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为预防肝癌术后早期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2008年间45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病例,并选择同期40例无早期复发的肝癌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与伴有肝硬化、血清ALT水平、肿瘤直径、术中肝门阻断次数、术中术后输血及肿瘤病理分级等因素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乙肝病史、血清AFP、肿瘤包膜等无关(P〉0.05)。结论:术前合并肝硬化、血清ALT水平、肿瘤直径、术中肝门阻断次数、术中术后输血及肿瘤病理分级是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圣才  黄定洲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65-1765,1785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方式:肝右后叶切除3例,肝左外叶切除6例,肝部分切除23例。临床治愈31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随访1—5年,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1%(25/32)、37.5%(12132)、25%(8/32)。结论手术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积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的介入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单纯切除组87例和肝癌切除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组39例,对此随访观察分析。结果:肝癌切除术 TACE组3、5年生存率分别是61.5%、51.3%,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分别为46.2%、5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造影发现肝内有新病灶存在5例(12.8%),而入院彩超检查仅发现1例。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动脉造影有利于早期发现肝内小病灶,术后肝动脉造影加适当灌注化疗应作为术后常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右半肝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26例、肝中叶切除10例、肝右后叶切除7例、肝局部切除2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75例、胆管细胞癌7例。本组术后近期出血1例.再次手术止血;胆瘘3例,2例行腹腔引流治愈,1例行ERCP置管引流治愈;无手术死亡。术后半年内死亡10例(12.2%),1年内死亡27例(32.9%),余45例现均存活。结论:掌握肝切除手术指征及肝切除量、严格控制术中肝出血、正确处理肝创面及术后并发症,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钟丽 《广西医学》2001,23(4):935-936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恶性程度极高 ,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肝癌目前已处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每年至少有 1 0万名新发现病人 ,和 1 1万名肝癌病人死亡 ( 1)。尽管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种 ,但治疗效果都十分有限。肝叶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 ( 2 ) 。我科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2 0 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2例 ,男 1 69例 ,女 33例 ,年龄 2 8~ 69岁 ,平均 48. 5岁。所有病例经 B超、CT、腹腔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术前和术中影响因素。[方法]统计34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术前肝功能、肝癌的大小、癌栓及胆栓、术中出血、手术切除范围等方面的指标,运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来判断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3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有5例(发生率14.7%)。其中Child-Pugh B级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3例(3/8),Chlid-Pugh A级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2例(2/26);术中出血量≥1 000 ml的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2例(2/11),术中出血量〈1 000 ml的患者3例(3/23);半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1例(1/5),行半肝以下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4例(4/29);合并癌栓和(或)胆栓的患者3例(3/9),没有癌栓和(或)胆栓的2例(2/25)。Child-Pugh B级、术中出血量≥1 000 ml、半肝切除手术、合并癌栓和(或)胆栓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而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肝癌的大小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并没有统计学意义。5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有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术中出血量≥1 000 ml、半肝切除、合并癌栓和(或)胆栓是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近2年收治的53例大肝癌。对肝衰竭原因的分析基于围手术期的相关数据及手术情况,CT评估肝脏体积。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肝衰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3例大肝癌术后发生肝衰竭8例(15.1%),其中死亡3例。术前肝硬化程度、手术失血、肝切除量是术后肝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对于大肝癌需行肝切除的患者,术前做好肝硬化程度和肝切除量的评估,术中控制出血量及缩短肝门阻断时间是减少术后肝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原发性肝癌(HCC)具有起病隐匿,侵袭性生长迅速。治疗后易复发。且易发生于肝硬变的肝脏,病死率高的特点。是我国常见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非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发展较快。但由于其不可靠性及不彻底性。故肝切除术仍是HCC治疗的首选方法。1996-2004年7月,我院共施行HCC肝切除术37例,现结合手术情况,就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的处理等问题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致癌物质和环境因素有关,一般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虽然治疗技术进步,但是仍不能排除复发及转移的可能[2]。选取作者医院收治的1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调查术后生存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如下。1基本资料1.  相似文献   

11.
刘继光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8):1456-1460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肝切除术治疗,术后3 d统计所有患者术后胸腔积液发生情况并分组,询问并记录所有患者基线资料,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找出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中药治疗的机制。方法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9例和健康人6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因素;经过中医综合治疗(华蟾素、艾迪或消癌平治疗)14 d后,观察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5),其水平与外周血钾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中药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①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皮质醇水平较健康人明显降低。②中医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皮质醇水平,提示中药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及术后6个月随访的患者200例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引发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6个月,20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患者中尿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肠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影响与预测因素。方法:通过相关和回归的检测方法研究159例胃肠手术后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浓度与11个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白蛋白浓度在术后6~12 h有显著的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22.62±4.59)g/L依次与术前血红蛋白浓度(P0.01)、前白蛋白浓度(P=0.009)及白蛋白浓度(P=0.021)呈正相关,与术中净入液体量比体重(P0.01)、手术时间(P=0.002)及术中净失血浆量比体重(P=0.004)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Y,g/L)与术前血红蛋白浓度(X1,g/L)、术中净入液体量比体重(X2,mL/kg)及术中净失血浆量比体重(X3,mL/kg)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52X1-0.081X2-0.411X3+21.243。结论:血浆白蛋白浓度在胃肠大中手术后6~12 h有显著下降。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术前前白蛋白浓度、术前白蛋白浓度、术中净入液体量比体重、手术时间及术中净失血浆量比体重是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影响因素;其中,术中净入液体量比体重、术中净失血浆量比体重及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是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医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命意义感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的MLQ评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可...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3例良性肝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及4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NO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肝硬化及良性肝肿瘤患者(P〈0.01),且与肿瘤直径、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与血清AFP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及疗效的有效指标,与AFP同时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测定 4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 2 8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胆红素、胆碱酯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老年人相比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胆碱酯酶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1) ,恢复期胆碱酯酶也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 (均为P <0 0 5) ,且急性期较恢复期降低更明显 (P <0 0 5)。结论 :提示血清胆红素的降低与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血清磷脂酶A2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3H]-油酸标记生物膜法检测了60例PLC患者(其中Ⅰ、Ⅱ、Ⅲ期肝癌患者分别为14例、23例、23例)以及16例手术切除肿瘤后和19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患者血清PLA2的动态变化.结果 PLC患者血清PLA2活性29.27±4.15(%)明显高于对照组8.42±2.01(%);且不同临床分期肝癌患者之间PLA2活性相差显著(P<0.05),随患者病情加重,PLA2活性呈递增趋势;PLA2活性≥30.0(%)和<30.0(%)者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2.0%和75.0%;手术切除肿瘤后和化疗有效者PLA2活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PLA2可作为PLC辅助诊断及估计病情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对了解PLC患者体内肿瘤体积大小、病程发展、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振芬  马忠军 《医学综述》2007,13(14):1120-1120,F0003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胆红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参与因素,而脑梗死的发病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本文观察了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