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C 反应蛋白水平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放射比浊法测定入院前接受过抗生素或退热药治疗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血清CRP水平及感染控制前、后的血清CRP水平 ;采用电阻抗检测法行白细胞计数 ;腋测法测量体温。结果 入院前接受过抗生素或退热药治疗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血清CRP阳性率为 89% ,WBC阳性率为 2 5 % ,T阳性率为 48%。感染控制前CRP水平为 ( 4 7.2 2± 30 .0 7)mg/L和感染控制后CRP水平为 ( 7.75± 1.34)mg/L ,(P <0 .0 1) ,而WBC感染控制前为 ( 8.16± 2 .91)和感染控制后为 ( 5 .96± 1.96 ) ,(P >0 .0 5 ) ,感染控制前体温为 ( 36 .87± 0 .87)℃和感染控制后体温为 ( 36 .5 6±0 .41)℃ ,(P <0 .0 1) ,但体温在入院时阳性率仅达 48%。结论 血清CRP水平是一种反映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可靠指标 ,不受抗生素和退热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AMI患者血清ApoA_1、HDLc、Lp(a)水平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血清载脂蛋白 A1 (Apo A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脂蛋白 a [L p(a) ]的动态变化。方法 测定 AM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血清 Apo A1 、HDL c与 L p(a)的含量 ,并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 (CRP)、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 D)的水平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患者发病后第一次血清Apo A1 (1.36± 0 .2 1g/L)与 HDL c(1.2 7± 0 .2 3mm 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Apo A1 (1.45± 0 .17g/L)与 HDL c(1.38± 0 .2 1m mol/L ) ,两者均约在第 11d至第 15 d降至最低水平 ,约于 2 0 d恢复至和第 1次血清测定值接近 ,且无显著性差异。血清 L p(a)于发病后第一次血样水平 (181.3± 10 0 mg/L)高于对照组 (140 .0± 10 5 mg/L) ,并于第 11d(371.8± 198.6 mg/L)达到高峰 ,第 2 5 d(189.0± 111.0 mg/L)恢复至与第一次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RP峰值位于第2~ 3d(130 .1± 75 .5 mg/L~ 133.6 2± 81.2 mg/L) ,高于第一次血样 (17.5 6± 4.41) ,至第 11d其水平和第一次接近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HDL c与 Apo A1 间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 (P<0 .0 1) ,与 L p(a)呈负相关 (P<0 .0 1) ,与 CRP、CK、L D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AMI患者发病后 Apo A1 与 HDL c水平随病程进展而逐渐?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脂蛋白(a)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定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指标并分析其与脂蛋白 (a)的关系 ,探讨尿毒症的微炎症状态及其对脂蛋白 (a)的影响。测定 5 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脂蛋白 (a)水平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与 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发现 ,尿毒症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脂蛋白 (a)水平分别为 4 .5 4± 2 .39mg L、130 .6± 10 4 .3ng L、1.6 0± 0 .6 4μg L和 5 71.5± 4 4 2 .7mg 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蛋白 (a)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 6呈明显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6 2 7、0 .4 86和 0 .4 0 4 ,P均 <0 .0 1)。结果提示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 ,炎症可能与脂蛋白 (a)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增高在心房颤动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增高在心房颤动 (房颤 )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96例诊断为房颤患者血清CRP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 ,并对房颤按持续时间、病因不同分设亚组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房颤组、对照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 (4 .30± 2 .87)、(1.15± 0 .90 )mg L ,两组相比P <0 .0 5。器质性、孤立性房颤者CRP水平分别为 (5 .0 6± 1.92 )、(4 .37± 1.32 )mg L ,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持续性、永久性房颤者CRP水平分别为 (5 .6 0± 1.80 )、(5 .0 0± 1.6 0 )mg L ,均高于阵发性房颤 [(3.30± 1.2 0 )mg L],P <0 .0 5。结论 :CRP增高反映的炎症状态可能促进房颤发生 ,以及呈持续性发作。  相似文献   

5.
