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短小全麻手术中米库氯铵和罗库溴铵的肌松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全麻诱导均予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1、芬太尼3μg·kg-1、依托咪酯0.3 mg·kg-1,在此基础上米库氯铵组予米库氯铵0.20 mg·kg-1,罗库溴铵组予罗库溴铵0.75 mg·kg-1。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观察记录两组插管时情况,肌松时效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检测注药前、注药后3 min及插管后5 min血组胺浓度。结果罗库溴铵组患者气管插管条件优于米库氯铵组(P<0.05)。米库氯铵组肌松起效时间长于罗库溴铵组,而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和完全恢复时间短于罗库溴铵组(P<0.05)。注药前和插管后5 min,两组血组胺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注药后3 min米库氯铵组血组胺浓度高于罗库溴铵组(P<0.05)。米库氯铵组内患者出现皮肤潮红18例、心动过速15例、低血压10例,罗库溴铵组分别为1例、3例、1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罗库溴铵比较,米库氯铵用于全麻时虽然起效慢、也可引起短时间的组胺释放,但肌松恢复迅速,较适宜在短小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罗库溴铵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肌松时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对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在全麻下行择期脾切除和其他腹部手术的患者30例,其中15例肝功能正常患者为对照组,1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试验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1,当T1恢复至对照值的25%时,重复追加罗库溴铵维持剂量0.2 mg·kg-1.用神经刺激仪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反应,观察罗库溴铵对两组患者肌松时效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起效时间为(213.5±33.2)s,较对照组的起效时间(110.5±29.4)s明显延长(P<0.05).试验组中有5例T1抑制程度未达100%,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试验组重复追加3次以上临床作用时间逐渐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重复追加临床作用时间无明显变化.术毕自主恢复指数试验组为(38.7±9.5)min,较对照组(19.5±7.8)min明显延长(P<0.01).结论:罗库溴铵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起效时间延长,存在初始剂量"阻抗"现象;在短时间用药与肝功能正常患者无明显差异,长时间反复用药有蓄积现象,自主恢复指数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在全麻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360例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所有患者经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0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对照组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观察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之后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使用七氟烷吸入、间推芬太尼、肌松药维持麻醉深度。比较气管插管条件评级及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中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临床肌松起效时间、插管时的肌松程度、肌松作用时间、肌松恢复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气管插管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MAP、HR和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松起效时间较长,但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用于气管插管时能获得更为满意的插管条件,肌松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较少,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肌松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单次注射和持续输注罗库溴铵的术后肌松残余效应。方法选择2015年1-7月在我院择期行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患者40例,其中2型糖尿病20例(糖尿病组),非2型糖尿病2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时,单次静注罗库溴铵0.6 mg/mL,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T),术中维持罗库溴铵连续输注速率为3~8μg/(kg·min),并及时调整,使T1维持在10%左右,持续肌松监测至手术结束,记录恢复指数T25%-75%(TOF恢复25%~75%的时间)、从停止输入后至TOF为90%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单次注入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均延长,持续输入后TOF恢复90%(T90%)的时间也明显延长,恢复指数无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患者持续输注罗库溴铵可能存在肌松残余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和阴性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肌松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的20例MG患者,根据术前血液生化检查分为AchR抗体阳性组(P组, n=10)和 AchR抗体阴性组(N组, n=10)。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 2 μg/kg,咪唑安定 0.05 mg/kg,丙泊酚 1.5 mg/kg 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采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刺激电流 60 mA,间隔 12 s,频率 2 Hz,波宽 0.2 ms,定标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 0.6 mg/kg。