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84例中,发病1周内43例为治疗组,发病1周后4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用电针治疗20天。结果:治愈率治疗组67.4%、对照组38.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优于稳定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用电针治疗效果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2.
林敏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0):1275-1276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取电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月后分别在0月、3月对照观察两组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0月并发症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在3月后治疗组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3月后治疗组面肌纤维性痉挛和面肌痉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个月后治疗组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老年人急性期电针治疗后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根据祖国医学关于面瘫的病因病机,采用电针对穴治疗54例,治愈率达85.2%,有效率达100%。由此证明面瘫急性期用电针治疗是十分可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面瘫是常见的一种面神经疾患,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板滞、麻木,口服歪斜为主要症状。多由于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引起。笔者采用针刺加电针治疗面瘫3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27例,女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d,最长3个月。2治疗方法取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迎香、下关、地仓、颊车、人中、翳风、承浆、合谷、太冲、足三里,穴位分成2组交替使用,面部诸穴斜刺、透刺,进针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弱电流,通电20min,每日或隔…  相似文献   

5.
伍丽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5):686-686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故又称“口眼歪斜”。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也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采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侧,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姜庆庆  杨爱春  赵建新 《新中医》2023,55(21):141-145
目的:观察电针疏密波干预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面瘫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方案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选择连续波,观察组选择疏密波。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遗症期间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随访。评估2组随访结束后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T0)、进入恢复期第1天(T1)、进入后遗症期第1天(T2)时面神经F波运动潜伏期时限和诱发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以及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2组治疗前及随访结束后的面部残疾指数(FDI),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T1、T2时,观察组F波时限和F波波幅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侧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2组躯体功...  相似文献   

7.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1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顽固性面瘫是临床较为难治的一种病症 ,其由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周围性面瘫经多种方法治疗效差迁延而致 ,我采用电针三组六针加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57例 ,男 80例 ,女 77例。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6 7岁 ,平均年龄 35岁 ;病程时间 2~ 4月 95例 ,4~ 6月 4 7例 ,6月以上 15例 ;左侧面瘫76例 ,右侧面瘫 81例 ;临床诊断以一侧额纹消失或变浅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歪向健侧 ,患侧不能抬眉、皱额、鼓腮、露齿等动作为准。2 治疗方法2 .1 电针 采用上、中、下 3组 6针进行治…  相似文献   

8.
以电针为主配合穴注治疗周围性面瘫1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针为主配合穴注治疗周围性面瘫125例271000山东省泰山慢性病医院朱慧吴晓梅一般资料:125例中,男,68例,女57例,病程2天-2月,年龄最大73岁,最小17岁,因感受风寒发病者106例、因感染病毒、糖尿病等致面神经损害者19例,曾经过其它方...  相似文献   

9.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笔者采用电针治疗面瘫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验案吕瑞英安徽省电力局卫生所(合肥230001)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采用针灸治疗能缓解疼痛,甚或疼痛消失,尚可对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发生效应。如治薛某,左膝关节微肿,局部发红。体温升高,浮膑试验(+),白细胞6×109/L,中性0.6...  相似文献   

11.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比传统针灸手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对病程分期、治疗最佳时机,有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失眠,又称"不寐",以不宜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度入睡,严重者彻夜不眠为主症.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对42例患者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神经麻痹”,临床上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顽固性面瘫。笔者采用电针配合TDP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病程8个月。  相似文献   

14.
腰椎骨质增生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烦恼。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药和针刺结合治疗腰椎骨增生症3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均为年龄在40岁以上,经X线摄片确诊的门诊病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病史1-4年者17例,5年以上者18例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本组84例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30例;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3天;年龄最小4岁,最大73岁。2 治疗方法2.1 针刺方法 先进行针刺治疗,选用高压消毒毫针,取患侧面部的太阳、颊车、地仓、四白、阳白、迎香、翳风、翳明、攒竹、鱼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用治疗面肌痉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多见于中老年 ,女性多于男性 ,其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抽搐 ,开始仅现于眼轮匝肌或口轮匝肌间歇轻微性抽搐 ,以后逐渐发展至面部其他肌肉 ,抽搐频率逐渐增加。笔者以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 ,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中 ,男性 2 8例 ,女性 32例 ;年龄 2 8~ 5 0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4年 ;发病诱因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寒冷刺激、睡眠不足等有关 ,大多是反复发作 ,每次发作都持续数天或数月。2 治疗方法2 .1 针灸疗法取穴 :痉挛部位穴位 ,后溪透劳宫方法 :取穴根据痉挛频发部…  相似文献   

17.
面瘫即面神经炎 ,是一种常见病。以往治疗多用针灸疗法 ,但由于面部皮肤敏感 ,有些患者不宜接受针灸治疗 ,因此笔者应用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面瘫 2 3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病人 ,男性 16例 ,女性 7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74岁 ,而以 19~ 35岁为多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年半 ,而以发病 1周者占多数。2 治疗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穴位治疗仪。选穴 :阳白、太阳、四白、地仓、颊车、翳风。剂量为 1~ 3mw。每穴照射 60秒 ,每天 1次 ,10次为 1疗程。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消失 ,面部表情肌恢复正常 ;显效 …  相似文献   

18.
腓总神经麻痹在临床上多因外伤所致。马里地处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以南,是恶性疟疾高发区之一,医生多采用法国产抗疟新药Quinimax肌注治疗,因为毒性较大,很多患者疾愈后常留下腓总神经麻痹的后遗症。笔者在马里工作期间共诊治227例腓总神经麻痹的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19.
运用透刺配合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 36 0例 ,并与单纯电针治疗 4 0例对照。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透刺配合火罐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且病程越短 ,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20.
应用王乐亭教授的“牵正方”针刺为主,辅以牵正散加味内服、外敷治疗面瘫196例。结果:痊愈153例,显效39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