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诊129例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希 《中国药事》2002,16(7):419-420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 ,按照有关规定 ,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一经发出一律不退。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 ,如医生用药不当、病人药费负担过高、药物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 (事件 ) ,以及病情改变停止原用药等等原因造成门诊药房经常遇到病人退药情况。对此我院制定退药的有关规定 ,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酌情处理。本文对我院西药房门诊 2 0 0 1年 12 9例退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收集全院各科门诊 2 0 0 1年间退药报告表 12 9份 ,按退药原因、所退药品品种、申请退药科室等诸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价。2 结果2 1 按退药…  相似文献   

2.
王旭  张蝶婉 《海峡药学》2007,19(9):113-114
调查2006年6~12月门诊退药处方2967张,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医生错误操作电脑,不合理用药,医患缺乏沟通,共占退药总数64%,可见医师处方行为不规范是造成退药主要原因。药物不良反应(ADR)占4%,西药以抗菌素、消炎镇痛药为多。中成药以活血通脉、镇咳止喘类为多。  相似文献   

3.
我院门诊药房1817例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优化调剂服务,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利用HIS系统对门诊退药记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患缺少沟通”、“医师错误操作电脑”、“不合理用药”,共占退药总数57%,可见医师处方行为不规范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药物不良反应(ADR)占10%,以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为多见。结论:建立落实退药制度,优化软硬件设施,重视沟通和培训,减少处方出错,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特点,减少门诊退药,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6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277张,按退药率、退药科室、药物剂型、药物种类、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退药多,注射剂退药多,抗生素退药多;退药主要原因有治疗变更、重复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特点,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药师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减少门诊退药。  相似文献   

