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国良  陆兴安  唐俊  王修珍  吴士良  田野 《江苏医药》2006,32(11):1031-1033,F0003
目的研究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A组15Gyβ射线照射组;B组45Gyβ射线照射EGF治疗组;C组45Gyβ射线照射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照射大鼠臀部皮肤,面积20mm×40mm。观察创面出现及愈合的时间;光镜观查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以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组未形成创面,B组和C组出现深Ⅱ度烧伤创面。B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比C组快(P<0.05)。A组5、6、8周时MMP-2的表达逐步减弱,B组和C组5、6、8、10周时MMP-2的表达由强到弱,而后由弱到强;B组在6、8周时MMP-2的表达均高于C组。结论EGF在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GF可促进MMP-2的表达与合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沈国良  杨明忠  陆兴安  王修珍 《江苏医药》2012,38(17):2010-2012
目的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1)及其受体Tie-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雌性大鼠54只分为3组:照射组(n=24),直线加速器产生β射线(45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mm×40mm,建立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模型;烧伤组(n=24),以直径为25mm的恒温电烙铁,温度80℃,时间8s,建立大鼠深Ⅱ度热力烫伤动物模型;对照组(n=6),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等方法,检测1、2、3、4周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Ang-1蛋白、Tie-2蛋白和Ang-1mRNA、Tie-2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皮肤中Ang-1、Tie-2积分吸光度(A)值低表达;照射组伤后1、2和3周的Ang-1 A值分别为0.130±0.012、0.170±0.013和0.192±0.072,明显低于烧伤组的0.190±0.182、0.332±0.014和0.273±0.014(P<0.05);照射组1、2和3周的Tie-2A值分别为0.112±0.011、0.183±0.012和0.171±0.061,亦明显低于烧伤组的0.170±0.062、0.310±0.013和0.284±0.014(P<0.05);Ang-1mRNA、Tie-2mRNA表达的变化与Ang-1蛋白、Tie-2蛋白相似。结论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Ang-1及Tie-2持续低表达可能是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早期骨愈合过程中PDGF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小华  张柳  王晓希 《河北医药》2010,32(5):535-537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干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痂组织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表达水平的变化和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1周组,A1组为单纯骨折1周组,B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2周组,B1组为单纯骨折2周组。A、B组制作脑外伤和股骨干骨折模型,A1、B1组制作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4组摄X线片后截取骨痂,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测定PDGF表达,原位杂交检测PDGFmRNA表达。结果X线片示同一时间点骨折合并脑外伤组较单纯骨折组骨折端骨痂形成早、骨痂大、骨折愈合加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早期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胞浆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出现广泛的强阳性反应。A、B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高于同一时间点A1、B1组(P〈0.05)。原位杂交分析显示: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早期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胞浆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出现广泛的PDGFmRNA表达,骨痂PDGFmRNA阳性细胞百分数,A、B组骨痂PDGFmRNA阳性细胞百分数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A1、B1组(P〈0.05)。结论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脑外伤后PDGF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rhEGF对小型猪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在2只猪背部48个圆孔(12孔/组),制成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隔天分别用rhEGF和生理盐水滴入及磺胺嘧啶银-锌霜(SDAg-Zn霜)涂抹创面1次。结果 各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明显,术后4天rhEGF组肉芽组织填充量达60%,与SDAg-Zn霜组差异显著(P<0.05)。rhEGF组创面收缩比SDAg-Zn霜组略小(P>0.05)。rhEGF组创面上皮化稍优于SDAg-Zn霜组和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 rhEGF对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以及减少创面收缩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PD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分为1%壳聚糖组(W/V)、2%壳聚糖组(W/V)、4%壳聚糖组(W/V)、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组(阳性对照组)、自然愈合组(模型组),制备成大鼠Ⅲ度烧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原位杂交法及图像分析法检测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EGFmRNA的表达;PDGF的活性用L929细胞生物法测定。结果4%壳聚糖组(W/V)对烧伤后7、14 d创面EGF的表达、对烧伤后3、7 d创面EG-F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提高;对烧伤后3、7、14 d创面PDGF的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与自然愈合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的EGF表达和PDGF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云  张利远  徐斌  陈静  陈淼 《江苏医药》2012,38(8):889-891,99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在大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动态及其相关性。