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伤寒论》中黄疸的病因划分为湿热发黄、瘀血发黄、火逆发黄和寒湿发黄4种。无论从发病机理还是从组成药物的功效分析,这4种原因引起的黄疸,无一不波及血分,诱发黄疸。  相似文献   

2.
黄疸病亦即黄瘅病。一般都以目黄、身黄、尿黄为特征。《金匮要略》论述黄疸的脉、因、证、治范围相当广泛,讨论了因湿热、寒湿、火劫、燥湿、虚劳等各种不同病因的发黄证候,主要说明黄疸的病原一般是湿热淤郁。根据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的不同,把黄疸病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种类型。谷疸是由于“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所致,以食谷即眩,腹  相似文献   

3.
“疸”,或云恶病,或云热病,或云黄病。据《金匮·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所述症状观之,系指以发黄为主的一类疾病。黄疸作为病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云:“目黄者曰黄疸”;又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云:“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所以,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的病证。黄疸病名虽始见于《内经》,但论述不详。继《内经》之后,《金匮》一书专设《黄疸病脉证并治篇》详细论述了黄疸病的因机证治及预后,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为后世诊治黄疸病奠定了基础: 一、黄疸分类在《金匮》一书中,张仲景把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种类型,并对三者的病因、病机、主症做了详尽的论述。原文云:“趺阳脉紧而数,  相似文献   

4.
黄疸属常见的病证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根据病因病机病位的特点 ,从三焦论治略具心得 ,兹作如下探述。1 黄疸分类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赤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关于其分类 ,《金匮要略·黄疸病》有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之分。《诸病源候论·黄疸诸候》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 ;《圣济总录·黄疸门》分为九疸三十六黄。两书还都把黄疸的危重证候称为“急黄”。《医门法律》分为外感发黄与内伤发黄二类。《卫生宝鉴》从黄疸的病机、性质区分为阳黄与阴黄两大类 ,并将辨证施治系统化。《景岳全书》中认为“五疸之分 ,皆未足以尽之…  相似文献   

5.
黄疸病见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对于黄疸的含义及该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黄疸的分类、相关证名的理解,争论较大.篇名中的黄疸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黄疸包括狭义的黄疸和发黄证.而篇中的黄疸指狭义的黄疸,有的时候简称为疸.而篇中所指谷疸、酒疸是狭义黄疸病的初期阶段,女劳疸是狭义黄疸病的中后期阶段,黑疸是狭义黄疸病的晚期.  相似文献   

6.
黄疸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重要特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如临床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引起的黄疸。1黄疸的源流黄疸病的治疗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早在《内经》即有关于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金匮要略》又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并对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进行探讨。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诸病源候论》又将其分为二十八候。而《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疸、三十六黄。两书都记述了黄疸的危重证候“急黄”,并提到了“阴黄”一证。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施治加以系统化,对临床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创制茵陈术附汤,成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剂。《景岳全书》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2黄疸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7.
黄疸一病,病因复杂,证类繁多,故历代有二十八候、三十六黄之说。仲景将黄疸约为外感(阳)与内伤(阴)两大类,外感发黄散见于《伤寒论》太阳、阳明、太阴各篇;内伤发黄则集中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内分谷疸、酒疸、女劳疸三个基本类型。这种病因学的分类,从根本上把握了黄疸病的因果关系,不仅为治疗提供了病理依据,而且有助于采取相应的予防和护理措施。所以全面学习仲景的黄疸论治,一是从横的方面按病因划  相似文献   

8.
方伟 《中医药通报》2008,7(4):24-25
黄疸病名出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又云:“目黄者曰黄疸。”关于病机,《金匮要略》云:“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脾将瘀积的湿热转运于体表,就必然发生黄疽。导致黄疸的原因有多种:或食伤或劳伤,或酒伤或瘀血。故仲景将黄疸分为酒疸、谷疸、女痨疸。在《伤寒论》里又涉及外感兼湿热的发黄证、被火发黄证、燥结发黄证等。  相似文献   

9.
黄疸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关于黄疸的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者,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但未提出分类及具体治法。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的阳明病篇与太阴病篇均提到了黄疸的治法,在《金匮要略》中对黄疸病设有专篇进行论述。且将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所论黄疸病包括一切发黄证,发黄的基本病理是脾色外现,引起脾色外现的原因可以是外感也可以是内伤。其病理产物主要为“湿”邪。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者皆可转变为黑疸。女劳疸以肾虚为主,也可兼挟实邪,故可虚实并治。黄疸病预后“当以十八日为期”,基本符合现代医学关于急性黄疸性肝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并阐明了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金匮要略》对有关"黄疸"病篇的论述,内容更是广泛,详细地阐述了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发黄证候。现我就学习《金匮要略》后对有关黄疸病证,进行归纳分类,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富梅 《河北中医》2009,31(11):1720-1721
发黄即黄疸,黄疸一病主要由病症而定,表现为身黄、目黄、小便黄赤。《素问·平人气象论》谓:“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伤寒论》在很多条文中出现黄疸这一病症。  相似文献   

