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测定丙肝病毒RNA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氯仿-异丙醇方法和核酸提取柱方法提取临床血清标本中的丙肝病毒RNA,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样本中丙肝病毒RNA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的灵敏度接近,对临床标本的测定结果有着良好的相关性,但核酸提取柱方法所得结果的重复性明显优于氯仿-异丙醇方法的重复性。结论:采用核酸提取柱方法处理标本,可提高丙肝病毒RNA定量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CV-RNA 载量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检测抗-HCV 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抽取 CLIA 法抗-HCV 检测有反应性标本58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进一步检测 HCV-RNA。结果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CV-RNA,阴性225例,阳性362例,阳性率为61.67%,且阳性标本比例与 CLIA 法 S/CO 比值呈正相关。结论HCV-RNA阳性率与 CLIA 法 S/CO 比值呈正相关,可根据 S/CO 比值预测 HCV-RNA 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总抗原检测方法在丙肝病程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40位丙肝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治疗3个月时、治疗6个月(停药)时,停药6个月后等不同时期进行采血,收集血清或血浆标本,用抗-HCV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HCV核酸(RNA)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HCV总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结果从患者确认感染丙肝到治疗结束抗-HCV检测均呈阳性,而HCV-RNA检测和HCV总抗原检测会随着病程的变化而变化。本次共检测了189例标本(40位患者不同时期标本总例数),其中HCV-RNA阳性51例,该51例阳性标本中,HCV总抗原检测阳性44例,阳性检出率为86.27%;138例HCV-RNA阴性标本,有3例HCV总抗原检测为阳性(2.2%)。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P>0.05)。HCV总抗原检测其OD值会随着病程的变化而相应改变,可以较好地反应丙肝患者的病程状况。结论 HCV总抗原检测方法在丙肝病程监测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适合在缺少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的中小医院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HCV-RNA检测,对抗-HCV阳性患者作进一步的验证检测或补充,更好地应用于丙肝患者的病程监测。  相似文献   

4.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PCR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CV-RNA。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为49.4%,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6.7%,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和HC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ELISA法检测抗-HCV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确证实验,结合酶联免疫法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9例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肝病中心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抗-HCV阳性患者,分别用磁珠法和TRIZOL法提取血清标本中HCV RNA,用FQ-PCR技术检测HCV RNA,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89例抗HCV阳性标本中以磁珠法提取核酸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73.0%(65/89),以TRIZOL法提取核酸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65.1%(58/89),两法提取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76,P0.05)。两法所测浓度结果换算成对数值,经t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磁珠法提取HCV RNA可用于HCV感染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HCV阳性和抗-HCV阴性与丙型肝炎核酸(HCV-RNA)载量关系及其在丙型肝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该院236例丙型肝炎患者,抽取所有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抗-HCV,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CV-R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抗-HCV总检出率为83.4%(197/236),HCV-RNA总检出率为87.1%(207/2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抗-HCV和HCV-RNA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8.7%(233/236)。HCR-RNA阳性和阴性患者AL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HCR-RNA和ALT相关系数为r=0.86(P=0.00)。结论联合检测抗-HCV和HCV-RNA,可早期确诊HCV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对母乳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病毒沉淀浓缩法(PEG法)和碱液直接裂解法提取HBV DNA阳性产妇乳汁HBV DNA,并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以酚-氯仿提纯法作为核酸提取对照方法。