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联合正颌正畸治疗重度小下颌伴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足及咬合关系紊乱的疗效。方法:对2例继发于儿童时期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小下颌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牵张成骨技术进行治疗。手术行双侧下颌角处截骨,安置牵引器,延长下颌升支及下颌体。第二期在拆除牵引器后进行正畸治疗,继而采用正颌外科方法进一步矫正颌面畸形及咬合关系,术后正畸治疗矫正咬合关系,排齐牙列。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下颌骨最小牵引距离25 mm,最大牵引距离30 mm,牵引区成骨良好,SNB角由术前平均67°增加到术后80°,小下颌及偏颌畸形得以矫治。联合正颌外科及正畸治疗后,面形及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经过2年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联合应用牵张成骨和正颌外科技术并配合正畸治疗是矫治成人重度小下颌不对称性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98例唇腭裂患者牙颌面畸形的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伴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0年6月期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香港大学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98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0.5岁。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完成正畸治疗,排齐牙列,关闭间隙等。上颌骨手术采用标准化截骨前移手术,伴牙槽裂的患者同期行髂骨取骨植骨术。手术方法包括:①牙槽裂已植骨修复者。采用标准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术;②牙槽裂未植骨修复的单侧腭裂患者,采用改良上颌骨截骨手术,即非裂侧用Le Fort Ⅰ型截骨术,裂隙侧采用牙槽骨截骨手术(Schuchardt法),同期行牙槽裂植骨术;③牙槽裂未植骨修复的双侧腭裂患者,采用前颌骨截骨手术(Wunderer法)和双侧上颌骨后份牙槽骨截骨手术(Schuchardt法),同期行牙槽裂植骨修复术。骨间采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随访时间1/2—5a。平均2.6a。结果 术后患者的面型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面部比例协调,咬合关系相对稳定。结论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的效果稳定,应该作为这类畸形治疗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钉孔共用理念设计的数字化导板在正颌外科及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正颌手术的16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和需要下颌骨重建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行颌面部CT扫描和石膏模型激光扫描,下颌骨重建患者行颌面部CT扫描和腓骨或髂骨的CT扫描,并建立三维模型.使用数字化技术基于钉孔共用理念制作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正颌手术的牙颌面畸形患者12例,通过上下颌骨3D-CT重建DICOM数据,构建数字化头颅模型并3D打印头颅模型,进行手术前模拟设计,模拟截骨,指导手术。术后3个月进行面部对称性评价。结果    所选1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模拟并3D打印头颅模型,最后进行正颌手术。术后3个月复查面部对称性改善明显。满意率达到91.67%。结论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手术模拟设计,3D打印头颅模型模拟截骨,并指导手术,提高手术精确度,在牙颌面畸形的治疗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双颌前份同期截骨术在矫治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颌前份同期截骨术在矫治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张国志刘宪东耀峻王秀丽钟林生麻醉、复苏、骨间固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牙颌面畸形双颌同期截骨术的发展。双颌同期截骨术在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始于80年代初,自1989年以来我们为34例患者施行了双颌前份同期截骨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数字化软件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正颌术前模拟设计,将得到的数据应用于临床手术中以指导术者对牙颌面畸形进行精确的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牙颌面畸形患者15例,进行术前三维CT扫描,将CT数据输入proplan软件系统中。通过软件重建上下颌骨,在三维方向上对颌骨进行定点、截骨、移动骨段、模拟预测等操作,确定手术方案后保存数据。术中按照软件模拟方案进行手术。结果 1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半年随访,满意率达到93.3%。