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出血与凝血、炎症渗出、血管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再上皮化、纤维化和瘢痕改建过程等,在这一系列的生物学过程中各种生长因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急性创伤时,生长因子能够发挥正常功能参与愈合过程,最后使皮肤屏障功能得到重建,而在慢性伤口中炎症细胞持续浸润导致伤口部位的蛋白水解环境降解生长因子,使其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抑制了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因此,在将来慢性伤口的治疗研究中,这些分子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吡咯喹啉醌对放创性皮肤损伤促愈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伤局部的组织修复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放射复合伤可通过抑制伤口局部早期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而延迟伤口愈合有报道吡咯喹啉醌(pyrroloqninoline quinone,PQQ)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具有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合成诱导剂样作用。本实验采用PQQ治疗放创性全厚皮肤损伤,以期能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TGF—β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类分泌型多肽信分子,有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移行及凋亡的作用。在创伤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具有趋化作用,可促进瘢痕形成,改变伤口愈合进度,并探讨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在创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是在1976年发现的一种新型小分子物质,其半衰期短,化学性质活泼,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参与血管、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等许多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创伤愈合中细胞增殖期间的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角化细胞等都存在NO的合成并影响着伤口的愈合。相反在NO合成受到抑制的伤口愈合中则存在伤口愈合延迟的现象,过度纤维化中减少NO的合成则可以预防瘢痕的形成。NO在创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笔者现就NO在创伤愈合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治疗对海水浸泡伤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只2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单纯创伤组、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创伤+海浸)组和3个给药组(0μg、20μg、40μg)。建立双侧切割伤合并海浸大鼠模型,采用INJEX无针注射器紧贴创口边缘皮肤,每创口4点注射HGF重组质粒(pUDKH)。每天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测量和计算创面面积,分别于第1、6、12和16天伤口取材,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从致伤后第2天开始各时间点,20μg和40μg pUDKH给药组大鼠创口面积均明显小于创伤+海浸组和0μg给药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创伤+海浸组和0μg给药组相比,20μg和40μgpUDKH给药组于致伤后第1天的创伤部位炎性反应较轻,于致伤后第6天的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生长增加,再上皮化进程较早,创面愈合提前2~3 d。结论 HGF基因治疗能够促进海水浸泡伤创伤愈合,其作用可能与HGF抑制伤口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新生血管生长和再上皮化过程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是间充质来源细胞的有效激活剂,参与创伤后细胞增殖、趋化和迁移,促进炎症反应、再上皮化和血管生成以及愈合过程中的组织重塑,在创面愈合的各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被称为“创伤因子”。本文就PDGF在促进创面愈合中的基础及临床应用进展、适应证、禁忌证和安全性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放射损伤在平战时均可发生,合并放射损伤时组织修复常常延缓,创伤愈合延迟,即出现创伤难愈现象,但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创伤局部的组织修复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创伤局部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异常可能是创伤难愈的重要原因。因此,本实验探讨不同照射剂量对内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观察bFGF对内皮细胞放射损伤的拮抗作用,为创面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本研究前期建立的方法分离大鼠皮肤伤后伤口液和真皮多能干细胞.取伤后1天伤口液作为创伤修复启动微环境刺激真皮多能干细胞,24h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3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制作单纯创伤和难愈创伤动物模型,观察伤口局部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成纤维细胞数量、表皮再上皮化程度等创伤愈合过程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伤后不同时相(3、5、7、10、14天)伤口组织MMP3含量变化.结果 创伤早期伤口液作用后,真皮多能干细胞MMP3表达显著增加.正常大鼠皮肤组织可见一定量的MMP3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为表皮细胞、毛囊外根鞘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单纯创伤大鼠伤后各时相点MMP3表达均显著增加,尤以真皮组织为著,其峰值在伤后5~7天.难愈创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MMP3含量亦显著增加,但其表达峰值延迟,为伤后10天,且伤后3、5、7天真皮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单纯创伤组.结论 MMP3是一种重要的创伤愈合调节分子;高表达MMP3可能是真皮多能干细胞参与创伤修复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放射复合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对伤口愈合和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 利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放射复合伤口动物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等方法,动态观察伤口愈合过程中MMP1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25Gy(γ射线)局部照射对伤口愈合有明显的损害作用。照射组伤口较对照组伤口延迟6d愈合,(1)在伤口愈合的炎症期和肉芽组织生长期,照射组新生表皮细胞中MMP1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近,在愈合后期随着照射组伤口愈合的延迟其表达相对增高。(2)MMP1在照射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表达明显降低,在愈合后期因辐射所致伤口愈合的延迟同样表现为表达时相拖后。结论 MMP1在放射复合伤口肉芽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细胞迁移,血管形成和基质改建等病理过程,是伤口愈合延迟的重要机理之一;愈合早,中期MMP1在表皮细胞中的表达有利于重上皮化,后期在放射伤口中的高表达可能影响表皮基底膜和肉芽组织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点眼对兔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PKP)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18只白色家兔的36只眼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分为9个组,利用兔自体PKP动物模型,采用点眼给药方法,通过伤口愈合强度测量,^3H-脱氧胸腺嘧啶 (^3H-TdR)掺入液闪计数和AgNORs、VGi染色以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EGF和bFGF联合点眼对兔自体PKP术后伤口愈合的速度、强度及其质量的影响。结果 (1)EGF bFGF联合点眼在PKP术后8d能增加伤口愈合强度以及伤口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2)术后14,21dEGF和bFBGF联合点眼与阳性对照组间的伤口愈合强度、伤伤口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以及^H-TdR的掺入率比较,差异幸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EGF和bFGF联合点眼在PKP术后早期更能促进伤口的愈合,在术后14d以后,EGF和bFGF联合点眼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仅相当于单独用bFGF点眼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