解抗原作包被抗原,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IgG抗体,免疫结束2周后,以约100个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生存状况。结果PCR和酶切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ROP2-P30构建正确;Westernblot显示该重组质粒在COS-7细胞中瞬时表达的产物可被重组ROP2-P30免疫兔血清识别;ELISA检测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升高;重组质粒免疫小鼠感染弓形虫后的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有所延长。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OP2-P30构建成功,用该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特异的体液免疫反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性;该重组质粒表达的融合抗原分子ROP2-P30具有免疫原性,可作为疫苗候选抗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刚地弓形虫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观察对机体的影响,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弓形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方法从刚地弓形虫基因组中扩增出ROP2和P30片段,将这两个片段分别亚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出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用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后体液中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攻击试验小鼠的的死亡率。结果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的IgM、IgG抗体和IFN-γ、IL-2及IL-4细胞因子。攻击试验表明,复合重组蛋白免疫组和对照组相比,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其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该复合重组蛋白是抗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候选疫苗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Ⅰ型菌毛fimH基因核酸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并比较不同免疫途径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PBS组、空质粒组、pcD-NA3.0-fimH肌肉注射组、pcDNA3.0-fimH滴鼻组),用构建的fimH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重组质粒分别通过肌肉注射和滴鼻(粘膜)免疫BALB/c小鼠,同时分别以载体质粒(pcDNA3.0)和PBS液为空质粒对照和空白对照,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小鼠,于第3周和第5周加强免疫。每次免疫前及末次免疫后2周采血检测特异IgG抗体。末次免疫后第10 d,以UPEC分离株菌液进行尿道上行攻击,攻击后第5 d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和计数。结果免疫后,肌注组与滴鼻组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与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UPEC分离株菌液攻击小鼠后,pcDNA3.0-fimH肌注组与滴鼻组小鼠尿液菌落数较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cDNA3.0-fimH基因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对小鼠尿道上行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且不同的免疫途径免疫...  相似文献   

10.
核酸疫苗免疫对帕金森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核酸疫苗免疫对MPTP慢性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实验室成功构建的α-syn核酸疫苗-pVAX1-hα-Syn84-140用Qiagen试剂盒大量制备α-syn质粒;24只MPTP慢性PD小鼠随机分为3组:疫苗组、空质粒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肌注pVAX1-hα-Syn84-140重组质粒,pVAX1空质粒和PBS各100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w,末次免疫后2w,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及中脑黑质α-syn表达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变化。结果pVAX1-hα-Syn84-140核酸疫苗免疫组小鼠的类PD样症状与空质粒和PBS对照组相比显著减轻(P〈0.01);小鼠中脑黑质α-syn表达较对照组减少约30%(P〈0.01),且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较空质粒和PBS对照组增多了31%~39%(P〈0.01)。结论pVAX1-hα-Syn84-140核酸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对帕金森病小鼠产生较好的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弓形虫肌动蛋白解聚因子(Recombinant Toxoplasma gondii 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rTgADF)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及抗弓形虫攻击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30μg rTgADF(溶于20μl PBS)和20μl PBS于第0、14和21d各滴鼻免疫1次。末次免疫后14d,每组处死小鼠5只,ELISA法测定血清IgA、IgG和IgG1/IgG2a及鼻咽、阴道和小肠冲洗液sIgA以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IL-4和IL-10水平。每组另取5只小鼠,用4×104 RH株弓形虫速殖子/只灌胃攻击(致死性),观察小鼠健康状况并计算存活率。其余小鼠用1×104速殖子/只灌胃攻击(慢性),攻击后30d处死,计数肝、脑组织速殖子。