分别记录肌松起效时间、T125%恢复时间、T150%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术中使用多功能监测仪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HRV、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P组肌松起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T125%恢复时间、T15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延长(P〈0.05)。结论:罗库溴铵在血清AchR抗体阳性MG患者的维持时间长于血清阴性患者,而起效时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闭环肌松输注罗库溴铵药效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或II级,年龄40~60岁,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2~3h左右)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两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舒芬太尼、丙泊酚TCI、罗库溴铵麻醉诱导,罗库溴铵用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MRIS-I)采用T1模式进行肌松监测并且闭环输注。气管插管后S组停止丙泊酚输注,吸入3%七氟醚;P组继续丙泊酚TCI。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调整七氟醚的吸入浓度和丙泊酚TCI浓度。记录罗库溴铵的第1、2、3次的增药时间、肌松恢复情况及用药总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罗库溴铵的第1次增药时间及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相比,S组2、3次增药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P组相比,S组T125%时间、TOFr25%时间延长(P<0.05);与P组相比,S组用药总量减少(P<0.05)。结论七氟醚对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有增效作用,连续吸入2h七氟醚比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罗库溴铵的用量减少38%,但两组患者的肌松恢复指数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产生低血压时麻黄碱和多巴胺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拟行择期全麻手术成年女性患者45例,随机分成麻黄碱组(E组)、多巴胺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时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 μg/ml,待效应室浓度上升到3μg/ml时,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3 min后E组、D组和C组分别静脉注射麻黄碱0.2 mg/kg、多巴胺0.05mg/kg或生理盐水2 ml;静脉注射芬太尼6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 mg/kg.用BIOZ无创心排监护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TOF-GUARD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抑制和恢复过程.结果 D组静脉注射多巴胺和E组静脉注射麻黄碱后心输出量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注药前.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的显效时间D组和E组均比C组延长(P<0.01和P<0.05),D组起效时间比E组和C组均长(P<0.05);三组的T1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和TOF=0.75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诱导后,静脉注射多巴胺0.05mg/kg或麻黄碱0.2mg/kg可以维持循环稳定,但前者使罗库溴铵0.3 mg/kg的起效时间延长,后者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汪青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100-101
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巴中市中心医院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3组,A组(25例),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B组(25例),吸入1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烷;C组(30例),吸入1.5MAC七氟烷组.观察并记录静脉注罗库溴铵后,该3组患者的缩肢反应、起效时间、维持时间、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B、C两组与A组相比缩肢反应程度呈显著下降,P<0.05.A、B两组的肌松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维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较A,B两组显著缩短,P<0.05.且C组75%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均显著长于A、B两组,P<0.05.结论 1.5MAC七氟烷可以预防注射岁库溴铵引起的缩肢反应.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延缓肌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预注芬太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的影响.方法 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50岁,随机分为四组(n=15),即对照组(D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L组).采用加速度仪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麻醉诱导后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插管.所有患者在预计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5mL、芬太尼2μg/kg、舒芬太尼0.2 μg/kg和氟比洛芬酯1 mg/kg,术毕不给拮抗剂,使其在安静状态下自然恢复,当TOF≥90%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记录罗库溴铵临床作用时间(T125%),T1 75%、TOF 75%、TOF 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各组的临床作用时间(T1恢复至25%),T1 75%、TOF 75%、TOF 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芬大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库溴铵应用于小儿与成人的临床药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下罗库溴铵对小儿与成年人的肌松效应,探讨罗库溴铵用于小儿的作用特点。