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22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三维适形组11例和常规组11例,分别采用三雏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进行治疗.结果 三维适形放疗组近期有效率100%,常规放疗组4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放疗组的放射性肺炎、血液毒性均较常规放疗组低.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用于食管癌治疗比常规放疗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二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74例食管癌患者行3DCRT放疗(3DCRT组),并与同期行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F)(CF组)放疗的7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放疗近期有效率为82.7%,其中3DCRT组放疗近期有效率为86.2%,CF组放疗近期有效率为7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27)。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P=0.045),两组患者血液毒性反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P=0.023)。3DCRT组和CF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7%、43.2%、23.9%和61.4%、33.5%、17.4%,3DCRT组1、2、3年生存率高于CF组(χ2=3.89,P=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不同放疗方式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分别为0.038、0.026)。结论 3DCRT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肿瘤靶区周围组织的照射剂量,降低患者血液学毒性反应,明显提高食管癌的局控率及生存率,临床分期、不同放疗方式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1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放疗(CRT)、(CRT组,n=24)、调强放疗(IMRT) (IMRT组,n=23)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3D-CRT组,n=24),总剂量均为60 Gy.观察不同放疗组靶器官的受线量,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3D-CRT组患者肺、心脏和脊髓接受的放射线的剂量[(27.45±10.01)、(15.89±11.12)、(20.37±3.01)Gy]明显低于CRT组[(38.02±11.22)、(25.65±4.89)、(28.58±3.72)Gy]和IMRT组[(33.98±11.43)、(20.98±10.01)、(29.89±3.04)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MRT组和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RT组(P<0.05),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气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MRT组和3D-CRT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CRT组,而白细胞未减少的概率高于CRT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但IMRT和3D-CRT对周围的正常组织的伤害小,引起的并发症比较轻,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比研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等3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中的优缺点.方法:1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订模拟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方案,3种方案照射剂量均为1.8~2.0Gy/次,5次/周,50Gy/5~6周.结果:与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相比,食管癌术后照射中IMRT有最好的剂量分布,既可明显提高靶区的剂量,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结论:食管癌术后采用IMRT优于3DCRT和常规模拟机放疗,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的近期疗效.方法 6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3DCRT,采用东软公司精确放疗系统,包括NMSR600型直线加速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全自动多叶光栅,CT模拟定位系统.观察放疗副作用、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3DCRT显示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且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急性放射性损伤情况,为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随机挑选3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放疗。对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及急性放射性损伤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放疗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化疗进程。适形放疗组患者有2例发生Ⅰ级食管放射损伤,1例发生Ⅱ级食管放射损伤,1例发生Ⅲ级食管放射损伤,1例发生肺部放射损伤,未有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有4例患者发生放射性气管炎,适形放疗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较低,但两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放疗的损伤,更有利于患者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陈育标 《中外医疗》2014,(1):7-8,17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患者适形放疗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A组),选取同期60例行常规放疗的食管癌患者(B组),对比分析二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甲级、乙级占比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2、3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4.3%、63.1%与46.5%,生存率分别为68.0%、57.8%与45.1%,三年的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法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水平,提高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放疗科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行常规放疗的6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比较,探讨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总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放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不同放疗方式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能最限度地降低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分期与不同放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3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毒性反应,生存率、控制率及预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为0%,部分缓解率为72.22%,总有效率为72.22%;1、2年生存率为75%和44.44%,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2年局部控制率为80.56%和52.78%;毒性反应为急性食管反应和急性放射性肺炎。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毒性反应较小,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疗效和副反应。方法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对40例Ⅰ-Ⅳ期肺癌病人进行治疗,单次靶区周边处方剂量2-6Gy,每周3-5次,总量60-72Gy;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肺癌病人40例,DT1.8-2Gy/次,1次/天,总量60-70Gy;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CR PR)35例,占87.5%,其中CR8例占20%,PR27例占68%,临床症状改善率96.7%,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为13.5%;对照组:治疗有效(CR PR)31例,占77.5%,其中CR3例占7.5%,PR28例占70%,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1.63%,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对比,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改善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症状改善率,与传统的常规放疗方法比较副反应明显减轻,患者易耐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肺癌新的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行临床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9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切除胆囊,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在手术需用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试验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伴随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切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开腹。使用该种手术方法发生的并发症也要明显减少,具有临床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207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81例采用常规序贯介入治疗。126例采用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与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同术期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在介入治疗后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AFP值(P〈0.05)船在反应肝功能的ALT、ALB及Child-Pijgh评分方面,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嚷现出对介入治疗良好的耐受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67%、22.34%、26.76%,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0.86%、36.88%、47.8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30%、84.26%、78.87%,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54%、72.34%、6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在有效控制肿瘤复发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肝脏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分割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超分割放疗方案,常规组实施常规放疗方案;6~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和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CR+PR)为83.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损伤中除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分割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放疗,且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放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和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达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或SD(稳定)则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病情出现PD(进展)或主动提出终止内分泌治疗,再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中CR 6例,PR 29例,总有效率(CR+PR)为62.5%;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以ER、PR双阳性疗效最好,有效率为78.38%.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用于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小,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措施治疗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门诊及住院的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2例,随机分为A组(64例)、B组(68例),A组给予替米沙坦每日80 mg,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2次/d,B组除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外,针对伴有的物质代谢紊乱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化疗配合应用乳安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单侧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CAF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期问配合应用乳安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消化道反应、抑制白细胞计数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配合应用乳安汤能够安全、有效地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频率为 13.5 6MHz高频热疗机每次局部照射 4 5~ 6 0min ,2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  4 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经 2疗程治疗后 ,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其中有 2 9例 (占 72 .5 % )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有 10例患者B超检查提示肿瘤有所缩小 ,并获得了再次手术机会。结论 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DSA下行双下肢血管造影,参照泛大西洋协作组共识(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股·动脉的分级标准,符合其中的A、B级;按照Wagner分级3级以下,共62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每一级中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介入治疗组32例和传统治疗组30例。介入治疗组根据血管状况采取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传统治疗组给予静脉改善微循环、口服抗凝等药物治疗。观察溃疡处颜色、肉芽生长情况、溃疡深度变化,观察足部感觉变化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测定踝臂指数(ABI)和经皮氧分压(TcPO2)。结果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恢复有效率为87.5%,传统治疗组有效率为60%,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BI和TcPO2。结论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