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胸苷磷酸化酶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水平与5-FU疗效及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TP表达。评价患者TP表达情况与5-FU化疗疗效、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的什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分别为67%(39/58)和16%(9/58).TP(+)者与TP(-)者肿瘤进展时间(TP)分别为(8.9±1.42个月)和(6.1±1.1个月)[P〈0.05];结论TP表达对预测5-FU化疗疗效、判断结直肠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胸苷磷酸化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胸苷磷酸化酶(T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的关系。方法 对82例乳腺癌标本及17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TP的表达情况;通过 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IMVD。结果 乳腺癌细胞中的TP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 <0.05);TP高表达组中IMVD明显高于TP低表达组(P<0.05);乳腺癌Ⅰ、Ⅱ、Ⅲ级癌组织之间的TP表达率有 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TP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和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胸苷磷酸化酶(T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于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P表达水平。结果血清TP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KPS评分、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腹膜转移患者的T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腹膜转移患者(P=0.017),TP高表达患者与低表达患者的临床获益率无显著差异,但TP高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长于低表达患者(PFS:177 d vs.106 d,P=0.067;OS:417 d vs.222 d,P=0.002)。结论在接受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的胃癌晚期患者中,血清TP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患者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酸合成酶(TS)和胸苷酸磷酸化酶(TP)在晚期胃癌患者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晚期胃癌患者共82例,行5氟尿嘧啶(5-FU)为主的PLF化疗方案,根据疗效分为化疗临床受益组(CBR组,49例)和非临床受益组(非CBR组,33例)。检测化疗前血清TS、TP水平。根据TS(TP)表达水平分为TS(TP)高表达组和TS(TP)低表达组。观察各组患者疗效并随访预后。结果 CBR组患者的血清TS水平显著低于非CBR组,血清TP水平显著高于非CBR组的患者。TS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2个月和69个月(log-rankχ2=9.34,P=0.00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个月和39个月(log-rankχ2=5.49,P=0.03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P高表达组和低表表达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71个月和45个月(log-rankχ2=10.42,P0.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个月和27个月,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χ2=5.87,P=0.027)。结论血清中TP高表达或TS低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临床获益率高,检测血清TP、TS表达水平对预估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133作为一种癌症干细胞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D133在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33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CD13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37.6%,CD133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53.3%,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13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胸苷磷酸化酶(TS)表达水平与5-FU疗效及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TS表达。评价患者TS表达情况与5-FU化疗疗效、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S免疫组化结果为癌组织中TS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分别为55%(32/58)和14%(8/58).肿瘤进展时间(TTP)TS(-)者明显优于TS(+)者,分别为(6.5±1.9个月)和(3.8±1.2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检测对预测5-FU化疗疗效、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脑苷酸合成酶(TS)基因多态性,以期能为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PCR 测序的方法分析252例结直肠癌患者 TS 基因多态性。结果共检测了252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37例、女115例。男性患者 TS 基因型主要为3RG/3RC(36.50%),其次是2RC/3RC 和3RG/3RG(各占18.25%)。女性患者基因型也主要是3RG/3RC(36.52%),其 次 是3RG/3RG (26.09%)。28例年轻患者中,基 因 型 主 要 为3RG/3RC (42.86%),其 次 是2RC/3RG (21.43%);84例中年患者中,基因型主要为3RG/3RC(45.24%),其次是2RC/3RC(16.67%);115例老年患者中,基因型主要为3RG/3RC(36.52%),其次是2RC/3RG(16.52%)。结论结直肠癌患者 TS 基因多态性检测中发现的主要基因型为3RG/3RC。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在胃癌MKN45细胞中对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与氟尿嘧啶抗癌作用的关系.[方法]分别用RT-PCR和Westem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和不同作用时间诱导后TP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法确定氟尿嘧啶对胃癌MKN45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氟尿嘧啶和IFN-γ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凋亡.[结果]IFN-γ可增强胃癌MKN45细胞表达TP,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6000 IU和48 h诱导表达效果最好.IFN-γ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可使氟尿嘧啶半数致死量(IC50)显著降低(P<0.05),同时使MKN4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IFN-γ通过诱导胃癌MKN45细胞表达TP增强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提示联合应用IFN-γ和氟尿嘧啶可能提高胃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糖蛋白1(Pgp1)和核转录因子蛋白3(FoxP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保存的结直肠癌标本106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标本64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gp1和FoxP3表达,同时根据Pgp1和FoxP3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Pgp1和FoxP3双阴性表达(A组),Pgp1单阳性表达(B组)、FoxP3单阳性表达(C组),Pgp1和FoxP3双阳性表达(D组)。结果结直肠癌组织Pgp1和FoxP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1%和43.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Pg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95%,明显高于直肠癌(P0.05);FoxP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案无明显关系(P0.05);B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52个月(95%CI:40.01~63.99),明显高于A组、D组和C组(P0.05);A组和D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40个月(95%CI:31.20~48.80)和34个月(95%CI:30.74~37.26),明显高于C组的24个月(95%CI:18.56~29.