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北正定县某镇自然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α"抗原决定簇突变情况,分析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对其的影响.方法 为正定县某镇全体村民整群采集静脉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V-M,选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提取血清HBV DNA,扩增S基因,测序后与标准序列对比.结果 11 478份血清样品中,HBsAg检测阳性率4.78%.其中可用于HBV DNA提取的样品443份,扩增HBV S基因并成功测序434例.检测到该地区HBV"α"抗原决定簇氨基酸突变率6.7%,1986年前后出生人群HBV"α"抗原决定簇两个茎环的氨基酸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P=0.0877).结论 该镇存在HBV"α"抗原决定簇突变株,其在乙肝疫苗免疫出生后人群中感染率较低,尚不能说明该镇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会引发突变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分析江西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方法:收集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医的13 117名乙肝疫苗免疫儿童(7.39±3.66岁)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HBV-M,抽提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的HBV DNA,扩增HBV S基因,PCR产物测序并与标准序列对比,分析"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与血清型;利用在线Genotyping软件对儿童感染的HBV进行分型。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从13 117份血清样品中,检测出HBsAg阳性标本230份(1.75%),扩增HBV S基因并成功测序118份。检测出24份标本有"a"抗原决定簇变异(变异率20.34%),"a"抗原决定簇两茎环间的变异率和男女儿童感染的HBV"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Q129H、G145A突变后,血清HBV DNA水平较未变异株降低(P<0.05)其他各组则无显著变化。118份测序标本利用Genotyping比对后,112份属于B型,其中adw血清型105份,ayw血清型7份;6份属于C型,均为adr血清型。结论:在江西省乙肝疫苗免疫儿童人群检测出"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HBV感染,未发现有明显优势的变异株类型。HBV"a"抗原决定簇区突变对血清HBV DNA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抗-HBc单项阳性患者中的隐匿性HBV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HBc单项强阳性患者中的隐匿性HBV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方法 收集183例血清学检测抗-HBc单项强阳性(A≤0.1)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HBV DNA含量检测.对于DNA定量阳性的标本,PCR扩增HBV pre-S/S区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183例血清标本中3例HBV DNA定量结果大于103拷贝/ml,占1.6%.这3例标本中有2例得到pre-S/S区测序结果,2例标本均存在S基因"a"决定簇内Q129R/P点突变,且突变株与野生型共存.结论 抗-HBc单项阳性患者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HBsAg血清免疫学方法的漏检与HBV S基因突变有关,同时与循环中HBsAg量低于检测限也有一定关系.HBV隐匿感染不仅可以造成临床诊断失误,更为严重的是献血员HBV隐匿感染造成血液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病毒S基因"a"决定簇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江苏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儿童病毒S基因“a”决定簇的变异情况。方法 对15例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扩增其血清中HBV DNA S基因区。并对PCR产物直接标记测序。结果 15例HBsAg阳性儿童有14例血清HBV DNA阳性,其中有4例出现了S基因“a”决定簇的变异,变异率为28.6%,第126位的异亮氨酸(Ile)被苏氨酸(Thr)替代1例,第134位苯丙氨酸(Phe)被异亮氨酸替代1例。第145位甘氨酸(Gly)被丙氨酸(Pha)替代2例。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中存在s基因“a”抗原决定簇变异,江苏常州地区存在HBVS基因“a”决定簇变异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5.
HBsAg、HBsAb共存乙型肝炎患者S基因"a"决定簇变异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及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对7例HBsAg、HBsAb同时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8份血清,采用竞争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HBV DNA;用套式PCR法扩增HBV S基因,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比较S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采用ELISA/MEIA法检测HBVM;以15例HBsAg、HBeAg/HBeAb、HBcAb阳性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9例终末期乙肝患者肝移植术后接受HBIG、拉米夫定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结果:7例患者HBsAb含量均低于80mIU/ml,其中2例HBVDNA定量阳性者未出现“a”决定簇变异,4例HBVDNA定量阴性者中2例氨基酸发生变异(126,131),1例HBV DNA定量由阳性转为阴性者由无变异转为氨基酸126位点变异;9例肝移植术后痊愈患者HBsAb含量均高于150mIU/ml,HBV DNA定量均为阴性,未发现“a”决定簇变异;15例免疫失败儿童14例HBV DNA定性阳性,2例出现“a”决定簇145位点、1例126位点、1例134位点氨基酸变异。结论:部分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体内存在S基因“a”决定簇变异;“a”决定簇变异可改变HBsAg抗原性、逃避低含量抗HBs的中和作用;“a”决定簇变异对HBV的复制可能有一定影响;肝移值治愈乙肝患者未发现“a”决定簇变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检测,了解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低年龄人群的基因序列与突变特征.