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肾癌行后腹膜入路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患者实施术后疼痛、呼吸道、液体和引流管、胃肠功能、切口、并发症和院外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35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术后发生切口红肿、轻度感染,经及时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淋巴漏,经通畅引流和低脂饮食1~2周自愈。未发生出血、急性肾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实施充分术后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与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特点与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临床效果的关系,并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方法:我院收治63例局限性肾癌患者,其中左侧35例,右侧28例;肿瘤最大径1.5~8.2cm,平均3.6cm;所有患者均根据上尿路解剖特点完成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常规建立腹膜后腔,腹腔镜下在无血管区游离肾脏后内侧,找到输尿管并向上游离肾蒂,Hem-O-lock结扎肾血管并剪断,在肾筋膜前间隙充分游离肾脏。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48min;出血20~150ml,平均40ml;术后3~7d出院。62例患者术后随访5~34个月,其中1例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余经B超及胸片检查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根据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特点,选择无血管平面入路解剖肾周间隙,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技巧处理肾蒂行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局限性肾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经验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步替代开放手术成为新的标准术式.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手术路径主要包括经腹和腹膜后两种,后腹腔镜入路不干扰腹腔,可避免脏器粘连和肿瘤在腹腔内种植,并且相对容易控制肾蒂血管.但后腹腔空间狭小,缺乏解剖标志,手术经验不足或可引起严重的手术并发症[1],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能够弥补腹膜后路径的不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80例肾癌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腔镜组),38例行常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开放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2例发生并发症,开放组8例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穿刺通道的种植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以后腹膜返折韧带作为解剖标志进入肾旁前间隙随患肾切除肾前筋膜的临床可行性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60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岁,肿瘤直径3.8~8.4 cm,平均5.6 cm。术中以后腹膜返折韧带为解剖标志开始手术,第一步进入肾旁前间隙,将肾前筋膜随患肾一并切除。 结果本组60例均顺利完成,将肾前筋膜随患肾切除。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0 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15 h,平均术后住院天数6 d。56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均无肿瘤复发。 结论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选择后腹膜返折韧带作为解剖标志,可有效辨认后腹膜返折与侧锥筋膜的界限,据此开始手术的第一步,更易分离进入肾旁前间隙随患肾一并切除肾前筋膜,达到该术式要求的在肾周筋膜外游离肾脏的标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后入路3D腹腔镜进行常见肾脏手术的技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对103例常见肾脏疾病患者行了腹膜后入路3D腹腔镜手术,其中肾癌根治术28例,肾部分切除术28例,单纯肾切除术24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2例,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11例。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103例患者均在3D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者常规腹腔镜手术病例,所有病例无重大并发症发生。3D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位手术时间70 min,平均出血量6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 d。3D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9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2 min,平均出血量9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 d,无切缘阳性病例。3D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60 min,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 d。3D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位手术时间40 min,平均出血量3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 d。3D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中位手术时间80 min,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 d。结论腹膜后入路3D腹腔镜进行常见肾脏手术安全可行,尤其是镜下缝合精准快速,值得在已经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共收治25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其中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15例(经腹腔组),行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37例(经脂肪囊内组)。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方法:手术常规建立腹膜后空间,打开肾筋膜后直接经肾脏中上极与肾周脂肪囊之间的无血管层面分离、解剖肾上腺,行肾上腺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 结果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15例及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37例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2.7±19.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3.1±23.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5±0.9)d。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4.4±2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1.8±21.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8±0.4)d。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解剖肾上腺操作简便,患者术后康复较快,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8-12间在中牟县人民医院接受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90例肾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行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肾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腹腔与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141例患者资料,其中经腹腔入路组61例、经腹膜后腔入路组80例,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141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对于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腔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2.1及147.2min(P=0.000);平均术后住院日分别为5.8d及7.2d(P=0.000);平均肿瘤长径分别为5.6cm及4.3cm(P=0.001)。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输血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腹腹腔镜和经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均有良好效果,经腹腔入路适合治疗体积较大的肿瘤,术后恢复快,而经腹膜后腔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膜后筋膜间隙分层及其在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后腹腔镜下筋膜外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们选择肾前融合筋膜肾筋膜间隙作为肾前方的手术平面,腰肌前间隙作为肾后方的手术平面,行后腹腔镜下筋膜外解剖性肾切除术12例,对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手术录像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3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12ml。