结果当母乳HBV DNA≥104 copy/mL时,PEG法、碱性直接裂解法提取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21/21);当母乳HBV DNA水平为103~<104 cop-y/mL时,PEG法提取标本检测阳性率为93.75%(30/32),高于碱液直接裂解法提取标本的检测阳性率71.88%(23/32)(P<0.05)。结论 PEG法提取母乳HBV DNA能提高母乳HBV DNA检测阳性率,能够为科学、安全的母乳喂养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核酸提取方法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乙肝病毒核酸中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对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含量中应用进行评价,为临床方法学选择和实验结果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直接煮沸裂解法、NP-40煮沸裂解法、沉淀煮沸裂解法、磁珠核酸提取法等4种核酸提取方法提取乙型肝炎血清标本和含不同含量肝素的血清标本中HBV DNA模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对其进行准确定量,从提取效率、抗干扰能力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4种核酸提取方法中磁珠核酸提取法提取效率为最高,对数换算后,以此相对提取效率为100%,则直接煮沸裂解法为最低81%(P<0.05)、NP-40煮沸裂解法为95%(P>0.05)、沉淀煮沸裂解法为88.7%(P<0.05);从抗干扰能力方面,当肝素含量为500U/ml时,磁珠核酸提取法抗干扰能力最强,沉淀煮沸裂解法次之、直接煮沸裂解法和NP-40煮沸裂解法为最差,其HBV DNA含量抑制率分别为9.4%、13.5%、35.4%、52.7%。结论 本实验结果认为磁珠核酸提取法为实验室首选的核酸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清 HCV-RNA、抗-HCV抗体和肝脏酶谱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5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CV-RNA水平、抗-HCV抗体滴度,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水平。对照组为本院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HCV-RNA定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抗-HCV 抗体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ALT、AST、γ-GT采用酶速率法检测。结果15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同时检测 HCV-RNA定量和抗-HCV抗体滴度均为阳性的为80.7%,HCV-RNA定量与抗-HCV抗体滴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ALT,AST,γ-GT水平与 HCV-RNA水平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同时检测 HCV-RNA定量、抗-HCV抗体滴度可提高丙型肝炎的检出率,检测肝脏酶谱可一定程度评估肝脏受损状况,为丙型肝炎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会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3):1575-1575,1577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在丙型肝炎(简称丙肝)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0例健康体检者和600例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进行HCV-cAg和丙肝抗体(抗-HCV)联合检测,HCV-cAg阳性标本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CV-RNA确认。结果 400例健康体检者6例(1.5%)抗-HCV阳性,0例HCV-cAg阳性;600例住院患者12例(2%)抗-HCV阳性,4例(0.67%)HCV-cAg阳性(含1例抗-HCV阳性),HCV-RNA确认3例,二者符合率为75%。结论 HCV-cAg较抗-HCV的检测将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提前了,是HCV的早期诊断指标,HCV-cAg与抗-HCV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HCV的诊断率,对于HCV筛查有重要意义,是有效防范丙肝传播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uRNA)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份HcV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同时用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CV—RNA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这两种方法分别是用二氧化硅微粒法提取RNA和纯化柱法提取RNA。结果128份HCV抗体阳性的血清中二氧化硅微粒法HCV—RNA阳性率41.41%,纯化柱法HcV—RNA阳性率59.38%,纯化枉法优于二氧化硅微粒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P〈0.05)。49份HCV抗体阳性的血清中ALT异常,且ALT浓度变化与纯化柱法HCV—RNA水平呈正相关性(r=0.95,P〈0.05)。结论血清HCV—RNA检测对丙型肝炎诊断和病情监测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纯化柱法提取RNA具有更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总抗原(total HCV-cAg,tHCV-cAg)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及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3月丙肝患者血清标本66例,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HCV cAg,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型肝炎游离核心抗原(free HCV-cAg,fHCV-cAg)及丙型肝炎抗体(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HCV-Ab),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HCV-R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HCV-RNA,tHCV-cAg及fHCV-cAg阳性率差异,同时分析tHCV-cAg与HCV-RNA及ALT相关性,探讨tHCV-cAg联合检测HCV-Ab与HCV-RNA检测符合率.