13.
<正>“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主要特征。“黄疸”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进一步发展、完善。其中《伤寒论》的阳明病篇与太阴病篇均提到了黄疸的治法,《金匮要略》中对黄疸病设有专篇论述,并将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仲景在两书中虽未明确提出阳黄、阴黄的分类方法,但却始终抓住“黄疸”之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4.
黄疸六经辨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一证 ,古人多言系湿热为患 ,且有五疸之分 ,未有言及六经辨证。本文试从六经辨证对黄疸证治作一初步探讨 ,以供临床参考。1 太阳发黄 《景岳全书》中论“表邪发黄”曰 :“表邪发黄 ,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 ,而风湿在表者 ,有黄证 ;或表邪不解 ,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 ,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 ,必发热身痛 ,脉浮少汗 ,宜从汗散 ;湿热内郁者 ,必烦热 ,脉缓滑多汗 ,宜从分消清利。”《金匮要略》对黄疸的伴随症状有这样的描述 :“发于阴部 ,其人必呕 ;阳部 ,其人振寒而发热也。”此处的“阳部”、“阴部”指表里而言。由此可见 ,…  相似文献   

15.
黄疸治法黄疸(瘅)病名,出自《素问》之《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藏论》,以及《灵枢》之《经脉》篇、《论疾诊尺》篇等。《金匮》则专列一篇论之。就其病因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就其病机,分为湿热发黄,火劫发黄,实热发黄,虚黄等。  相似文献   

16.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张仲景认为,黄疸一病为邪气入侵,邪无出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不循常道所致。《内经》就有"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的论述。《伤寒杂病论》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5种。  相似文献   

17.
黄疸是以面目、肌肤发黄、小便黄赤为特征的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主要特征。《金匮要略》将其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疸、三十六黄,古代分类纷繁复杂,不便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笔者从长期的肝病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把其分为阳黄(急黄)和阴黄,较为实用。按照同病异治的原则,分别在清热利湿退黄或温阳化湿退黄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法,疗效显著。兹举两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丽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191-1192,1195
《伤寒论》关于发黄证的论述及其方药现今仍指导黄疸病的辨证论治.分析《伤寒论》中关于发黄证的条文,其病变关键不离阳明,阳明黄变的病机又与湿热郁蒸,瘀热在里相关.然阳明发黄证有偏里偏表的不同病机,其治法除“利小便以祛湿”外,更有“汗、清、下、温、和”等治黄8法以及著名治黄3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各方治有所长,为后世医家治疗黄疸病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 黄疸病1、何谓黄疸?其内容范围如何?黄疸,病证名。是由于感受时邪、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房劳伤肾、火劫发汗等所致,以目黄、溺黄、身黄为主症的病证。疸与瘅通,瘅者,热也。该病以黄为特征,其由多缘于热,故名黄疸。本篇所论黄疸的范围相当广泛,计有湿热、寒湿、火劫、燥结、女劳、虚劳等各种不同病因的发黄证候,还涉及到有关变证、兼证的处理,其中燥结、虚黄(萎黄)不是真正的黄疸,是与黄疸相鉴别的。金匮将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类,此是本篇讨论的重点。这与后世罗天益《卫生宝鉴》提出的阴黄、阳黄两大类似不一致,然细究  相似文献   

20.
仲景对黄疸的论述颇为详尽,且深藏奥蕴。《伤寒论》涉及发黄条文竟18条之多。退黄诸法,变幻多端。仲景论述“伤寒发黄”的条文和方剂,对探讨其理、法、方、药的规律和后世医家发挥,颇有裨益。笔者试述如下:1 湿热发黄 仲景所论之伤寒发黄与金匮之疸病,均以湿热发黄为重点,”无湿不成疸”。朱丹溪认为“疸不必分五,皆有湿热”。近代医家冉雪峰也认为“湿热交蒸,其黄乃成”。可见湿热与黄疸有密切关系。急性肝炎自不待言,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有黄疸者亦与湿热有关。所以有的医家认为,湿热贯穿肝病的始终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