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库显示,肺癌仍然是导致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且大多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总体预后较差[2,3]。胸部CT和肿瘤组织活检是目前肺癌早期筛查、监测病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的主要临床方法[4]。然而目前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胸部CT和组织活检的比例并不高[5]。因此一种新型肿瘤检测方式:液体活组织检查,已成为近几年癌症管理中的关键工具。  相似文献   

2.
 循环游离DNA (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是指游离于细胞外的核酸片段。肿瘤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比例的cfDNA来源于肿瘤细胞,称之为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其中包含了来源于肿瘤的突变和基因变异信息。而新的、更加高效的检测技术的开发使得ctDNA发展成为新的标志物。本文就ctDNA在肿瘤早期诊断、预后、疗效评估及跟踪新的突变中的应用作一综述,重点概述其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靶向治疗和监测肺癌的复发与转移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尚未有任何一种检查和检测手段能够用于指导肺癌的全程治疗。近年来,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快速发展,循环肿瘤DNA(ctD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估手术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ctDNA作为一个具有无创、可重复等优点的生物标志物在NSCLC的应用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难、对传统治疗不敏感、易复发等特点,预后不佳.其诊断方法中的立体定向活检术在脑深部病变活检中仍存在较高风险,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DNA检测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较低.因此,需探索和发现临床样本,获取简易且风险性低、结果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脑脊液中的循环生物学标志物,包括循环肿瘤DNA、微RNA以及代谢物,有望对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提供准确的评估.本文对上述脑脊液循环生物学标志物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和潜在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属于血浆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的一种,是通过凋亡或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或由肿瘤直接分泌。ctDNA携带肿瘤特异性基因特征和表观遗传学特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重排、拷贝数变异和甲基化改变。ctDNA属于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高、创伤性小等优势。ctDNA可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癌症的筛查和诊断、指导治疗、监测治疗效果、分析术后残余病灶及预防疾病复发。本文对ctDNA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乙醇脱氢酶含铁1(alcohol dehydrogenase iron containing 1, ADHFE1)属于乙醛脱氢酶家族成员,该基因编码羟基酸-氧酸转氢酶,负责哺乳动物4-羟基丁酸的氧化。ADHFE1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并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ADHFE1在多种癌症中均异常表达,其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mRNA表达和DN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因此,本文就ADHFE1在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方面追踪了国内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并系统分析了ADHFE1通过c-Myc、cyclin D1/p21/p27/p53信号通路调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为有效制定临床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疾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作为生物小分子参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在血浆/血清中检测到稳定的miRNAs,称之循环miRNAs。在本文中作者综述了循环miRNAs作为不同心血管疾病潜在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及脑卒中等,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疾病诊治和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液体活检的一部分,ct DNA检测因其实时动态、无创、可重复性等优势,已经被广泛研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越来越高发,而ctDNA在协助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复发预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在实现结直肠癌的精准化治疗方面有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死因。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包括手术和化疗在内的治疗方法的进步,其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治疗后出现复发。循环肿瘤DNA(ctDNA)是来自肿瘤细胞的循环游离DNA(cfDNA)片段,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监测结直肠癌患者的放化疗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与传统的生物标志物相比,ctDNA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并且可以在患者的血清中稳定存在。通过检测ctDNA的水平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的诊疗过程中,ctDNA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ctDNA水平,可以较早期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患有结直肠癌。同时,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tDNA水平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结直肠癌的随访中,ctDNA同样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ctDNA水平,可以有效地判断患者的复发情况。若患者血清ctDNA水平持续升高,则表明患者可能出现了复发,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干预。总之,ctDN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具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并在肿瘤诊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精准诊疗成为了未来的趋势.目前常用的组织穿刺活检存在穿刺偏倚、创伤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方法就成为研究的重点.循环肿瘤DNA(ctDNA)来源于肿瘤,能很好的反映肿瘤的基因信息,并且会随着肿瘤的进展发生相应的改变.近年来ct...  相似文献   

11.