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按年龄将患者分为小儿组(2~13岁)和成人组(19~56岁),每组20例。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3μg/kg,异丙酚1.5~3mg/kg,罗库溴铵0.6mg/kg,应用肌松监测仪四个成串刺激法,连续监测肌松频率、波宽、串间间隔。待T1稳定在100%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记录起效时间即罗库溴铵注毕T1下降到0%时行气管插管。恢复时间:罗库溴铵注毕后T1恢复到25%、50%、75%的时间;恢复指数:罗库溴铵注毕后T1从25%到75%的时间。评估插管条件,同时监测呼气末PaCO2及吸入麻醉药物的MAC值。结果小儿组插管条件的优良率(100%)显著高于成人组。小儿组起效时间为(89.6±21.0)s,恢复指数(11.4±5.0)min,成人组起效时间(118.8±24.4)s,恢复指数(13.9±6.1)min。结论2ED95罗库溴铵在小儿组能获得更为满意的插管条件,术中肌松良好,起效和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七氟醚增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产生的影响。方法以丙泊酚作为对照,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80例,按性别不同随分为4个亚组。丙泊酚组:静脉输注丙泊酚,5min后输注罗库溴铵;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七氟醚浓度稳定后静脉输注罗库溴铵。比较4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完全肌松时间、T1恢复到25%和90%的时间。结果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丙泊酚组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肌松效应起效时间更短,完全肌松时间、25%恢复时间、90%恢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女性患者较男性肌松效应起效时间更短,完全肌松时间、T1恢复到25%恢复时间和90%恢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七氟醚组较女丙泊酚组90%恢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七氟醚组较男丙泊酚组起效时间更短,完全肌松时间、25%恢复时间、90%恢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七氟醚增强罗库溴铵肌松的作用效果强于女性,且男性患者七氟醚增强罗库溴铵肌松的作用比丙泊酚更为显著,性别因素对七氟醚增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异氟醚对老年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肉松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红灿  张卫  侯建民 《中国医药》2010,5(6):557-558
目的 观察异氟醚对老年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肉松弛效应的影响.方法 60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Ⅱ级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持续输注丙泊酚4~6 mg/(kg·h),依据需要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异氟醚组1.0 MAC异氟醚吸入,依据需要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肌松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术中维持速率、T1 25%、75%恢复时间、TOF比值恢复到70%的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异氟醚组起效时间[(231.32±25.48)s]及恢复指数[(14.83±3.42)min]与丙泊酚组[(237.41±31.33)s、(13.07±3,7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作用时间[(42.37±5.32)min]、T1 25%、75%恢复时间[(53.94±8.20)min、(70.78±7.65)min],明显长于丙泊酚组[(29.46±4.73)min、(41.31±6.43)min、(55.74±6.19)min,P<0.05],异氟醚组术中维持速率[(88.32±13.25)μg/(kg·h)],明显小于丙泊酚组[(115.64±17.52)μg/(kg·h)].结论 异氟醚能显著延长老年患者顺式阿曲库铵的作用时间及恢复时间,减小术中维持速率,但对恢复指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对不同剂量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35~60岁。随机分为2组(n=40):A组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B组为对照组,常规输血输液。每组患者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n=20),罗库溴铵剂量分别为 0.6、0.9 mg/kg,咪达唑仑 丙泊酚 瑞芬太尼诱导后,静注相应剂量罗库溴铵后气管插管。观察各组患者的肌松起效时间、肌松维持时间、肌松恢复指数、体内作用时间及肌松残留相关时间。结果: 同一剂量与对照组相比较,起效时间延长,四个成串刺激(TOF)无反应期,肌松阻滞维持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明显缩短 (P〈0.05),且高剂量组缩短更为明显(P〈0.01);恢复指数和肌松残留相关时间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罗库溴铵在肌松监测指导下均能顺利插管,插管评级无统计学差异,其剂量与插管时间成反比;AHH使罗库溴铵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 3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ASA Ⅰ级或Ⅱ级,分为男性组(M组,n=15)和女性组(F组,n=15).所有患者插管后均靶控输注3μg/L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和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当呼气末浓度稳定为1.3 MAC后继续维持40min,静脉注射总量为45μg/kg的顺式阿曲库铵,用TOF GUARD(丹麦)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顺式阿曲库铵45μg/kg分为3等份分次静注,记录每次注药(15μg/kg)后的起效时间及最大阻滞效应.在最后一次注药后记录:T1恢复到25%、50%、75%的时间(T125%、T150%、T175%);TOF比值(T4/T1)恢复到70%的时间(TOFR 0.7)以及恢复指数(RI).