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经CT或者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的18例,转移性肝癌14例,肝血管瘤22例,肝硬化增生结节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结果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流灌注指数(DPI)、阻力比(RR)值均显著高于肝血管瘤以及肝硬化增生结节患者(P〈0.05),肝硬化增生结节患者门静脉充血指数(PCI)、肝总血流量(TLBF)值均显著高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多个血流参数指标,显著提高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相似文献   

2.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肝内缸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时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超声表现和血流动力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分别研究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癌栓组)和对照组门静脉、肝动脉的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 癌栓组较对照组门静脉内径明显增高,流速降低(P〈0.05),肝动脉显示率和流速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彩超检查获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内血流的重要指标,对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二维超声发现的72例患者共79个肝内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79个病灶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59个,肝血管瘤10个,肝转移癌9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病灶内部能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者共51个病灶;超声造影除1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其余78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式的强化现象。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81.36%;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4.91%。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总体准确率为94.94%,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75.9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肝肿瘤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43例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并与30例健康人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单个结节型肝癌5例、多个结节型肝癌21例、块状型肝癌10例、弥漫型肝癌7例;43例门静脉主干内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3例肝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较为准确地显示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初步表现和作用。方法;选择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进行灰阶超声造影和动态观察。造影剂选用Levovist,浓度为400mg/ml,以团注形式经肘部浅静脉注入。结果:6例病人证实为原发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2例(3个),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肝脏炎性假瘤1例。除肝脏炎性假瘤外,其余病灶经造影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癌早期呈不均匀强化,消失较快;肝血管瘤增强速度较慢,呈周边强化;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亦早期增强,但维持较长时间。结论: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对提高肝肿瘤的诊断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评价Levovist在肝肿瘤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125例肝内实质占位病变患者(126个病灶)进行经周围静脉的超声造影,其中原发性肝癌79例,转移性肝癌4例,肝血管瘤13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7例,肝炎性假瘤7例,其他良性病变15例,选用浓度为400mg/ml的Levovist超声造影剂。结果:肝癌在造影前彩色血流表现为Ⅲ及级以上者仅为1.2%(1/83),造影后Ⅲ级及以上血流者达49.4%(41/83),并且28个无彩色血流的肝癌造影后有血流者达92.8%(26/28)。而肝良性病变内血流造影前均为Ⅱ级以下,其中0级血流占46.5%(20/43),而造影后血流者占76.7%(33/43),造影后肝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0.82)明显高于肝良性病变(0.56),肝恶性肿瘤增强出现时间(平均31S)明显早于肝良性病变(平均41S),而增强持续时间(平均124S)明显短于肝良性病变(平均248S),超声诊断肝肿瘤的符合率从造影前的66.7%(84/126)提高到94.4%(119/126),结论:经周期静脉肝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的超声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检查了109例肝占位性病变。原发性肝癌的肿瘤内动脉血流、从肿瘤外周进入病灶内的动脉血流的检出率分别为90.91%(40/44)、50.00%(22/44)。尽管其它肝占位性病变(如转移癌、血管瘤)也可出现上述血流,但是,其检出率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P<0.01),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血流检出率高等特点,它可为原发性肝癌二维图象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血流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超声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性能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 ,门静脉及肝静脉癌栓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 ,总结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门静脉并肝静脉癌栓形成 6例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5例 ,女 1例 ,其中肝癌 5例 ,右中心型肺癌 1例。超声检查 :HP- 5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4 MHz。常规扫查肝脏及比邻脏器 ,重点观察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肝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内径、癌栓的回声类型、分布状况 ,并对门静脉、肝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观测及频谱分析。结  …  相似文献   

9.