新蝶呤和白介素-6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中免疫反应标记物新蝶呤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7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血中新蝶呤、IL 6、C 反应蛋白 (CRP)的浓度。 77例中UAP 36例 ,年龄 4 2~ 82 (6 3± 11)岁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4 1例 ,年龄 4 0~ 80(6 4± 9)岁。结果 :与SAP患者相比 ,IL 6〔(12 .72± 13.4 2 )∶(7.0 1± 3.0 8)ng/L ,P <0 .0 1〕、CRP〔(2 .0 3± 3.6 8)∶(0 .85± 0 .99)mg/L ,P <0 .0 5〕、新蝶呤〔(7.0± 3.16 )∶(5 .38± 3.2 0 )nmol/L ,P <0 .0 5〕及经血肌酐校正的新蝶呤水平 (× 10 -2 ) (7.5 9± 2 .87∶5 .0 9± 2 .86 ,P <0 .0 1)在UAP患者中显著增高。结论 :新蝶呤和IL 6、CRP在UAP患者中增高 ,均可作为提示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 ,辅助UAP的诊断。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均参与了U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中妊娠相关蛋白酶 - A(PAPP- A)和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的变化及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6 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其中 ACS4 3例 ,稳定型心绞痛(SAP) 2 5例 ,2 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其血浆中 PAPP- A,采用超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 hs- CRP水平。结果  1ACS患者血浆中 PAPP- A和 hs- 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APP- A :(17.9± 8.7) m IU / L vs (7.1± 4 .2 ) m IU / L ,P<0 .0 1;hs- CRP:(4.31± 0 .38) mg/ L vs (2 .0 1± 0 .14 ) mg/ L ,P<0 .0 1]。 2 ACS患者血浆中 PAPP- A和 hs- CRP均较 SAP组显著增高 [PAPP- A:(17.9± 8.7) m IU / L vs (8.5±5 .6 ) m IU/ L,P<0 .0 1;hs- CRP:(4.31± 0 .38) m g/ L vs(2 .13± 0 .2 8) mg/ L,P<0 .0 5 ]。 3S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 PAPP- A与 hs- CRP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4直线相关分析发现 hs- CRP与 PAPP- A之间有显著性相关 (r=0 .6 8,P<0 .0 1)。结论  PAPP- A与 hs- CRP在 ACS患者血浆中均显著增高 ,可作为 ACS患者的诊断敏感性指标之一 ,且 hs- CRP与 PAPP- A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118例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或有心肌梗死史的BrauwaldⅢB型UAP患者纳入本研究。检测入选者血清MCSF、白细胞介素 6 (IL 6 )、C 反应蛋白 (CRP) ,并对其进行了 6个月的随访 ,按随访期间有无主要心脏事件发生分成两组 :Ⅰ组 :发生心脏事件 (n =6 8) ;Ⅱ组 :未发生心脏事件 (n =5 0 )。结果 :Ⅰ组患者血清MCSF、IL 6、CRP均显著高于Ⅱ组患者 [MCSF :(4 5 7.19± 6 6 .16 )∶(311.14± 4 8.2 2 )ng/L ;IL 6 :(8.6 8± 4 .6 1)∶(4 .5 9± 1.71)ng/L ;CRP :(8.6 9± 3.73)∶(3.34± 2 .0 8)mg/L ;三者均P <0 .0 1]。血清MCSF含量与IL 6 (r =0 .5 2 1,P <0 .0 1)和CRP(r =0 .5 2 8,P <0 .0 1)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血清MCSF水平是UAP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最强烈的预测因子 (P <0 .0 1)。结论 :UAP患者血清MCSF浓度增高时 ,可以预测其长期的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水平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 90例 2型糖尿病及 6 8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血清Lp(a)、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及TC、TG、LDL C与HDL C比值。结果  (1)糖尿病组血清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伴冠心病和单纯糖尿病亚组后发现 :①糖尿病伴冠心病亚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亚组 [(2 3.78± 2 3.73)mg/dlvs (13.31± 10 .6 6 )mg/dl;P <0 .0 1]及对照组 [(2 3.78± 2 3.73)mg/dlvs (16 .2 8± 17.95 )mg/dl;P <0 .0 5 ];②糖尿病伴冠心病亚组血清Lp(a)水平与LDL C呈正相关关系 (r =0 .32 16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增高可能与冠心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及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舒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组 5 1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15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 AP) 36例 ;选择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血清 C-反应蛋白 (CRP) ,用高分辨率超声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引起的流量介导血管扩张 (FMD)与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 (NTG)。