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泸州市1999~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泸州市1999~2008年梅毒流行特点、分布规律,为该市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1999~2008年泸州市梅毒发病年报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该市梅毒患者进行卫生防护知识调查.结果 泸州市1999~2008年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25/10万;城区报告发病率(5.017/10万)高于农村(2.522/10万);男女患者平均比例为1.41∶1;各月份均有梅毒报告,无明显的季节分布高峰;患者年龄集中在20~35岁,占总数的75.68%;在不同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民工、商业服务业、个体、待业4种人群,占全部梅毒病例的87.24%,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占82.12%.结论 泸州市梅毒流行呈现下降趋势,民工、商业服务业、个体、待业者为重点防治高危人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控制梅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1996-2004年胎传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分析1996-2004年广东省胎传梅毒流行状况,发现胎传梅毒流行特点。方法:利用统计图表及t检验、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胎传梅毒流行特点及与其它梅毒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4年胎传梅毒发病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以0-1个月为主,性别以男性为主,外来人口中胎传梅毒的发病数不断升高,胎传梅毒与隐性梅毒相关并呈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结论:应加强对育龄人群以及孕产妇的性健康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孕产妇的梅毒监测,降低胎传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荆州市梅毒流行特征,为进一步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降低梅毒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荆州市2005-2019年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9年荆州市共计报告梅毒21 839例,年均发病率为25.33/1...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清远市1996年—2000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梅毒是我国重点防治的8种性传播疾病之一,为了解清远市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为控制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清远市1996年-2000年梅毒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全市各责任报告单位疫情月报表。人口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姚安县梅毒流行动态,探讨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姚安县(2005-2014)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姚安县(2005-2014)年报告梅毒病例288例,年均发病率为14.4/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报告184例,占63.9%,Ⅰ期梅毒99例,占34.4%,Ⅱ期梅毒2例,占0.7%,Ⅲ期梅毒1例,占0.34%,胎传梅毒3例,占1%.各年龄发病情况不同,最小4天,最大年龄91岁,平均43.8岁.有商业性性接触史46例,占16%,性病史28例,占9.7%;感染途径为异性性行为151例,占52.4%,垂直传播3例,占1%,同性8例,占2.7%,其他126例,占42%.结论 姚安县梅毒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必须加强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干预及宣传教育,规范诊疗,才能控制梅毒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收集全区10个街道性病疫情报告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人口统计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深圳市宝安区1994~2005年梅毒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影响梅毒流行因素,为制订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目前深圳市宝安区梅毒疫情正处在流行低增长阶段,仍为全省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以20—29岁为多,占56%;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96.3%;已婚占66.5%;以非婚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6.4%。深圳市宝安区梅毒流行经历了低流行散发期和中流行高增长期后,目前进入中流行低增长期。根据本区特点,应采取在全社会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主动监测,进一步规范梅毒的诊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岛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7年青岛市梅毒发病资料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7年青岛市共报道梅毒16769例,年均发病率在18.32/10万~30.01/10万之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3.18%。患者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占72.64%,60岁以上人群报告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构成比由2010年的6.11%上升到2017年的25.78%;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占比最高(26.97%),其次为农民占18.87%。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及吸毒人群的梅毒平均感染率分别为9.65%,6.85%,9.25%。地区分布以市北区年均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李沧区、市南区,分别为47.58/10万、33.08/10万、32.05/10万。结论:青岛市梅毒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梅毒发病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朝阳区1993~2003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1年来北京市朝阳区梅毒流行特征的分析,探讨导致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因素,为今后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源市1992年~2002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河源市1992年-2002年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市性病疫情报表及个案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目前河凉市梅毒疫情仍处在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以20岁-49岁为多,占85.89%,文化程度以高中以下为主,占89.51%,婚姻状况中:未婚占28.28%,传染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传播为主,占85.47%。结论:应加强梅毒防治工作的力度,规范梅毒的诊治,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1-2005年广东省潮州市梅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1-2005年潮州市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今后制订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潮州市性病疫情报表的各种资料,运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梅毒发病率从最高2001年的3.50/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83/10万。以个体、农民和工人等人群发病为主,中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结论:潮州市梅毒流行呈现下降趋势。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做好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象山县梅毒的流行态势和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象山县1999-2008年梅毒的疫情资料。结果 1999-2008年梅毒报告平均发病率为31.46/10万,2008年达到77.34/10万,年均增幅39.81%。男女性别比为0.57:1,女性发病大于男性。以一期、二期和隐性梅毒为主,这三者占总数的97.43%。