方法 42只大鼠制作大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后按取创面皮肤时间随机均分为七组,即在创面形成后1、12、24h及3、7、14、21d切取背部皮肤创面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MMP-2及MMP-9的表达。另取3只正常大鼠背部皮肤标本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大鼠皮肤中MMP-2、MMP-9几无表达;背部皮肤创面形成后,MMP-2逐渐升高,14d达峰,21d仍高于正常水平;MMP-9迅速升高,在24h-7d呈高水平表达,后逐渐降至较低水平;MMP-2与MMP-9的表达水平在12h,3、7、14、21d时呈正相关,在24h时呈负相关。结论在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MMP-2和MMP-9的表达有一定规律,并且二者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外源性Heregulin(HRG)对大鼠深Ⅱ度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对创面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建立左右对称的两块大鼠背部深Ⅱ度皮肤缺损动物模型,分别给予常规处理和HRG治疗,并于伤后1、3、7、10d分别取创面皮肤标本,并取正常大鼠皮肤作为参照.常规病理HE染色创面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HRG治疗组创面再上皮化进程优于对照组,HRG治疗组各时段创面组织的Bcl-2蛋白表达高于相应对照组.结论 HRG对于皮肤创面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EGF有规律性变化。对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创面愈合过程中,结合内源性EGF的变化,合理应用EGF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创伤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据报道外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具有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本实验将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中国五指山小型猪断层皮肤缺损创面表皮和真皮的修复作用,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电子射线每周重复照射建立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探讨其科学性、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 36只Wistar雌性大鼠,按5∶1比例随机分为照射组(A组)30只、对照组(B组)6只。采用6MV电子线对A组大鼠左侧臀部皮肤进行分次照射(5Gy/次,1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60Gy),于照射后第1、4、8、12、16周处死,每时相点处死6只,B组于第2周末处死。观察动物活体外观、皮肤的大体标本、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皮肤组织学变化。结果 A组受照皮肤组织表现出放射性皮炎及皮肤纤维化的变化过程。结论每周大剂量电子射线重复照射所制作的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稳定可靠,符合临床放疗实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德赛恩液体敷料在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行放射性治疗过程中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97例患者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方法在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效。但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有明显优势。结论德赛恩液体敷料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好,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源性EGF、EGFr变化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22例中厚断层供皮区创面病人术后4天、10天和16天时创面组织,行HE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创面大体变化,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EGF、EGFr的变化及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结果 伤后10天时内源性EGF、EGFr有明显的表达,伤后4天和16天时表达较弱,这些变化与组织学改变较一致。结论 内源性EGF、EGFr变化为机体的生理变化,可以促进修复,也可避免疤痕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在2只猪背部钻48个圆孔(12孔/组),制成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隔天分别用rhEGF和生理盐水滴入及用磺胺嘧啶银-锌霜(SDAg-Zn霜)涂抹创面1次.结果各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明显,术后4天rhEGF组肉芽组织填充量达60%,与SDAg-Zn霜组差异显著(P《0.05).rhEGF组创面收缩比SDAg-Zn霜组略小(P》0.05).rhEGF组创面上皮化率稍优于SDAg-Zn霜组和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rhEGF对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以及减少创面收缩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凤菊  朱玉霞  侯堆鹏  张凯  张明 《中国医药》2023,(10):1537-1541
目的 探讨德莫林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甘肃省肿瘤医院行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12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肿瘤放疗协作组织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标准将患者分为Ⅱ期(51例)、Ⅲ期(45例)、Ⅳ期(30例),将各分期患者完全随机分为N组、FGF组和FGF+D组,各42例(包括Ⅱ期17例、Ⅲ期15例、Ⅳ期10例)。N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碘伏喷擦创面,FGF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外予rb-bFGF外用溶液喷涂创面,FGF+D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德莫林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粉剂)溶解于rb-bFGF外用溶液涂抹于创面,均为3次/d。最长观察期为28 d,记录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情况,比较3组总有效率、创面感染、住院费用、生活质量等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第14、28天,在Ⅲ期患者中,FGF+D组、FGF组总有效率均高于N组;在Ⅳ期患者中,FGF+D组和FGF组总有效率均高于N组,且FGF+D组均高于FGF组(均P<0.05)。FGF+D组总换药次数少于...  相似文献   

15.