结果 66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CV-eAg阳性率与HCV-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5,P>0.05);tHCV-cAg量与HCV-RNA呈正相关:logHCV Ag=0.81 log HCV RNA-1.31(γ=0.83,P<0.05).tHCV-cAg阳性率与fHCV c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53,P<0.05).HCV-cAg阳性组ALT值异常率与HCV-eAg阴性组ALT值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7.47).tHCV-cAg联合检测HCV-Ab符合率与HCV-RNA检测达100.00%.结论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tHCV-cAg阳性率显著高于fHCV-cAg,与HCV RNA阳性符合率达96.08% (49/51),是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tHCV-cAg和HCV-RNA呈正相关性,与肝功能损害相关,是反映病毒的复制指标.tHCV-cAg联合检测HCV-Ab可减低丙型肝炎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在多种肺部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EGFR基因突变酶切富集PCR法对患者血浆游离核酸EGFR基因外显子-19缺失以及外显子-21 L858R发生突变.对血浆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吸烟史、TNM分期、病理类型以及吉非替尼治疗客观有效率与疾病无进展等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结果 (1)本组60例患者血浆标本共检测出EGFR基因发生突变数为29例,突变率为48.3%,且血浆EGFR基因突变多发生于肺腺癌患者中(P<0.01);(2)血浆中EGFR水平与肺部良性病变EGFR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肺鳞癌、肺腺鳞癌患者血浆中的EGFR水平与肺腺癌血浆中的EGF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在本组34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之中,血浆EGFR基因突变呈阳性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与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均要明显优于血浆EGFR 的基因突变阴性患者(P<0.01).结论 EGFR基因在多种肺部肿瘤中的突变率接近50%,且血浆游离核酸酶切富集PCR法能够灵敏而特异地对EGFR基因出现突变的情况进行检测,且基因突变检测呈阳性患者对吉非替尼的反应率要显著地高于野生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核酸提取试剂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适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流感病毒H3亚型、乙型Yamagata系细胞株和甲型H1N1型鸡胚株各1株,对其倍比稀释液及2015年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阳性的67份咽拭子样本,同时采用快速提取法及离心柱提取法提取病毒核酸,经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检测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快速提取法提取细胞培养液、鸡胚培养液中流感病毒核酸的最低检测限高于离心柱法10倍,咽拭子样本则高100倍;快速提取法提取核酸后检测到的病毒载量均低于离心柱法,其中对含有病毒量较高的毒株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低于离心柱法10倍,而对病毒量较少的咽拭子样本,则低100倍;快速提取法稳定性优于离心柱法;提取后的核酸-80℃保存10 d后冻融复测,快速提取法核酸损失量大于离心柱法。67份离心柱提取法检测阳性咽拭子样本使用快速提取法提取核酸后检测,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总计为92.54%,其中10~102拷贝/ml组,阳性符合率为76.92%,102~103拷贝/ml组,阳性符合率为92.59%,103拷贝/ml组,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快速提取法具有稳定性高、易于操作、不易污染的优势,适用于细胞培养液、鸡胚培养液等病毒含量较高的大量样本中流感病毒核酸提取,适于检测样本量大、人手不足、设备欠缺的基层实验室使用;但-80℃冻融后核酸损失量较大,不宜反复冻融后使用;传统的离心柱法对于病毒含量较少的咽拭子样本及核酸需被反复冻融使用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标本处理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提高标本检出率,比较煮沸法、Chelex 100树脂法和核酸纯化法等3种不同标本处理方法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DNA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乙肝确诊患者和14例非乙肝患者的血标本,分别经煮沸法、Chelex 100树脂法和核酸纯化法平行处理后,采用FQ-PCR进行检测。结果经3种方法处理的标本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52.78%、55.56%和100.00%。核酸纯化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P〈0.01)。