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抽取6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氯氮平≥400mg/日,合并丙戊酸钠≥800mg/日,治疗3个月,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并对其它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总有效率为56.2%,尤其对女性及<22岁的患者疗效好,对激活因子及敌对猜疑因子疗效亦佳,副作用轻微,结论: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对女性及<22岁患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它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6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氯氮平≥400mg/日,合并丙戊酸钠≥800mg/日治疗3个月,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并对其它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总有效率为56.25%,尤其对女性及<22岁的患者疗效好,对激活因子及敌对猜疑因子疗效较佳,副作用轻。结论 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可作为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女性及<22岁患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丙戊酸钠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合用丙戊酸钠对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组40例患者单服氯氮平,合用组40例患者同时服用氯氮平及丙戊酸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4周末测定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同时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和4周末有部分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升高,部分患者降低,与基线期相比,治疗4周末有显著降低。结论:合用丙戊酸钠后氯氮平血药浓度治疗4周末显著降低;丙戊酸钠可以提高氯氮平对阳性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钠辅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分别给予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和氯氮平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单用组显效率为16.7%,有效率为50.0%;合用组显效率43.3%,有效率73.3%,以合用组疗效显著较好(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合用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辅助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症状有无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氯丙嗉合合并丙戊酸钠治疗8周,另一组不合并丙戊酸钠治疗。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FSS)综合评定。结果:氯丙嗪合并丙戊酸钠治疗组疗后BP民分、单项幻觉分,以及SAPS总分、幻觉分、幻听分均低于不合并治疗组,尤以1、2周末明显。结论:丙戊酸钠可加快精神分裂症病人幻听症状的消除,且对幻听伴随的焦虑、激越、怪异行为、敌对猜疑等症状亦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性行为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例有攻击性行为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BPRS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MOAS评分显著降低。结论:丙戊酸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性行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丙戊酸钠(合用组),另一组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单用组),治疗4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精神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时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的评分比单用组明显为低。结论:伴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效快,可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治疗的辅助疗效。方法对6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应用利培酮加丙戊酸钠(研究组),另一组单用利培酮(对照组),进行8周治疗观察,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结果加用丙戊酸钠者的疗效显著较好。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的患者以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合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3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为丙戊酸钠合用利培酮组(研究组)32例和单用利培酮组(对照组)31例,治疗12周。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PANSS评分(包括兴奋症状分及攻击因子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轻(P〈0.05)。结论: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肯定,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利培酮单药或与丙戊酸钠联用对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54例兴奋躁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单药组和利培酮联用丙戊酸钠组.两组均给予利培酮2 ~4 mg/d治疗7d;联用组加用丙戊酸钠800 mg/d静脉滴注共3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5及7d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量表(PANSS-EC)、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对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ANSS-EC和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7d时联用组PANSS-EC和MOAS评显著低于单药组(t=3.822,t=5.195,P均<0.01);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1,P >0.05). 结论:利培酮联用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的效果好于单用利培酮,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作用。方法对7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用氯氮平或氯氮平合并1种以上抗精神病药治疗2个月以上症状未完全缓解,采用口服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进行评分。结果采用口服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后,BPRS、SANS量表总分和TESS减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性减低。结论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合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丙戊酸钠合用氯丙嗪组(研究组)35例,单用氯丙嗪组(对照组)31例。以PANSS、CGI、TESS量表评定观察12周。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自第2周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兴奋症状分及攻击因子分自第4周起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P<0.05)。结论丙戊酸钠合并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氯丙咪嗪、舒必利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使用氯丙咪嗪,舒必利分别作为氯氮平的辅助用药与单用氯氮平对88便 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对照研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合并氯丙咪嗪组,舒必利组及单用氯氮平组对阴性症状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69%、31%、13.33%、结论:氯氮平合并氯丙咪嗪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4.
丙戊酸钠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0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戊酸钠组和碳酸锂组,在治疗前,治疗2、4、8周末分别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R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组治疗2周后BRM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碳酸锂组,两组治疗8周BRMS总分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治疗2、4、8周末TESS评分,丙戊酸钠组显著低于碳酸锂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丙戊酸钠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且符合TD诊断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丙戊酸钠和安慰剂治疗。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于治疗后4周AIMS评分有显著下降,治疗后6周较对照组显著为低。有效率64.1%,显著较对照组的25.0%为高。结论:丙戊酸钠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TD有效,但以低剂量为宜,应注意监测血象。  相似文献   

16.
氯氮平引起的遗尿,在精神科较常见,我们用丙戊酸钠治疗9例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9例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7~43岁。8人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人诊断为躁狂症,均符合CCMD—2诊断标准。单纯用氯氮平治疗,出现遗尿的时间为用药后2个月~6个月,来诊时遗尿时间为1~4周。查血尿常规、脑电地形图,无异常发现,并排除泌尿系统疾患。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仍服用原剂量的氯氮平),初始量为600mg/日,分三次服用。维持2周后,改为200mg/晚,再维持4周。一般在服用丙戊酸钠1周后见效。其中5例遗尿完全消失,2例遗尿次数明显减少,2例无效,显效率达77%。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以兴奋躁动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利培酮,共治疗8周。采用BPRS和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但试验组比对照组显著(P〈0.05~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钠可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氯丙咪嗪、舒必利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 方法: 使用氯丙咪嗪、舒必利分别作为氯氮平的辅助用药与单用氯氮平对88 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对照研究; 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 结果: 合并氯丙咪嗪组、舒必利组及单用氯氮平组对阴性症状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69% 、31% 、1333% 。 结论: 氯氮平合并氯丙咪嗪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治疗酒清戒断反应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酒精戒断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61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丙戊酸钠(31例)与地西泮(30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1周,采用戒断症状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有关实验室等检查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与地西泮疗效相近(P>0.05).治疗前后戒断症状量表、HAMA量表总分减分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HAMA的精神性焦虑因子减分率丙戊酸钠组大于地西泮组(P<0.05).两组副反应均很少且轻微.结论丙戊酸钠与地西泮对酒精戒断反应均有良好疗效,但丙戊酸钠一般不会造成滥用和成瘾.  相似文献   

20.
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治疗躁狂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对锂盐治疗无效的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2-R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5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和卡马西平组,治疗6周。使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疗效总评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均能有效减轻躁狂症状,疗效相近,丙戊酸钠起效时间迟于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副反应主要为肠道反应、震颤等、而卡马西平以共济失调、头晕、嗜睡等多见。结论: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均可用于锂盐治疗无效的躁狂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