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嗜麦芽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检查、鉴定柳州市人民医院内嗜麦芽假单胞菌感染,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假单胞菌主要感染呼吸道,占71.3%;病区分布以ICU居首位,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次之,分别占64.4%,17.2%和6.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2.1%,16.1%和2.3%.结论:嗜麦芽假单胞菌主要感染呼吸道,主要分布在ICU病房,通常对复方新诺明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患者复数茵感粢的细茼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治疗复数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时ICU送检的295例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从我院lCU 29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复数菌感染143例,其中两种细茵混合感染129例,占90.2%;三种细菌混合感染14例,占9.8%.引起混合感染的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脑膜脓毒黄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上述细菌多重耐药严重,革兰阳性球菌对VAN、TEC、FUR最敏感,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对IMP天然耐药外,对IMP最敏感.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易发生复数菌感染,引起复数菌感染的细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教感试验针对性用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以降低复数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情况,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型微生物鉴定系统GNI^+卡对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痰标本有78株,占95.1%,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脑外科等病区。该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3.2%、69.5%、62.2%、57.3%。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规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微生物室的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叶会明  周建华  周勤 《西部医学》2009,21(4):658-659,66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患者复数菌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治疗复数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ICU送检的295例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我院ICU29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复数菌感染143例,其中两种细菌混合感染129例,占90.2%;三种细菌混合感染14例,占9.8%。弓1起混合感染的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脑膜脓毒黄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上述细菌多重耐药严重,革兰阳性球菌对VAN、TEC、FUR最敏感,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对IMP天然耐药外,对IMP最敏感。结论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易发生复数菌感染,引起复数菌感染的细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针对性用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以降低复数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综合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155例ICU有创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24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占67.7%(168株)、革兰阳性菌(G 菌)占9.3%(23株)、真菌占23.0%(57株).G-菌中前三位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2.6%(56株)、铜绿假单胞菌16.1%(4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9%(27株).亚胺培南为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最好的抗生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超过80.0%,阿米卡星耐药率接近80.0%,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则为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ICU常用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其中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增加最为显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的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85.2%)、环丙沙星(70.4%)、头孢哌酮/舒巴坦(64.0%).结论:G-菌为ICU有创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的抗生素主要为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ICU常用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选择2008年我院收治的50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API staph鉴定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对分离的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81.7%(49/60);科室分布主要分离自ICU(35.0%,21/60)和呼吸内科(25.0%,15/60)。该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1%、20.8%、24.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高度和多重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 ICU)非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现状,为RICU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RICU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08株非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6株(66.11%,66/10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9株(26.85%,29/108),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104株(96.30%,104/108)。药敏结果显示,非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45%、29.63%和33.3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4.00%和28.57%。结论非铜绿假单胞菌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非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临床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78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革兰阴性菌行耐药性分析。结果:128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37.5%),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定、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耐药率较低;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别为31.6%和22.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定耐药率为14.3%;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亚胺培南耐药率<4.5%。结论:ICU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部分出现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非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征及耐药性特征。方法 收集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非铜绿假单胞菌株,分析其感染特征及耐药性。结果 本组分离出的250株非铜绿假单胞菌中,154株(61.6%)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58株(23.2%)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经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非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大部分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多见于下呼吸道,主要病菌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临床感染呈现高度以及多重耐药性,临床用药中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下吸道感染C-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呼吸内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患者送检的痰标本进行致病菌培养鉴定,按K-B琼脂扩散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G-杆菌1 287株,铜绿假单胞菌307株(23.9%)居首位,大肠埃希菌271(21.1%)次之,肺炎克雷伯菌218株(16.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较为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应加强监测,有利于临床有效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03年湖北地区15所三级甲等医院初次分离的118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用“WHONET-5”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3年湖北地区15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从2.3%(243株/10584株)下降到1.7%(243株/14294株)。以呼吸道标本最多(74.6%),其次为伤口分泌物(7.0%)、血液和骨髓(6.0%)、引流液和穿刺液(5.3%)。临床分布以内科(40.8%),外科(22.2%),重症监护病房(17.1%)为主。5年中抗菌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累计敏感率依次为左旋氧氟沙星(80.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70.8%)、TMP/SMZ(60.2%)、头孢哌酮/舒巴坦(56.8%)、环丙沙星(50.9%)、头孢他啶(48.5%);TMP/SMZ的敏感率由65.6%下降到53.1%,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由71.8%下降到48.4%,环丙沙星的敏感率由59.4%下降到50.2%,头孢他啶的敏感率由56.4%下降到42.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对左旋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MP/SMZ的累计敏感率在60%以上,经验用药时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符琴  王成 《医学综述》2013,19(7):1317-1318
