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前后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6例初诊APL患者应用ATRA(45mg/m^2)治疗前及治疗10d后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进行检测。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ATRA治疗APL患者,治疗10d后与治疗前比较TAT含量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131);PC活性明显升高(P〈0.01);D-D及PAP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t-PA:Ag及PAI-1:Ag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P=0.160)。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改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止凝血异常,具有一定的抗凝及纠正纤溶亢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反式维甲酸 (ATRA)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有效的诱导分化剂 ,用于APL患者诱导治疗 ,有很高的完全缓解(CR)率。其良好疗效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 ,ATRA现已列为APL诱导缓解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 ,快速发生的耐药性是ATRA治疗APL的一大缺点。ATRA诱导CR后单用ATRA维持治疗的多数患者易在短期内复发 ,复发后临床上往往对ATRA产生耐药 ,再用ATRA治疗 ,疗效不佳 ;此外 ,少数初治的APL病例亦对ATRA不敏感。故ATRA抵抗成为临床甚为棘手的问题。尽管一些可能的机理已经被提出 ,但目… 相似文献
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凝血障碍引起的出血率高达72%~94%,是APL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ATRA)不仅可诱导APL细胞分化,而且同时迅速改变APL凝血功能障碍,大大降低APL早期出血死亡率,使APL的预后得到明显改观.本文对APL凝血障碍机制及ATRA逆转APL凝血障碍机制的研究加以综述,以期加深对ATR人治疗APL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承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9,(5)
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止血系统有重要的影响,使APL相关性凝血异常迅速缓解。ATRA能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大部分止血功能,而后者为凝血异常发病的主要环节。ATRA同时具有对肿瘤细胞以及正常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粘附分子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其粘附分子有显著影响,粘附分子介导APL细胞与内皮细胞、骨髓基质及基质细胞粘附,并介导APL细胞沿血管壁滚动、紧密粘附及移行;细胞粘附分子已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晖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1,24(4):346-34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粘附分子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其粘附分子有显著影响,粘附分子介导APL细胞与内皮细胞、骨髓基质及基质细胞粘附,并介导APL细胞沿血管壁滚动、紧密粘附及移行;细胞粘附分子已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ATRA联合As2O3治疗初发和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ATRA 25 mg/(m2.d)分3次口服,联合0.1%As2O3,0.16 mg/(kg.d)静脉滴注治疗,直至CR。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结果:364例患者中,初治者CR率92.5%,复治者CR率75%,取得CR平均时间分别为28.8 d和33.9 d。早期病死率4.7%。联合用药的毒副作用并未增加。结论:ATRA联合As2O3治疗疗效好,达CR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全反式维甲酸(以下简称ATRA)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5年11月25日收治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在服用ATRA第13天出现了维甲酸综合征表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病情缓解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急性心肌梗死(14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0例)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其它各组明显缩短(P〈0.01);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各组间4个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系统及内皮细胞损伤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TO)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效果.方法 对18例初诊APL病人以ATRA和ATO进行双诱导,达完全缓解(CR)以后,给予联合化疗:DA方案(第1个月,去甲氧柔红霉素每天10 mg/m2或柔红霉素每天45 mg/m2,第1~3天;阿糖胞苷每天100 mg/m2,第1~7天)、ATO(第2个月,5 mg/d静滴,第1~28天)、MTX(第3个月,15 mg静滴,每周1次,共4次)、ATRA(第4个月,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第1~15天),交替序贯巩固维持治疗3~4周期,总治疗时间1.0~1.5年.结果 APL病人诱导治疗后均达CR,经巩固维持治疗,15例病人至今均为持续CR(CCR)状态;3例停止治疗1~2年内复发,复发病人经再诱导后,再次缓解.无病人出现严重或不可逆的毒性反应.3年内无死亡病例.结论 ATRA和ATO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毒性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现的白细胞增多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5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4例出现白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为25.4%,其中外周血白细胞高限在20×10 ̄9/L~50×10 ̄9/L之间5例,单用ATRA治疗,4例获完全缓解(80%);白细胞高限大于50×10 ̄9/L9例,采用ATRA与三尖杉酯碱或羟基脲联合化疗,8例获完全缓解(88.9%)。另外,在9例白细胞高限大于50×10 ̄9/L的病例中,5例出现白细胞滞留综合征,经治疗后4例滞留症状消失。表明ATRA与化疗相结合,对ATRA治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可以减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AALC)mRNA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表达,探讨其与AL病情进展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1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缺铁性贫血(IDA)等非恶性血液病病人(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AALC mRNA表达水平。