能量多普勒显像鉴别肝肿瘤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能量多普勒显像(DopplerPowerImaging,简称DPI检测2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灶内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RI),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4.9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超声、CT或核磁共振检查、甲胎球蛋白测定及随访证实,肝癌患者14例,肝脏血管瘤13例。应用ATLHDI3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取4~2MHz变频探头。首先观察病灶内的二维声像特征,再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充分显示病灶内的血流信号,后按DPI键选择病灶内血流信号最强处(必要时嘱患者暂时屏气)测多普勒血流参数,系统自动报出。14…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阻力指数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普勒阻力指数 (RI)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对 2 97例共 3 0 4个肿块直径 <3 0mm的肝脏实质占位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脉冲多普勒 (PD)频谱分析。其中原发性肝恶性肿瘤 2 18例 ,转移性肝恶性肿瘤 16例 ,肝血管瘤 19例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17例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4例 ,炎性假瘤 8例、肝硬化结节 9例 ,肝结核 3例 ,其他良性病变 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肝脏恶性肿瘤的动脉血流检出率高于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动脉血流检出率为 88.2 % ,良性病变者为 5 8.2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经多普勒频谱分析 ,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阻力指数 (RI)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原发性恶性肝肿瘤的RI值为 0 .77± 0 .12 ,转移性恶性肝肿瘤的RI值为 0 .71± 0 .0 7,良性病变RI平均值在 0 .6以下 ;良、恶性占位的血流阻力不同与病变的病理组织结构有关。结论 如果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有动脉血流 ,且RI≥ 0 .6作为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标准 ,则敏感性为 96.2 % ,特异性为 88.1% ,准确性为 94.2 %。因此 ,RI有助于小肝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 ,有其临床实用价值。一旦肿瘤内部或周边测及动脉血流 ,且RI≥ 0 .6,则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如测及静脉血流 ,或测及动脉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肝脏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脏肿块病变患者的超声资料,评估CDFI的诊断价值。结果 CDFI显示肝血管瘤(n=43)无血流信号;原发性肝癌(n=13)血流信号丰富,动脉流速较高,阻力指数较大;转移性肝癌(n=12)在瘤体外围有较少的彩色血流信号。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流灌注指数(DPI)、门静脉充血指数(PCI)、阻力比(RR)以及肝总血流量(TLBF)明显高于肝血管瘤患者(均P<0.05)。结论 CDFI在肝脏肿块中的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在不同肝占位性病变中超声造影特点.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17例转移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结节性肝硬化、1例炎性包块,共72例患者的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造影后,各种肝内占位性病灶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强特点.肝癌表现多为动脉相快速显影,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时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样填充,即从周边向中心部持续充填,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肝转移癌动脉相为均匀性增强或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可有轻度点状增强改变,实质期迅速出现回声减弱改变,易发现微小病灶;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也为动脉期迅速增强,表现为门静脉期保持呈持续增强改变,以中央扩散型的均匀持续增强为主,在延迟相中有明显的造影剂摄取.结论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实时超声造影能表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对肝肿瘤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陈薇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6):1077-1079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患者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的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为诊断提供指导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血管瘤患者肿瘤内血管分型,肝脏固有动脉血流速度及管腔直径,肝血管瘤中肝静脉血流波形,同时lo-gistic分析肝血管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80例患者中,72.5%(58/80)为肿瘤斑块内血管型,肝脏固有动脉血流速度平均为Vmax=55±4.23,RI=0.54±5.13;肝血管瘤中肝静脉血流波形均为HV0,瘤体内外静脉血流Dv/Sv=0.53±0.132,Sv〈60 mm/s。