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种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素萍 《华西医学》2010,(2):380-381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潜伏期陪伴分娩加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n=50)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不使用镇痛药;B组(n=50)为活跃期后使用罗哌卡因1g/L加芬太尼1.5mg/L;C组(n=50)为潜伏期陪伴分娩加活跃期后使用罗哌卡因1g/L加芬太尼1.5mg/L。观察镇痛效果、用药量、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及产妇满意度。结果3组镇痛质量分数为A组〈B组〈C组(P〈0.01),用药总量为B组〉C组(P〈0.05),产妇满意率为A组〈B组〈C组,剖宫产率为A组〉B组〉C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潜伏期陪伴分娩加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产妇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镇痛技术联合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分娩全程陪伴,在宫口开大3 cm时给予硬膜外麻醉,注入芬太尼和罗哌卡因。以同期未加干预自然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阴道分娩率显著提高,缩宫素使用率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χ2=2.893~16.911,P〈0.01)。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4.327,P〈0.01)。两组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技术联合全程陪伴分娩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60例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无乳腺发育缺陷及内分泌疾病的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产妇生产过程中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组于生产过程中施行CSEA分娩镇痛。分别于产后24、48、72h测定血清泌乳素浓度,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泌乳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估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宫缩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产妇产后血清泌乳素浓度、开始泌乳时间及泌乳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CSEA分娩镇痛可减轻产妇产时疼痛,且不会影响产后泌乳,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乐联合硬膜外镇痛在分娩潜伏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6—12月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318例,均施行硬膜外镇痛分娩,并由资深导乐助产士进行全程陪产。其中潜伏期宫口〈2cm实施镇痛者159例为研究组,活跃期宫口〉3cm实施镇痛者15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组内镇痛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联合硬膜外镇痛分娩应用于潜伏期能早期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对分娩方式和母婴安全无影响,是分娩期切实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阶梯式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进入活跃期的产妇分成4组,其中3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肌注药物、氧化亚氮吸入,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方法;另1组为对照组,未实施任何镇痛。结果 实验组镇痛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各组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阶梯式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400例住院分娩产妇,未实施分娩镇痛者200例为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者200例为镇痛组,比较2组规律宫缩镇痛前、宫缩活跃期、第二产程、缝合会阴伤口时VAS评分,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应用率及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镇痛组宫缩活跃期、第二产程、缝合会阴伤口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应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时应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且不增加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CEA)和患者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泵(PCEA)镇痛在分娩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86例分娩产妇在硬膜外麻醉和患者自控镇痛下分娩,此组为研究组;另选择186例为非镇痛分娩产妇,此组为对照组。结果:镇痛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疼痛有明显差异(P〈0.01),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CEA和PCEA镇痛下,分娩产妇痛苦小、安全、有效,对新生儿无影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诸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9B):10-11,68
目的 探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初产妇150例,其中潜伏期实施镇痛者(A组)81例,活跃期实施镇痛者(B组)69例,常规措施助产者(对照组)54例。比较各组的分娩方式、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A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A、B两组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B两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阴道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钳助产率和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潜伏期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未增加对母婴的影响,是分娩期切实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侯红瑛  李萍  彭其才  吴玲玲  范建辉 《新医学》2010,41(10):637-639
目的:探讨潜伏期与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的手术指征的差异。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108例,根据分娩镇痛实施时宫口开张情况分为潜伏期组(宫口〈3cm)65例和活跃期组(宫口〉13cm)43例。取同期152例未实施分娩镇痛、因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记录3组产妇的剖宫产指征、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结果:潜伏期组剖宫产指征的前3位依次为活跃期停滞、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活跃期组则依次为胎儿窘迫、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潜伏期组和活跃期产妇因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而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潜伏期产妇因活跃期停滞而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活跃期组及对照组(P均〈0.05)。在不同时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均为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在潜伏期无法耐受产痛的产妇可尽早实施分娩镇痛,但要重视产程中发生宫缩抑制等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列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180例没有产科并发症及麻醉禁忌症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将180没有采用任何镇痛方式的具有相同条件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活跃期宫口扩张速率快,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分娩镇痛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2005年1~12月我院拟行阴道分娩的正常产妇120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笑气镇痛组,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硬膜外镇痛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笑气镇痛组(χ^2=48.6,P〈0.01),产程、产后出血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分娩镇痛方式效果均较好,硬膜外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联合行阶梯式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纳入住院分娩的ASAⅠ~Ⅱ级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同时纳入住院的同条件不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50例。A组(阶梯式镇痛组)产程初期第一阶梯镇痛方法:一对一导乐分娩+水针减痛;第二阶梯(宫口<3 cm时)镇痛方法:一对一导乐分娩+笑气吸入;宫口≥3 cm时第三阶梯镇痛方法:一对一导乐分娩+腰硬联合阻滞镇痛;第四阶梯镇痛方法:(第二产程)一对一导乐分娩+(第三产程需会阴缝合)硬膜外阻滞镇痛。