结果 rTgADF诱发小鼠产生较强的系统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免疫组小鼠血清IgG、IgA和IgG1/IgG2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鼻咽、阴道和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和IL-2、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L-10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死性攻击后30d,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免疫组小鼠存活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感染后30d,免疫组小鼠肝和脑虫荷分别比对照组减少63.87%(P<0.01)和50.14%(P<0.05)。结论 rTgADF滴鼻免疫小鼠诱导产生较强的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并可部分抵抗弓形虫致死性和慢性攻击,可作为弓形虫候选蛋白疫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弓形虫ROP5基因疫苗和基因免疫佐剂IL-12共免疫对昆明小鼠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大量制备重组质粒pcROP5和pcmIL-12,以100 μg的剂量同时免疫昆明小鼠,PBS组和pcDNA3.1空质粒组作为对照。用ELISA法测定免疫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IgG亚型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MTT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观察小鼠受攻击感染弓形虫后的存活时间。结果 质粒pcROP5和pcmIL-12共免疫小鼠3次后,与pcROP5质粒单独免疫组和对照组相比,IL-12基因佐剂的共免疫提高了免疫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及IgG亚型IgG2a的表达水平,提高了细胞因子IFN-γ的含量,增加了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但IgG1和IL-4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攻击感染后,质粒pcROP5和pcmIL-12共免疫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结论 弓形虫ROP5基因与基因佐剂pcmIL-12共免疫能增强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编码SAG3的重组质粒和IL-2基因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为进一步的核酸疫苗及免疫学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将编码SAG3的质粒和鼠源性IL-2表达载体以100μg的剂量感染小鼠,3周中两次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分别以PBS和空质粒pcDNA3.1感染。采用ELISA法测定抗体水平、亚型、IFN-γI、L-4和IL-2的含量,RT-PCR方法检测注射部位目的基因的转录,所有鼠均由强毒力ZS2株弓形虫感染。结果SAG3表达质粒3次免疫后鼠体内特异IgG水平明显上升,IL-2表达质粒的联合使用导致IgG2a水平的升高和IFN-γ的产生,提高了其分泌IL-2的水平,但对IL-4的水平产生轻微的影响;RT-PCR显示首次使用导致IgG2a水平的升高和IFN-γ的产生,提高了其分泌IL-2的水平,但对IL-4的水平产生轻微的影响;RT-PCR显示首次免疫15天后,目的基因在肌肉组织中仍有表达;混合质粒注射和小鼠抗弓形虫感染的存活时间延长。结论由SAG3 DNA诱导的免疫应答因IL-2表达质粒的共同注射而增强,DNA疫苗和适当细胞因子的共注射对抵抗弓形虫感染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刚地弓形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基因,原核表达和纯化蛋白,研究其对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抽提弓形虫速殖子总RNA,利用PCR技术扩增刚地弓形虫TPI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TPI/p 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镍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将与佐剂乳化后的TPI蛋白对小鼠颈背部多点皮内免疫,间隔2周,连续免疫4次,最后一次为加强免疫,同时设置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以400个弓形虫速殖子/只接种小鼠腹腔,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生存率。结果成功扩增到弓形虫TPI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TPI/p ET-28a(+),获得纯化的TPI蛋白,TPI免疫4次后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100 000以上,且生存期显著高于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结论弓形虫TPI蛋白对弓形虫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为研究弓形虫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猪弓形虫病人工发病条件。方法将8头30日龄断奶仔猪分为A1组:腹腔注射1000万个弓形虫速殖子;A2组:腹腔注射5000万个弓形虫速殖子;A3组:腹腔注射1亿个弓形虫速殖子;A4组:空白对照。将8头5月龄育肥猪分为B1组:腹腔注射1000万个弓形虫速殖子;B2组:腹腔注射5000万个弓形虫速殖子;B3组:腹腔注射1亿个弓形虫速殖子;B4组:空白对照。以猪源刚地弓形虫强毒虫株南京汤山株(NT株)F275代攻毒观察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结果A组实验猪3~7d后三种感染方式均出现典型的弓形虫病症状:持续高温、精神倦怠、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A2、A3组感染猪弓形虫病症状明显且出现实验猪死亡,肺脏、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出血,并从血液和淋巴结中分离到了弓形虫。B组实验猪则没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结论30日龄断奶仔猪腹腔注射5000万个~1亿个弓形虫速殖子可出现典型的猪弓形虫病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ROP16I/III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BALB/c雌性小鼠,检测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评估ROP16I/III作为潜在的分子疫苗的价值。