发病主要集中在20~40岁性活跃期青壮年组,占总病例的61.54%。一期、二期梅毒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工人、其它、商业服务为主,地区分布以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为主。结论象山县梅毒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多于男性,且以20~40岁人群居多,加强监测,强化宣传,普及知识和综合干预是遏制梅毒疫情上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肇庆市2029例孕产妇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肇庆市孕产妇梅毒流行状况。方法按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的统一部署开展梅毒筛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发现孕产妇梅毒患者14例,筛查人群感染率为0.69%,无/待业孕产妇的梅毒感染率最高;未婚较已婚孕产妇的梅毒感染率高;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有婚外性行为的占42.9%;病例的婚检率较低,只有21.4%。结论肇庆市孕产妇的梅毒感染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已危害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开展全方位性病监测工作和健康教育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佛山市2004-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SPSS15.0对2004-2013年佛山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3年佛山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47 632例,其中后天梅毒45 4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4.94/10万,年报告发病率缓慢上升,2012年达到高峰;Ⅰ+Ⅱ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曲线平缓;隐性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与后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基本一致;近十年胎传梅毒共报告2 1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7.4/10万活产数,2004至2007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年龄组别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30-3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工人、家务及待业、农民;顺德区和南海区病例数最多。结论:青壮年是梅毒重点防治人群,但老年人群也不容忽视;要加强孕期妇女的梅毒筛查,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同时应加强梅毒监测,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我市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宝安区1999年~2002年孕妇人群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深圳市宝安区梅毒在孕妇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梅毒的预防与控制及阻断其垂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患病率和构成比指标对深圳市宝安区5个孕妇人群。梅毒监测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四年共检测孕妇21139例,梅毒患病率平均为4.3‰;805患者集中于20岁-29岁的孕妇。学历高中以下占82.6%。夫妻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人口特征以流动人口为主,占51.08%;其次为暂住人口占25%。检出的孕妇梅毒中,隐性感染者占98%。结论:梅毒在该区形成一定的流行势态,已严重危及我区孕妇及新生儿,应切实做好孕妇梅毒血清筛查及追踪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贵阳市梅毒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贵阳市2006-2010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贵阳市梅毒报告累计数为548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11/10万,2010年达55.73/10万,年均增幅53.38%。男女比例为1:1。以隐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为主,三者共占报告梅毒总例数的96.76%。隐性梅毒和早期显性梅毒(一、二期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22~44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组所占比例最高,为44.34%。职业分布以无业及工人(包括民工)居多,占66.10%,这两类人群及高年龄组(65岁及以上)人群发病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结论贵阳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规范梅毒的诊疗,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佛山市2004~2011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佛山市淋病和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自2005年以来,淋病报告发病率呈减少趋势;在梅毒报告病例中,隐性梅毒构成比为50%,其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Ⅰ期+Ⅱ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减少趋势.淋病及梅毒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13、1:0.85,发病均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职业构成均以工人、民工为主.报告例数主要集中在南海区、顺德区.结论:由于近年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自2005年以来佛山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呈减少趋势,但控制梅毒母婴传播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1990—1999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对1990-1999年广州市性病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进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广州市监测点梅毒疫情资料分两个5年段(1990-1994年和1995-1999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前5年发病率为1.00/10万,后5年上升到28.44/10万,上升幅度为27.44%,梅毒各期的比例前后5年发生显改变,前5年梅毒增长呈持续缓慢增长,后5年出现了快速增长和基本稳定两个阶段,男女比例在Ⅰ期,Ⅱ期梅毒中无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对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梅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东省2004年梅毒的报告数从7864例增加到2008年的31598例,增加了4.02倍;报告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9.89/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3.4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1.88/10万。其中隐性梅毒的构成比从2004的29.93%上升到2008年的60.00%;老年梅毒病例的构成比也从2004年的7.36%上升到2008年的12.30%。结论:广东省的梅毒呈持续增长的流行趋势,隐性梅毒和老年梅毒病例的构成比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1987年~2001年肇庆市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市梅毒疫情报表及个案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目前肇庆市正处在梅毒疫情快速上升阶段;病例86.75%是20岁~49岁的青壮年,96.99%的学历在高中以下,30.12%是未婚者,84.34%是非婚性接触传播,非婚性接触与夫妻性接触发病的隐性梅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须加防治梅毒的力度,规范梅毒诊治,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HIV、HBV、HC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广州市某戒毒所436名戒毒人员进行HIV、HBV、HCV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抗体阳性检出22例,检出率为5.0%,HBsAg阳性检出70例,检出率为16.1%,HCV抗体阳性检出371例,检出率为85.1%,梅毒抗体阳性检出30例,检出率为6.9%。双重感染中HBV+HCV检出率为13.3%,其次为HCV+梅毒,为5.3%,HIV+HCV为3.4%;三重感染中HIV+HBV+HCV检出率为0.9%,其次为HBV+HCV+梅毒,为0.5%。结论:广州市吸毒的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