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剪毛时,许多应激因子都会影响羊,20—30分钟不舒服的被迫姿势,杂音和剪毛机对皮肤的热作用以及有时对皮肤的损伤。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春季剪毛时,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神经松弛剂地尼岑对卡拉库尔羊机体的影响。 试验是在乌兹别克一个专业化的卡拉库尔羊场进行的。试验用了4组母羊,每组7只,选用的母羊平均体重为30千克。对照组母羊用基础日粮饲养;第1试验组在剪毛前4天内 相似文献
2.
培育能抵抗各种疾病的家畜品种,是目前育种工作中有发展前途的方向之一。这项工作是以免疫性的遗传力为基础的。鉴于此,笔者进行了这样的研究,即查明卡拉库尔羊的免疫生物学反应的遗传力差异与起源,毛色和其他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产业是我国第五大种植产业,每生产1kg的食用菌约产生3.25~5.0kg的菌糠。食用菌收获子实体后留下的栽培基质就是食用菌菌糠,菌糠由菌丝体、秸秆等粗纤维和一些发酵的代谢产物等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粗纤维、木质素、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我国食用菌菌糠产量丰富,由于其水分含量高、营养成分多,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造成资源浪费。我国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需要高效合理地解决菌糠利用等问题。菌糠饲料化利用是一个有效途径,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可以缓解部分地区饲草料原料不充足的现状。本文从菌糠的利用现状、营养价值、安全性、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为食用菌菌糠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主因发热、全身关节和肌肉疼痛3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4.76×109/L,淋巴细胞0.5,C-反应蛋白19.1mg/L,循环免疫复合物2.1μg/ml,内毒素定量44.8pg/ml,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肝、肾功能,以及血糖、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均正常。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细菌学检查:血培养至96h,BACT/ALERT3D血培养仪报警,取培养血液涂片革兰染色,可见革兰阴性细小球杆菌,将血培养液移种至羊血平板置35℃(5%CO2)孵箱培养48h后,形成灰色半透明圆形不溶血的微小菌落,菌落涂片为革兰染色阴性小球杆菌,呈细沙样,经鉴定为羊布鲁…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萨福克羊×多浪羊(简称萨多)杂种公羔羊和萨福克羊×卡拉库尔羊(简称萨卡)杂种公羔羊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同月龄羔羊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屠宰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羔羊体格粗壮,非常活波可爱、肉用体型具有明显的父本肉用体型特征,胸深宽,肋骨较开张,背宽,后躯较丰满,体形较宽、较长,生长快、毛色混杂等特点。萨多F1 7月龄羔羊的胴体重为20.7 kg,屠宰率为43.8%;萨卡F1 7月龄羔羊的胴体重为18.33 kg,屠宰率为42.7%。萨多F1 7月龄羔羊的胴体重比萨卡F17月龄羔羊的胴体重高2.4 kg,为萨卡F1公羔羊的1.1倍,增加12.6%;屠宰率高1.1%,为萨卡 相似文献
7.
将45只7月龄麦盖提公羊按体重分为Ⅰ、Ⅱ、Ⅲ组,分别饲喂玉米秆、麦草、混合全价颗粒饲料,结果表明:(1)0~30dⅠ、Ⅱ、组与Ⅲ组间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275、0.284、0.268Kg,说明玉米秆和麦草颗粒饲料优于混合型颗粒饲料.(2)在30~45dⅠ、Ⅱ、Ⅲ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别为0.220、0.222、0.215kg.(3)试验Ⅰ、Ⅱ、Ⅲ组间的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耗料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I、II、III组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254、0.260、0.247 kg,平均耗料量分别为2.30、2.28、2.31kg; 除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III组(P<0.05)以外,Ⅰ组与Ⅱ组、Ⅲ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4)玉米秆全价颗粒饲料、麦草全价颗粒饲料、混合全价颗粒饲料都为较好的全价颗粒饲料;该三种饲料均适合规模化养殖育肥羊. 相似文献
8.
以300只柯尔克孜母羊分三个组分别与多浪羊、萨福克羊和柯尔克孜羊为父本进行杂交,初步分析了各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结果显示,多浪羊和萨福克羊为父本的F1代杂交优势明显优于柯尔克孜羊本品种F1代:实验组后代羔羊孕期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出生重平均在4.42kg以上,比对照组高出0.42kg,羔羊出生后生长速度比较快,到断奶平均日增重在200g以上,比对照组高出20g,4月龄后体长、体高、胸围、胸宽、胸深,管围,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体型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9.
10.