目的调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和预防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检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并与2010年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离到3878株细菌,其中非发酵菌72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113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2.9%,占非发酵菌株的比例为15.5%,大部分来自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标本检出71株(占62.8%),血液标本27株(占23.8%)。2011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62.8%,与2010年相比,其对头胞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分别由11.2%上升至45.1%和由32.9%上升至45.1%,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由17.9%下降至13.3%,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变化不明显。结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仍较明显,尤其是对头胞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出现了显著升高。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院内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结果严重基础疾病、入住ICU、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接受激素或化疗药物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是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危险因素。药敏结果显示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91.3%,其次是加替沙星87.0%,再次是复方磺胺甲基异□唑71.7%;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均超过60,0%;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从50.0%-95,7%。结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存在危险因素时高度警惕该菌感染的发生,及时作细菌培养与药敏检查,感染后可选用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唑治疗,或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其他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2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特点及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同源性调查结果,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22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2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ctrophoresis,PFGE)全DNA指纹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5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且多数为混合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了100%,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92.3%,对氨曲南、四环素、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也高达70%以上。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的7株没有同源性,说明该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为散发病例。结论PFGE是调查感染来源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治疗最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然后进行细菌菌株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48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10株,占85.42%,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38株(占28.75%),鲍曼不动杆菌75株(占15.63%),肺炎克雷伯菌40株(占8.33%),大肠埃希菌37株(占7.7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9株(占6.04%),真菌91株(占18.96%),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阳性菌70株(占14.58%)。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率呈增加趋势,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9年本院下呼吸道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32系统,用K-B法及VITEK32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9年我院下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12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50株:非发酵菌560株(占所有病原体的46.4%,占革兰阴性杆菌总菌株数65.9%)。非发酵菌中,排前四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5.2%)、鲍曼不动杆菌(26.3%)、嗜麦芽假单胞菌(16.4%)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5.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是为34.0%、31.0%、34.0%;洋葱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为4.7%和8.2%;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22.4%;嗜麦芽假单胞对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分别为6.5%和14.1%。结论:非发酵菌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菌,而且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闫俊凤  姚冬杰  苗仲艳 《医学综述》2012,18(15):2520-2521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2010年3503例出院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易患性及抗菌药物应用间的关系。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17例,感染率为6.19%;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分别占51.63%、28.11%、11.06%。病原菌检出最多的为肺炎克雷伯菌28株(25.9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3株(21.30%),第三位为白色念珠菌18株(16.67%)。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易患性、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以头孢曲松(97.2%)为最高,其次为复方新诺明(72.2%)、头孢噻肟(62.5%)、头孢唑肟(62.5%)、四环素(62.5%)、氨曲南(51.4%),有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了50%。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需要合理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不同孵育时间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影响,观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8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交叉耐药性及其他各种抗生素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标本中分离的7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孵育24h和48h对各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无论培养24h还是48h,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率最高的依次是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率均大于60%;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100%耐药。药敏试验延长至48h判读结果时,部分在24h敏感的菌株抑菌区内可见小的耐药菌生长。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性,治疗首选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复方新诺明,延长药敏培养时间可检出更多生长缓慢的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