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冠心病心绞痛常用方剂及其临床应用(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医传理论和现代研究等方面论述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逍遥散、瓜萎薤白白酒汤、冠心苏合丸、灸甘草汤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的常用方剂10余首,根据功用不同分为活血化瘀方、行气方、化痰散结方、芳香温通方、补益方五类,并对同类方剂进行鉴别比较,以便临床辨证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小陷胸汤类方剂进行系统分析,为小陷胸汤类方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瓜蒌、黄连、半夏"的所有方剂,建立数据库,分析类方配伍规律及其所治疗病证用药规律。结果:数据库共收集有关方剂61首,核心药物组合77个,涉及病证33种;选取了3个高频病证"咳嗽""积聚""痞满"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小陷胸汤类方剂在治疗"咳嗽"时主要以配伍化痰药物为主,治疗"积聚"时主要以配伍消食药为主,治疗"痞满"时主要以中配伍行气药为主。结论:《中药方剂大辞典》中小陷胸汤类方配伍的药物广泛,治疗特点明确,组方规律能反映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宁  李青玉  焦扬 《环球中医药》2020,13(4):711-713
中国古典医籍中以补肺汤命名的方剂有十余首,见于《张氏医通》《圣济总录》《永类钤方》等著作,均以补肺益气、润肺养阴、止咳平喘等为立法而处方。其中《永类钤方》之补肺汤肺肾双补,标本兼顾,补益作用最强。本文以临床验案说明,《永类钤方》补肺汤用于虚人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继发性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病的治疗,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金匮要略》治疗风湿病的方剂。以祛邪为主的方剂:以祛风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麻黄加术汤等;以祛寒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乌头汤等;以祛风痰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藜芦甘草汤;以祛热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白虎加桂枝汤等;以祛风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阳旦汤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以扶正祛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薯蓣丸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主要有小建中汤等。《金匮要略》针对胸痹、心痛的方剂:主要有栝蒌薤白白酒汤等。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少阳病柴胡类方架构浅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伤寒论》中,柴胡类方剂共有6首,共同组成了治疗少阳病的方剂。大小柴胡汤都是治疗少阳本证的方剂,少阳本证主方仍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是对小柴胡汤治疗不足的一个补充,即邪重而正气不甚虚弱之时,当用大柴胡汤治疗。柴胡桂枝汤为治疗少阳兼太阳表证的方剂;柴胡加芒硝汤是治疗少阳兼阳明里实的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疗少阳兼太阴里虚的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则是治疗三阳同病的方剂。  相似文献   

6.
柴胡汤类方剂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被广泛运用于肝癌的治疗,可以减轻肝癌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在缓解症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本文检索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有关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从机制及临床疗效2个方面对柴胡汤类方剂应用于肝恶性肿瘤进行综述。为临床积极治疗肝恶性肿瘤提供参考和指导,以丰富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并发掘柴胡汤类方剂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均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临床常用的清热方剂,张锡纯善用白虎汤治疗温病,拓展了白虎汤的治疗范围,为近代应用白虎汤及其类方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白虎汤及其类方的配伍用药规律进行整理,探讨张锡纯运用白虎汤及其类方辨治温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广西中医药》2015,(6):47-48
<正>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第—方,具有解表和里、调补阴阳之功效,被历代医药方家誉为"群方之冠"。桂枝汤类方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来的一组方剂,包括桂枝新加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研习《伤寒论》,认真学习历代医家对桂枝汤类方的应用经验,临证揣摩,学有所悟,并以桂枝汤类方辨证治疗产后病,常常获效。现略举数例。1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身痛  相似文献   

9.
乔利军  张新春  黄燕 《新中医》2017,49(6):160-162
正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因而方剂是医者智慧的结晶。《伤寒论》共载方113首,这些方剂理法有度、组方严谨、选药精当、主次分明、药味不多、变化巧妙,深为古今中外医家所折服,亦被推为"方书之祖"。徐灵胎从方证相应的角度揭示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规律,"不类经而类方"开类方研究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3])。栀子汤类方是《伤寒论》中以栀子豉汤为主方辨治胸膈郁热证的一类方剂,包括  相似文献   

10.
柴胡类方即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柴胡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柴胡剂"方剂群,其选药精炼,组方严谨,药量精确,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中运用广泛、疗效显著。该文将近年来关于柴胡类方(小柴胡汤、四逆散、血府逐瘀汤、逍遥散、柴芍六君子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苓汤、柴平汤)在CHB中的应用、疗效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艾灸足三里在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机制研究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完善。大量研究证明,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神经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系统而复杂的,既可以直接调节胃肠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也可以作用于胃黏膜损伤的信号传导途径上。因此,艾灸足三里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作用,且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据现有研究,对未来艾灸足三里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