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CVST患者使用肝素进行治疗,监测治疗过程中APTT和PT的变化,调整肝素用量,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影像学的改变。结果CVST的患者中,发病前多数有感染病史;颅内压增高及癫痫发作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CT表现脑内多发的出血灶;MR、IMRA可显示血栓部位和程度;采用肝素抗凝治疗并使用华法令维持治疗,部分患者血管再通,除一例死亡外,其余1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发病前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关;MR、IMRA为确诊该病主要手段;肝素抗凝治疗显示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对产褥期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及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产褥期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普通肝素组)和B组(低分子肝素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 结果:A组总有效率96.67%与B组总有效率93.33%相近,A组腰穿复查颅内压平均降低(72± 12)mmH2O与B组降低(68±8)mmH2O相近(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栓再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产褥期CVST的抗凝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卒中,发病率相对较低,成人发病率为3~4人/100万[1],占全部卒中患者的0.5% ~1.0%[2-3],多见于青年女性.CVST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抽搐、局灶性神经功能体征、木僵甚至昏迷等症状[4].因此误诊率相对较高,这也是延误CYST患者的治疗时间的重要原因.对本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肝素抗凝,口服抗凝药物,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等手段.肝素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临床证实[5-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VS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的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除注射部位出现淤斑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CVST,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程虹  刘圣  施海彬  万琪  葛颂  张廉  张磊  龚洁  王兴霞 《江苏医药》2013,39(1):99-100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发颅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7年-2011年共收治CVST伴发颅内出血10例,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结合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12周后随访,死亡1例,完全恢复8例,遗留癫痫后遗症1例.结论 静脉窦内的局部溶栓治疗是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预后与治疗开始的时机有关,治疗越早,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孤立性头痛、颅内高压综合征、癫痫发作、局灶性脑叶综合征及脑病.抗凝是目前治疗CVST的主要方法.然而,抗凝治疗效果欠佳或合并脑出血的重症CVST患者应积极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静脉窦接触性溶栓、动脉介入溶栓、机械性碎栓、球囊导管取栓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11年1月,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共收治9例年龄在12~73岁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9例患者均应用肝素抗凝治疗,同时给予降颅压、抗感染、抗癫痫等对因、对症治疗,并分析病因、临床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情况。结果引起CVST的病因为凝血机制障碍3例;口服避孕药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感染1例;病因不明2例。CVST患者多以头痛、恶心呕吐、颅高压综合征、癫痫、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的静脉窦闭塞和脑实质损害征象。治疗后,9例患者中治愈6例;1例失明;1例介入治疗后痊愈;死亡1例。结论 CVST患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影像学检查配合腰穿有助于临床确诊,抗凝、介入溶栓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围生期5例,2例为肾病综合征急性期,1例合并副鼻窦炎,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例有明确的乳突炎史,1例有中耳炎史,2例有颅外伤史;临床表现丰富多样,颅高压为其主要症状;CT表现普遍性脑水肿,脑室变小;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可显示颅内静脉窦病变的部位及范围。采用降颅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奥扎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0例痊愈,4例好转,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围生期高发,血液成分改变、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关;影像学检查为确诊该病主要手段;联合使用奥扎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CVST值得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局部枸椽酸钠抗凝法与肝素抗凝法在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行CRRT治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肝素抗凝组患者采用常规肝素抗凝方式治疗,局部枸椽酸钠抗凝组患者采用局部枸椽酸钠抗凝方式治疗。结果治疗后局部枸椽酸钠抗凝组患者未出现高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情况;治疗后肝素抗凝组患者的体内钙离子浓度明显下降,局部枸椽酸钠抗凝组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在CRRT治疗中,局部枸椽酸钠抗凝比常规肝素抗凝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付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67-168
目的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6例CVST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特征、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 CVST患者多为中青年患者,多机型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及癫痫发作。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明显增高,影像学检查可见静脉窦高密度改变及脑实质异常信号。临床治疗多以脱水、抗凝、溶栓为主要方法,本组中26例患者经治疗18例利用肝素治疗,14例好转;8例利用尿激酶溶栓治疗,7例好转。结论对于中青年急性头痛、呕吐患者,须注意行MRI+MRV检查排除是否患有CVST,必要时进行DSA检查,一旦确诊立即行抗凝、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继发于感染7例,非感染性18例,其中产褥期发病12例;5例病因不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癫痫及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中单纯肝素抗凝治疗23例,肝素联合静脉窦内溶栓治疗7例.本组22例患者痊愈,4例遗留残疾或后遗症,4例死亡.结论 CVST的临床表现变异很大且缺乏特异性,常见于育龄期妇女.因此关注患者是否存在CVST发生的高危因素,尽早行颅脑CT、MRI、MRV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后应积极地抗凝治疗,必要时联合介入溶栓治疗,并纠正病因、对症治疗,大多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效果并作分析。方法: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透析治疗,且无低钙、无枸橼酸酸中毒、无代谢性碱中毒;与透析治疗前比较,透析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而ACT指标、凝血时间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应用于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7月我院及市人民医院174例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把所有病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对照组,B组:选择性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组,C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组),对三组患者的疗效和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选择性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组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组疗效优于选择性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组(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且经验性治疗疗效更优于仅对有凝血指标异常治疗的选择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联合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近3年来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做为本次实验对象,所选患者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肝素静脉封管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NIHSS评分为(26.12±3.88)分,采取阿替普酶联合肝素治疗后评分降低至(12.69±4.38)分;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至3.85%.治疗前后数据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符合溶栓与抗凝治疗的患者,早期进行阿替普酶联合肝素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加深对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收治的13例延迟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误诊原因,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13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采用抗凝等内科治疗,1例死亡,12例均治愈.结论 CVST病因及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MRI、MRV是目前CVST确诊的主要手段,加强对疾病本身特点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汪群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819-3819
2003年7月~2009年7月,我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40例行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有低血小板的危重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抗凝和护理。方法 观察和分析12例低血小板的危重患者54人次CBP的不同抗凝方法和护理过程,比较其抗凝效果和护理要点。结果 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加盐水冲洗综合抗凝的效果好,并发出血次数少。结论 对伴有低血小板的危重患者进行CBP治疗,用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加盐水冲洗的抗凝方法较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8.
陈华军 《北方药学》2011,8(6):17-18
目的:比较分析肝素和枸橼酸钠两种抗凝药物在连续肾替代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连续肾替代治疗中抗凝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连续肾替代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抗凝,观察组采用枸橼酸钠抗凝,观察并比较两种抗凝药物的血...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组以血管闭塞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急性脑血管事件.因其发病机制和疾病演变过程中均可能涉及凝血机制的异常变化,因此,抗凝治疗是其目前经常的治疗选项.由于存在潜在的诱发出血的倾向,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是抗凝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总结我科150例在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住院的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多灶性ACI患者的护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研究低分子质量肝素在临床应用上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自2009年12月到2010年4月来本院治疗的42例采用低分子质量肝素进行临床抗凝治疗的患者,分析、研究使用低分子质量肝素的治疗效果.结果 42例采取低分子质量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中,14例心绞痛病例效果明显10例,起效4例;15例脑梗死病例效果明显13例效果明显,2例起效;8例心肌梗死病例6例效果明显,2例起效;5例静脉血栓病例2例效果明显,3例起效.结论 在抗凝治疗中低分子质量肝素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