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患者,女,47岁,头晕15年,胸闷1年,加重5 d,以"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积液,轻度贫血"收入院。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达150/105 mm Hg(1 mm Hg=0.133 k Pa),反复出现头晕。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5 d前突感胸闷症状加重,晚间难以平卧。入院查体:血压140/80 mm Hg,心率87次/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51岁。因乏力、纳差4 d于2016年5月30日入院。入院前因视物不清自行服用新鲜草药阴地蕨(每天约50 g煮汤,分3次服用)2 d后,自觉全身乏力明显,阵发性胸闷、呼吸困难,伴有上腹不适、食欲缺乏、肢体麻木,小便颜色变深,为浓茶水样。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8 bpm,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 Pa)。结合辅助检查:血生化示谷丙转氨酶481.4 U/L,谷草转氨酶1836.8 U/L,总胆红素19.9μmol/L,直接胆红素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6岁,因"咳嗽、胸闷,伴胸痛3个月余"于2009年5月6日入住我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吸烟指数20支×40年,已戒2个月.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少量咳痰,偶有血痰,胸闷气急,胸痛,乏力;胸部CT(图1)示右上肺占位(约5 cm×6 cm×8 cm),纵隔淋巴结肿大;两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右上叶开口处舌样新生物(图2),活检提示为慢性炎症.病程中,患者精神萎,纳差,乏力,体重明显下降.入院体检:T 38℃、HR 72次/分、RR 20次/分、BP 120/75 mm Hg,神志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唇绀,右上肺呼吸音偏低,右肺闻及散在于罗音,未闻及湿罗音.  相似文献   

4.
例1:女性,65岁.因腰酸乏力6年,胸闷、气喘1个月,加重2 d,于2004年4月7日入院治疗.患者胸闷、气喘,夜间尤甚,不能平卧,腰酸乏力,伴恶心及右上腹疼痛,尿量<100 ml.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80次/min,呼吸16 次/min,血压190/80 mm Hg/(1 mm Hg=0.133kPa).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7岁.主因右上腹痛2 d,加重伴胸闷1d,于2011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放射至背部,阵发性发作;1d前症状加重,并伴胸骨后闷痛,持续不缓解,经门诊收入院.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体温36.8℃,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7岁.主因咳嗽、咳痰2周,胸闷、憋气及右下肢轻度水肿3 d,于2006年6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周咳嗽、咳痰,经抗生素治疗后无好转.入院时查体:体温36.8℃,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及甲床发绀,伴杵状指、趾,吸氧后无改善.  相似文献   

7.
赵琼琼  柳茵 《中国医药》2011,6(12):1563-1563
患者男,45岁.因发热、胸闷、气短14 d于2010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前14 d,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9 ~39.8℃,伴胸闷、气短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痰中无血丝,双下肢浮肿,纳差,乏力,夜间睡眠差,尿量约500 ml/d,大便正常.既往静脉注射二乙酰吗啡(海洛因)2年,应用美沙酮戒毒1年,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性病及冶游史.查体:体温38.7℃,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0/60 mm Hg(1mm Hg=0.133 kPa).神清,精神差,消瘦,皮肤萎黄,口唇发绀,双侧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中量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80岁.主因胸闷、腹部胀痛伴纳差半个月,于2008年9月28日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上腹胀痛及小腹隐痛,伴食欲减退、乏力,以双下肢为著,偶有夜间不能平卧,轻微咳嗽、咯痰及喘息,无胸痛.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200/100 mm Hg(1 mm Hg = 0.133 kPa),平素服复方降压片每日3次,每次1片,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吸烟50年,每天10~20支.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0岁,有高血压病史.因"阵发心悸胸闷3年,再发3h伴晕厥1次"入院.3年来发生5次心悸胸闷,发生突然,每次持续数10 min后突然中止.此次心悸发作持续3h伴短暂神智丧失一次,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有出冷汗、乏力.急诊测血压100/64 mm Hg,心肌酶:正常.心电图: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心室率170次/分;予普罗帕酮70 mg静脉注射后室上速终止,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无ST-T异常改变.10 h后心肌酶:肌酸激酶(CK) 69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8 U/L,肌钙蛋白(TnI)阳性;监测CK、CKMB逐步下降,至48 h后恢复至正常范围.复查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及ST-T动态变化.血NT-PRO-BNP:368 pg/ml,X线胸片:正常,心脏B超:左室壁增厚(13 mm)、未见节段性收缩活动减弱.5d后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又突发心悸胸闷,监护心电图提示为室上速、心室率170次/分,室上速发作后,Ⅰ、Ⅱ、Ⅲ、aVL、aVF导联ST段明显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V1导联ST段变化不明显.同时患者血压由127/85 mm Hg降至81/69 mm Hg,并出现乏力、头昏、黑曚.予普罗帕酮35 mg静脉注射后室上速终止,血压回升至122/78 mm Hg,不适症状消失,而监护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时ST段异常变化仍存在,数分钟后ST段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此次室上速共发作6 min,监测CK、CKMB、TnI无升高.  相似文献   