结论标本处理质量对进行HBVDNAFQ-PCR检测十分重要,煮沸法和Chelex 100树脂法不适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用核酸纯化法处理标本可保证FQ-PC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照法病毒灭活血浆的制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随机抽取200份病毒灭活血浆,检测灭活前后的血浆容量、总蛋白、凝血因子及亚甲蓝的残余量;选取15756人份HBsAg、抗-HCV、抗-HIV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阴性者的血浆,在病毒灭活前后分别进行HBV、HCV、HIV的核酸检测;临床随机抽取200例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患者,观察病毒灭活血浆输注后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果经亚甲蓝/光照法进行灭活处理的血浆,血浆容量达到(227.34±5.21)g,回收率达到(96.67±2.34)%;血浆总蛋白、血浆凝血因子(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回收率分别达到(88.69±3.32)%,(86.84±2.16)%和(84.62±1.86)%,与处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经病毒灭活后亚甲蓝的残余量为(1.17±0.05)μmol/L,而过滤后残余量减少至(0.16±0.03)μmol/L,去除率达到86.32%;对15756人份血浆进行HBV、HCV、HIV核酸检测,发现HBV阳性23例,HIV阳性1例,阳性率为1.52‰,进行病毒灭活后,HBV、HCV、HI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病毒灭活血浆输注人体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亚甲蓝/光照法进行病毒灭活的血浆,临床使用较安全;病毒灭活血浆能够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肝血清学两种常见模式与相应乙肝核酸定量及两种模式的危险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与相应乙肝核酸定量检测,分别记为模式1与模式2.结果 ①两种模式阳性率与相应乙肝核酸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式1乙肝核酸阳性率与乙肝核酸载量对数值均明显大于模式2(P<0.01),但二者阳性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种模式下HBsAg、HBeAg、HBcAb组合与HBsAb、HBeAb、HBcAb组合阳性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种模式下HBsAg、HBeAb、HBcAb组合阳性检测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模式1HBsAg、HBcAb组合与HBeAb阳性检测率均明显大于模式2(P<0.05),但两种模式下全阴性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两种模式下HBsAg、HBeAb、HBcAb组合及HBsAb、HBeAb、HBcAb组合HBV DNA阳性率、HBV DNA含量与HBsAg、HBeAg、HBcAb组合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高敏感度与高特异度等特点,在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水平及病毒复制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HBV M阳性率与HBV 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酶联免疫检测HIV抗体呈反应性标本进行蛋白印迹(WB法)确认和TMA-化学发光法对照检测,以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将本中心检验科ELISA法检测结果呈HIV抗体反应性的117份标本,重新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为S/CO>0.8的标本做蛋白印迹(WB法)确认试验。同时,对117份标本采用TMA-化学发光法检测核酸作为对照试验。血清学检测参加国家CDC及澳大利亚(CITIC)室间质评;核酸检测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澳大利亚(CITIC)室间质评。结果 ELISA初筛试验:117份标本中,S/CO>1的为37份;0.8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相对于目前常用的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提取法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传染科及发热门诊300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和(或)疱疹液拭子标本分别采用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提取法和改良Trizol-SiO2法进行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提取法的232例EV71-RNA阳性标本,采用改良Trizol-SiO2法所获得的定性结果均为阳性;采用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提取法的68例EV71-RNA阴性标本,采用改良Trizol-SiO2法所获得的定性结果均为阴性,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3).同时所获的EV71-RNA在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后的扩增曲线Ct值,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结论 与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提取EV71-RNA Trizol-氯仿-二氧化硅法相比较,改良Trizol-SiO2法剔除了氯仿试剂并延长了SiO2吸附核酸物质的时间,此方法实现了EV71-RNA的快速提取,适用于大样本量的操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U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性检测HBV—M的差异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LIA和ELISA法分别检测286份血清标本HBV—M.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CLIA法HBsAg、HBeAb、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法,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b、HbeAg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常见模式“大三阳”和“小三阳”检测结果比较,“大三阳”模式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模式CLI—A法阳性率高于ELISA法,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HBV)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方面,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测定范围宽、快速、简便等优点,对乙型肝炎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更加具有牦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