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吸入疗法治疗哮喘的效果最为显著,作用直接,全身毒副作用较少,起效快,且有效用药量小,使用吸入疗法的关键在于药物可直接吸入到达肺内。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多种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传统治疗多是通过口服和静脉给药,我科自2005年10月-2007年11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78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配合吸入β-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气雾剂,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多种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传统的发生和发张有关。同时,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上升。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治疗多是通过口服和静脉给药,我科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配合吸入β-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气雾剂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岑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154-155
目的观察并分析吸入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50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变化和其他临床症状。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0%,优于对照组的68.00%,与传统的常规治疗并配合丙酸氟替卡松的治疗方式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维平 《甘肃医药》2010,(6):663-664
目的:观察探讨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24例采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追踪观察。结果:24例中5例未坚持病情缓解后停药,18例中显效的10人,占55.6%。有效者6人,占33.3%。无效者2人,占11.1%。总有效率为88.9%,效果满意。结论:正确掌握这种自我吸入治疗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病痛折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我国小儿哮喘的发病率约为0.5%-2%,个别地区高达5%。主要表现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故哮喘的防治显得特别重要,吸入激素治疗已作为一线抗哮喘药物得到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推广应  相似文献   

8.
小儿支气管哮喘防治中吸入疗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仕忠 《铁道医学》1996,24(6):371-37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吸入疗法的近期不良反应。方法对2001年以来纳入GINA方案管理,采用吸入疗法治疗的支气管哮喘(BA)患儿814例,回顾性统计了近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用药疗程、患儿的年龄段的关系。结果发生近期不良反应17例,发生率为2.09%。其中,必可酮引起的口腔霉菌感染9例、储雾器吸附部位霉菌性皮炎2例、声音嘶哑2例、诱发哮喘发作(抛射剂过敏)2例;万托林引起的四肢震颤1例,舒利迭引起的心悸、心动过速1例。疗程<3个月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3个月病例高(χ2=6.767,P<0.01)。低年龄段患儿比高年龄段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χ2=6.154,P<0.05)。结论吸入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不严重,针对原因及时处理症状很快消失,不影响继续用药。其发生不因疗程增长而增加,而与吸入操作(包括患儿的协作程度)和吸入后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南阳南石医院儿科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嗜酸性粒细胞(EOS)和神经营养素-3(NT-3)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9%、94.9%。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ICAM-1、EOS和NT-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sICAM-1、EOS和N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外周血sICAM-1、EOS和NT-3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吸入疗法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依从性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对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150例哮喘息儿使用ICS治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ICS治疗完全依从的为16.7%(25/150),部分依从的为33.3%(50/150),不依从的为50%(75/150)。结论哮喘患儿对ICS治疗依从性不高,对哮喘知识的认知不足是长期ICS治疗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2.
易薇  李国平 《吉林医学》2014,(20):4486-4487
目的:观察氧驱动吸入疗法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42/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40%(35/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吸入疗法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吲激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蒋靖生 《广西医学》2002,24(9):1422-1423
糖皮质激素吸入已公认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有效的主要药物 ,氨茶碱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传统药物。为了观察两类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 ,我们根据哮喘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逐渐减少激素用量观察茶碱激素组与单纯激素组激素用量变化的情况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按 1997年全国哮喘会议诊断标准〔1〕 诊断的轻、中度哮喘患者 3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2 0~ 6 0岁 ,病程 1~ 10年 ,接受观察时均处于急性发作期 ,轻度发作 12例 ,中度发作 2 3例。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 ,未合并严重心、肺、肝等系统疾病 ,入选前一个…  相似文献   

15.
李敏菁 《海南医学》2006,17(8):110-111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现状.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于本院呼吸门诊就诊的415例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现状.结果41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237例,占57.1%,其中按医嘱规律长期使用的有134例,占32.3%.目前无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178例,占42.9%.未采用吸入治疗的原因有:自觉效果欠佳、药物副作用、医生无建议使用、不会使用、对吸入治疗缺乏信心、经济原因.结论目前对于哮喘正规防治的宣教仍不足,应加强宣教,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加强用药方法的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吸入疗法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滔  万东华  黄宁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704-1704
定量手控式气雾吸入器(MDI) 1.1 特点装置小巧,便于携带,价廉;包装密闭,药物稳定性强,效价高。但吸入下呼吸道的药量少,操作技术要求高,且咽喉局部药物沉积,咽喉部不良反应多。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对哮喘儿童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得(BUD)吸入1a对哮喘儿童生长的影响.方法持续1a吸入BUD气雾剂(剂量为200~800μg/d)的哮喘患儿60例(轻中度组36例,重度组24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24h尿17-羟皮质醇(17-OHCS)、17-酮类固醇(17-KS);吸入BUD两组、对照组及未用BUD组(17例哮喘患儿),在研究的1a前后分别测量身高,并计算身高增长速率(GV).结果吸入BUD两组,经1a治疗,尿17-OHCS、17-KS无明显变化,但低于对照组;BUD两组、未用BUD组身高和GV值无明显变化,但低于对照组.结论<800μg/d BUD持续吸入1a对哮喘儿童生长无明显影响,哮喘影响儿童生长.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治疗中的重大突破,即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的病变部位,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与其他疗法相比具有用量少、见效快、副反应少等优点,已成为控制哮喘发作的首选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19.
儿童支气管哮喘激素吸入疗法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健 《四川医学》2003,24(2):212-212
对 1997~ 2 0 0 1年我院儿科 4 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吸入疗法失败的原因 ,进行调查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6例患儿均按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 2 9例 ,女 17例 ,年龄 3~ 12岁。病程 1~ 10年。全部病例治疗时间均 >5个月 ,1个月内哮喘发作 >1次。患儿全部为第一次接受激素吸入。吸入药物均为必可酮 (葛兰素公司生产 ) ,每喷 5 0 μg。其中 30例在本院门诊治疗 ,16例曾在院外或非专科门诊治疗。1 2 喷吸方法评分 :使用前充分摇匀 1分 ,喷嘴位置正确 2分 ,喷前呼气 2分 ,喷吸同时并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哮喘患者进行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160例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有32例,占20%。长期坚持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6例,占18.75%。结论:吸入疗法应用差,主要为患者的依从性差,需提高认识,加强教育及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