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较弱,其中仅Pgp1表达与肿瘤位置有一定相关性;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其中Pgp1阳性表达,FoxP3阴性表达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基因HES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从肿瘤基因组计划(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和相关的临床病理数据.利用R软件提取HES7基因表达数据,然后分析HES7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将基因HES7的表达数据分别与年龄、性别、Stage分期、TN...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YRDC基因是否在结直肠癌中具有原癌基因的表达特性,其与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的相关性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为结直肠癌的156例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中的YRDC的表达水平。分析患者的临床参数与YRDC表达的相关性。并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用COX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YRDC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2,P<0.05)。YRDC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1年存活率、末次随访存活率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复发转移率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3,χ2分别=6.91、7.81、8.12,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癌胚抗原、YRDC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3.13、34.75、2.22,P均<0.05)。结论 YRDC的高水平表达往往预示着不良的预后,YRDC基因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与卡培他滨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80例肿瘤患者,其中胃癌94例、结直肠癌101例、乳腺癌85例。检测不同类型癌症的癌组织与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的TP表达,对不同癌症患者均给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并观察TP表达与卡培他滨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中T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89%、69.31%、81.18%,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1);乳腺癌TP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癌与结直肠癌(均P<0.01);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采用卡培他滨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乳腺癌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胃癌(P<0.05);采用卡培他滨治疗后TP阳性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TP阴性患者(90.59%比37.18%,P<0.01)。结论与正常组织比较,TP在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TP阳性表达的癌症患者采用卡培他滨治疗效果更为确切,故对于TP表达阳性的患者可选择使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 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与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各50例,分别作为甲组与乙组,采取免疫组化法对两组标本中 Bmi-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 Bmi-1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甲组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乙组,甲组中低分化患者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分化与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Dukes分期 C 期 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A 期与 B 期。结论 Bmi-1的异常表达可对结直肠癌的发病、进展予以反映,且在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的分期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指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部上下和直肠全段癌肿,不包括结肠和乙状结肠上段癌。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和分期,长期来一直由病理科医师根据送检的标本经切片检查作出最后决定的,其缺点是病理医师未参加手术,故而无法对术中是否已有播散和转移进行全面考虑,也不能肯定肿瘤切除时局部有无残留,所以出具的报告在病理分期上存在着一定灵活性,未必完全符合临床实际情况。但术前获得的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 一、Dukes分期法这是Dukes于1932…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TS)mRNA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dehydrogenase,DPD)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54例结直肠癌肿瘤及临近正常肠黏膜中TSmRNA和DPDmRNA的表达,比较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并对其中10例采用免疫组化进行蛋白表达定位。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TSmRNA含量(1.37±0.72)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0.97±0.59)(P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GLD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50760数据包。利用R语言对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出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绘制热图和火山图。运用starbase在线数据库对获得的差异基因在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Onco Lnc在线数据库进行差异基因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分析。在临床样本层面,利用q 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探索GLD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差异。结果通过分析GSE50760数据包获得前10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starbase在线数据库对这10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GLDN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明显下调。生存分析也提示,当GLDN基因高表达时,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q PCR及免疫组化技术也验证了GLDN临床样本的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并且GLDN表达量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GLDN是结直肠癌的潜在抑癌基因,并且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7)
目的探讨Pin X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3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蜡块,所有患者均接受5-氟尿嘧啶(5-Fu)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辅助化疗4~6个周期,免疫组化检测Pin X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率的分析采取卡方检验,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36例(43.4%)癌组织的Pin X1蛋白呈低表达,而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仅8例(9.6%)呈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Pin X1表达下调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经生存分析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Pin X1表达下调是OS及DFS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Pin X1表达下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5-Fu辅助化疗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国外文献报道鸭在多种肿瘤中有表达,并且鸭的表达在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Aschel和Edler等报道鸭的高表达率在肠癌组织中从44%-76%。国内董秋美等研究中显示结直肠癌组织髑的表达在不同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为15%-95%,高表达率4.5.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