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免疫抑制剂停用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2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根据从诊断巨细胞病毒肺炎到停用免疫抑制剂时间分成两组(≤3天组为早停组,>3天为晚停组),比较两组的预后及存活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及存活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早停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晚停组.结论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一经诊断在停用免疫抑制剂,同时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并予以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是成功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关键.巨细胞病毒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79%发生在肾移植术后3-6个月内,其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但近年来,随着救治病例的增多,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部感染的治愈率也提高.如何成功救治肺部感染.不同文献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免疫抑制剂停用或减量的时机有不同的报道.现将同济医院2002-2010年呼吸内科救治的82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免疫抑制剂的调整时机对患者预后、存活患者的病情控制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来源于供者肾脏的原发感染和肾移植受者潜伏巨细胞病毒(CMV)的再激活是引起肾移植术后活动性CMV感染的主要途径。由于CMV在人群中的血清阳性率在30%~97%,因此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发生率为40%~100%,其中67%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肾移植后重症巨细胞病毒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感染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着肾移植患者的人/肾存活率。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不断下降。然而,感染,尤其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肺部感染却有上升趋势。常见的严重感染有肾移植术后3个月左右的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临床经过凶险,文献报道当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死亡率高达65%~90%。近年来,我们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综合救治肾移植术后重症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抢救成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使患者死亡率降低至20%。现将几点粗浅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方法,收集我院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各项临床因素与发生ARDS的关系.结果 我院2004年5月-2010年3月期间肾移植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肺炎共76例,其中32例发生ARDS,发生率为42.1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肾移植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肺炎时间早、合并糖尿病、发生过排斥反应、炎症病变范围广等因素使ARDs发生率增高,严格控制血糖、早期使用激素治疗可使ARDS发生率降低.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糖尿病、发生过排斥反应、炎症病变范围广等是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发生ARDS的高危因素;严格控制血糖、早期使用激素治疗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严重并发症,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满意治疗方法[1]。近年来随着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技术(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危重症病救治中广泛应用,已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观察了血液净化治疗在肾移植术后CMV肺炎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CMV感染可带来直接及间接二类损害,间接影响包括诱发急性及慢性移植物损伤及淋巴增生性疾病等。临床上关注者往往是直接后果,诸如肺炎、肝炎、单核细胞增多、胃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免疫抑制剂停用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2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根据从诊断巨细胞病毒肺炎到停用免疫抑制剂时间分成两组(≤3天组为早停组,3天为晚停组),比较两组的预后及存活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及存活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早停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晚停组。结论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一经诊断在停用免疫抑制剂,同时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并予以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是成功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和CMV病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和致死的重要病因。肾移植近期因CMV感染导致的死亡率占2%。肾移植后6个月内是CMV感染和发生CMV病的高发期,也是免疫抑制剂药量最大的时期,如防治不当,会严重影响肾移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膦甲酸钠治疗与预防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膦甲酸钠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对1995年9月~1996年6月间120例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患者,按照临床症状分期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实验组使用膦甲酸钠,对照组为Zovirax,疗程为3~4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静止期CMV感染者,空白对照组33.3%(8/24)发生CMV的活动性感染,而实验组无一例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抗排斥治疗方案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患者较常见的感染并发症 ,是造成机体功能严重损害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1,2 ] ,因此 ,如何减少肾移植术后患者CMV感染的发生 ,是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排除CMV血清学状态对CMV感染影响的前提下 ,对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35 3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中 167例血清CMV抗体阴性受者 (R )接受CMV血清抗体阳性供肾 (D )CMV感染 (即原发性CMV感染 )情况进行分析 ,探讨四种常用抗排斥治疗方案对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影响 ,为更好防治CMV感染…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肾移植患者感染性合并症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部分重症病例可因CMV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危及生命,部分病例可因救治过程中不得不撤减抗排斥药物而移植肾失功,被迫摘肾。