术中未出现大出血和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平均24h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日6d。结论后腹腔镜下筋膜外解剖性肾切除术具有解剖层次清晰,容易游离,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安全有效等优点。肾前融合筋膜肾筋膜间隙可作为肾前方手术平面,腰肌前间隙可作为肾后方手术平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肾癌并肾静脉瘤栓患者行经后腹腔途径全腹腔镜左肾痛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3例左肾癌伴左。肾静脉瘤栓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经后腹腔全腹腔镜左肾癌根治术:术中放置4个穿刺套管针,游离腹主动脉和肾动脉后,用Hem—o-lok结扎切断肾动脉,于肾静脉近下腔静脉处用Hem-o-lok结扎切断肾静脉,完整切除。肾脏及瘤栓。结果: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良好,5灭出院。病理检查分别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选择性左肾癌并肾静脉瘤栓患者行经后腹腔全腹腔镜左。肾癌根治术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输尿管口电切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17例肾盂或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其中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6例。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 cm范围膀胱壁,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6.9±30.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1±38.6)ml;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51个月,1例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肾盂癌、输尿管癌具有手术损伤小、康复快等优点,且不增加肿瘤种植风险,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极筋膜悬吊结扎法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肾上极筋膜悬吊结扎法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治疗乳糜尿患者16例,男5例,女ll例,年龄54~74岁,平均(64.7±6.6)岁。所有患者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其预后,并对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48~65min,平均(55.9±5.9)min。术中出血量20~70ml。术后住院时间5~7d,平均(6.4±2.0)d。所有患者术后乳糜尿消失。随访16~36个月,无一例复发,未出现。肾下垂、肾蒂周围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腹腔镜’肾上极筋膜悬吊结扎法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是一种治疗乳糜尿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中显露的后腹壁解剖结构在肾蒂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行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79例,男性49例,女性30例,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肾癌44例,肾盂癌9例,肾积水无功能肾18例,肾错构瘤6例,结核肾2例.分别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4例,单纯性肾切除术18例,肾盂输尿管全长切除9例,肾部分切除8例.利用镜下显露的后腹壁解剖标志:腰方肌、腰大肌、上部膈肌的腰部和外侧弓状韧带、内侧弓状韧带和膈肌脚,参考膈肌腰部和腰大肌定位,按照内侧弓状韧带的指引和膈肌脚的走行,可以快速寻找到肾蒂,及早控制.结果 79例后腹腔镜手术均成功,腔镜下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0~150 ml,平均30 ml,患者均未输血.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2~6 d下床活动,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参照后腹壁的解剖标志,可以快速寻找肾蒂并及早控制,有利于简化后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后腹壁的肌肉定位,韧带指引是后腹腔镜下手术处理肾血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临床资料,其中肾结石重度肾积水16例,肾萎缩8例,肾癌4例,肾盂癌2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m in,平均出血量60m 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逐步替代传统的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其中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30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为90~360(110士11.3)min与l00~t50(100±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后腹腔镜组费时较长;术中出血50~1600(108.6±28.3)ml与70~1100(162.8±40.1)ml(P〈0.05);术后需用镇痛剂8例与32例(尸〈0.05)、术后进食时间1~2(1.3±0.5)天与3~5(3.1±1.1)天(P〈O.05)、术后住院3~7(4.5士1.3)天与7~13(8.8±1.7)天(P〈O.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5~40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例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56.6±13.9)岁,采用全麻,取健侧卧位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切开Gerota筋膜,游离肾脏,切开靠近结石处的肾实质取石,冲洗管置入肾脏内冲洗,肾盂内留置双J管,间断缝合肾实质,留置肾周引流管后结束手术。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0~280 min;平均(171.6±56.4)min;术中出血量30~200 ml,平均(93.3±62.5)ml;术后平均(3.3±0.5)d拔除肾周引流管,平均(5.5±2.4)d拔除尿管,平均住院(22.0±6.1)d。术后随访6个月,无结石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具有暴露好、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康复快等优势,为微创取石提供了新途径,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及其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并对镜下肾周区域相关解剖结构进行研究.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85例.肿瘤位于左肾38例,右肾47例;肿瘤直径2.5~10.5 cm,平均(5.5±1.7)cm;T1N0Mo 74例,T2:N0M0 11例.根据肾筋膜外切除原则,在"两个间隙、上下两极间"分离切除患肾,腹侧为肾旁前间隙(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背侧为腰肌前间隙(肾后筋膜与腰肌筋膜之间),上极达膈下,下方到髂窝.术中辨认重要的解剖结构:后腹膜及其返折、肾前筋膜、侧锥筋膜、肾后筋膜、腰大肌及重要血管. 结果 除1例因与周围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50~165 min,中位数65 min.估计失血量25~600ml,中位数58 ml.术中腹膜破裂5例,肾蒂周围小血管损伤出血6例,无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损伤.术后平均随访10(2~25)个月,均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或发生穿刺通道种植转移. 结论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时,熟悉重要的镜下解剖结构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副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治术在肾移植术后原肾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此术式在此罕见疾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2例行肾移植术后原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44min与52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30ml,患侧肾上腺完整保留,术后分别随访24个月与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2例患者均未发生局部及远处转移。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肌酐及肾移植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均为透明细胞癌,核分裂Ⅱ级。结论: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术治疗肾移植术后原肾恶性肿瘤安全、有效,术中注意萎缩原肾的形态及肾蒂血管的解剖学改变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肾前筋膜间平面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IpLRN)的解剖要点及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7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基于层面外科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概念,评价IpLRN手术过程,总结该手术应遵循的解剖平面理论。 结果在IpLRN手术过程中存在七个重要的外科平面,在这些无血管平面中游离,5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55~180 min,平均68 min,出血量0~120 ml,平均19 ml,术后3~7 d出院,平均4 d。57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1个月,均无瘤生存。 结论肾前筋膜间平面是IpLRN手术的重要解剖层面,在肾癌根治术中解剖层次清晰,沿肾前筋膜间平面游离可避免解剖迷失,符合肿瘤学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