体重指数大于28、有遗传史以及患有抑郁症为肝血管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评价肿瘤内血管分型,以及检测动静脉血流速度,管腔直径和瘤体内外静脉波形有利于肝血管瘤诊断,并且认为体重指数大于28、有遗传史以及患有抑郁症为肝血管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肝脏灌注异常动态增强CT表现及其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以期减少误诊可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肝癌合并肝脏灌注异常的CT检查资料,根据CT表现对其病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肝癌合并肝脏灌注异常56例患者共62处,形成原因分为:①肝癌的"盗血"和"虹吸"作用发生肝灌注异常现象26处;②肝动脉-门静脉瘘产生灌注异常30处;③门静脉癌栓形成灌注异常6处.表现为动脉期和/或门静脉期一过性高密度异常强化,平衡期恢复正常.结论 肝癌患者肝脏灌注异常的CT表现多样,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所以在诊断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筛选和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灶(肝癌30例,肝转移瘤20例,肝血管瘤20例)行DWI检查,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来进行判断肝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结果 DWI在显示恶性病灶,特别是显示多发小病灶转移瘤,要比CT增强扫描更有优势.肝细胞癌和转移瘤的ADC值均低于血管瘤的ADC值,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血管指数(LVI)在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对42例原发性肝癌和50例继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供血动脉血流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门静脉Vmax、肝动脉搏动指数(PI)及LV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36例(85.71%)门静脉Vmax〈18cm/s,继发性肝癌组门静脉仅2例(4.00%)Vmax〈18c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动脉PI原发性肝癌组高于继发性肝癌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LVI为(8.06±2.34)cm/s,继发性肝癌患者LVI为(19.07±3.52)cm/s,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原发性肝癌组中40例(95.24%)LVI〈12cm/s,继发性肝癌组46例(92.00%)LVI≥12cm/s,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I与肝癌结节大小、数量无相关性,与肝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LVI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5.24%、特异性92.00%、准确性93.48%、阳性预期值90.91%、阴性预期值95.83%。结论LVI是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的一个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与方法⑶采用经周围静脉注射手振氟碳微泡彩色多普勒增强造影检查了 35 例肝肿瘤及 18 例正常肝脏患者⒙以探讨肝肿瘤彩色多普勒增强造影方面的特征表现⒚结果⑶动脉相 20 例 ⒉909 % ⒕原发性肝癌及 2 例⒉333% ⒕转移性肝癌肿瘤内彩色血流增强程度强于周围肝组织⒙2 例 ⒉91% ⒕原发性肝癌及 4 例 ⒉667 % ⒕转移性肝癌弱于周围肝组织⒙所有肝血管瘤无瘤内彩色血流增强⒚10 例 ⒉455 % ⒕原发性肝癌门脉血流提前增强⒙所有转移性肝癌及肝血管瘤未见门脉血流提前增强⒚门脉相 21 例 ⒉955% ⒕原发性肝癌、4 例 ⒉6 67% ⒕转移性肝癌及 2 例⒉286 % ⒕肝血管瘤可见肿瘤内血流增强⒚结论⑶彩色多普勒增强造影对肝肿瘤诊断及治疗选择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显像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诊断肝癌门脉癌栓并发门脉海绵样变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19例,应用二维是、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检测肝癌病变的部位、内部回声,重点观察门静脉癌栓的分布、形态、大小、回声、门脉血流阻塞程度及邻近组织结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能清晰显示门脉海绵样变性,门脉癌阻塞部位周围结构紊乱,呈蜂窝样或迂曲管状结构。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呈蓝红相间的彩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MR True FISP序列)用于诊断肝癌侵犯门脉的准确性,建立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肝癌侵犯门脉的评价体系,指导手术治疗。材料及方法:收集临床已确诊为肝癌,并高度怀疑门脉受侵的患者90例,并有完整的MRI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明确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将所有MRI图像进行汇总分析,最后将True FISP序列检查结果与增强门脉期检查结果及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对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建立MR True FISP序列的最佳成像参数和扫描方法。True FISP图像与增强门脉期冠状位图像大部分为优,二者的可诊断率均为100%。与病理对照分析,True FISP序列对肝癌侵犯门脉的显示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规范MR True FISP序列显示门脉的最佳成像参数和扫描方法;MR True FISP序列可以很好的显示肝癌病灶对门脉的侵犯情况,对诊断肝癌侵犯门脉的准确性很高,建立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肝癌侵犯门脉的评价体系,从而指导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