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配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与手术切除治疗对于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方法经病理、甲胎蛋白(AFP)或影像学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95例分为两组:A组54例,采用常规手术切除治疗;B组41例,采用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配合RFA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后完全切除率98.1%,1、2和3年肝癌再发率为22.2%、42.6%和59.3%,1、2和3年的生存率为90.7%、77.8%和63.0%;B组术后完全消融率92.7%,1、2和3年肝癌再发率17.1%、43.9%和61.0%,1、2和3年的生存率为87.8%、75.6%和65.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小肝癌,声诺维超声造影配合RFA治疗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效果相当。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轻且少等特点,更体现了其微创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庆军  王洋  曾强 《河北医药》2010,32(6):706-707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前列,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患者80%以上都合并不同程度的肝硬化,使肿瘤手术切除受到很大限制,仅有20%左右的患者可能有手术切除机会。因此,对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射频消融(RFA)联合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与消融术组各59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率。结果2组肿瘤直径≤3cm和3~5cm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27/59)高于消融术组患者的27.1%(1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1年内的复发率与手术切除法相近,但经皮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手术切除,因此经皮射频消融术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首先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斌 《中国处方药》2014,(11):104-104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RFA)和手术再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癌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行RFA与手术再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RFA组肿瘤清除率为73.33%,显著小于手术再切除组(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手术再切除组为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再切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RF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癌患者仍以外科手术切除术为主,可提高术后生存率,疗效显著优于射频消融法。  相似文献   

5.
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毅 《福建医药杂志》2011,33(4):114-116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球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肝切除术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已成为肝细胞肝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RFA用于肝癌姑息切除的可行性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刺重复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单次射频消融及重复射频消融的方法分为2组,观察每组肿瘤完全消融率、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未发生出血、胆漏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单次射频消融组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为62.5%,重复射频消融组为87.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射频消融组肿瘤的复发率为20.0%,重复射频消融组为4.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射频消融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小肝癌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治疗的240例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240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方法,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肝癌复发率为13.33%、生存率高达93.33%,对照组患者肝癌复发率为16.67%、生存率为88.33%,两组组间差异较小,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肝癌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在早期诊断中临床疗效相当,但是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操作简便,具有创伤小、重复治疗、恢复周期短等优点,减轻了肝癌患者治疗中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效果差异,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措施分为手术组和消融组各40例。手术组采用手术切除法治疗,消融组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跟踪随访5年,比较2组治疗后1、3、5年内的无瘤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后1、3、5年内的无瘤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相近,无明显差异,但经皮消融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首先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行RF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未遇到与消融治疗相关的死亡,15例患者(47%)出现并发症,包括腹痛9例,发热3例,恶心、呕吐2例,胸闷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针对性的护理及对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密切观察,是PRFA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患者,对照组33例患者,两组全部利用介入栓塞化疗进行治疗,试验组在介入栓塞化疗的基础上运用射频消融术进行联合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完全坏死率、复发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肿瘤坏死率为75.8%(25/33),试验组为21.2%(7/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过程中,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强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无水酒精注射术(PEI)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方案与单纯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进行的68例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中37例行PEI联合RFA术,31例行单纯RFA术。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复发时间,术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PEI联合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1.89%,局部复发率10.81%,局部复发时间(14.22±3.48)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19%、81.08%和72.97%。单纯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70.97%,局部复发率32.26%,局部复发时间(9.15±2.68)月,1、2、3年的生存率87.10%、77.42%和48.39%。PEI联合RFA组在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复发率、复发时间、术后3年生存率方面好于单纯RFA组。结论 PEI联合RFA治疗小肝癌疗效优于单纯RFA治疗,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朱海林 《安徽医药》2016,20(1):98-101
目的 比较肝癌射频消融术与切除术分别联合脾切除治疗小肝癌伴脾亢进临床疗效。方法 127例小肝癌伴脾亢进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射频消融组(n=62)和手术切除组(n=65),射频消融组患者采取肝癌射频消融术联合脾切除术,手术切除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随访截止到2015年2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和5年生存情况,以及无肿瘤生存情况。结果 射频消融组患者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手术切除组,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均少于手术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术后12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6.4%,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的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9.5%、74.8%和71.4%,手术切除组分别为96.9%、68.2%和66.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术后无肿瘤生存中位时间29.3个月,长于手术切除组的26.7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小肝癌伴脾亢进,与手术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当,且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治疗对肝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24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免疫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治疗,观察两组中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血清AFP和癌胚抗原( CEA )水平均显著下降(t=4.867,P=0.005;t=5.175,P=0.004;t=3.155,P=0.025;t=4.845,P=0.005;t=4.031,P=0.010;t=2.668,P=0.044),但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t=4.119,P=0.009;t=3.621,P=0.015;t=3.492,P=0.017)。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1%、7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3%,46.7%(χ2=11.290,P=0.010;χ2=21.290,P =0.000)。观察组治疗后第1年、第3年、第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31.3%、12.5%,对照组分别为21.7%、5.0%、0.0%,观察组中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1.935,P=0.000;χ2=56.452,P=0.000;χ2=40.516,P=0.000)。两组治疗前CD4+、CD8+、CD4+/CD8+、IL-1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 t=4.515,P=0.006;t=10.014,P=0.000;t=5.217,P=0.003)。结论经皮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治疗治疗肝癌的中远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与索拉菲尼对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2名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因经济等其他原因未服用索拉菲尼,8名患者在发现有原发性肝癌后同时行射频治和口服索拉菲尼治疗,比较单行射频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联合索拉菲尼两组患者平均射频间隔时间。另有6名患者在服用索拉菲尼前有过射频消融治疗,以开始服用索拉菲尼为界,比较服用前和服用后射频治疗的平均间隔时间。结果射频消融后同时服用索拉菲尼组患者行射频消融的平均间隔时间(5.23±1.21)月/次长于射频消融后未服用索拉菲尼组(3.90±1.321)月/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3);服用索拉菲尼后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平均射频间隔时间,长于服用索拉菲尼前的间隔时间。(t=3.247,P=0.023)。结论对于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联合服用索拉菲尼后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射频消融治疗的间隔。  相似文献   

15.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通过对比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LCRFA)治疗肾癌前后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探讨其临床有效性.方法 对23例(肿瘤最大径<4.0 cm)的肾癌患者选择性实施LCRFA治疗,术中于射频消融前后分别取肿瘤组织活检,通过肿瘤标本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Bc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对比LCRFA处理肿瘤前后肿瘤细胞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 LCRFA后肿瘤细胞凋亡检测阴性,Bcl-2、VEGF完全不表达,肿瘤细胞蛋白质、核酸变性凝固.结论 、LCRFA的热损伤可使细胞蛋白质、核酸变性凝固,肿瘤细胞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细胞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陈泰康 《中国医药科学》2014,(20):164-165,187
目的:比较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术(PRFA)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实际治疗方式将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PRFA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肿瘤完全毁损(切除)情况以及3年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完全毁损率(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A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疗效相当,但PRFA是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轻、术后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腹腔镜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细胞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经明确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情况及近期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CT复查肿瘤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46%、AFP阳性下降率63.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5%、AFP阳性下降率56.41%,两组总有效率、阳性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治疗肿瘤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5/4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8%(12/4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ALT均较治疗前明显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显著(P〈0.05)。两组均随访12~43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安全可靠,对于直径〈5cm的肿瘤效果好,可以作为小肝细胞癌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