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部分化疗药物不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髓受侵犯的肿瘤病人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但鞘膜内注入化疗药至脑脊液则为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颅内受侵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方法。鞘膜内注药可分为腰椎穿刺至蛛网膜下和利用Ommaya Pump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参一胶囊节拍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参一胶囊节拍治疗乳腺癌多发性脑转移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10余年前行左侧乳腺导管癌根治术,术后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化疗6周期,后口服他莫昔芬治疗,期间12次复查胸、腹部CT未见复发与转移.近日出现间歇性头痛,诊断为左侧乳腺导管癌术后Ⅳ期(多发性脑转移),予全脑放疗3次后出现重度脑水肿,呈深昏迷状态,遂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及呋塞米静脉推注,意识很快恢复.家属拒绝继续行全脑放疗,予卡培他滨联合参一胶囊节拍治疗,同时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及营养支持治疗.1个月后复查头颅MRI示:颅内转移病灶缩小31.3%,脑水肿明显减轻,脑中线居中.患者生活自理,临床部分缓解.结论 参一胶囊可增强节拍剂量卡培他滨抗肿瘤血管生成效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常用于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等,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及测定颅内压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情况。腰椎穿刺在神经内科是较常见的操作,穿刺成功与否与护理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绒癌脑转移的诊断与治疗中,腰椎穿刺起着同样的重要作用。绒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特别是脑转移一旦发生则来势迅猛、抢救困难,病死率极高。自化疗药物对绒癌有特效后,我科总结出一整套治疗脑转移瘤的方案,使脑转移患者病死率由原来的100%下降至40%~50%,而腰椎穿刺注入化  相似文献   

4.
陈玲 《浙江临床医学》2002,4(7):521-521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内科治疗起效慢 ,而鞘内注液疗法则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于1996年1月~2001年6月用此法治疗颅内低压综合征患儿13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例中男9例 ,女4例。年龄6~15岁。在采用鞘内注液治疗以前(1998年3月)为对照组共5例 ,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后即采用静脉、口服补液 ,镇静止痛及烟酰胺等药物进行对症及促进脑脊液循环治疗 ;之后 (1998年3月~2001年6月 )为观察组共8例 ,采用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治疗 :在诊断性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后即向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Brain Metastaes BM)是癌症病人常见的有生命危险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若不采用任何治疗,中位生存期仅6周。BM准确发生率尚不清,但许多资料表明,在癌症尸检病人中 ,有20%已发生BM。BM多来源于肺癌(50%)、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各约10%至15%),此外尚见于鼻咽癌、胃癌、前列腺癌等。本病发病后进展较快,且多出现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必要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血脑屏障的存在给脑转移病人的化疗带来一定困难,常规静脉给药难以奏效。我院自1987年4月~1991年12月采用鞘内注射氨甲喋呤(MTX),氟美松(DXM)治疗脑转移移瘤24例。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现将鞘注方法及鞘注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索复发脑胶质瘤病人再手术治疗的指征,以求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及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总结2000年月1月至2004年1月间我科再手术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病人31例,并对其两次手术时间间隔、术后生存时间,再次手术前后的KP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级别低者两次手术间间隔及再次术后生存时间较长,级别高者再次手术前后KPS评分提高较明显,两次手术时间间隔长者再次手术后生存期延长。结论对于复发脑胶质瘤病人,为了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和/或改善生存质量应积极选择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张跃芳 《全科护理》2021,19(5):696-698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血液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现状,分析导致病人出现头痛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医院血液科进行腰椎穿刺检查或治疗的病人300例,统计腰椎穿刺术后病人头痛发生率,以及分析头痛出现的原因。结果:300例病人中78例出现了头痛,血液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发生率为2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补液量<1000 mL、既往有头痛史、平卧时间≤2 h、一次抽取脑脊液>3 mL、知晓腰椎穿刺可能引起头痛、穿刺针口径为9号、多针穿刺、采取去枕仰卧位、未进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9个因素是血液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出现头痛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严格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和干预,尽最大努力减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的发生,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探讨局部切除的作用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肾细胞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并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8例肾细胞癌脑转移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2~70岁,中位年龄63岁。脑转移发生距肾癌根治时间7~103个月,中位时间41个月。8例患者共行9次手术,切除10个颅内转移灶。随访时间为38~20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5个月。8例患者中死亡3例,生存5例。脑转移手术后总生存时间为6~8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 结论肾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手术局部切除结合放疗能够达到满意的局部控制,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70例SAH患者作为治疗组应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逆时间选取2001年12月以前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65例SAH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病人头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χ2=50.835),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χ2=3.923),但采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并不能有效防止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亦不增加发生再出血的几率.