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医疗急救设备,用于心肺功能衰竭时为患者提供体外的呼吸与循环生命支持,以维持危重患者生命.目前,随着ECMO技术逐渐成熟,ECMO在儿科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用于心肺功能不全的危重症患儿的辅助支持治疗.应用ECMO的患者常伴有严重感染的发生,然而ECMO会影响部分抗感染药物的体内过程,...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 在心脏移植术后右心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1月—2018年1月完成的31例心脏移植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3例因术后出现右心功能衰竭应用ECMO辅助治疗。3例患者中男2例, 女1例, 年龄分别为52、 38、 67岁。2例术中植入ECMO辅助治疗, 1例术后8 h行ECMO辅助治疗。ECMO辅助经股动脉、 股静脉植入, 选择V-A模式, 辅助流量在3.0 L/min左右。ECMO治疗期间持续呼吸机支持、 低温镇静、 抗感染、 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3例患者经ECMO辅助治疗后右心功能均得到改善, 逐步减低辅助流量后脱离ECMO辅助, 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1例ECMO辅助后出现肾功能衰竭, 予持续床旁血滤治疗 (CRRT), 术后20 d后过渡到规律透析, 术后3个月出院后行规律透析治疗; 2例ECMO辅助期间行CRRT治疗, 拔除ECMO后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168.6±24.6) h, 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为 (31.8±12.5) d, 均无出血及血栓并发症, 术后肺部感染1例, 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 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正常, 2例患者出院后活动自如, 1例透析患者活动轻微受限。结论 ECMO可用于治疗心脏移植术后右心功能衰竭,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耿敏爽  杨莉 《江西医药》2022,(9):1157-1159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在心脏移植围术期应用价值,对过往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脏移植患者共计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用技术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ECMO组(n=57)以及传统支持组(n=43),ECMO组于移植手术前应用ECMO技术进行心肺功能支持,传统支持组应用传统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技术进行心肺支持,比较患者手术总成功率、术后撤机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另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7d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EF)、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尿素(BUN)、血清肌酐(Cr)水平。结果 ECMO组的总成功率为94.73%,显著高于传统支持组的76.74%(P<0.05);在研究对象的存活病例中,ECMO组患者术后撤机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治疗组(P<0.05);ECMO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且该组患者NT-proBNP、BUN以及Cr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 相比常规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技术,心脏移植围术期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治疗成人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因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接受ECMO联合IABP治疗的成年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单纯CABG 28例,CABG加瓣膜手术6例,CABG加室壁瘤成型6例,CABG加房颤射频消融术2例,CABG加室间隔穿孔修补2例,瓣膜手术8例,心脏移植1例,暴发性心肌炎1例.先行置入IABP后循环仍然不能维持,后放置ECMO辅助的患者39例,先行置入ECMO后因左心室后负荷增加、主动脉瓣开放受限放置IABP辅助的患者15例.52例患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MO,2例经股静脉-升主动脉插管建立ECMO,并经另一侧股动脉插管建立IABP.辅助期间应用肝素全身抗凝.结果 34例(63%)患者成功脱离机械辅助,21例(38.9%)存活出院.主要并发症为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32例、感染23例、氧合器血浆渗漏19例、出血18例、肢体缺血8例、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结论 体外膜式氧合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可相互协同、作用互补,及时放置并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可以提高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张彬  刘玲 《中国医药》2010,5(12):1200-1201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AKI)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47例心脏手术后应用ECMO支持并发AKI行CRRT治疗患者的护理、治疗时间、治疗结果等资料.结果 47例患者ECMO支持时间为(87±50)h,CRRT辅助时间平均为5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3 d.14例患者心肾功能逐渐好转,死亡33例.9例患者在应用CRRT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中心静脉压降低的情况,4例通过对症处理后血压恢复;另外5例调整治疗方案后生命体征未见明显改善,停止CRRT治疗.结论 对于并发AKI的患者行CRRT治疗期间,护士要熟练掌握CRRT的操作程序,加强对患者的监护,提高对不良反应的预见性,做好医护配合,发挥CRRT的最大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某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1例罕见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体外膜肺(ECMO)积极救护,现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资料,在ECMO支持11 d后成功撤离ECMO,PICU停留时间23 d,住院时间41 d,康复出院.通过总结该患儿的救治及护理经验,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儿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体外膜式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ECMO支持治疗患者242例,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21例(8.68%),对其发生原因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一过性的神经精神功能紊乱16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例;经治疗,死亡1例,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中,有2例留下后遗症.结论 引发ECMO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脑栓塞、脑氧供需失衡、年龄偏大、原有神经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术前心功能差、大动脉病变及ECMO支持时间长等,治疗方法以支持性为主,消除脑组织本身所发生破坏性反应.此外,可以通过改进各项技术措施加以预防,特别是ECMO期间的镇静,防止发生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8.
管玉珍 《江苏医药》2012,38(1):122-123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指将患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氧合器后再输回动脉或静脉的中短期心肺辅助治疗,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恢复赢得时间[1].当重症心脏病患者,应用传统机械通气技术,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出现难以控制的心肺功能障碍时,ECMO以其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满足机体重要脏器和组织氧合需求,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接受ECMO治疗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对多种可能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一共20例患儿在心脏术后接受ECMO治疗,患儿年龄2~36个月,平均(9.23±10.85)个月,体质量5~14kg,平均(6.15±3.20)kg。其中4例(20%)术后无法脱离体外循环在手术室安置ECMO。术后因低心排、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恶性心律失常安置ECMO16例(80%)。ECMO辅助时间为4~8d,平均(4.5±3)d。全部患儿中顺利脱机12例(60%),8例(40%)由于不能脱机而死亡。死亡患儿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成活患儿(P<0.05),ECMO辅助时间也明显长于成活患儿(P<0.05)。结论 ECMO辅助对于心脏术后出现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影响其预后存活率的因素主要是动脉乳酸水平和ECMO辅助时间。  相似文献   

10.
柳熠鑫  李珊  任菲菲  张志清 《医药导报》2022,(10):1480-1485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装置,用于支持顽固性呼吸和(或)心力衰竭患者,延长其心肺功能时间。接受ECMO的通常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病情严重患者,由于经常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系统受损以及接受插管等原因,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和感染。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繁多,而ECMO很容易对药物的药动学(PK)产生影响。该文就ECMO对抗真菌药物PK的影响进行讨论,为合并真菌感染ECMO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