结果  ACS组 CRP高于对照组(0 .94± 1.45 mg/ dl vs0 .2 7± 0 .2 1mg/ dl,P<0 .0 5 ) ,AMI亚组 CRP明显高于 UAP亚组与对照组 (1.6 4± 1.82mg/ dl vs0 .6 5± 1.17m g/ dl、 0 .2 7± 0 .2 1m g/ dl,P<0 .0 5 ) ,UAP亚组高于对照组 (0 .6 5± 1.82 m g/ dl vs0 .2 7±0 .2 1m g/ dl,P>0 .0 5 )。ACS组的 FMD明显低于对照组 (4 .6 1± 2 .2 1mm vs9.2 3± 3.45 mm,P<0 .0 5 ) ,而 NTG与对照组比较则无差别。经 logisitic回归分析 ,CRP的风险比值 (OR)值大于 1,是 ACS的危险因素 ,FMD的 OR值小于 1,是 ACS的保护因素。经前进法观察 CRP与 FMD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C-反应蛋白升高 ,内皮功能受损 ,二者是 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与营养状态及贫血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与营养状态和贫血的关系。 方法 抽取 4 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前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 (IL - 6 )、血肌酐 (Scr)、血清白蛋白 (AIb)、血清铁蛋白 (SF)及血红蛋白 (Hb) ,根据透析前CRP水平分为正常组 (CRP <5mg L)与升高组 (CRP >5mg L) ,并比较两组患者蛋白代谢率 (nPCR)水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剂量。 结果 CRP升高患者同时有IL - 6水平上调 ,伴有近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透析前血浆CRP水平为 (2 0 2± 1 2 4)mg L ,Alb与CRP和IL6水平呈负相关 (P <0 0 1 ) ,与Scr及SF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与Hb水平呈负相关 ;EPO治疗剂量与CRP和IL - 6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5 )。 结论 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清CRP和IL - 6是炎症反应较好的预测指标 ,而炎症反应在营养不良和贫血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脂蛋白 (a) [LP(a) ]、纤维蛋白原 (Fig)、C 反应蛋白 (CRP)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和Gensini积分评价 168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 ,并用常规方法测定患者血清LP(a)、血浆Fig、血清CRP水平。结果 :①血浆Fig、血清LP(a)、CRP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高 ;②血清LP(a)、CRP增高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③血浆Fig、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积分呈正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 66、0 2 61,P均 <0 0 5。结论 :血清LP(a)、血浆Fig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 )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 (即非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正常体检人群 )比较 ,探讨CRP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RP浓度 ,同时检测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子并与CRP一起作Lo 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浓度 [18 5 0mg/L± 2 3 98mg/L (SE 2 5 1,n =91) ]显著高于对照组 [3 89mg/L± 7 14mg/L (SE 0 5 1,n =194 ) ](P <0 0 1)。