10.
吕慧  张熔熔 《江苏医药》2012,38(14):1729
患者,男,79岁,因“活动后气喘,胸闷5d”于2010年12月27日入我院心内科.患者平时无活动后气喘、胸闷等症状.入院后查体:贫血貌,口唇不绀,BP 120/80 mm Hg,P 98次/分,律不齐,可及早搏,约4次/分.T37.2℃.神志清,呼吸尚平稳,颈静脉不充盈,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宋某 ,男 ,5 6岁 ,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 2 0余天于 1999年 6月 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2 0余天无明显诱因而出现畏寒发热 ,体温高达 4 0°C,开始为干咳 ,约 1周后咳少量白色粘液痰 ,入院前 1周开始时有少量黄色脓性痰 ,无胸痛、胸闷、咯血及心悸 ,伴乏力纳差 ,无盗汗。院外应用头孢唑啉钠每日 6 .0 g静滴 ,治疗 10天无效。查体 :T 38°C,P 96次 /分 ,R 2 1次 /分 ,BP 110 /80 mm Hg(1mm Hg=0 .133k Pa) ,右上肺呼吸音低 ,可闻及少量局限性细湿口罗音 ,双侧杵状指。胸片示右肺上中野斑片状高密度阴影 ,边缘模糊 ;左下肺野中…  相似文献   

12.
潘辉 《中国医药》2013,8(8):1149-1149
患者男,65岁,因反复腰痛1年,再发20 d于2012年8月13日入我院中医科.发病前无畏寒、发热、胸闷、胸痛及头晕等不适.平素健康,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无吸烟史、酗酒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2C,脉搏78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慢性病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女性,67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于1984年7月16日收入院治疗.病人入院前1wk开始解黑色粪便,1-3次/d,伴纳差、头昏、乏力.病人患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性溃疡病20余年,既往无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6.2℃,血压11.7/7.9kPa(90/60mm Hg),贫血貌,消瘦,精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45岁,主因阵发性心慌、胸闷3 d入院。患者3 d前因工作劳累,出现阵发性胸骨后憋痛、心慌,休息后可缓解。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时体检:体温36.5℃,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 mm Hg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7岁,因"反复乏力,纳差,腹胀7年,意识障碍3 d.加重3 h"于2009年3月17日以"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肝性脑病"急诊收住入院.患者1984年患乙型肝炎,1989年发现有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2002年发现有肝癌,在外院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同年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1次.入院前3 h患者出现明显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心率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6/6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6.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相关的血压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63岁男性患者,因患心绞痛入院.入院时BP为 130/80 mm Hg.入院后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和通心络等药物治疗,并给予硝酸甘油10 mg溶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在第1次滴注开始后半小时患者出现血压升高(150/90 mm Hg)、头痛和胸闷.次日,第2次滴注开始后5 min患者再次出现头痛、胸闷及血压升高(170/100 mm Hg).之后,停用硝酸甘油,其余药物继续使用,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郝晓娟 《中国医药》2013,8(8):1111-1111
患者男,67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年,心悸2d"于2012年12月1日入院.入院前2年因胸闷、胸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示:左前降支近中段狭窄75%~95%,左回旋支近中段狭窄50%~ 75%,右冠状动脉全段多处弥漫性病变,行支架植入术,术后扩冠及营养心肌治疗,入院前2d因心悸再次入院.否认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5/62 mm Hg(1 mm Hg =0.133 kPa).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7岁,因右侧胸痛5 d于2009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阵发性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咯血。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79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4/80 mm Hg。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廓扩张度两侧对称,语颤无增强,无胸膜摩擦感,右侧压痛(-)。左肺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稍低,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率90次/分,心律齐,第一心音无增强,各瓣膜区未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2岁.既往冠心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因”胸闷心悸1h”来院.患者自述近日因”感冒”在社区诊所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药物静脉滴注5d,发病前患者饮用啤酒2瓶.1h前患者感胸闷、心悸;无胸痛及肩背部疼痛,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泻.查体:BP 135/70mm Hg(1mm Hg=0.133kPa).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头晕、乏力2 d入院。患者自述2 d前受凉后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乏力、头晕,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MBS 30.6 mmol/L,拟"糖尿病"收入我院内分泌科病房。既往体健,父亲有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6.4℃,心率112次,呼吸20次,血压126/67 mm Hg(1 mm Hg=0.133 k Pa),神志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入院当日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