酵母样菌为真菌中常见的致病菌,随着临床深部酵母样菌感染的增多,从血液、脑脊液、胆汁等分离出酵母样菌也呈增加趋势,但增菌培养基的应用尚无认同。作者自制七种增菌培养基诱导血液酵母菌孢子生长并作具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在全国来说是最大的生产棉花基地。又是畜牧业基地之一。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副产品棉籽饼和棉籽壳富含蛋白质和磷.是畜牧业中蛋白质的来源。但是棉籽饼中的有毒成分一棉酚制约着它的利用率。主要因农牧民单一饲喂未加工脱毒处理的棉籽饼和棉籽壳.因此不断的发生着畜禽的中毒。动物对棉酚的敏感性不一样.猪、禽、羔羊和犊牛对棉酚最敏感.其次是反刍家畜。本文中主要介绍在新疆某一地区绵羊棉籽饼中毒的发病过程、绵羊中出现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利用尿素代替43.3%的高蛋白植物饲料饲喂肉羊,试验表明:萨福克羊的试验组较对照组羊日多增重22g,提高12%;陶赛特羊的试验组较对照组羊日增重多16g,提高7.4%。两组羊的饲料消耗费用,试验组均比对照组少2.7元,降低11.4%。另外在饲喂相同的条件下,萨福克与陶赛特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日增重分别多7g和19g,较对照组提高了1.4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13.
不同代乳粉哺育早期断奶湖羊羔羊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40只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为A、B、C组,分别使用代乳粉I、代乳粉Ⅱ及代乳粉Ⅲ,对照组为D组,随母羊自然哺乳,共进行了40天的饲养试验,研究其对羔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腹泻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40、50日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D组体重显著低于A、B、C组(P<0.05),而A、B、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0-30日龄时,B、C组日增重显著低于D组(P<0.05),而A组日增重虽低于D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1-50日龄4组羔羊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51-60日龄,A、B、C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B、C组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D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00g、130g、100g.60日龄时,A组体高显著高于D组,B、C、D三组间差异不显著;体长和胸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全期,A、B、C腹泻次数依次为11、10、7,低于D组(13). 相似文献
14.
本次试验旨在判断饲喂整粒玉米是否影响绵羊育肥性能。通过2014年3月20日至5月30日对新疆兵团第九师164团育肥羊场100只德国美利奴与哈萨克羊的杂交后代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羊只平均日增重(246.5±28.9) g、屠宰率(47.89±1.22)%,对照组羊只平均日增重(209.3±25.4) g、屠宰率(47.78±1.06)%,两组间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绵羊育肥中可用整粒玉米代替粉碎玉米,即可提高绵羊育肥的日增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省饲料粉碎机械的磨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育肥成本,提高绵羊育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养殖园区建设为养羊业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是细毛羊良种选育和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归纳总结了新疆兵团七十四团细毛羊产业养殖园区建设、饲草基地建设及放牧羊群繁殖生产等管理经验及配套技术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养羊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肉羊在舍饲、放牧补饲和全放牧条件下的肥育效果,进行了不同饲养方式的肥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舍饲组育肥体重平均为47.25kg,比放牧补饲和放牧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2.60%和28.13%,差异极显著(P<0.01)。经屠宰测定和胴体分割测定:舍饲组屠宰率、净肉率为51.29%和43.19%,比补饲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4.57、8.21和4.65、7.58个百分点。舍饲组每只羊平均多盈利30~50元。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适应新疆规模化羊场的杂交生产体系,提高种羊利用率及当地绵羊的生产性能,以萨福克羊为父本、湖羊为母本,在规模羊场开展杂交应用试验。以出生日龄相近的萨湖F1为试验组,湖羊羔羊为对照组,测定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体重、6月龄体尺等生长指标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等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萨湖F1羔羊的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体重及日增重显著高于湖羊F1羔羊(P0.05),6月龄萨湖F1羔羊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及净肉率显著高于湖羊F1羔羊(P0.05)。利用萨福克杂交改良规模羊场湖羊,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杂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1982年家畜品种资源和田羊生产性能调查数据为对照组,以近年对和田羊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实验组,通过20年间和田羊主要生产性能前后变化,做出分析和研究,从中探索出和田羊生产性能变化的相关性及其规律,掌握和田羊羊毛品质、体重、产毛量等主要生产性能的遗传性、风土驯化的主要原因,为和田羊本品种选育和基因库保护探索行之有效的育种、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绵羊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改进羊的繁殖技术成为规模羊场提高效益的关键途径。研究羊鲜精保存技术,建立种公羊站辐射周边提供优质鲜精将大大提高优质种羊利用率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力度。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鲜精保存技术支撑,种公羊站建设相对滞后。洛阳市畜牧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受河南省畜牧局委托承担冻精及鲜精稀释液研发任务。目前研发出了短期(3d)及长期(13d)保存鲜精稀释液配方,在低温(0℃~4℃)保存,3d内活力衰减5%以内。2018年3月-2018年8月在洛阳市畜牧良种繁育推广中心进行了鲜精低温保存及人工授精技术试验。对本单位4头杜泊、4头澳洲白和3头萨福克纯种绵羊种公羊采精后做低温保存技术处理,用处理后的鲜精进行24h、48h、72h活力评定,并选择2岁90只湖羊母羊经同期发情处理后,人工授精。结果是24h受精率达80%,48h受精率达73.3%,72h受精率63.3%,3d内受胎率有一定的差异。但为解决种公羊站短途运输及中长途运输鲜精问题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