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在实习期间,发现夏桂成老师对闭经病从心论治,收效颇佳。病例:徐某,女,30岁,工人。月经四月未潮。初潮16岁5/30天,量偏少,色红无块。三年前结婚,婚后二年未孕。曾服中药调治因未坚持而不果。求子之愿未遂,月事渐次减少,延期而至。LMP5。13日,此后一直未潮,排除早孕,曾进逍遥越鞠,疗效不显。刻下月经已四月未至,精神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脾胃病从心论治的理法方药。方法通过对心与胃的解剖位置、经络特点、五行关系、生理功能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心与胃的相关性,探索脾胃病"从心论治的理论依据。结果通过调心治疗脾胃病,体现了欲治其子,先安其母,开辟了治疗脾胃病的新途径。结论从调心治疗脾胃病值得探讨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胆心同病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心与胃因解剖位置毗邻,经络相连,其生理病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临床上不少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胸闷、心悸、头晕发作时常伴有胸脘胀满、恶心、纳呆等胃肠道症状,也有不少冠心病心绞痛每于餐后发作,或餐后规律性地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基于心胃相关理论,导师崔向宁教授在治疗心系疾病,患者伴随胃痞、懊恼烦闷、失眠健忘等症状时,倡导心胃兼顾。从心胃论治胸痹、心悸、不寐的临床验案入手,总结导师运用心胃同治法治疗心系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刘浪  梁雅婷 《宁夏医学杂志》2013,(12):1260-1262
目的 探讨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分型论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75例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75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进行分型并对证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37.3%,愈显率81.3%,总有效率89.3%;观察组治愈率56%,愈显率93.3%,总有效率98.7%,2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2组在痊愈率和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分型论治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食管黏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燥与湿反映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于人体而言,则可概指津液盛衰的两种状态。两者看似相反、互制,实则相关、共存,并能够相互转化。临床上,鱼鳞病的鳞屑颜色和部位可以反映燥极似湿、湿极似燥的皮损特点,此为“燥湿同形”;鱼鳞病的临床特征可以反映燥湿夹杂的病理状态,此为“燥湿同病”。从“燥湿同形同病”论治鱼鳞病,认为鱼鳞病核心病机为外燥内湿,或湿郁燥生,或燥壅湿阻,或燥湿互化。治法上若单纯养阴则碍湿,若过用温燥则阴亏更胜,必润燥相济,相反相成,方可奏效。故内湿以运脾调气祛湿,斡旋中焦;外燥以开玄养阴润燥,布散津液。本文从“燥湿同形同病”论治鱼鳞病,临证予以润肤饮合化裁异功散加减治之,以期为临床治疗鱼鳞病提供又一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利胆降胃汤治疗胆胃同病64例金强(浙江省荣军康复医院,浙江314000)主题词%利胆降胃汤/治疗应用胃炎,返流性/中医药疗法胆囊炎/中医药疗法胆囊炎胆石症常常合并慢性胃炎,临床称之为胆胃同病。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自拟利胆降胃汤治疗胆胃同病64例,取得较...  相似文献   

11.
<正>临床常见胃脘痞胀疼痛与右胁隐痛、肩背疼痛相兼,而西医则诊断为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兼有胆道疾病(胆囊炎、胆囊或胆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胆胃同病"(或称胆胃综合征)[1]。胆胃同病可由胆及胃,亦可由胃及胆,或胆胃同时发病。临床观察所见和文献资料证实,脾胃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影  相似文献   

12.
临床常见胃脘痞胀疼痛与右胁隐痛、肩背疼痛相兼,而西医则诊断为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兼有胆道疾病(胆囊炎、胆囊或胆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胆胃同病"(或称胆胃综合征)[1]。胆胃同病可由胆及胃,亦可由胃及胆,或胆胃同时发病。临床观察所见和文献资料证实,脾胃气滞、脾胃湿热、  相似文献   

13.
从气结为郁、痰积为郁、湿蕴为郁、瘀留为郁四方面阐述了郁之理论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形成的机理,以疏肝行气法、化痰降浊法、清热除湿法、祛瘀通络法作为开郁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具体治法,并为其治法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
浅谈胃食管反流病从气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位在食管,但与脾胃肝胆诸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极为密切;主要病邪为湿、痰、气、瘀,与胃失和降、浊物上逆密切相关.饮食失调、七情内伤是其主要病因;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是其基本病机;肝气犯胃、气郁化火是其发病关键;从气论治、调理升降是其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5.
承老中医本《内经》病机十九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旨,从心论治疔毒、流火、药疹、流注、背痈、(疒咅)(?)等外科病,论治合拍,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调心补肾法论治Alzheimer病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析调心补肾治疗AD病的理论意义。方法:以中、西医生理病理的推理、类比和临床实践的验证,总结AD病的中医学病理实质和相应治则。结果;神明失用是AD病发病的基本原理而心肾虚衰、痰滞瘀阻神明失用的内在机理所在。结论:调心补肾是AD 基本法则,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D病的疗效、完善中医学神与心肾关系之理论有着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中医痰瘀同病理论,认为痰瘀同病是胃癌的基本病理变化,治疗上强调运用痰瘀同治法治疗胃癌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和总结陆为民教授辨证治疗胆胃同病的相关学术思想、临床思路和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查阅古籍,总结病案资料,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等方面论述陆师治疗胆胃同病的经验,并佐以临床验案.[结果]结合国医大师徐景藩的经验,陆师从气机升降、五行属性、精神情志方面阐述胆胃之间的关系,强调本病病因多端,虚实各有侧重,以肝...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成因繁多,临床上仅以常规方法从胃和食管论治本病,难收佳效。五脏相关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基于五脏相关理论,从脾、肺、肝、肾、心辨治出发,分析各脏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机的关系,基于建中理脾、宣降肺气、抑木扶土、温阳益肾、益火养心的原则,指导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常可速达病所,祛除顽疾,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并附验案1则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特点及发生发展过程与伏邪致病有诸多相似之处,其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调、饮食不节、素体虚弱而致脾胃运化功能虚弱,浊阴上逆.伏邪发病的三要素可概括为正气、邪气和环境,其致病特点多不易察觉即隐匿潜藏,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伺机而发,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表现为留连晚发的时间特点,深层潜藏的空间特点,并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着动态变化的特点,这与胃食管反流病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役失常等诱发,停药后又极易复发的发病特点相似,而其表现除了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外,还同时伴随许多食管外症状如咳嗽等,易误导临床的诊断.临床治疗多从调畅内伏之肝胃气机,清化内伏之脾胃湿热,补益脾胃、顾护正气,未病先防、瘥后防复等角度着手,均有一定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