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方法选择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的白内障52例(52眼),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及前房深度。结果术后6个月,50眼(96.15%)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与术后6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和前房深度分别为(35.8±3.6)mmHg、(1.56±0.37)mm,术后6个月眼压和前房深度分别为(14.7±3.1)mmHg、(3.29±0.73)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白内障合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研究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视力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提升(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前房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均有增加(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组织损伤较小、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47例(56眼),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均<180°.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比较病人手术前后的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病人最佳矫正视力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开放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1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80只眼,观察术后的视力情况、眼压及前房深度、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术后的视力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达80.0%。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而前方深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祝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89-159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2例(35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下降明显(P<0.05)。眼底、视野无进行性损害。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43眼)伴有不同程度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药物控制眼压基本正常后,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及前房深度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眼压药物控制在1.94~3.30 kPa,平均(2.44±0.19)kPa,术后6个月眼压平均为(1.80±0.27)kPa,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术前前房中央深度为(1.42±0.27)mm,术后6个月为(2.58±0.3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梅 《吉林医学》2011,(6):1064-106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5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房角形态等项目。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术前与术后各项指标对比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眼房角开放程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肯定。术中应注意若房角关闭<180o,只做白内障摘除术即可。切口密封要严密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分期青光眼、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白内障一期联合手术以及单纯白内障手术等.我们自2004年起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28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眼压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方法,且术后炎症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0例(6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眼压、最佳视力、500μm房角开放距离、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 术前最佳视力<0.1有12只眼,0.1≤视力<0.3有21只眼,0.3≤视力<0.5有25只眼,≥0.5有10只眼;术后最佳视力<0.1有2只眼,0.1≤视力<0.3有10只眼,0.3≤视力<0.5有20只眼,≥0.5有36只眼。手术后1个月患者最佳视力较手术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6,P<0.001)。术后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500μm房角开放距离及前房深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7/68)。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增加房角开放距离,改善视力,减少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161例患者的226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房角关闭区域用辅助钩和灌注头进行钝性分离。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对视野及眼压进行追踪,随访时间≤3年者186眼,>3年者40眼。结果有1只眼再发作眼压升高,施行小梁切除术后又出现眼压升高,前房硅管植入后眼压得到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中央前房平均加深1.1mm,周边前房平均加深0.2mm。除再发眼压升高的1只眼的视野继续损害外,215只眼均无视野缩小。结论除炎症引起的青光眼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具体适应证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 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为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 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改变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视力<0.1 者12 例(8.00%),0.1-0.3 者14 例(9.33%),0.3~0.5 者47 例(31.33%),>0.5 者77 例(51.34%); 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50 眼眼压均在13-18mmHg 范围.术后患者平均前房深度3.05~4.05(3.75±0.55)mm,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患者150 眼房角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可解除患者瞳孔阻滞、提高患者视力,有效控制眼压,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与先行小梁切除再行超声乳化分期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应用药物治疗不能降低眼压(I>35 mmHg)~J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眼,其中16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16眼采用小梁切除术后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视力提高及眼压降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择期手术组面临小梁切除术后人工晶体度教计算不确定,术后散光以及晶体膨胀加重浅前房问题.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结合患者情况、眼压情况、手术熟练程度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在降低眼内压和改变眼前节结构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77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AS-OCT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对视力、眼压及视野进行追踪,术后随访3mon。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前平均眼压(26.7±11.0)mmHg,术后3mon眼压(15.2±5.3)mmHg,P=0.000,均无视野缩小;距巩膜突500、750u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及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前房深度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伴发的原发性青光眼的眼内压,同时,使房角增宽、前房深度增大,但具体适应症及其降低眼内压的效益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2眼,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入院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术中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眼压稳定,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术后1d、1周、3个月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具有显著的降压和增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行超声乳化自内障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10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在高眼压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观察疗效。结果:8只眼术后眼压降至正常,2只眼术后早期眼压稍高,行药物降眼压治疗眼压降至正常。术后随访6—24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者1眼,0.1—0.3者5眼,≥0.3者4眼。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评价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住本院青光眼病区资料完整的 2 7例 (2 7眼 )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 ,19例为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8例为继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患者入院后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 3个月~ 4年 ,平均 (19± 1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35± 0 19,明显好于术前 0 11± 0 0 7(配对秩和检验 ,P<0 0 5 ) ;眼压 (2 0 3± 0 72 )kPa及联合使用不同类抗青光眼药物的种数 (0 87± 0 4 2 )种 ,较手术前的 (4 0 9± 1 6 1)kPa和(2 6 7± 0 2 4 )种药物减少 (配对秩和检验 ,P <0 0 5 ) ;前房深度也由术前的 (1 2 5± 0 5 6 )mm加深到术后的 (2 4 3± 0 6 7)mm(配对t检验 ,P <0 0 5 ) ,原来狭窄的房角增宽 ,关闭的房角部分开放。【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新的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闲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35例(42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38只眼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只眼为慢性闲角型青光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期为1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眼压均有效控制在1.46~2.26kPa(11-17mmHg)范围,不需再用降眼压药物,中央前房深度加深,房角增宽,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的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闲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83例(89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视野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该组83例患者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后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眼压叫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前房深度较治疗前显著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静态前房角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巩膜突可见范围均有不同程度增宽,均〉180°范围,视野范围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该组83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前房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深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海梅 《河北医学》2011,17(4):441-44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7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39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36例39眼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