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寒湿痹临床固多,湿热痹证亦复不少,自叶天士提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起灰滞之色,面目痿黄色,显然湿热为痹”(见《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之后,甚少系统论述。现结合临床实际,对本病之病因、病机及分型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鞠通论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鞠通对痹证的认识和治疗独具一格。痹证寒湿固有,热湿尤多,病机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而为"热痹"、"湿热痹"。吴氏遵循治疗温病的思想,对"热痹"、"湿热痹"重在清利,创立"治痹之主方"加减木防己汤,并主张宣通肺气,通利下焦,湿热具化,经络畅通。  相似文献   

3.
湿热痹症是指因湿聚热蒸,蕴于经络,以致经气痹阻而出现的以骨节及肢体烦疼、或关节红肿疼痛,或寒战身热、面目萎黄、口干不欲饮、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或滑数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本文根据湿热病邪的性质并结合湿热痹证形成的机制,在治疗湿热痹证过程中,讨论湿热痹症的治法及治禁。  相似文献   

4.
宣痹汤加减治疗痹证60例孙美云河北省永年县第二医院(057151)用宣痹汤加减治疗痹证60例,经过10余年的临床观察,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宣痹汤出于《温病条辨》湿温篇,原文65条: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骰烦痛,面色灰滞,面目萎黄,宣痹汤主...  相似文献   

5.
胡永芳  程清琳 《河北中医》2006,28(11):863-863,87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调,脏腑蕴热,或五志化火,饮食不节,湿热内生,复感风寒湿热毒邪侵袭,内外相结,邪郁蕴毒;邪毒伤正,气血精液运行失常,痰瘀内生,蕴结化毒。邪毒痹阻经脉肢节,流注骨骱经隧,气血不通而发病。现代医学强调早期用药,不断探索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痹证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其病机是: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骨节、肌肉,经脉闭阻,气血运行受阻,筋脉、肌肉、关节失于濡养,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故“通痹”为痹证的治疗大法.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使用活血化瘀法使经脉疏通,邪去脉和,气血流通,营卫复常,则痹证自可向愈,或在其它治法中合以活血化瘀法则能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湿热之证,临床屡见不鲜。由于湿热之邪胶结难愈的特点,往往病程较长,易与其他慢性病证相混淆,现探讨如下。1病因病机本病初起多因感受湿热之邪,也因素蕴脾湿不化又复感外邪所致。薛生白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因脾为湿土之脏,...  相似文献   

8.
汪履秋主任医师治疗痹证,经验丰富,临证详审病机,细辨脉证,区别标本,推判转归,以变应变,随变而治,致许多顽痹得解。现将江老治疗痹证的经验归纳如下。1证治分型,随证加减痹证的形成内为正气不足,外为风寒湿热侵袭。正如《灵枢》云:“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素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机体,势必影响卫气营血津液,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气血不和则气滞血瘀。如《素问}}云:“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灵枢})云:“沫得寒则聚”。综述痹证的病因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之邪留伏骨…  相似文献   

9.
介绍张磊辨治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运用"审证求因"的中医思维,总结运动神经元病病因病机为湿热蕴毒、内外合邪,风痰阻络、浊瘀互结以及五脏虚损、元气败衰;通过详辨湿、瘀、痰、风之病邪性质,细察脏腑经络之病位深浅以及精审虚、实、盛、衰之邪正关系,将本病分为湿浊淫筋型、风痰阻络型、痰瘀互结型、瘀热壅阻型、脾虚毒蕴型以及肝肾亏虚型论治。  相似文献   

10.
王平 《四川中医》2005,23(11):22-23
痹证不仅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且风寒湿三气还要与形气相结合,因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痹。不与形气相合不能为痹。根据风寒湿三气的特性及形气相合,邪气的偏盛,而分别分为行(风)痹、寒(痛)痹、湿(著)痹。三气从阳化热而为热痹。肾虚寒邪深侵,久治不愈,复感三邪而成旭痹。痹证视其邪气的偏胜而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治疗。痹病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在治疗主邪以致的痹病时,其他二种邪气的治法,不能没有。旭痹病程长,需坚持长期服药调养,方能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罗世希 《河南中医》2007,27(10):78-79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关节肿大、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痹证的病因病机最早见于《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相似文献   