5.
门诊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及防止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间我院门诊处方共65 427张,分析退药处方298张.结果:本组退药原因中药品不良反应65例(21.81%),依次为患者入院或者改医嘱46例(15.44%),开药过多或重复开药36例(12.08%),患者拒绝用药34例(11.41%),不合理用药28例(9.40%),医保费用因素22例(7.38%)等.本组退药种类中药品抗生素75例(25.17%)最多,依次为抗病毒药50例(16.78%),消化系统药32例(10.74%),呼吸系统药28例(9.40%),解热镇痛药26例(8.73%),抗心衰药24例(8.05%)等.结论: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医生行为规范,提升药师专业素质,完善医院退药制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医院2011年门诊药房退药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青 《中国医药》2013,8(10):1469-1470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情况,探讨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1年1—12月门诊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1178张退药处方中,因不良反应退药226张,占19.2%;医师开错处方221张,占18.8%;挂号收费错误183张,占15.5%;药师干预165张,占14.0%;患者自身原因127张,占10.8%;患者住院或死亡95张,占8.1%;药房缺药77张,占6.5%;特殊人群禁忌63张,占5.4%;检查项目取消21张,占1.8%。退药品种中,抗生素类药物发生退药比例最大,共287张,占24.4%,其次是中药注射剂265张,占22.5%;心脑血管系统用药182张,占15.4%;呼吸系统用药103张,占8.7%;骨科用药102张,占8.7%;内分泌系统用药84张,占7.1%;消化系统用药76张,占6.4%;解热镇痛抗炎药43张,占3.6%;妇科用药19张,占1.6%;检查用药10张,占0.8%;其他7张,占0.6%。结论门诊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的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主要为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医患沟通,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降低门诊退药率,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院实施门诊退药干预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我院2011年和2012年门诊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和实施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2012年实施退药干预后,门诊退药率由1.86%。降至0.7%e,干预效果显著。结论严格退药程序,积极退药反馈,加强门诊药师与退药患者沟通,是降低门诊退药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贾萍  杨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47-2347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2002]24号文)第六章第二十七条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同时又不得不为患者解决因各种原因带来的退药问题[1],为了保证药品安全,规范退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笔者对2006年11月2日~2007年11月1日我院门诊科室退药处方710张进行调查、分析,以加强处方药品的管理,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功华 《海峡药学》2006,18(1):165-166
目的为了了解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及所退药品的类型,促进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005年1~6月退药记录1005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过敏反应、胃肠道刺激反应等不良反应为主,占54.5%;所退药品的类型主要为抗菌药物。结论应加强门诊药房退药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蔚  钟拥军  周月红 《中国药业》2007,16(20):57-57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以减少退药次数,加强合理用药。方法调查门诊退药记录单,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不良反应退药占总数的43%,其中以抗生素为主。结论提高医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合理用药,增进医患沟通,有助于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罗正良 《中国药事》2013,27(2):219-220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现象的途径.方法 对医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退药处方有103张,退药原因以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变化、不合理用药等为主,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最多,其次是中成药.结论 医院退药现象较为普遍,应提高医师的诊疗水平,加强医师与药师的沟通,促进合理用药,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减少退药现象,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邓云锋 《首都医药》2014,(24):18-20
目的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f1诊西药房调配的1107360张处方中有742张退药处方,退药率为0.67‰。退药科室位居前3位分别是呼吸科、急诊科、消化内科,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4.82%、9.84%、9.84%;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47.17%;其次是患者拒绝用药以及医师错开医嘱,分别占全部退药的26.95%和10.38%;退药类别以抗菌药物居多,占全部退药的44.20%,其次为中药类和诊断用药,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3.21%和10.65%。结论建议规范退药程序,并加强医师、药师及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减少退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必坚  向明爱  邹晓燕  曾锋  杨西晓 《中国药事》2009,23(11):1148-1150
目的分析研究退药原因,寻找对策,减少退药。方法抽取我院门诊药房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全部退药处方总计99例,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原因。结果因药品原因45例,占45.45%;患者原因34例,占34.34%;医生原因18例,占18.18%;其他原因2例,占2.02%。结论应制定相应措施,加强管理,做好窗口服务工作,做到用药安全合理,减少退药,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苏克  郑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492-492,491
目的为制定有效降低门诊退药率的对策,了解门诊退药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9月的门诊药房处方,共计58927张。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退药的主要原因、退药的患者来自科室及退药的主要种类等。结果退药主要原因有药物差价因素、检查因故停止因素、药物不良反应因素等。结论规范医师及药师对处方的调配,强化医患之间的沟通,最大程度的降低退药率,减少对医院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北京 40 2医院 9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以了解ADR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由临床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发现并填写报告 ,经医院ADR监察小组专家分析评价。结果 :90例ADR中合并用药占总数的 5 1.1% ;涉及药物 5 5种 ,其中抗菌药物 2 1种引起ADR 40例占首位 ,12例是中药制剂引起 ,占总数的 13 .3 3 % ;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 ( 4 9例 ) ,严重的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结论 :应重视临床合理用药 ,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413例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患者退药行为的发生。收集2007年9月~10月期间我院门诊退药的详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因素有药物不良反应、处方差错和医院信息系统问题等八个方面。提高医师及药学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制订管理制度等方法可加强退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院400例门诊药物咨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情况,促进医院药学服务全方位开展。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6~2007年400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咨询人群有医生、护士、患者,以患者居多,占80.5%。咨询内容较广泛,用法用量23.00%,不良反应21.25%,相互作用8.25%,药物适应证15.00%。结论:开展药物咨询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是临床药学开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出2010年全年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品种及其频次,结合退药记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128例次,不良反应和医生重复开药是退药原因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19.53%.结论 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减少退药情况发生的方法有三,一方面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药师要增强责任心;同时医院还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应茵  辛传伟 《中国药业》2011,20(18):59-60
目的分析门诊药物咨询情况,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811例医院门诊药物咨询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90.75%的咨询可以立即答复;咨询药物最多的是抗微生物药物(18.50%);咨询内容广泛,主要为询问有无某种药物(26.26%),药物价格及能否使用医保(18.50%),药理作用、适应证(14.43%),用法用量(12.82%),不良反应(10.23%)等。结论药物咨询作为药学服务的新窗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药学人员与患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参与管理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 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门诊药房退药由原来的 42.58 例/周下降至 25.25 例/周,下降率 40.70%,目标达成率为 101.76%。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品管手法、工作责任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荣誉感、自信心均有提升。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显著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从而减少了药品资源浪费及用药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