方法 从乙肝监测点收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血清,取其中年龄小于16岁者,扩增包括preS和S基因在内的基因序列片段,共1100碱基,序列测定后与标准基因型别比较,确定病毒基因及血清型别,确定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替代突变发生率,选取一株病毒进行全基因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 共检测样本35例,33例血清扩增出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其中30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型,占90.9%,3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C型,占9.0%,1例血清型为ayw,3例为adr,其余29例为adw,共有5例在a抗原决定簇发生氨基酸替代突变,发生率约为15.2%.其中5856号血清扩增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为B型,血清型为adw,共3215个碱基.结论 该地区乙型肝炎基因型主要为B型,血清型为adw,人群中a抗原决定簇某些位点已发生与疫苗免疫逃逸相关的突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广州市长期应用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对乙型肝炎(乙肝)免疫防病效果。方法在广州市全市12个区、县级市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以家庭为单位对1~59岁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包括检测HBsAg、抗-HBs,对HepB接种史及主要乙肝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人群HepB接种率,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家庭感染状况下接种与未接种HepB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评价HepB免疫防病效果。结果 1~16岁年龄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8.11%(2535/2877),17~59岁人群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为20.75%(470/2113)。在推行新生儿HepB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出生的1~16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1.29%,而出生时尚未开展HepB接种的20~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13.72%。1~16岁人群中有HepB接种史人群HBsAg阳性率0.99%,无接种史人群为5.56%,疫苗保护率为82.19%。20~59岁人群接种HepB,基本都不是在新生儿时期,疫苗保护率为52.01%。新生儿接种HepB,母婴乙肝传播阻断率为94.16%,并能有效阻断家庭内水平传播。结论长期实施新生儿接种HepB能控制、消除受种人群乙肝病毒感染,非新生儿人群接种HepB也能显著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成功儿童血清HBV DNA,提出应该完善母婴阻断效果评价指标的建议.方法 采集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后HBsAg阴性的儿童血清标本,经试剂盒提取HBVDNA,采用巢式PCR方法 扩增HBV DNA S区基因片段后纯化测序.结果 140例儿童血标本中,12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8.6%;S基因测序检测未发现突变株.结论 鉴于血清学检测方法 敏感性低于PCR扩增方法 .在评价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时,加入HBV DNA指标,可使其更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衢州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衢州市中心血站24 178例无偿献血者血液用北京万泰和Sorin公司生产的ELlSA试剂盒进行HBV的初检和复检,对HBsAg阴性标本进行HBV DNA检测,从而检出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再对HBV DNA 阳性标本进行 S 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和氨基酸突变分析,从而了解本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和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探讨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机制.结果 24 178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158例HBsAg阳性,24 020例HBsAg阴性标本中,15例HBV DNA阳性,隐匿性HBV感染比例为0.62‰(15/24 020),其中基因C型9例(60%),基因B型6例(40%);S基因“a”表位氨基酸突变分析显示有11例隐匿性HBV感染病毒株在“a”表位发生突变.结论 衢州市无偿献血者中存在一定比例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与病毒基因突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前C区(Pre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包括36例无症状携带者(其中24例为HBV携带者,12例为HBsAg携带者)、36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和16例肝硬化患者。所有标本均经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鉴定为HBVC基因型,并用巢氏PCR法扩增HBVPreC和BCP基因片段,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序,然后用ClustalW1.8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50例HBeAg阳性患者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组的T1762/A1764双突变率和T1846突变率分别为12.5%、42.1%、100%和0%、5.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和0.02)。在38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组的T1762/A1764双突变率分别为16.7%、58.8%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肝硬化组的C/G1753突变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及慢性乙肝组(分别为55.6%、8.3%、11.8%,P=0.01),其A1896突变率也高于无症状携带者组(分别为55.6%、8.3%,P=0.01)。结论HBVT1762/A1764双突变与C基因型HBV慢性感染者的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随访调查和病毒基因检测,了解母婴阻断后的效果,并研究突破母婴阻断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特征,了解病毒母婴传播特点.方法 2003年开始收集临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血清及婴儿血清75对,检测血清学感染指标,取其中母亲与婴儿皆为阳性的血清提取乙型肝炎病毒,扩增包括preS和S基因在内的基因序列片段,序列测定后与标准基因型别比较,确定病毒基因及血清型别,及母婴间病毒核苷酸差异率,及确定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替代突变率,与免疫成功组进行比较.结果 经血清学检测后共得到母婴血清皆为阳性者4对,包括一对双胞胎,扩增出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其中4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型,1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C型,其中1对双胞胎婴儿在"a"抗原决定簇出现T143M变异,其余扩增母婴阻断成功病例43例,37例为B型,6例为C型,其中a抗原决定簇发生变异的有3例.