B组(单一方法分娩镇痛组)只在宫口≥3 cm时腰硬联合阻滞镇痛。C组不作任何镇痛措施。记录宫口开大1 cm、3 cm、6 cm、10 cm以及分娩结束时VAS评分;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①A组比C组各时点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在宫口开大6 cm、10 cm时VAS数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宫口开大1 cm、3 cm、分娩结束时A组比B组的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第一产程A、B两组比C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各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C组的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B组比C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且A组的优秀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方法联合行阶梯式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产妇的满意度更高,更能体现出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2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2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镇痛的分娩产妇为治疗组,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120例未行任何麻醉的产妇相比较,观察其产程、产后情况及胎儿情况。结果两组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窒息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分娩方式及产程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方法能够加速第二产程快速进展,降低了阴道难产率及剖宫产率,对胎儿情况及产妇产后情况无明显影响,是消除分娩疼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盐酸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单胎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术后视疼痛情况肌内注射哌替啶,观察组术后接含0.125%盐酸罗派卡因+0.5 μg·mL-1舒芬太尼镇痛液的镇痛泵,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且日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观察组的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盐酸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明显减少因疼痛引起的泌乳功能下降,对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母乳喂养有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拉玛泽分娩法应用于产前教育与产时对分娩的作用。[方法]将626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及助产模式,观察组在产前进行拉玛泽分娩法教育与训练,产时应用拉玛泽分娩法助产模式。观察两组孕妇自然分娩认知情况、分娩方式、分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临产时的焦虑、抑郁评分值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知识认知优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分娩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临产时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前及产时应用拉玛泽分娩法训练能帮助孕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学会分娩时应对产痛的技巧,缓解孕妇临产时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减轻临产时的疼痛;产时能较好配合助产,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开胸术后早期3种新镇痛方法的疗效, 探求最佳镇痛方案。  方法  81例开胸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3组, 分别采用患者自控镇痛静脉给药(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患者自控硬膜外给药(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及肋间神经冷冻术(intercostal nerve cryoanalgesia, INC)镇痛,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进行手术日及术后3日疼痛评分, 同时用量表对3种镇痛方法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结果  PCEA组与PCIA组比较, 所用镇痛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用药次数明显减少(P < 0.01);VAS评分示PCE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CIA和INC组(P < 0.01)。术后第2、3天PCEA组较INC组自行排痰能力显著提高(P < 0.01), PCIA组亦较INC组明显提高(P < 0.05)。PCIA组的不良反应显著高于PCEA和INC组(P < 0.01), INC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PCIA和PCEA组(P < 0.01)。综合评估指标显示PCEA组显著优于PCIA和INC组(P < 0.01)。  结论  开胸术后早期PCEA的镇痛效果最好, 不良反应较低, 患者排痰能力最强, 综合评价最高, 是3种镇痛方法中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泌乳素( PRL)的影响.[方法] 160 例无相关禁忌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R组为硬膜外分娩镇痛,P组为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心理干预(呼吸训练法和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比较两组VAS评分、血浆PRL 水平及泌乳情况.[结果]P组(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P组血清PRL水平明显高于R组(产后24 h、48 h)( P 〈0.05) ,P组产后首次射乳时间较R 组提前( P 〈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更有效的减轻产时疼痛强度,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首次射乳时间提前,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情况与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待产的产妇19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试验组产妇接受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前教育和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产后出血、排尿情况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产妇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排尿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产程进展及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300例足月初产孕妇,分为常规分娩组(A组,150例)和无痛分娩组(C组,150例),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两组患者于孕37周(T0)、分娩后3天(T1),分娩后42天(T2)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T0、T1、T2时的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排除A组24例和C组19例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两组产妇在T0时的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的EPDS评分,C组(7.27±2.88)明显低于A组(8.18±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的EPDS评分,C组(8.32±2.63)亦明显低于A组(9.13±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产后抑郁发生率C组(13.7%)明显低于A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产后抑郁发生率C组(15.0%)亦明显低于A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分娩产妇比较,使用腰-硬联合阻滞无痛分娩的产妇产后EPDS评分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硬膜外与静脉持续镇痛用于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镇痛效果及护理特点。方法:将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n=28例)和静脉镇痛组(Ⅰ组,n=22例)。记录术后6,12,24,48 h两组病人的静止和运动镇痛评分、副作用以及镇痛满意度整体评分,持续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结果:术后两组病人的静止镇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运动镇痛评分在术后12,24 h时点疼痛评分比较E组优于I组(P0.05);且术后镇痛满意度整体评分E组优于Ⅰ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镇痛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仅在术后6,12 h时点,I组的呼吸频率高于E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用于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舒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护理上应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管理,以提高食管癌手术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