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我院近年来采用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并与常规西药治疗作比较,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虚寒胃痛冲剂治疗慢性胃炎105例体会梁强,唐敏,檀萍(大连长白山制药有限公司大连116100)慢性胃炎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临床上可分为四大类:一、慢性浅表性胃炎;二、慢性萎缩性胃炎;三、慢性肥厚性胃炎;四、慢性糜烂性胃炎。由于临床表现不同,必须靠...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从胃镜问世以来,对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断治疗前进了一大步,尤其对慢性胃炎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更有了新的突破。一般认为慢性胃炎通过胃镜检查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糜烂性胃炎等。几年来我们根据西医辨病和中医辩证的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检出率约占胃镜检查的80%~90%。内镜下内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类。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H2受体拮抗剂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为肯定,但停药后复发率高,是临床棘手的问题之一。大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使用安胃胶囊治疗1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较为肯定,复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90例,取得了较单纯中药或西药明显为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接诊到一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由于该病时常反复发作,加之对病情缺乏了解,他们常出现猜疑和心理负担。慢性胃炎分为两种,一种是浅表性胃炎(也就是非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的充血、水肿及糜烂;另一种则是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胃固有腺体减少,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目前认为,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断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进展,但还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已经发生病变的黏膜病变可以逆转,尤其是已经发生肠化或异型增生的黏膜。  相似文献   

7.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现代医学的胃镜及病理学诊断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区别。但是各型慢性胃炎均有较长病史及反复发作的共同特点。浅表性胃炎常见脘腹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泛恶、食后或空腹作胀;萎缩性胃炎常见倦怠乏力、消瘦  相似文献   

8.
张迪 《家庭用药》2013,(11):72-72
慢性胃炎,临床上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炎的早期病变,此症常由于饮食不节,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刺激食物及过度吸烟饮酒,损伤脾胃所致。胃镜下多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出血。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会不会发展为胃癌?这是大多数病人所关心的问题.目前公认慢性胃炎的发展,初始为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如炎症长期不能控制,则可引起腺体破坏或肠化,逐渐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此过程长短不一.  相似文献   

10.
果胶铋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有时(在静止期)甚至无任何症状表现。在临床上患者经常以胃脘胀闷、胃痛、嗳气、吞酸或食欲不振等症状求治,临床诊断主要靠纤维胃镜和病理活检来确定。治疗慢性胃炎,除了消除病因、调整生活方式外,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临床治疗该病的药物很多,我院用果胶铋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分类法中的一个名称。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我国习惯采用通过胃镜肉眼直观判断和钳取胃粘膜作病理检查两者相结合为依据的分类法,此法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其病理特点,前者主要表现为胃粘膜表层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后者则为胃粘膜的  相似文献   

12.
疣状胃炎又称隆起糜烂型胃炎、痘疹性胃炎,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将其归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伴发表现。其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将我院1998年-2002年检出的128例疣状胃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是常见多发病,西医分为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性性糜烂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近十年来收集病例240例,给予中花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与纳入标准诊断标准根据1989年11月南昌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由不同原因引发的慢性胃黏膜炎症,常见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疾病复发率较高,这不仅会多次损伤患者胃黏膜,还会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心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是多发病。其中尤以慢性浅表性及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为高。我所于1995年2月~10月对我厂机关4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的胃速乐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对患有慢性胃炎的职工,进行胃镜、X线、钡餐及临床检查,确诊后即定为本次治疗对象。计120例按其性别、年龄、工种、饮食习惯及临床表现等相似情况分成对照组与治疗一、二组。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胃镜及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胃镜检查、病理诊断的方式,对患者确诊率予以对比。结果:胃镜检查中,40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浅表性胃炎、4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病理诊断中,38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浅表性胃炎、3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即以病理诊断为前提,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5.00%(38/40)。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病理诊断确诊率相对较高,但不可否认胃镜检查的作用和地位,可使用联合诊断的方式,便于患者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胃苏冲剂治疗62例慢性胃炎,与同期50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三九胃泰对照治疗,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慢性胃炎112例,男67例,女44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71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5年以下55例,占49%;5年以上者56例,占51%。112例患者均根据1982年四川全国胃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经胃镜观察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根据胃粘膜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观察的54例肝炎均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订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其中急性肝炎1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4例。慢性胃炎的诊断均系纤维胃镜检查证实,15例为萎缩性胃炎,39例为浅表性胃炎。通过临床观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5例萎缩性胃炎均系慢性肝炎(9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浅表型胃炎见于各型肝炎;住院过程中因返酸、上腹痛而检查者14例,占23.3%;肝炎好转,肝功正常而纳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不能消失者40例,占76.7%。结论 病毒性肝炎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可见于各型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见于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胃炎中占首发位置。对于该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从辨证论到固定专方,中药消除症状明显优于西药。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6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1例,男8例,女53例。年龄23~66岁,中位年龄42岁。均经胃镜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5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病情反复发作半年以上,经西药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导致胃病高发。很多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仅体检时查出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常见胃部疾病。一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后,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不能恢复,病变不能逆转,故得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能治愈的结论。但临床实践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若能早期发现,及时采取"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被治愈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