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高危儿进行评估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生后1月龄的高危新生儿126例进行Gesell发育量表筛查,将筛查出的可疑及异常发育儿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出生后1月起接受早期干预,包括感知觉及精细动作训练、被动及主动运动功能训练、言语及社会交往训练,异常者及时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育儿指导.两组观察至12个月,并使用Gesell发育量表测查精神运动发育商(DQ).结果 126例高危儿中可疑及异常发育儿84例(68.3%) 干预组(46例)6、12个月DQ显著高于对照组(38例)(P〈0.05).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为4.4%(2/46),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21.06%(8/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干预可有效促进高危新生儿运动智能发育,改善预后,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1岁以内不同时期头部控制不良的小儿进行早期干预康复训练的效果,探讨头部控制对小儿运动发育的重要性,寻找进行头部控制训练的最佳时机。方法对参与儿童保健的小儿进行52项神经行为筛查,将头部控制不良,需要进行头部控制训练的小儿分为3~6个月组和6~12个月组,两组均采用统一头部控制训练手法,训练前及头部控制能力改善后运用Gesell发育商检查,根据大运动DQ值进行监测对比。结果训练前运动落后的两组头控制不良小儿D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同样的疗程3~6个月组小儿头部控制训练效果明显优于6~12个月组小儿训练效果(P〈0.001)。结论头部控制能力对小儿以后的运动发育起重要的作用,对于头部控制不良的小儿应及早发现,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6):907-910
目的:分析个性化家庭干预及家长的依从性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某院体检的135名神经心理发育落后婴儿资料,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早期发展综合指导,干预组在早期发展综合指导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家庭干预训练,3个月后,再使用0~6岁发育筛查测验(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ST)对婴儿进行评估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并填写依从性问卷,分析两组发育商的变化以及依从性对发育商改变的影响。结果: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的DQ值提高0.88±3.54,干预组的DQ值提高4.66±3.67,干预组的DQ提高值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依从性得分越高,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改善越好。结论:个性化家庭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与家长的依从性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产科登记的高危新生儿180例建"跟踪服务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同时选取8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一并转至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由儿科医师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对可疑脑损伤儿重点监测并干预指导。结果各组均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智能发育测试,其结果显示6个月时高危干预组5方面的DQ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能和应人能4 个能区的DQ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干预组的应物能DQ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1岁时高危干预组5方面的DQ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P<0.01);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5个能区的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的DQ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智能的发育,从产科入手,生后做好随访筛查管理是改善高危儿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至2013年出生存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婴幼儿保健。干预组的早产儿从首次门诊保健开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给予抚触,脾胃按摩,追视听训练,感知和运动训练等早期干预。并用20项婴儿神经运动检测量表和Gesell量表监测其发育情况。结果 1纠正年龄1岁时,干预组早产儿发育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干预组早产儿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能区分数分布在边缘水平和发育落后的例数和比例均较对照组早产儿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医院-家庭综合模式干预,对其智力和运动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出生时、1个月时体重、摄奶量及神经行为评分,6个月、12个月时进行发育商(DQ)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1个月时摄奶量、体重、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6个月、12个月时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及语言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增加新生儿神经、体格发育,提高其康复几率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180例高危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9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常规组按家庭常规育儿。2组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 Ge-sell 发育量表评定,用发育商(DQ)来评估智能发育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育儿组5大能区行为发育商(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8.
邱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78+181-178,18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干预组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于出生后3、6、9、12个月龄时对两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评估。结果:干预组发育商(DQ)和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E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其预后,降低神经系统等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早期行为干预的意义。方法:将148例HIE足月儿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均给予早期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高压氧疗、人工抚触;干预组同时进行早期行为干预,包括早期行为训练及水疗、婴儿操等综合训练。在患儿1、3、6、12、24月龄时对其进行智力发育和心理运动发育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6月龄之后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后遗症(脑瘫、智能发育迟滞等)发生率6.41%(5/78),低于对照组的15.71%(11/70)。结论:在早期综合治疗基础上对HIE患儿进行早期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智力、运动发育,减少脑瘫、智能发育迟滞等后遗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高永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93-194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HIE患儿90例,在家长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随访2年,3个月时两组发育商(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个月时干预组患儿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IE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后期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康复干预对脑性瘫痪(脑瘫, CP)患儿足外翻步态矫正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儿在出生后12个月内(0~12个月)开始接受正规康复干预, B组患儿则在出生后12个月后(13~24个月)开始接受正规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各足底区域占全掌压力百分比、各足底区域占支撑期百分比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结果治疗后, A组患儿足前掌内侧缘、足弓内侧缘占全掌压力百分比(36.5±5.3)%、(6.1±2.0)%均低于B组患儿的(45.2±7.6)%、(12.8±5.2)%,足前掌外侧缘、足弓外侧缘和足跟占全掌压力百分比(19.5±4.8)%、(8.9±3.0)%、(28.9±5.2)%均高于B组患儿的(16.0±3.8)%、(7.1±2.4)%、(18.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着地实相、前掌接触实相占支撑期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整足接触实相占支撑期百分比(41.7±1.3)%低于B组的(49.7±1.8)%,离地实相占支撑期百分比(45.2±2.0)%高于B组的(37.