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CRP浓度 (18 6 5mg/L± 2 4 12mg/L)和不稳定性心绞痛CRP浓度 (17 95mg/L±2 4 10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稳定性心绞痛CRP浓度 (3 94± 7 5 0mg/L) (P <0 0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 (5 93mg/L± 13 0 7mg/L) (P <0 0 1)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4 5 7mg/L± 8 2 7mg/L) (P <0 0 1)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之间CRP浓度无差别 (P >0 0 5 )并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③每增加CRP 5mg/L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危险增加到近 2倍 (用Logistic回归 ,O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并发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主动脉夹层患者 79例 ,按其不同易患因素分为两组 :马方综合征组 ,4 4例 ;高血压组 35例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马方综合征并发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 :①平均年龄 [(36 .2± 12 .6 )岁 ]小于高血压组患者 [(5 8.3± 11.3)岁 ](P <0 .0 5 ) ;②首发症状以心功能不全多见 ,常并发马方综合征的其他系统损害表现 ;③典型的胸痛较少见 ,发生比例低于高血压组 (P <0 .0 5 ) ;④A型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根部扩张多见 ,而主动脉粥样硬化少见 (P <0 .0 5 ) ;⑤马方综合征组住院死亡率 (2 0 .5 % )低于高血压组 (4 5 .7% ) (P <0 .0 5 )。结论 :马方综合征并发主动脉夹层在年龄、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不同于高血压并发主动脉夹层的特点 ,处理两类患者时应注意其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对白细胞的影响 ,我们对单用氯氮平与单用氯丙嗪患者的血白细胞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 :氯氮平组 32 6例中 ,4 6例 ( 14.11% )发生白细胞计数变化 ,其中男 30例、女 16例 ,平均年龄32 .5± 8.4岁。氯丙嗪组 368例中 ,2 1例 ( 5.71% )发生白细胞计数变化 ,其中男 14例、女 7例 ,平均年龄34 .2± 7.2岁。白细胞变化发生率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X2 =14.0 1,P<0 .0 1) ,但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P>0 .0 5)。表现为 :1WBC计数变化 :a.白细胞升高 :氯氮平组 2 7例升高 ( 10 .2~ 2 4× 10 9/ L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肥胖的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受试者分为 3组 :肥胖的 2型糖尿病组 ( 4 2例 )、非肥胖的 2型糖尿病组组 ( 4 0例 )和正常体重对照组 ( 3 7例 )。空腹静脉取血 ,测定血浆中CRP、血脂 (TG和TC) ,空腹血糖 (FPG )和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血浆CRP水平在肥胖组 ( 89.0 1±10 .87mg/L)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 5 4.45± 9.83mg/L) (P <0 .0 5 )和正常体重对照组( 3 9.40± 8.2 9mg/L) (P <0 .0 1) ;非肥胖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血浆CRP水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 (r =-0 .42 ,P <0 .0 1) ;与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 (r =0 .3 5 ,P <0 .0 5 )。结论 肥胖的 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浆CRP水平上升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何首乌总甙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的 研究何首乌总甙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4组:何首乌总甙高剂量组[15 0mg/ (kg·d) ]、低剂量组[2 5mg/ (kg·d) ]、阿托伐他汀阳性药物组[5mg/ (kg·d) ]及空白对照组,给药第10周后全部处死,酶法检测四组血清脂质含量,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管腔面积,计算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的比值。结果 (1)何首乌总甙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总胆固醇分别为6 4 9.3±72 .2mg/dL、6 32 .6±5 5 .1mg/dL和4 97.4±14 0 .8mg/dL ,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80 9.4±4 2 .6mg/dL ,P <0 .0 1) ;甘油三酯分别为12 6 .6±4 8.1mg/dL、14 5 .6±37.9mg/dL和172 .1±15 .7mg/dL ,均显著降低于空白对照组(2 5 3.3±4 2 .6mg/dL ,P <0 .0 1)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17.1±14 .9mg/dL、113.5±2 3.3mg/dL和12 6 .7±12 .8mg/dL ,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6 7.3±10 .6mg/dL ,P <0 .0 1) ;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2 )何首乌总甙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轻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管腔面积比值分别为3.97%±0 .6 2 %、3.11%±0 .0 1%和0 .86 %±0 .0 7% ,均小于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 (PCT)对感染和非感染原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鉴别作用。