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做好这一点,需要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检验科人员等多方面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本文分析上述人员对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旨在说明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认为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范旭 《中外医疗》2012,31(13):191-191
生化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也是全面质量控制的难点,如果做得不到位,整个质量控制工作就无法做好。将导致检验结果不能有效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可靠的医学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检验,为临床提供真实有效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涉及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整个过程,其中分析前质控是质量管理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而分析前的影响因素非检验人员可完全控制,需要医师、护士,甚至患者的参与和配合.因此,要提高检验质量必须加强与临床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因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还未引起广大检验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影响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因素,旨在重新认识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前提,分析前的质量没有保证,不论分析中的质量多好,仍然得不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文献报道表明,分析前过程占整个检测周期的57.3%,临床对检测结果 不满意原因70%~80%可追溯到分析前过程.因此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医学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可以显著提高了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方法:建立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注重检验医学与临床的沟通,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检验项目的选择、申请单的填写、患者的准备、采样时间的选择、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标本的运送等几个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标本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病区检验标本收集与送检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结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在临床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共同把好分析前的检验质量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基层医院检验科的检验的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检验质量控制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检验信息是否可靠、有效的基础,常被基层医院检验科忽视.只有严格管理分析前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生化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整个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和先决条件。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不断改进、完善和更新,实验方法学研究在微量、简便、快速、准确的基础上,正朝着微量、高精度、大批量、多指标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但是,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与拓展.都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误差,因此加强血液标本室前质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下面对影响血液标本室前质控的主要因素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但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而有文献提到,检验分析前误差中有65%出自临床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人员能否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待检标本,是能否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护理人员在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璐 《实用医技杂志》2014,(12):1344-1344
<正>完整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检验前质量控制、检验中质量控制、检验后质量控制,有资料表明30%60%的不满意报告单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1],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1标本采集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1.1患者准备:患者在抽血前饮食、运动、体位、药物以及一些周期性指标都会影响检测结果。临床上大多生化指标都要  相似文献   

11.
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分析前检验质量的控制,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按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前检验质量缺陷发生率。结果:采用两年的标本,进行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比较、统计、讨论通过专业知识宣教、编制不合格标本登记本、建立标本验收制度、改进标本运送流程等措施,有明显疗效。结论: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是当前检验质量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思路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临床检验结果与数据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室前、室中、室后质量控制及检验师与临床医师双向沟通两方面探讨了检验质量控制的思路与体会,对于研究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具有一定意义,并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朱丽林  王慧珍  杨锐 《吉林医学》2011,32(12):417-418
目的:为了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保证检验标本质量,必需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操作规程,以级各种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提高合格标本的送检率。结果:通过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建立和持续改进,不合格标本数量持续下降,有效地提高检验质量。结论:检验人员有必要和临床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分析前质量控制内容,将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质量控制,共同制定、编写适合于本医院的标本采集手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最佳的结果,保证医疗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潘义勤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54-1155
保证检验质量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仪器和检验人员的熟练操作,作为检验前质量控制重要环节的送检标本是否合格,也是保证最终结果正确的重要因素,而临床标本的来源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因此,定期给护理人员进行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的教育和培训,是保证检验结果质量、实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我们自1998年开展这项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做好常规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结果: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分3个流程,分别是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每个流程各有各的特点和方法.结论:做好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概括为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现在检验科很重视室内质控,但检验前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忽视。我们通过对异常结果查找原因,收集整理。认为加强检验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现代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部分.分析中、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已被检验界所重视,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做不好,得不到正确的标本,就无从谈起结果正确与否.最主要的是在分析前还存在一些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如住院患者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贮存及送检过程等.  相似文献   

19.
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有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控制过程,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已被广大检验工作者所重视,通过规范操作、设立室内质控品和室间质评来监控检测的整个过程,使结果分析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分析前质量控制因具有相对不可控性,对检测的结果影响大,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样本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样本的运送,样本到达实验室后分析前的处理,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评价检验质量的标准以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为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标本检测前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合格的标本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但因为检验过程的流程化,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成为我们最难控制的环节,因标本采集、运送、传递等因素引起不正确检验结果要比检验操作中的错误更多见.有资料统计,临床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