结论 采用数字化软件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术前模拟设计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可直观模拟手术并预测术后效果,从而为正颌外科矫治复杂牙颌面畸形制定个体化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实用有效的技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置式牵引成骨技术在不同类型的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 2种类型的内置式牵引装置 ,为严重的小颌畸形、上颌后缩畸形、半侧颜面萎缩畸形和下颌骨缺损畸形患者行下颌骨体水平方向延长、上颌骨水平前徙、下颌升支与上颌骨同期垂直向延长以及下颌骨体部双端式牵引延长 ,共 5例。结果 :5例牵引成骨手术 ,部分病例辅助正颌外科手术 ,均达到术前设计要求 ,临床效果满意。 2例因牵引方向导致的错牙合问题 ,在牵引结束时及时得以纠正。无伤口裂开、感染、骨坏死、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内置式牵引成骨技术可重建面部轮廓 ,恢复理想的咬合关系和口颌功能 ,创伤小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体部截骨对于部分比较复杂 ,采用正畸手段难以矫正的牙颌畸形 ,仍为一个理想的可选择术式。我院自 1 983年以来 ,采用下颌骨体部截骨、部分配合上下颌骨根尖下截骨以及颏成形术等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 48例下颌骨体部截骨术作一临床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构成本组 48例牙颌畸形患者 ,男性 2 5例 ,女性 2 3例。年龄 1 7~ 34岁 ,平均年龄 2 2 .5岁。48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及头影测量 ,诊断为下颌前突 1 3例 ,下颌前突并开 8例 ,单纯开 1例 ,上下颌前突并小颏 8例 ,偏颌 1 4例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 4例。1 .2…  相似文献   

9.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7月~2005年9月广东省口腔医院治疗的20例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20例患者均行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单纯采用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前移者1例,单纯采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者1例,行LeFortⅠ型截骨前移术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者15例,行LeFortⅠ型截骨前移术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 颏成型术者3例。17例患者在正颌手术前行牙槽裂植骨。结果经治疗患者上颌前移(5.5±1.2)mm,下颌后退(7.2±2.5)mm。患者唇颏关系改善明显,咬合关系良好,但大部分患者鼻部仍有塌陷及偏斜畸形。患者术前后语音状况经语音师评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容貌并取得良好的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分析了1988年11月~1994年2月间在香港大学口腔颌面外科接受下颌体阶梯形截骨手术(口内进路)的87个病例,男性31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23岁。畸形分类:下颌前突畸形伴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良53例,下颌骨前突畸形16例,下颌骨不对称畸形8例,颅面综合征等10例。治疗:双颌联合手术78例,单独下颌体截骨9例。同期做的上颌骨手术中,LeFortⅠ型74例,LeFortⅡ型4例。其中20例有严重上下颌不协调的病例,同期做了LEFortⅠ型、下颌体阶梯形截骨和升支的截骨手术。作者认为,下颌体阶梯形截骨可用于矫正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畸形,也可与上颌截骨或/和下颌升支截骨联合应用,矫正严重颌面畸形。  相似文献   

11.
截骨、植骨术在下颌骨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骨畸形通常分为四种类型:(1)小颌畸形,(2)前突畸形,(3)偏颌畸形,(4)开(牙合)畸形。凡是无法通过正畸治疗的严重畸形,又是成年患者,并要求手术矫治的均属于手术矫治的适应症。可以酌情施行各种矫治手术,如截骨、植骨术等。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开展颌骨畸形和错(牙合)的联合矫治,国内先后也有报道。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下颌骨畸形矫治中有关截骨、植骨等问题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现代正颌外科与口腔正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寻求正颌外科治疗的牙颌面畸形患者 ,不仅伴有明显的上下颌骨位置异常 ,也必然伴有咬合关系异常 ,例如牙齿排列、牙弓关系、牙轴方向、Spee曲线异常等。尽管正颌外科手术可以矫正异常的颌骨位置关系 ,改善咬合关系 ,甚至通过多个区域的分块截骨调整异常的曲线和牙轴方向等 ,但要达到满意的咬合关系重建 ,缺少口腔正畸医生的参与 ,不经过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却是无法达到的。以往 ,医生们关注更多的是牙颌面畸形患者容貌的变化 ,而忽略了患者的咬合关系。颌面外科医生更加侧重手术技巧 ,总是以颌骨截除量和骨骼畸形改变的大小以及软组织侧…  相似文献   

13.
