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传统抗传统抗精神病药(APD)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51例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血清的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 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传统抗传统抗精神病药(APD)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51例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的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调查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150例,其中氯氮平40例,奥氮平30例,利培酮40例,奎硫平40例.比较用药前后血脂的变化,并分析与血脂有关的几个因素(剂量、体重、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后,患者TG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8周较4周更显著(P〈0.01),HDL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药物剂量与TG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8周后体重增加与血清TG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改变组(氯氮平组、奥氮平组)的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利培酮组、奎硫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可引起血脂异常,且异常的血脂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但短期内未见与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药物日限定剂量(DDD)计算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选取我院用药频度前四的药物进行药物临床应用疗效的评价.结果: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以及喹硫平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排前四的药物;四类药物临床治疗疗效分别为95.0%、95.0%、95.0%以及95.0%,各四类药物两两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结构合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APD)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分离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妁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妁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区别(P〈0.01)。女性升高更为明显,是男性的2倍。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对育龄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46例育龄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3个月。检测性激素水平及基础体温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初期性激素均处于较高水平,治疗后催乳素、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促卵泡生成素、孕酮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患者服用利培酮治疗后催乳素水平呈持续性升高(P<0.01),服用阿立哌唑、喹硫平治疗后催乳素水平呈持续性下降( P<0.01)。基础体温呈双向曲线占22.6%。结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育龄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初期即可引起性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卵泡发育,多呈无排卵型,降低生育能力,临床上推荐阿立哌唑为育龄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7.
覃爱珍 《护理研究》2009,(11):3059-3060
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患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脂代谢异常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病人治疗的依从性。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对其影响脂代谢异常的对照研究在国内少见报道。对160例应用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对5年来在我院住院的474例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培酮使用率由1998年的22.39%上升到2002年的81.08%,氯氮平由1998年的76.47%下降到2002年的29.73%,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也有明显下降;单一用药由1998年的63.24%上升到2002年的72.07%;两种药物联用占25.53%,3种联用占3.16%;联合用药由1998年的36.76%下降至2002年的28.83%;2000年前氯氮平与舒必利联用最多,2000年后利培酮与氯氮平联用最多。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替代传统药物的速度明显加快,且逐渐趋于单一化用药。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病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对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清催乳素平均水平各不相同,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利培酮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氯氮平对催乳素水平影响不明显。各类药物剂量与血清催乳素之间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引起血清催乳素明显升高的药物中,剂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影响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临床医生应充分注意,发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异常者,应及时的给予处理。  相似文献   

10.
徐继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89-159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精神分裂症确证患者62例,比较氯氮平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TG、TC、HDL-C、LDL-C水平升高,但仅TG、T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S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但也可导致患者血脂水平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患者血脂水平,防止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分别给予氯丙嗪、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检测空腹血糖。结果氯丙嗪组治疗后6个月血糖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2.680,q=3.774,P〈0.05);血糖变化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F=3.946,q=3.559、3.342,P〈0.05)。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血糖差异无显著性(F=1.419、0.270,P〉0.05)。结论长期服用氯丙嗪会升高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尤其是40岁以上的病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血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育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两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共99例,治疗治疗组53例,对照组46例,控制其它相关因素齐同后,对照组常规住院治疗,治疗组增加每周3次为期6个月的体育治疗,观察体育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催乳素、皮质醇等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使用芬兰MK3酶标仪用ELISA方法,应用进口试剂盒测定催乳素、皮质醇。[结果]组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对照组病人的催乳素、皮质醇,在统计学上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对照:治疗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之间催乳素、皮质醇在3月末、6月末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育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催乳素、皮质醇等内分泌指标影响不大,这可能与人体的内分泌激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与单一的体育治疗干预关系不相关。但是,也不能排除检测的方法学因素和样本量小的因素,本研究的结果和推论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改进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浆细胞因子(CK)水平的变化,探讨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病人CK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后利培酮和齐拉西酮组IL-2、IL-6和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74.73-140.53,q=14.72-45.06,P〈0.01);经利培酮及齐拉西酮治疗8周后,IL-2、IL-6和TNF-a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3.34-19.43,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CK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CK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应对方式、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进行为期12周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后病人家属消极应对、SAS、SDS得分减少,积极应对和部分SF-36得分增加,与干预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02~4.15,P〈0.05)。病人家属的精神健康和角色情绪得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1.12、0.21,P〈0.05),与消极应对、SAS、SDS得分呈负相关(r=-0.13~-0.37,P〈0.05);病人家属的活力得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13,P〈0.05),与SDS得分呈负相关(r=-0.13,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的应对方式、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伤害行为的特点。方法对46例精神分裂症与53例其他精神疾病病人伤害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故意伤害案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χ2=5.868,P〈0.05);精神分裂症组致死伤害事件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χ2=4.771,P〈0.05);精神分裂症组伤害熟悉人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χ2=4.547,P〈0.05);精神分裂症组作案病理动机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χ2=9.585,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作案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病人,应该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一级亲属进行为期12周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前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以及SAS、SDS评分高于全国常模(t=1.46~8.06,P〈0.05),心理干预后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及SAS、SDS、SF-36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2.15~4.7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而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口服抗代谢药替加氟在中晚期食管癌放疗中的增敏效果及对放疗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初治中晚期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进行外照射放疗,靶区剂量为60~64Gy/(6~7)周。实验组自放疗当日口服替加氟,每次0.1~0.2g,每天3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在放疗同时伍用顺铂20mg快速静滴,每周2次,按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及耐受性给予4~6周的增敏。结果两组病人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而骨髓抑制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3.75,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放疗并用替加氟增敏效果与顺铂相近,副作用轻微,病人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DM)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观察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糖、及血流变(含血粘度、血浆粘度等)的变化,以探讨三者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人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凝血和纤溶异常的变化及其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高低的关系。方法初治APL病人43例,其中外周血WBC计数≥10×109/L(高白细胞组)21例,WBC〈10×109/L(低白细胞组)22例。应用ATRA60 mg/d分3次口服治疗,外周血WBC〉4.0×109/L者给予柔红霉素20 mg/d×3 d+阿糖胞苷100 mg/d×7 d方案小剂量化疗,血小板〈20×109/L伴出血倾向者给予血小板悬液输注,感染发热者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监测病人诱导缓解治疗前、治疗后1、2、4周外周血WBC及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骨髓常规变化。结果治疗前高白细胞组FIB低于低白细胞组(t=-3.082,P〈0.05),而PT高于低白细胞组(t=3.720,P〈0.05),APT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7,P〉0.05)。36例病人完全缓解,3例达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3例因脑出血死亡。APL病人治疗后第1周外周血WBC升高,至第4周逐渐恢复正常(F=9.041,q=2.825~6.786,P〈0.05);病人的出血症状迅速得到改善;同时,血浆FIB、PT指标亦逐渐恢复,达到完全缓解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F=15.346、37.147,q=4.012~13.673,P〈0.05)。结论 APL病人外周血WBC高低是有无DIC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ATRA诱导缓解治疗后因出血所致的早期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