结果 1.3 MAC七氟醚麻醉下顺式阿曲库铵女性患者ED50和ED95分别为22.2(15.8~27.2)和38.4(32.1~54.4)μg/kg;男性患者分别为25.6(19.7~30.8)和42.8(36.3~58.2)μg/k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顺式阿曲库铵恢复至T175%和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较M组快,恢复至T125%、T150%和TOFR 0.7较M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1.3 MAC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ED5o和ED95的影响无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起效较快,其对顺式阿曲库铵恢复至T125%、T150%及TOFR 0.7所需时间长于男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呼末浓度七氟醚对老年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行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七氟醚呼末浓度0.5MAC(肺泡最低有效浓度)组(S1组)、七氟醚呼末浓度1.0MAC组(S2组)和丙泊酚组(P组)。P组常规静脉诱导,诱导后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待T1(第一个肌颤搐)降至5%时行气管内插管;S1组先吸入8%浓度七氟醚并调节使其呼末浓度稳定于0.5MAC,余同P组;S2组呼末七氟醚浓度稳定于1.0MAC,余同S1组。术中维持分别采用全凭静脉(P组)和七氟醚持续吸入(S1组0.5MAC、S2组1.0MAC)。记录各组注入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后的插管时间、起效时间、TOF(四个成串刺激)无反应时间、阻滞维持时间、T125%恢复时间、T175%恢复时间、恢复指数、TOF70%恢复时间及血液动力学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插管时间、起效时间及血液动力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式阿曲库铵肌松阻滞期:与P组比较,S1组T125%恢复时间显著延长(P〈0.05),TOF无反应时间、阻滞维持时间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组TOF无反应时间、阻滞维持时间及T125%恢复时间显著延长(P〈0.05);与S1组比较,S2组T125%恢复时间延长(P〈0.05)。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恢复期:与P组比较,S1组、S2组T175%恢复时间、恢复指数、TOF70%恢复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与S1组比较,S2组T175%恢复时间、TOF70%恢复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老年患者吸入七氟醚时,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不变,肌松阻滞时间和恢复时间延长,且与七氟醚吸入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不同年龄段开颅手术患儿罗库溴铵肌松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儿36例,根据年龄分为1~3岁组16例,4~6岁组12例,>6岁组8例。给予吸入七氟烷麻醉维持,待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于1.3倍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稳定40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记录直接手术时间、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给药完毕至第1个肌颤搐(T1)消失时间]、体内作用时间(T1从0~90%时间)、恢复指数(T2从25%~75%时间)、临床肌松时间(T1从0~25%时间)、高峰时间(T1从0~5%时间)和T1/T4值(TOFr)恢复到70%、90%的时间。结果:三组患儿均未继续追加罗库溴铵,组间肌松定标后各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直接手术时间、起效时间、高峰时间、临床肌松时间、恢复指数、体内作用时间、TOFr 70%时间、TOFr 90%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3 MAC的七氟烷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开颅手术罗库溴铵肌松恢复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中的肌松效应。方法:选择本院择期拟行胸腺切除术Ⅰ~Ⅱa型MG患者23例为试验组,20例正常非MG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给予罗库溴铵0.6mg/kg诱导,术中使用肌松监测仪记录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效应,及应用多功能监测仪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平稳,手术顺利,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HR、心率变异性(HRV)、低频/高频比(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肌松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松T1 25%恢复时间、T1 50%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Ⅰ~Ⅱa型MG患者使用0.6mg/kg罗库溴铵进行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肌松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可为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肌松条件,安全有效地用于MG患者。  相似文献   

18.
刘龙娟  梁良 《中国药业》2014,(15):89-90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对肌肉松弛情况和气管插管条件下的效果。方法将162例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经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4 mg / kg,芬太尼3μg / kg 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对照组给予罗库溴铵0.5 mg / kg,观察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2 mg / kg 后行气管插管,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比较气管插管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肌肉松弛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2%( Z =2.83,P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 MAP、HR 和 SpO2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明显;观察组的肌肉松弛起效时间较长,但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术的持续时间短,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少,是临床较理想的肌肉松弛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