提高对CMV感染的认识,早期诊断CMV感染,及时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治疗措施,可减少CMV感染的发生,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1,2]。本文介绍肾移植患者CMV感染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现状。1 CMV感染的病理生理特点CMV是一种疱疹病毒,它本身具有的二大特性,即潜伏隐袭…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细菌性肺部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细菌感染是常见和棘手的问题,而肺部感染是引起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国外报导肾移植后肺部感染主要是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巨细胞病毒肺炎(CMV)、肺结核、肺霉菌病等机会性感染,对于肺部细菌感染报导较少。总结我院1978年至1996年肾移植手术1056例患者中细菌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合并霉菌,细菌性肺炎合并结核,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患者5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1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18例,年龄16~62岁,平均41.27±11.14岁。其中慢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时患者体温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巨细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肾移植术后患者97例,根据使用甲基强的松龙72小时后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分为体温正常组和发热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发热组患者入住ICU人数及入住时间显著高于体温正常组(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体温正常组(P〈0.05),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时间显著快于体温正常组(P〈0.05),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及带机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体温正常组(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的体温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严重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8例尸体肾移植术后严重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检测CMV-IgM或(和)检测血中CMV-DNA(PCR法)结合临床症状及胸片确立诊断。以丙氧鸟苷治疗,配合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治疗/预防二重感染,加强营养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6例,死亡2例,结论:严重CMV感染致死率高,丙氧鸟苷加综合治疗措施的疗效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为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完整病例资料55例,分为死亡组(31例)和生存组(2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死亡危险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预后因素。结果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病死率为56.4%,施行机械通气者病死率高达72.5%。统计分析显示,并发症数、X线胸片示肺浸润严重程度、机械通气是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优势比(OR值)分别为2.60[95%可信区间(CI)1.00~6.76]、11.83[95%CI(1.14~123.07)]、19.32[95%CI(1.01~372.02)]。结论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并发症数、X线胸片浸润严重程度、机械通气是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死亡的预后指标。减少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并发ARDS和死亡的主要措施在于移植术后预防性抗CMV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CMV感染在正常人群中极为普遍,35岁以上的成年人感染率可达80%以上,但极少引起有症状的CMV病.肾移植患者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CMV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70%.典型的CMV感染多发生于移植术后1~6个月内,如防治不当,常常严重影响肾移植的效果.本文就CMV感染的防治谈谈作者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慢性移植肾肾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与远期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关系。方法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1月 ,将 166例肾移植受者根据术后 6个月内CMV pp65抗原血症的不同情形进行分组和穿剌活检 ,以免疫荧光检测活检组织中转移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 ;前瞻性观察各组患者肾功能 3年以上。结果 术后 6个月内长时间、高活动性CMV感染的患者 ,在肾移植达 6个月时 ,肾组织中TGF β1表达量明显大于其他患者 ,该组患者 3年内肾功能减损 (肌酐清除率减少 16.1ml/min± 8.6ml/min)、肾功能不全的病例数 (9/2 0 )均明显高于其它组。肾功能不全者病理证实均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长时间、高活动性CMV感染可能是导致慢性移植肾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2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均通过检测外周血CMV-IgM和CMV-DNA,结合临床症状及X线、CT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给予更昔洛韦、甲泼尼龙(MP)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时防治混合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尽早使用呼吸机.治愈19例,死亡3例,治愈患者移植肾脏功能均正常.认为胸部CT检查及CMV-IgM、CMV-DNA检测联合应用有利于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早期诊断;停用免疫抑制剂,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足量长疗程抗病毒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及早进行高流量给氧或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巨细胞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细胞病毒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肺炎、肝炎。消化道巨细胞病毒病是免疫抑制病人和极少数正常人以消化道损害为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特别是艾滋病病人和器官移植受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和器官移植的发展,消化道巨细胞病的诊断和防治更为重要。本文综述消化道巨细胞病毒病的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本单位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1996年5月至1997年5月我院共做肾移植85例,其中7例发生CMV感染,诊断主要依据发热、肺炎、神经根炎及视网膜炎等。实验室检查主要用PCR方法测血、尿及眼分泌物中的CMV-DNA。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加。治疗主要用更莫昔洛韦,疗程10-24天。结果:7例中3例治愈,1例因CMV感染诱发慢性排异反应,行移植肾切除,另3例均死于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