方法 :2 2例全身感染性SIRS和 2 5例非感染性SIRS患者入选。在临床出现炎症表现 2 4h内测定血清PCT、白介素 6 (IL 6 )和C 反应蛋白 (CRP)水平。同时记录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血小板计数。结果 :感染性SIRS组患者血清PCT(3.4± 2 .3μg/L)、IL 6 (790± 4 5 6ng/L)及最高体温 (38.7± 1.2℃ )明显高于非感染性SIRS组患者 (分别为 0 .5±1.2 μg/L ,2 6 3± 184ng/L ,38.0± 1.1℃ )。所有炎症指标中 ,PCT和IL 6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SIRS的特异性 (分别为 80 %、80 % )和敏感性 (分别为 76 %、70 % )最高。结论 :PCT是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SIRS较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晚期胃癌化疗后患者免疫重建作用的影响。方法5 4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数字化血管造影 (DSA)引导下的超选择高剂量动脉EAP方案 (VP16 10 0mg/m2+表阿霉素 6 0mg/m2 +卡铂 2 0 0mg/m2 )化疗后 ,其中 2 0例于 4 8h后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EAP动脉化疗后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为 85 .0 % ,显著高于单纯动脉化疗组的 2 9.3% (P <0 .0 1)。单纯动脉化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γ 干扰素 (γ IFN)、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白介素 2受体 (IL 2R)、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Nka)水平分别为 (2 0 .7± 2 .4 )U/ml,(6 4 5 .9± 4 8.2 )U/ml,(783.5± 77.1)U/ml,(13.2± 1.9) % ,(9.0± 1.1) %和(16 .3± 6 .4 )U/ml,(2 37.9± 17.4 )U/ml,(10 0 1.7± 112 .8)U/ml,(4.8± 0 .5 ) % ,(5 .93± 0 .2 ) %。γ IFN、IL 2R、NKa显著下降 (P <0 .0 1) ,sIL 2R则显著升高 (P <0 .0 1) ;而治疗组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输注前及输注后 1周 ,IL 2、γ IFN、sIL 2R、IL 2R、Nka水平分别为 (2 1.7± 2 .3)U/ml,(6 32 .9± 4 7.8)U/ml,(76 8.3± 6 7.2 )U/ml,(12 .8± 1.7) % ,(9.8± 1.2 ) %和 (79.3± 7.4 )U/ml,(2 35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冬梅  范崇伦  张梅  李光 《山东医药》2003,43(10):32-33
主动脉夹层 (AD)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流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本病具有发病急、误漏诊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快速作出正确诊断非常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病研究所近年 1 0 6例 AD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在于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0 6例 AD患者中男 86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5 7± 5 .9)岁。按 Debakey分型 : 型 2 7例 , 型 1 5例 , 型 6 4例。有高血压史者 6 2例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 5 8例 ,继发性高血压 4例 ;马方综合征 6例 ,先天性心脏病 2例 (动脉导管未闭…  相似文献   

20.
血浆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 (CR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①测定 112例UA、38例稳定型心绞痛 (SA)及 3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CRP含量 ;②根据Braunwald分级标准将 112例UA按危险度高低分为BraunwaldⅠ级、BraunwaldⅡ级和BraunwaldⅢ级 ,分别比较各级的CRP浓度 ,观察各级在住院期间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脏病事件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等 )的发生率。结果 :①UA组的血浆CRP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 (P <0 .0 5 ) ;②BraunwaldⅠ级、BraunwaldⅡ级和BraunwaldⅢ级的CRP浓度分别为 (5 .2 2± 0 .6 7)mg /L、(6 .0 8± 0 .94 )mg/L及 (6 .95± 1.0 2 )mg/L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各种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依次递增。结论 :UA患者CRP水平明显升高 ,而且随着危险度分级的增加 ,CRP含量依次增加 ;血浆CRP水平可作为UA患者危险分层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