[结论]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18例绒癌脑转移患者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化疗、鞘内注射后,治愈好率达66.76%,体会绒癌脑转移患者治疗需做到二早一足一巩固,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前提,综合化疗(鞘内注射+全身化疗+中药),剂量足是治疗好转的必要条件,而临床症状消失后行巩固化疗才是消除绒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治疗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各种治疗方法均获得]00%有效率。随访2a,1l例(13.9%)复发和转移,转移或复发中位时间12.6个月;复发者松果体区病变(63.6%)高于病情稳定者(42.7%),症状与发病部位有关;稳定组72.1%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复发组72.7%患者以单一治疗为主,3例7刀治疗患者复发后再行放、化疗联合治疗,均获得理想效果。结论早期诊断和规范手术治疗并合理联合放、化疗可有效控制颅内生殖细胞瘤,减少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周乃强 《临床医学》2011,31(3):61-63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SA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置换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变化、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置换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头痛缓解、意识障碍持续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置换组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置换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疗效好,更好地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作为治疗SA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早期乳腺癌58例保乳手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及近期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保乳治疗乳腺癌58例,术后依据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并给予相应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随诊20~70个月,局部无复发,1例出现腰椎转移。结论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可行的,且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肝癌经皮门静脉时辰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新途径。方法:对18例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后再经皮穿刺门静脉置管,采用微电脑控制的全自动注药盒每天在特定的时间向门静脉内注入DDP及以正弦曲线速率注入5-Fu进行时辰化疗,对生存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生存期延长;AFP阳性病人的肿瘤标记物AFP大幅度下降;3例门静脉癌栓病人有2例癌栓消失。结论:门静脉置管时辰化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有效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总结31例PCNS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不同治疗方案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发病年龄11-81岁,中位年龄52岁,年龄越大,预后越差。病理类型全系非何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占90.91%,其中中心母细胞型占90.00%,T细胞型仅9.09%,T细胞及富T的B细胞型预后较差。生存时间5-4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全部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其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单独放疗8个月,单独化疗13个月,放疗联合化疗13个月,化疗或放疗联合鞘内给药均为19个月,比较单独放疗组与放疗联合化疗及鞘内给药组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生存期短,其预后主要与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化疗或放疗联合鞘内给药为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所应用的抗结核化疗药物多采用口服、肌注、静注等给药途径。但由于多数抗结核化疗药物不能全部透过血脑屏障,致使脑脊液及脑组织中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使有些病例疗效不理想。本人5年中应用鞘内注药治疗结脑28例,并与同期非鞘内注药治疗的结脑36例进行比较分析。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诊断标准 本文作者所选结脑病例临床均有发烧、头痛、呕吐、颈强直及Kernig’s征阳性,其中18例有意识障碍。均有脑脊液异常:颅压增高>200mmH2O、糖<2.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质>0.4…  相似文献   

17.
对系统抗结核治疗了1月-3月无明显好转的6例Ⅲ期结核性脑膜脑炎病人予异因肼50mg、地塞米松1.5mg、链霉素0.1g生理盐水稀释后鞘内缓慢注射,10次为一疗程,脑脊液正常1周以上停药继续用抗结核药治疗,随访1年-2年。结果:鞘内注药后病情均显著好转,1个疗程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复发后继续用效果仍好。鞘内用经未见毒副作用,结论: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行腰椎穿刺是为了测定颅内压力,进行脑脊液动力学,脑脊液常规、细胞生化学和细菌学检查,以及鞘内给药,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之一。但由于受病人精神、原发疾病、穿刺技术、穿刺针的粗细及放出脑脊液速度过快或过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以脑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4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脑肿瘤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以脑转移灶症状和体征为首发临床表现,表现为头痛2例,头晕2例;3例小脑转移,1例大脑额叶转移;4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病理诊断均为肾脏透明细胞癌脑转移,3例WHO/ISUP 2级,1例WHO/ISUP 3级;肾肿瘤中位直径2.7 cm,4例均有肾脏原发灶,其中1例伴有肺转移;3例伴脉管瘤栓;3例获随访,其中1例术后8个月死亡,2例经全身化疗、肾肿物切除及转移灶切除后,分别生存11个月和26个月;另1例失访。结论以脑转移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分级较低、分化好,患者起病隐匿,不易被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20.
金琳 《家庭护士》2007,5(1):49-50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的严重合并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是肺癌晚期及病情严重的标志之一.由于肿瘤转移到颅内,其生长扩散引起的占位压迫邻近的正常组织,扰乱其功能产生相应的症状,病人常常出现严重头痛、药物无法控制的抽搐、昏迷及精神障碍,病死率很高.针对病人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1].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36例肺癌脑转移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