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AIDS/HIV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滋病 (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后所致的免疫缺陷相关综合症 ,HIV直接感染或因免疫缺陷所致的机会性感染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损害。本文将对AIDS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神经系统并发症、诊治及预后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是因人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特别是其1型(HIV—1)感染的晚期,造成免疫缺陷状态下,导致的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神经损害等。 1.HIV 脑病:为中枢神经系统被HIV感染所引起,也称为AIDS脑病或AIDS痴呆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认知,运动及行为的障碍。常以健忘、记忆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为初发症状。可因共济失调、震颤引起步行、书写障碍。检查有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下肢肌力减退等运动障碍,情感淡漠、社会行为退化等行为异常,如果呈进行性发展,可出现重度痴呆。晚期表现为缄默、截瘫、二便失禁、震颤及肌阵挛等。CT和MRI检查有脑沟、脑室扩大即脑萎缩,MRI  相似文献   

3.
AIDS病常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障碍。一些病情复杂的AIDS病人,早期就有类似无菌性脑膜炎和慢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神经病的神经系统疾病。上述情况是原发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CNS感染还是机会性感染尚有争议。在有CNS症状和AIDS病的患者,脑中发现HIV核酸;从脑组织和脑脊液(CSF)中分离出HIV,  相似文献   

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致病,因CD4+T淋巴细胞受损引起细胞免疫缺陷,从而继发感染和肿瘤[1].以肌无力、肌萎缩就诊的AIDS患者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5.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致病,因CD4+T淋巴细胞受损引起细胞免疫缺陷,从而继发感染和肿瘤[1].以肌无力、肌萎缩就诊的AIDS患者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致病,因CD4+T淋巴细胞受损引起细胞免疫缺陷,从而继发感染和肿瘤[1].以肌无力、肌萎缩就诊的AIDS患者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7.
自1981年世界上发现首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以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AIDS患逐年增多。其中神经系统受累仅次于呼吸系统而高居第2位,10%-20%的AIDS患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表现,30%-40%的患有神经功能障碍,而尸检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高达70%~90%,故目前HIV性神经病变已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几率随病程而不同,约1.2%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1],其中以神经系统疾病为首发症状的病人约占10%~20%.  相似文献   

9.
<正>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由于HIV具有亲淋巴性和神经性双重特征,HIV不仅破坏免疫系统,而且也损害神经系统。文献报道70%~80%的AIDS患者有神经系统病变,其中7%~20%患者表现为以神经症状首发[1-2],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是以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的仅见个别报道[3]。本文现报告1例2015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痴呆系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为一类痴呆综合征.其病因包括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乳多空病毒科JC病毒(JCV)、朊蛋白(PrP)、梅毒螺旋体(TP)、寄生虫、霉菌、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等.  相似文献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痴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痴呆(HIV associated dementia,HAD)也称艾滋病-痴呆复合征,在HIV感染晚期及艾滋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5%-20%。HAD属皮质下痴呆,其核心症状是认知损害、运动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病情进展速度与免疫抑制的严重程度有关。HAD的发病主要经历3个阶段:(1)HIV从全身进入脑部;(2)HIV在脑内居留;(3)HIV介导神经元损害。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与细胞免疫缺陷有关,主要发生于同性恋者,其特征是多发性条件致病性感染,常与恶性肿瘤伴发,死亡率高。本文首次报告一例AIDS并发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y virus,HIV)感染相关综合征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发生于HIV感染的早期尚未形成艾滋病(AIDS)时,此时可以无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据报道,27%无症状性HIV感染患脑电图检查显示异常。笔对我院1999年5月-2003年5月治疗的艾滋病患中配偶为无症状性HIV感染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分析2例确诊伴有CNS并发症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临床表现均有不规则发热,白细胞下降,1例为脑内多发损害并痴呆,弓形体感染可能性大;1例并发脑梗死。结论:AIDS容易发生各种CNS并发症,容易伴有机会性感染,AIDS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少见,但对年轻不明原因急性脑血管病,尤其伴有机会感染时应考虑AIDS可能,对这些患者,应查血清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F)抗体。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与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神经系统(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患并发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合献复习研究AIDS与NS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6例分别表现为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带状疱疹、结核性脑膜炎(2例)、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和脑脓肿,考虑AIDS所致NS机会性感染。6例患中5例预后不良。结论HIV具有亲淋巴性的特点,可造成机体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和体液免疫缺陷,较易并发NS机会性感染,且多数预后不良。对NS感染久治无效时,应考虑AIDS可能。  相似文献   

16.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1年5月间确诊的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5例AID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例中有1例空泡性脊髓病,1例空泡性脊髓病伴痴呆,1例颅内结核瘤伴痴呆,1例脑梗死伴继发性癫痫及三叉神经痛,1例多发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其中2例空泡性脊髓病均为首发症状。结论 AIDS患者容易发生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尤以空泡性脊髓病及痴呆多见,年轻突发痴呆患者尤其伴有机会性感染时需考虑该病的可能。对这些患者,应检查血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  相似文献   

17.
应重视艾滋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揭示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以来,截止2003年底,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幸免,估计感染、发病与死亡的人数已  相似文献   

18.
一、AIDS痴呆综合征(ADC)及中枢神经系统中HIV一至的表达(-)AIDS痴呆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感染是ADC发生的直接原因,在没有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ADC同样可以发生。80%的艾滋病成年患者伴有ADC这类亚急性脑炎。临床上,ADC表现为认知、运动和行为机能障碍。病理上,ADC表现为大脑萎缩及包括基底神经节在内的白质和深灰质结构异常。其结构异常包括:门)弥漫性白质苍白和空泡形成;(2)稀疏的病灶伴随着巨噬细胞、多形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在一定程度上受限…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的慢病毒,可以使感染者罹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大部分HIV感染患者需终身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缺血性卒中是HIV感染的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多种发病机制,如机会性感染、心源性栓塞、HIV感染相关血管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本文结合近年HIV感染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拟对每种病因分型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临床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最早发现于1981年。艾滋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 ),目前,临床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 HIV 具有嗜神经性,其主要并发症为神经系统损害疾病。目前,临床上对 H IV感染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疾病的报道较少,本文对 H IV感染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损害疾病--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ADC )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