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惠美  姜荣芝  刘作超 《护理研究》2005,19(29):2676-2676
胃植物石的发生并不少见,但胃手术后胃植物石的形成鲜有文献报道.我院从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2例胃手术后因进食柿子而引发的胃内结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手术后胃植物石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植物石的发生并不少见,但胃手术后胃植物石的形成鲜有文献报道。我院从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2例胃手术后因进食柿子而引发的胃内结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手术后胃轻瘫较少见,其诊断与治疗等尚有一定困难和争论。我们自1985年1月-2004年12月,共诊治本病28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发生较多的并发症,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检查16508例,其中有12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良性胃病),现对其内镜观察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拌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症.近年来虽报道越来越多,但由于多因素参与其发生,临床上时有误诊、误治,甚至有部分患者再次行无意义的手术探查而加重病情的报道.我院2004-2008年行胃大部切除术共271例,其中10例出现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为3.6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0年-2002年302例施行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胃瘫18例(5.96%),均发生于术后3-10d,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1w内治愈2例(11.11%),2w内治愈5例(27.78%),3w内治愈11例(61.11%)。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胃镜X线检查是胃瘫诊断与机械性肠梗阻鉴别的主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秦千子 《现代康复》1998,2(1):37-37
胃大部分切除行毕氏Ⅱ式吻合,出现胃回肠错吻合并非罕见.其发生率在0.05%-0.5%之闻.在胃大部分切腺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并发症中约占3.2%。1987年张昌乾境计国内已有120例。北院自1966年-1995年间共收治了8例。诊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不伴有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接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迟缓,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胃手术后并发症。我院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共遇到5例胃手术后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85年4月至1987年2月对10例胃癌病人施行了全胃或近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术,由于术前术后加强了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全部是男性,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59.8岁,术前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和病理检查而明确诊断,其中胃窦部癌2例,胃体癌5例,贲门癌3例,全部行胃癌根治(R_2)间置空肠代胃术,其中近全胃切除2例,全胃切除8例,1例同时切除胰体尾部及脾脏。术后仅1例由于术中未放置引流管,而发生膈下淋巴结渗液,经穿刺治愈,其余无并发症及死亡,平均住院天数11天,出院时有3例,开始进半流质,7例进流质,无不适感,随访最长14个月,平均3.6个月,体重饮食均  相似文献   

10.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临床研究胃手术后并发症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共旋行各类胃手术5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并发残胃排空障碍17例。其中发生在毕罗氏2式14例,毕罗氏1式3例,除1例预以手术探查,其余均预支以保守治疗。全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该并发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可保守治愈,手术治疗无助病人恢复,可能反而延长残胃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68-3470
选取我院收治的10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病例特征。10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中,60~70岁患者居多,共44例;50岁患者最少,共12例;病灶部位分布情况中,贲门胃底居多,共47例;小弯侧最少,共17例;临床症状情况中,出现上腹不适居多,共41例;出现黑便最少,共8例。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可为治疗与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吻合口出血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即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倘若救治措施不得当、止血效果不确切,将会危及病人生命.我院于1997年3月-2002年5年间共施行胃大部切除术91例中,分别有3例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均以岐乐止血宝胃内灌注疗法收到良好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院1983年1月-2000年12月间,共行胃大部切除85例,发生并发症11例。现就其术后主要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是指手术后住院期间一般术后1月以内出现的出血并发症,我院1971年1月-2001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切除术942例,术后出血2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商文忠  童向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358-135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malignant lymphoma,PGML)较少见,仅占胃肿瘤的1%~3%,我院1996-2004年共收治36例,经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确诊的PGML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MSCT资料.结果: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中,发生部位胃底1例,胃底-胃体6例,胃体-胃窦4例,胃体7例,胃窦1例,全胃1例.胃壁增厚是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表现,其中弥漫性增厚8例,节段性增厚10例,局限性胃壁增厚2例.PGL胃黏...  相似文献   

17.
<正>食道下段癌、贲门癌、胃体上部癌手术治疗一般均行食道-残胃吻合,属于近端胃的手术。这类患者发生残胃肿瘤复发,很少能行再次手术切除,治疗上以化疗为主。本院2003~2006年共  相似文献   

18.
胃癌全胃切除术迄今已普及。术式繁多。有食管空肠吻合术即:将全胃切除后的食管与空肠吻合。间置空肠吻合术即:取一段带游离血管的空肠置于食管与12指肠之间代替胃等。它们均是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我院自1991年8月-1993年5月共行间置空肠代胃术18例。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及死亡。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9.
胃窗—85超声显像剂对良性胃溃疡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以来,我院采用“胃窗-85超声显像剂”进行胃B超检查,共检出良性胃溃疡11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受检者男83例、女27例;年龄23~81岁,平均48岁。患者空腹8~12小时后受检,使用浙江遂昌超声显像剂厂生产的“胃窗-85超声显像剂”。每  相似文献   

20.
沈世鹏  程相民 《临床医学》1993,13(3):107-10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残胃无力症,或称残胃麻痹综合征,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少见的早期并发症。由于发病较少,临床认识不足,往往反复手术。1978年至今,我院共作胃大部切除术518例,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1例,其中2例行第二次手术。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32~6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