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C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出生后12个月内)进行康复干预能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足外翻畸形,为脑瘫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新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12-48月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入不同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进行发育商(C-PEP)、疾病严重程度、病理性行为、社会适应行为等测试和评估,评价不同干预模式效果是否存在不同。结果:在正规机构干预的儿童,干预前后C-PEP各项发育测试发育商的增加值和病理评分的减少值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非正规机构干预组干预后,在病理评分中,感觉模式和语言障碍的评分减少值有统计学差异,而在发育水平方面无明显变化;居家干预组中,干预后C-PEP的知觉、粗大运动、认知表现、口语认知的发育商均比干预前显著降低,病理学评分无显著变化。不同干预模式间比较结果显示,在模仿、知觉、认知表现、发展总分方面,三组间干预前后差异明显。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正规机构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自出生后3~7天即开始采用医院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接受良好环境刺激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行一般治疗和常规育儿。两组患儿均定期定人于0~1岁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结果:干预组在出生后28天时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6、9、12个月时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中、重度HIE患儿进行医院和家庭相结合的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能发育,降低伤残发生率,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田桂林  陈婷  华敏妮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32-133,136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保健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8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作常规干预,观察组早产儿进行社区综合保健干预,分析两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情况。结果 经社区综合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观察组儿童的智力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后观察组儿童的智力发育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社区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改善远期预后结局,提高身体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3,6,9,12个月的运动发育指数(PDI)及平均智能发育指数(MDI)进行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的3个月的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不显著;干预组患儿的6,9,12个月的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儿的平均智能发育指数在3,6,9,12个月时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4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HIE 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预后,促进智力发育,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最佳治疗时间窗,为HIE的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125例HIE患儿,根据开始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生后24~72 h就诊)和观察组(生后24 h内就诊);根据干预时间将观察组分为Ⅰ组43例(生后6h内)和Ⅱ组40例(生后6~24 h);每组患儿人院后,给予完全相同的干预治疗,并于干预治疗前和生后14d分别进行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于生后6个月做儿心量表测定(DQ).结果 各组患儿干预治疗前NBNA比较:Ⅰ组(43例)为(34.2±1.64)分,Ⅱ组(40例)为(33.8±1.43)分.对照组(42例)为(33.6±1.23)分,Ⅰ组与Ⅱ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d14 NBNA比较:Ⅰ组为(38.0±1.92)分,Ⅱ组为(36.9土1.91)分,对照组为( 36.3±1.88)分,Ⅰ组与Ⅱ组及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分值虽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100例患儿至半岁时做DQ,DQ值<80分:Ⅰ组(31例)3例(9.68%),Ⅱ组(33例)6例(18.18%),对照组(36例)7例(19.44%),Ⅰ组与对照组及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虽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不同时间干预治疗HIE的预后明显不同,生后2~6h开始治疗的患儿其d30 NBNA和半岁DQ值明显优于是6h后开始治疗的患儿;提示HIE的最佳时间窗可能为生后2~6h.  相似文献   

17.
谢连红  李擎 《江苏医药》2012,38(10):1207-120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IGT)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血糖情况,将1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54例)、T2DM组(63例)和I-IGT组(78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估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周时的病情。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于发病后1个月、3个月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相仿(P>0.05);入院1周时,T2DM组和I-IGT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T2DM组发病后1个月、3个月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57.1%、44.4%,I-IGT组分别为48.7%、41.0%,均明显高于与正常组的31.5%、20.4%(P<0.05)。T2DM组与I-IGT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8%和70.5%,亦明显高于与正常组的27.8%(P<0.05)。结论 T2DM及I-IGT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田秋实  初腾  逄明杰 《安徽医药》2021,25(2):341-344
目的 研究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围手术期处理对嗅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行ESS治疗的CRS伴有鼻息肉及嗅觉障碍病人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ESS围手术期给予不同方式处理,A组术后给予甲泼尼龙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n=31);B组术后给予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填塞鼻腔治疗(n=31);C组术后给予甲泼尼龙治疗(n=30);D组术后给予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治疗(n=30).所有病人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T&T嗅觉检测.结果 四组嗅觉评分术前[A组4.2(3.8,4.6)分,B组4.2(3.8,4.6)分,C组4.0(3.6,4.4)分,D组4.2(3.8,4.65)分]、术后1个月[A组3.6(3.2,4.0)分,B组3.0(2.6,3.6)分,C组3.5(3.2,4.0)分,D组3.4(3.2,4.0)分]、术后3个月[A组3.2(2.8,3.6)分,B组2.6(2.2,2.8)分,C组3.2(2.75,3.6)分,D组3.2(2.6,3.6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C、D组评分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个月、3个月评分结果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总改善率为83.9%,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S伴鼻息肉病人行ESS及术后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提高自身嗅觉功能,术后纳吸棉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填塞鼻腔对嗅觉功能改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P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的STEMI患者共151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51例、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组(B组)50例和麝香保心丸+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组(C组)50例。比较术中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2 h心电图ST段回落>50%指数、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内心绞痛等级和MACE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B、C组在术中即刻c TFC、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50%指数均优于A组(P<0.05),C组结果优于B组;术后3个月内心绞痛分级C组优于A、B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