方法克隆Chinese 1型弓形虫ROP16I/III, 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ROP16I/III,脂质体法转染T293细胞并观察体外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将36只SPF级小鼠随机均分为:①PBS组;②空质粒组;③pEGFP-ROP16 I/III组。每2周肌注免疫1次(100 μg/只),共3次;于免疫前及每次肌注前1 d和末次免疫后2周收集小鼠血清,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G。于末次免疫2周后取小鼠脾脏,分离淋巴细胞培养测细胞因子。剩余小鼠腹腔注射Chinese 1型弓形虫 Wh3株速殖子1 000个/只,观察小鼠攻击感染后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结果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体外见到重组质粒pEGFP-ROP16I/III在T293细胞的表达;pEGFP-ROP16I/III末次免疫后血清中IgG水平及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均无明显升高(P>0.05);攻击感染后,免疫组小鼠比对照组的存活时间无延长(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OP16I/III缺乏线性B细胞表位。结论Chinese1 型弓形虫的ROP16I/III由于其分泌的定位和结构特点,不能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Wh3株攻击感染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IL-2联合STAg鼻内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uIL-2)联合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探讨rhuIL-2的佐剂效应及适宜剂量。方法5~6周龄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实验组以STAg20μg或分别加rhuIL-2250、500、1000、2000 IU滴鼻免疫,抗原与佐剂溶于20μlPBS中,对照组以PBS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30d,颈椎脱臼处死全部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粪便sIgA水平;分离脾淋巴细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并计数。结果与PBS组相比,各佐剂组血清IgG水平都有增高,其中STAg+500 IU IL-2组IgG水平增高最显著(P〈0.01);STAg+500 IU IL-2组和STAg+1000 IU IL-2组粪便sIg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PBS组和STAg组(P〈0.05)。联合IL-2佐剂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和产生了增殖性应答,其中STAg+500 IU IL-2组和STAg+1000 IU IL-2组脾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PBS组和STAg组(P〈0.05);TAg+500 IU IL-2组iIEL高于PBS组(P〈0.05)。结论rhuIL-2作为佐剂联合STAg鼻内免疫小鼠可有效诱导粘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500 IU IL-2为鼻内免疫小鼠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ZeoSV2(+)/CpG-HBcAg(ISS)重组质粒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HBcAb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共30只,分为6组,每组5只,为pZeoSV2(+)/CpG-HBcAg(ISSb)重组质粒低,中,高剂量组(2.5μg/只,10μg/只,20μg/只),pZeoSV2(+)/CpG-HBcAg(ISSc)重组质粒组(20μg/只),pZeoSV2(+)质粒组(20μg/只)及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20μg/只)。BALB/c小鼠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3次(第0,2,6周),ELISA法检测每次注射2周后小鼠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e)的滴度。结果:pZeoSV2(+)/CpG-HBcAg(ISSb)重组质粒和pZeoSV2(+)/CpG-HBcAg(ISSc)重组质粒均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HBcAb,且pZeoSV2(+)/CpG-HBcAg(ISSb)组较pZeoSV2(+)/CpG-HBcAg(ISSc)质粒组产生的抗-HBc效价显著增高(P〈0.01)。结论:pZeoSV2(+)/CpG-HBcAg(ISSb)重组质粒对小鼠HBcAb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对急性血吸虫病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根据L9(3^4)正交表设计动物实验,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C57BL/6小鼠后注射抗独特型抗体NP30,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并计算不同时问段的生存率,取小鼠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测量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的直径及面积。结果各实验组小鼠的生存中位数为45~78d,其中第4组生存中位数为71d,比同样感染40条尾蚴的对照组2(53d)延长了33.96%。Cox回归分析显示小鼠存活时间主要与尾蚴感染水平、抗体注射途径有关(P均〈0.05)。各实验组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为179.07~226.86μm,平均面积为(32.11~5t.37)×10^3μm^2;对照组各组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为205.89~239.86μm,平均面积为(44.61~57.24)×10^3μm^2。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均显示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注射方式和注射剂量是影响虫卯肉芽肿平均直径和面积的主效应因素。NP30的最佳免疫治疗方案为感染尾蚴28d后,以每鼠每只20μg的剂量连续3次肌肉注射。结论抗独特型抗体NP30可改善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生存状况,降低血吸虫对宿主造成的免疫病理损害,具有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