12.
张凯  范为民  胡怡芳  李艳 《光明中医》2015,30(2):252-253
<正>痹证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中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感染性风湿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伴发的风湿性疾病相类似[1]。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进步,对于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论治已有深刻认识。早在《素问·痹论》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述。可见风、寒、湿三邪的侵入人体乃是痹证发病的病因。《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于疏故不通"。清代名医叶天士云:"大凡经主气,以络主血,久病血瘀。"据《血证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答     
问:湿温病为什么易出现白(?)?怎样辨治? 答:湿温病是温邪挟湿的病证,长夏季节雨湿较盛,天气炎热地气上蒸,感受湿热病毒而发病。患者太阴脾湿素盛,阳明胃热素重,更易内外合邪。初期多有头痛“首如裹”、身热不扬、酸困重痛的表证,和胸闷便溏、尿液短黄、舌苔黄腻、脉濡缓等里有湿热之征。湿热结合如油入面,很难迅速解除,故病势绵缠。湿热之邪留恋气分,郁蒸肌肤,汗出不透,迎风复回。吴鞠通谓:“湿郁经脉,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内外合邪。”或湿热蟠踞中焦,湿热交蒸,甚则弥漫三焦,失于清化分解。邪无出路,都可从皮肤外泄而发生白(?)。因此湿温病易发白(?),白(?)也是湿温病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其病机是气血阻闭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宣通”是各型痹证的共同治法。气血流通。营卫复常,则痹痛可逐渐痊愈。风寒湿痹,辛而温之,使阳气振奋,驱邪外出;风湿热痹,疏风清热化湿,使风散热清湿去;顽痹痰瘀胶  相似文献   

15.
"痹证"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且论述颇详.究其病因病机,《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嗣后,历代医家多宗经旨,以寒立论者多.然论痹之属热者亦复不少,如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从来痹证,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  相似文献   

16.
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笔者在跟随导师胡荫奇教授临床学习期间,发现导师运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以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主要病机以及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等问题进行探讨。 1 结合文献,立足临床,探究病机关键 《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作为痹证的最基本病因一直为大多数医家所固守。但痹之病因决非单纯表现为风寒湿邪。华佗、吴鞠通、叶天士、顾松园等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湿热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化热皆可导致热痹之说。而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对痹证的治疗方法颇多,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辩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选用温热药、涤痰化瘀药、扶正补虚药和对症选药,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现将点滴体会介绍于下。1温热药《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临床根据风寒湿三气之偏盛而分别采用祛风、散寒、煤湿、通络诸法,而适用温热药乃正治之法。对外感热邪或寒湿之邪久著,郁而化热而致的热痹,也仍需加用温热药.因热痹也存在气血流通不畅、病邪壅滞经脉、闭阻经络等病理变化,若纯用寒凉之品直折其热,不仅不能流通气血,反而使热不得泄,痹不得通,病…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肺痹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国 《中医研究》1997,10(6):9-12
叶天士肺痹证治探析江苏211200溧水县中医院刘光国主题词叶天士a肺痹/中医药疗法叶氏肺痹与经义迥别肺痹病名最早见于《素问·痹论》,是指由风寒湿三气杂至所造成的肌表的痹病,病久不去复感于邪,进一步内舍五脏,导致五脏痹中的一种,所言“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相似文献   

19.
论痹证当重除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元庆 《光明中医》2001,16(1):23-25
1 痹证病因有四,湿居其要11 痹分寒热,湿为主因:风寒湿热邪气是痹证发病的原因。临床按其属性,可分为寒热两大类,即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综观痹证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及其临床表现,每与湿邪有着密切的联系。痹证之湿,非由外袭,即自内生。湿邪留着筋骨肌肉关节,则疼痛、肿胀、沉重、浮肿;湿邪久结,生痰生瘀,阻滞经脉关节,则疼痛、变形。痹证之关节肿胀非痰瘀,即湿邪,但痰瘀之成较晚,而湿邪则存在于痹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故又有“痹必挟湿”之说。湿为阴邪,六淫邪气惟湿有形,《临证指南医案》曰:“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惟其有形,故为诸邪之…  相似文献   

20.
热痹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痹的辨证论治河南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李申影,陈和平,李玉彦主题词痹证/中医药疗法,痹证/中医病机热痹多为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感受外邪侵袭,入里化热,流注经络关节,或风寒湿邪日久缠绵不愈,邪留经脉,郁而化热。热邪留滞关节,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