创面愈合是医学领域最古老的课题之一,是指外伤或其他病变破坏造成皮肤组织损伤后局部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受到机体的精细调节,需要多种分子参与调控,这些分子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效应[1].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创面愈合的研究已从单纯对伤后形态学、生化变化的研究发展到分子机制的研究.现就血小板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创面愈合是医学领域最古老的课题之一,是指外伤或其他病变破坏造成皮肤组织损伤后局部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受到机体的精细调节,需要多种分子参与调控,这些分子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创面愈合的研究已从单纯对伤后形态学、生化变化的研究发展到分子机制的研究。现就血小板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库拉索芦荟冻干粉对家兔皮肤创面的愈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库拉索芦荟冻干粉对家兔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建立家兔背部皮肤创伤模型,采用自身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6只家兔背部的64个创面分成库拉索芦荟治疗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照组、云南白药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伤后不同时间创面的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创面的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结果 经库拉索芦荟治疗后的家兔创面上皮化率、创面新生上皮面积较生理盐水组及云南白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给予家兔创面库拉索芦荟治疗后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提高创面上皮化率、加快肉芽组织的增生、明显促进皮肤创面的修复,其作用优于云南白药,与rhEGF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8.
林岱  吕俊华  熊爱华 《中国药师》2012,(11):1650-1651
目的:建立大鼠烫伤模型,比较紫草膜剂与紫草膏对该模型大鼠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膜剂组、紫草膏组、紫草膜剂组等3组,并以3%戊巴比妥钠(30 mg·kg-1)腹腔注射麻醉,然后以沸水(100℃)中的一元钢币进行背部左右两侧皮肤烫伤。第2天分别在烫伤部按大鼠皮肤表面溃疡面积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每天1次,共处理7 d。并测定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处理后第5天,紫草膜剂显示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优于空白膜剂和紫草膏组(P<0.01);在第10天和15天时,紫草膜剂和紫草膏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相同,且对创面愈合后的脱痂无明显影响。结论:紫草膜剂与紫草膏均对大鼠烫伤后的创面有促进愈合作用,紫草膜剂作用优于紫草膏。  相似文献   

19.
叶林  王鑫波 《淮海医药》2021,39(6):633-635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对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创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及疼痛、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确诊的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清创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清创联合生肌玉红膏换药治疗,均持续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ecom 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涂膜剂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1)用预热100℃的100g砝码在大鼠背部脱毛部位烫8s,形成4个直径约2.5cm的深II度烫伤口;(2)手术方法切除大鼠背部部分皮肤,形成2个1.5cm×4cm的皮肤全层缺损伤口。造模后第2天开始每天局部给药1次,连续15d,每4d测量伤口面积并计算愈合率,第16天取伤口及其周围皮肤组织,石蜡切片,Masson’s三色法染色,MOTICAdvanced 3.2形态分析软件分析新生上皮面积、厚度和上皮细胞迁移距离。结果rhKGF-2涂膜剂对大鼠皮肤深II度烫伤和皮肤全层切除伤口的愈合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新生上皮面积、平均厚度和上皮细胞移行距离等明显增加。作用强度比同剂量的单纯的rhKGF-2溶液剂好。结论rhKGF-2涂膜剂能明显加快大鼠皮肤烫伤和皮肤全层切除伤口周围上皮细胞的增生与迁移,加快创面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