循环核酸是指存在于血液(血浆或血清)中的细胞外游离DNA和RNA.肿瘤患者血循环中核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研究证实其来源于肿瘤细胞,并且与原发肿瘤有着结构或功能上的某些一致性,因此循环核酸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可能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当前血浆(血清)DNA如Ras和p53基因突变、微卫星改变、肿瘤抑癌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和肿瘤相关病毒DNA等以及肿瘤相关RNA如酪氨酸酶RNA、端粒酶成分RNA、不同肿瘤相关基因编码的mRNA和病毒RNA等检测在肿瘤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循环核酸测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选择125例正常健康妇女、82例妇女良性肿瘤、78例乳腺癌、68例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5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结果:单项检测CEA、铁蛋白和LDH比值的阳性率分别为乳腺癌45%、62%和58%;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50%、58%和61%;卵巢恶性肿瘤67%、68%和79%。3种肿瘤标志物联检的综合阳性率乳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3%,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诊断符合率为90%、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为96%。结果提示: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妇女恶性肿瘤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陈敏捷  钟征翔 《浙江医学》2018,(9):1014-1019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肿瘤进展快且较早出现局部浸润与转移。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肿瘤复发、转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有的CTCs检测技术包括富集与鉴定两部分,但因其在外周血中数量较少,检测难度大,至今无统一标准。目前研究发现胰腺癌CTCs作为“液体活检”,在临床诊断、检测肿瘤复发转移、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TCs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循环DNA与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提取血浆循环DNA并进行定量检测,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血浆循环DNA的差异。结果: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肺癌复发转移患者在复发转移前、后血浆循环DNA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浆循环DNA有可能作为肺癌复发转移的一种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对妇科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7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细胞DNA含量,并对DNA倍体和细胞周期各时相比例进行分析。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异倍体率和S期增高率分别为50.0%、42.3%,并且50岁以上患者明显高于50岁以下者,有明显差异(P〈0.01);腺癌明显高于鳞癌(P〈0.05);卵巢癌异倍体率及S期异常率最高,而宫颈癌最低;随病理分级的增高,异倍体率及S期异常率也呈增高的趋势。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DNA倍体的分析,可以有效地了解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及恶变程度,从而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今毅  谢文  余小萍  郑晖 《医学争鸣》2007,28(11):1024-1026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循环DNA的含量及其p16基因5' CpG岛甲基化状态的改变. 方法:收集61例乳腺癌患者、3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样本,抽提血浆循环DNA,以SYBR green I荧光染色法行DNA定量;利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1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和相应癌组织p16基因5' CpG岛甲基化状态的改变. 结果: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健康自愿者肿瘤循环DNA浓度分别为(65.0±45.3), (19.0±9.5)和(13.0±7.3) μg/L,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浓度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自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1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和相应癌组织p16基因5' CpG岛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检出率分别为44.3%和46.2%,两者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 结论:血浆肿瘤循环DNA的定量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恶性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血浆循环DNA检测在鼻咽癌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完善一种新的体外循环DNA(cDNA)检测方法,并探讨cDNA检测在鼻咽癌(nasopharyr-geal carcinoma,NPC)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经病理证实的NPC患者以微量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抽提血浆DNA,以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测定含量,并以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临床分期各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可见有明显差异;不论治疗前后,NPC患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cDNA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根据Ct值的逐渐减少,可见含量水平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呈增高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Real-time PCR法测定NPC患者cDNA,对临床NPC的诊断、疗效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选择125例正常健康妇女,82例妇女良性肿瘤,78例乳腺癌,68例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5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和铁蛋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结果:单项检测CEA,铁蛋白和LDH比值的阳性率分别为乳腺癌45%〉62%和58%:子宫吕和子宫体癌50%,58%和61%;卵巢恶性肿瘤67%,68%和79%。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微卫星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ang JZ  Qin LX  Ren N  Ye QH  Ying WD  Liu YK  Tang Z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62-166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循环DNA微卫星变异的特点及其与肿瘤组织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位于染色体8p上3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62例肝细胞癌血浆、组织标本的DNA进行了杂合性缺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结果 在联合检测的3个微卫星位点上,39例发生了LOH的组织标本其对应的血浆标本中有33例在相应位点检测到了相同的改变,一致性为84.6%;在19例MSI阳性的组织标本中,其对应的血浆中有14例检测到了相同的MSI,一致性为73.7%;62例HCC血浆DNA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阳性率(58.1%,36/62)明显高于MSI(29.0%,18/62)(P〈0.01);HCC组织、血浆DNA在D8S277位点的MSI阳性率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位点(P均〈0.05)。结论 HCC血浆循环DNA与肿瘤组织微卫星变异有较高的一致性变化,血浆循环DNA可以用来反映肿瘤组织的微卫星变异;LOH方式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SI的作用次之;D8S277是HCC中对MSI敏感的一个检测位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