结果初治组AL病人BAALC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F=8.59,q=5.62,P〈0.05);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后,与初治组比较,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99,P〈0.05)。BAALC mRNA表达水平与AL病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AALC mRNA表达与AL疾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L预后判断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和化疗药物三者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2例APL病人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72例初发APL病人,早期死亡7例(9.7%),47例病人获得完全缓解(CR),占72.3%;16例部分缓解(PR),占24.6%;2例未缓解(NR),占3.1%,总有效率96.9%。获得缓解的时间为20~48d,平均(30.8±6.3)d。死亡组治疗前白细胞数与各缓解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18~63,P〈0.05)。治疗过程中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仅1例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结论三联疗法治疗APL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但在获得缓解所需时间、成分输血的数量、费用等方面可能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水平与白血病之间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32例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浆VEGF含量。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浆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慢性白血病存在肿瘤性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患者催乳素和IL-1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 (PRL)和IL 11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分别测 3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PRL和IL 11浓度。结果 急性白血病治疗前PR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完全缓解后PR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和完全缓解后IL 1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IL 11浓度与血小板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催乳素和IL 11联合检测对于监测病情 ,疗效判断和指导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karos6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ALL病人进行R-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再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Ikaros6基因的表达,基因测序确定Ikaros6基因突变的位置及类型;应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初诊及缓解病人Ikaros6mRNA的表达,并通过临床随访观察不同病人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95例ALL病人中有45例Ph染色体阳性,50例Ph染色体阴性;在Ph染色体阳性和阴性病人中分别有13例和2例表达Ikaros6,差异有显著性(χ2=11.03,P〈0.05)。健康对照组均未检测到Ikaros6基因的表达。表达Ikaros6的病人基因测序均显示IKZF1中外显子4~7的缺失。初诊病人Ikaros6mRNA平均表达量明显高于缓解病人(t=4.054,P〈0.05)。Ph染色体阳性ALL病人接受络氨酸酶抑制剂(TKIs)治疗后,有Ikaros6基因表达的病人其缓解率明显低于未表达该基因病人(χ2=6.20,P〈0.05);未表达Ikaros6基因Ph染色体阳性ALL病人,接受TKIs治疗的缓解率明显高于VDCP治疗方案(χ2=5.43,P〈0.05)。表达Ikaros6的Ph染色体阳性ALL病人20个月平均累积复发时间明显短于未表达Ikaros6病人(Waldχ2=13.72,P〈0.05)。结论 IKZF1外显子4~7缺失导致Ikaros6基因在Ph染色体阳性ALL病人中高表达,表达该基因的病人对TKIs具有明显的抵抗作用,TKIs和VDCP方案对于此类病人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46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XIAP的表达情况,以1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13.96,P〈0.01)。初治组、缓解组和复发组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204.27,q=8.88~32.69,P〈0.01),其中缓解组明显低于初治组和复发组(q=12.44、26.02,P〈0.01),复发组明显高于初治组(q=17.55,P〈0.01)。结论 XIAP表达可能参与了AL的发生和发展过程,XIAP高表达的病人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XIAP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XIAP有望成为白血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病儿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方法对6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儿分别于使用L-ASP前后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L-ASP治疗8 d后,所有病儿均出现血浆PT及APTT延长,Fg及AT活性降低、D-二聚体升高,与L-ASP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67-20.44,P〈0.05、0.01)。采取特殊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论L-ASP可引起ALL病儿的凝血异常,对其可能引发出血、血栓形成进行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中有效组分的体外促凝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中有效栓塞成分(白芨多糖与二醋酸纤维素聚合物)的体外促凝血作用。方法将有效栓塞成分按质量比不同分为4组,观察各组样品对凝血酶原时间(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m)的影响。结果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能显著缩短PT,且缩短程度与主要栓塞成分白芨多糖所占比例成正相关;同时此栓塞剂也可缩短aPTT。结论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在体外实验中明显促进凝血,并偏重于影响外源性凝血途径;此外,主要栓塞成分白芨多糖在促进凝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