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病灶大小是否影响超声对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恶性病灶的检出及能否作为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病灶活检的指征.方法 超声检查发现而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病灶816个.根据病灶最大径将全部病灶分为≤0.5、0.6-1.0、1.1-1.5、1.6-2.0和>2.0 cm 5组.分别比较全部病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不能触及乳腺肿瘤(触诊“阴性”)的超声定位方法和手术切除方法,达到早切除、早诊断、早治疗,而且手术创伤小的目的.方法:对2007年3月~2013年2月于我院超声定位手术切除触诊“阴性”乳腺肿瘤5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患者乳腺肿瘤均予以全部切除,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原位癌1例,乳腺腺病21例,乳腺纤维瘤27例.结论:超声定位手术切除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方便、准确、创伤小、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及切除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6例乳腺触诊阴性病灶行X线检查确定病灶位置,采用导丝立体定位乳腺病灶,根据定位导丝指引完整切除病灶及定位导丝,切除标本行X线检查,证实预定病灶已完整切除,标本做病理检查,确定病灶的病理类型。结果146例乳腺病灶中乳腺癌21例,占14.38%(21/146),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1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6例)共23例,占15.75%(23/146),良性病变102例,占(69.86%,102/146)。结论立体定位切除活检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准确,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对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病灶应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灶患者64例,应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结果64例患者71个病灶均获得准确定位且成功切除,术后病理诊断65个(91.55%)为良性病灶,6个(8.33%)为恶性病灶,其中32个乳腺腺病合并纤维腺瘤形成,14个纤维腺瘤,13个乳腺腺病,3个导管内乳头状瘤,2个乳腺慢性炎症,1例积乳囊肿,4个浸润性乳腺癌、1个导管内癌以及1个髓样癌。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对触诊阴性乳腺微小病灶具有定位准确可靠的优点,对于术中准确探查并完整切除病灶、减少乳腺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定位导丝定位切除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利用乳腺定位导丝进行穿刺定位对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灶活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临床触诊阴性、超声检出乳腺微小病变的患者,对此类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穿刺定位,并随后手术切除定位的病灶.结果: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报告:乳腺癌4例(8%),余46例为良性病变.手术中出现4例导丝移位.结论:超声引导定位导丝定位切除乳腺肿块是临床触诊阴性的微小病变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其定位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3年4月~2008年10月对门诊及体检者行FFDM的20 000余例中遇到的乳腺病变建立病理结果与影像表现数据库,得到257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全部病例采用平板2000 D FFDM机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尾位、侧斜位,必要时加摄侧位及局部点片.257例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腺病灶均行术前定位.结果: (1) 良性病变179例,恶性病变78例.(2) 179例良性病灶中,单纯钙化占68.16%;78例恶性病灶中,单纯钙化占57.69%,且其中以簇状钙化占比最高,为66.67%.(3) FFDM对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46%、79.89%和82.49%.结论: FFDM及其术前定位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检出及指导外科手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梁建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1):126-127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病灶的效果及应用经验。方法: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对120例共265处乳腺病灶实施麦默通微创切除术,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作用。结果:良性病变263处,其中乳腺纤维腺瘤188处,乳腺囊肿22处,乳腺增生43处,乳头状瘤5处,硬化性腺病5处。恶性病灶2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良性病例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病灶,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下导丝定位在切除乳腺触诊阴性病变(NPBL)的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140例行乳腺检查的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病变定位方法分为导丝定位组70例和常规定位组70例,导丝定位组在术前进行超声导丝定位肿物,常规定位组采用术中超声定位或者体表标记法定位肿物,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用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导丝定位组术前超声下导丝定位肿物共76个,术后超声随访显示病灶均已切除,未发现病灶残留。两组NPBL患者手术切除用时比较,导丝定位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常规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37,P=0.000)。两组NPBL患者满意度比较,导丝定位组满意度明显大于常规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1,P=0.000)。结论 对于切除NPBL的治疗,术前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准确地切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乳腺隐匿性病灶定位穿刺切除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影像检查阳性的隐匿性乳腺病变行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引导手术切除活检的技术操作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线或CT摄片显示成簇的细小钙化、模糊小结节及局部结构紊乱等微小病灶,通过穿刺留置导丝于可疑的病灶区,然后手术切取活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呆:38例45处病灶均一次性定位成功,未发生出血、导丝脱出等并发症。X线钼靶定位穿刺25处病灶,其中小结节边界模糊致密灶3处,成簇或较集中的微小钙化灶21处,局部结构紊乱1处。CT定位穿刺20处病灶,其中小结节边界模糊致密灶15处,微小钙化灶4处,局部结构紊乱1处。病理结果:恶性病变3例3处病灶,癌前病变4例6处,良性病变31例36处。结论: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引导手术活检术对乳腺隐匿性病变定位准确,不仅能使手术精确切除乳腺微小病灶,又能有效减少腺体损伤,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发病率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1].乳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是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橘皮征、酒窝征、腋窝淋巴结肿大及乳头溢液等,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癌细胞转移及器官病变等,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需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干预[2,3].本研究旨在分析钼靶定位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钼靶X线立体定位结合超声引导定位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的准确性,探讨钼靶X线立体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对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乳腺隐匿性病灶患者行术前钼靶X线立体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2种定位方法的准确率。结果 1例(1.9%)钼靶X线立体定位及超声定位检查均偏离。余51例(98.1%)定位成功,其中2例(3.8%)钼靶X线立体定位偏离,超声定位成功;3例(5.8%)超声定位偏离,钼靶X线立体定位成功。钼靶X线立体定位准确率(94.2%)与超声定位准确率(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时,定位检查非常必要,钼靶X线立体定位及超声引导定位检查均准确率高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