双颌畸形同期外科矫治术48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同期手术矫治双颌畸形的手术设计与效果。方法:对48例累及上、下颌骨的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同期双颌手术。其中上颌后缩、下颌前突17例,同时伴有偏颌畸形5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9例;双颌前突13例;腭裂术后上颌后缩2例;长面综合征2例。全部病例均按规范正颌手术诊治程序进行。手术设计依畸形类型而定,基本术式为:上颌骨行整体或分块的LeFortⅠ型骨切开术,同期行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或垂直骨切开术(IVRO);上颌前部骨切开配合下颌前部根尖下骨切开术;部分病例配合颏成形术。结果:48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骨段坏死,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共7例,均得到及时处理,未影响最终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显示,除2例复发外,其余病例外形及功能均达到术前预期效果。结论:随访结果显示,严格按照规范的诊治程序,采用外科与正畸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行双颌同期手术,有诸多优点,是取得功能与形态俱佳效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颌面骨骼是面部外形的基础。临床上,颌面骨骼畸形主要分为同时涉及功能与外形的牙颌面畸形和仅涉及外形的面部轮廓畸形。正颌手术是矫治牙颌面畸形的主要手段,它通过改变颌骨的三维空间位置改变外形,同时改善咬合关系。面部轮廓整形手术主要采用"削骨"的方式,通过截除部分骨组织改变颌骨的"量"实现面部外形改善,一般不涉及功能。在临床上,联合运用正颌手术与面部轮廓整形手术的情况日趋常见。这也要求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具有颌面骨骼矫治的整体思维,将牙颌面畸形与面部轮廓畸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矫治效果。笔者所在团队一直从事牙颌面畸形与面部轮廓畸形的临床工作,在颌面骨骼综合矫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对颌面骨骼综合矫治的适应证、矫治目标、治疗模式、常规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操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治中应用的先进性、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本组颌骨畸形病例68例,男性26例,女性42例。除单纯颏成形术外,其他所有病例术前均行正畸治疗。根据临床设计,全麻下分别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上颌骨LefonⅠ型截骨术、颏成形术、上下颌骨根尖下截骨术等不同术式,劈开截骨,按设计要求移动骨块,预制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术后均行简单的颌间弹性牵引固定1~2周。结果:1例单侧创口感染延期愈合,1例术后1年钛板露出,二次手术取出钛板。其他病例创口一期愈合,术后经正畸治疗,殆关系恢复正常,术后随访5个月至6年无复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在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治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点:术后效果稳定,无复发,并发症少,不影响饮食、语言,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下颌前突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正颌外科矫治下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32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了正颌外科手术,其中12例行双侧SSRO,4例行双侧IORO,10例行双侧IVRO,5例行上下颌前部根尖下截骨,1例行下颌骨体部截骨,同期搭配施行水平截骨颏成形术12例,畸形涉及上颌骨行LeFortⅠ型截骨9例。结果 32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术后外观及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并发症有术后下颌前突轻度复发4例,明显复发1例,下颌骨升支骨折一侧1例,下牙槽神经一侧断离1例,结论 随访结果显示应用IVRO,SSRO等术式治疗下颌前突畸形只要术式选择及操作得当,能获得较满意效果。文中就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颌外科矫正牙颌面畸形300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总结正颌外科矫正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0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了正颌外科手术,其中180例上颌前突和上颌前部发育不足畸形,行上下颌前部根尖下戴骨术;40例上下颌后牙正反锁,行节段性根尖下戴骨术。80例下颌前突畸形分别采用了SSRO、IVRO、SOM等戴骨术结果300例牙颌面畸形术后外观及功能绝大多数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术后复发11例,明显复发2例;感觉异常4例;术后感染10例。结论随访结果显示应用AMO,SSRO,IVRO,SOM法矫正牙颌面畸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并能减少复发,感染和局部感觉异常的发病率。文中就此类手术的术前后正畸、手术方法、手术中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牙颌面畸形诊治中的应用得到很快发展,数字化牙争板、数字化截骨导板的应用,虚拟正颌手术的培训也越来越多。本文就正颌手术数字化导板的技术发展、临床操作流程、适应证选择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正颌手术模型外科设计,经快速原型技术制作[牙合]板,探讨该[牙合]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例颌面畸形需要正颌手术的患者均进行全头颅三维CT扫描(层厚0.625mm),将DICOM格式的CT数据输入电脑软件Simplant CMF(Materialise Medical,Leuven,Belgium)。通过软件对头颅模型进行上下颌骨的分离、截骨线的设计、截骨、骨块移动等操作,收集并输出数据,经快速原型机制作[牙合]板(虚拟[牙合]板)。同时,每例患者还进行传统石膏模型外科以及传统[牙合]板制作。术中首先利用虚拟[牙合]板进行骨块的移动和固定,然后应用传统[牙合]板检验骨块的新位置,验证虚拟[牙合]板的临床实用性。结果:15例患者中.4例单颌手术(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10例双颌手术(LeFortⅠ型整体截骨术+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以及1例双颌手术(Le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手术中,12例患者的虚拟[牙合]板完全符合临床要求。3例患者(包括1例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和2例LeFortⅠ型整体截骨术+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的虚拟[牙合]板与传统[牙合]板之间有部分偏差,遂通过传统[牙合]板进行骨块的重新固定。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完成LeFortⅠ型整体(或分块)截骨术和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的模型外科,虚拟[牙合]板基本可实现传统[牙合]板的功能。通过对软件的进一步熟悉、更多病例的积累,计算机辅助模型外科可能取代传统的石膏模型外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骨性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148例牙颌面畸形患者,术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术后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结果148例患者手术术后软组织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骨段坏死。随访6-36个月,因牙颌面畸形引起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矫正。结论根据牙颌面畸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临床护理和心理辅导,是取得正颌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