结论 母婴阻断失败的儿童中大部分与母亲的基因序列相同,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比率高于成功组母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随访调查和病毒基因检测,了解母婴阻断后的效果,并研究突破母婴阻断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特征,了解病毒母婴传播特点.方法 2003年开始收集临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血清及婴儿血清75对,检测血清学感染指标,取其中母亲与婴儿皆为阳性的血清提取乙型肝炎病毒,扩增包括preS和S基因在内的基因序列片段,序列测定后与标准基因型别比较,确定病毒基因及血清型别,及母婴间病毒核苷酸差异率,及确定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替代突变率,与免疫成功组进行比较.结果 经血清学检测后共得到母婴血清皆为阳性者4对,包括一对双胞胎,扩增出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其中4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型,1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C型,其中1对双胞胎婴儿在"a"抗原决定簇出现T143M变异,其余扩增母婴阻断成功病例43例,37例为B型,6例为C型,其中a抗原决定簇发生变异的有3例.结论 母婴阻断失败的儿童中大部分与母亲的基因序列相同,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比率高于成功组母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随访调查和病毒基因检测,了解母婴阻断后的效果,并研究突破母婴阻断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特征,了解病毒母婴传播特点.方法 2003年开始收集临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血清及婴儿血清75对,检测血清学感染指标,取其中母亲与婴儿皆为阳性的血清提取乙型肝炎病毒,扩增包括preS和S基因在内的基因序列片段,序列测定后与标准基因型别比较,确定病毒基因及血清型别,及母婴间病毒核苷酸差异率,及确定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替代突变率,与免疫成功组进行比较.结果 经血清学检测后共得到母婴血清皆为阳性者4对,包括一对双胞胎,扩增出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其中4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型,1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C型,其中1对双胞胎婴儿在"a"抗原决定簇出现T143M变异,其余扩增母婴阻断成功病例43例,37例为B型,6例为C型,其中a抗原决定簇发生变异的有3例.结论 母婴阻断失败的儿童中大部分与母亲的基因序列相同,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比率高于成功组母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随访调查和病毒基因检测,了解母婴阻断后的效果,并研究突破母婴阻断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特征,了解病毒母婴传播特点.方法 2003年开始收集临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血清及婴儿血清75对,检测血清学感染指标,取其中母亲与婴儿皆为阳性的血清提取乙型肝炎病毒,扩增包括preS和S基因在内的基因序列片段,序列测定后与标准基因型别比较,确定病毒基因及血清型别,及母婴间病毒核苷酸差异率,及确定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替代突变率,与免疫成功组进行比较.结果 经血清学检测后共得到母婴血清皆为阳性者4对,包括一对双胞胎,扩增出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其中4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型,1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C型,其中1对双胞胎婴儿在"a"抗原决定簇出现T143M变异,其余扩增母婴阻断成功病例43例,37例为B型,6例为C型,其中a抗原决定簇发生变异的有3例.结论 母婴阻断失败的儿童中大部分与母亲的基因序列相同,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比率高于成功组母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随访调查和病毒基因检测,了解母婴阻断后的效果,并研究突破母婴阻断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特征,了解病毒母婴传播特点.方法 2003年开始收集临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血清及婴儿血清75对,检测血清学感染指标,取其中母亲与婴儿皆为阳性的血清提取乙型肝炎病毒,扩增包括preS和S基因在内的基因序列片段,序列测定后与标准基因型别比较,确定病毒基因及血清型别,及母婴间病毒核苷酸差异率,及确定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替代突变率,与免疫成功组进行比较.结果 经血清学检测后共得到母婴血清皆为阳性者4对,包括一对双胞胎,扩增出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其中4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型,1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C型,其中1对双胞胎婴儿在"a"抗原决定簇出现T143M变异,其余扩增母婴阻断成功病例43例,37例为B型,6例为C型,其中a抗原决定簇发生变异的有3例.结论 母婴阻断失败的儿童中大部分与母亲的基因序列相同,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比率高于成功组母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随访调查和病毒基因检测,了解母婴阻断后的效果,并研究突破母婴阻断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特征,了解病毒母婴传播特点.方法 2003年开始收集临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血清及婴儿血清75对,检测血清学感染指标,取其中母亲与婴儿皆为阳性的血清提取乙型肝炎病毒,扩增包括preS和S基因在内的基因序列片段,序列测定后与标准基因型别比较,确定病毒基因及血清型别,及母婴间病毒核苷酸差异率,及确定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替代突变率,与免疫成功组进行比较.结果 经血清学检测后共得到母婴血清皆为阳性者4对,包括一对双胞胎,扩增出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其中4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型,1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C型,其中1对双胞胎婴儿在"a"抗原决定簇出现T143M变异,其余扩增母婴阻断成功病例43例,37例为B型,6例为C型,其中a抗原决定簇发生变异的有3例.结论 母婴阻断失败的儿童中大部分与母亲的基因序列相同,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比率高于成功组母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