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感染性疾病中,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尤以妇女和儿童多见。30岁的妇女中有1/3~1/4都有过急性尿路感染的病史,且27%的病人会在6个月再发。泌尿路感染按解剖部位不同分为尿道下部和上行性感染,前者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后者指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最严重的形式,当病史超过半年或一年就有转成慢性肾盂肾炎的可能性,而慢性肾盂肾炎久治不愈是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ETEC)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中的分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原位杂交方法。结果:在检测的93株ETEC和10株EPEC的毒力岛的检出率分别为32.25%(32/93)和30.00%(3/10),1株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ggEC)也检出了毒力岛,而且这些阳性菌株中的岛大部分连接到天门冬氨酸tRNA(asntRNA)位点。结论:ETEC、EPEC以及EAggEC是致病性较强的病原菌,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ETEC和EPEC中具有阳性率较高的分布,对于进一步研究大肠埃希菌毒力变化和毒力的调控以及细菌毒力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从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分布,以降低婴幼儿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方法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2011-2012年婴幼儿腹泻病例357份粪便标本,按照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程序用EC肉汤增菌过夜,增菌后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可疑菌用API 20E生化鉴定出大肠埃希菌,然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相应的毒力基因。结果 357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37份携带毒力基因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0.36%,携带毒力基因的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ggEC)、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道侵入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检出率分别为8.4%、0.56%、1.12%、0.28%,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未检出。结论婴幼儿腹泻病例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主要由EaggEC引起,其次为EIEC,进一步证实对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PCR毒力基因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LEE毒力岛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携LEE毒力岛大肠埃希菌在杭州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状况。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不同临床来源的大肠埃希菌菌株的LEE毒力岛,并对检出的intinmin基因3’端部分以PCR法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法进一步分型,结果:在杭州市区2周岁以下的腹泻婴幼儿中,携LEE毒力岛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达20.0%,而在2岁以上的腹泻人群中检出率仅为3.0%,检获的大肠埃希菌LEE毒力岛的intimin基因以β型为主(占45.0%),并有20.0%不能按本PCR方法分型,限制酶切分析表明,β型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型,本文分离菌株的γ型intimin基因与EHEC O157:H7 933株的γ型intimin基因酶切图谱差异较大,检获的携LEE毒力岛的大肠运往希菌菌株中,仅有1/5能用国内目前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确定O抗原。结论:携LEE毒力岛大肠埃希菌为杭州市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细菌性病原。LEE毒力岛的检测应成为EPEC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临床分离株中毒力因子的分布、耐药性及其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用PCR扩增的方法筛查95株UPEC临床分离株的fimH、traT、aerJ、papGⅢ、fyuA、pAI、hlyA、pa pG、pa pC等毒力基因的分布;用K-B法分析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 95株UPEC中fimH、traT、aerJ、pa pGⅢ、fyuA、pAI、hlyA、pa pG、papC等毒力基因的分布率依次为92.63%、81.05%、65.26%、37.89%、24.21%、30.53%、3.16%、11.58%、21.05%;选取的95株UPEC对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依次为74.74%、33.68%、32.63%、36.84%、76.84%,均>30.00%;而6大类不同抗菌药物中,仅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为100.00%;毒力基因分布与耐药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EC分离株以Ⅰ型菌毛为主,同时含有多个毒力基因;大多数UPEC表现为多药耐药;毒力基因数与耐药性之间密切相关,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防止UPEC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降低耐药菌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研究福建省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aEPEC)菌株的毒力基因特征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
度;结合菌株的背景资料分析不同的分子特征对aEPEC 流行的影响。方法 运用PCR 技术进行系列的相
关毒力基因扩增;同时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技术,对福建省2010-2012年分离的aEPEC 菌株进
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分离30株实验菌株毒力基因的检测呈阳性的分别为:犫1121
53.3% (16),狔犻犪犃36.7% (11),狊犲狋/犲狀狋、狀犾犲犅、狀犾犲犈均为30% (9),犾狆犳犃犚14123.3% (7),犲犳犪/犾犻犳犃
20% (6),犲犺狓犃3.33% (1);其余毒力基因均未检出;93.3% (28)菌株不同程度地携带有相关的毒力因
子。29株菌按照100%的相似度分为15个PFGE 型别(P1 P15);其中存在4组不同的PFGE 簇(I Ⅳ),
相同PFGE 簇的病例在发病的时间和地区上有聚集性,同时相同簇内菌株的毒力基因谱也表现相同。结论
 犫1121、狔犻犪犃和EHEC 毒力岛OI 122 相关基因(犲犳犪1/犾犻犳犃,狀犾犲犅,狀犾犲犈,狊犲狋/犲狀狋) 在福建省aEPEC 菌
株中携带率较高。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毒力谱表现为多样性, 基因组也呈现遗传多态性;同时
PFGE 分析发现福建省存在由aEPEC 新发病原菌引起的聚集性病例。
关键词: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PFGE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3 0216 05
犕狅犾犲犮狌犾犪狉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狅犳犪狋狔狆犻犮犪犾犲狀狋犲狉狅狆犪狋犺狅犵犲狀犻犮  相似文献   

7.
2003年8月25日,武夷山国家度假区某大酒店发生一起19人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临床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是食用被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6 K71型污染的熟食品(熏鹅)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菌中耶尔森菌强毒力岛的irp1、irp3、irp4基因.方法采用PCR与菌落原位斑点杂交技术,检测1990~1992年分离于我国五大军区腹泻病人的106株大肠埃希菌的irp1、irp3、irp4基因,其中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94株、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 coli,EIEC)1株、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ic E. coli,EPEC)10株及肠凝集型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ic aggregative E. coli,EAEC)1株.结果irp1、irp3和irp4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3%(13/106)、86.8%(92/106)和61.3%(65/106),差异有显著性(X2=122.27,P<0.05).94株ETEC中,10株irp1阳性(阳性率10.6%),81株irp3阳性(阳性率86.2%),55株irp4阳性(阳性率58.5%);10株EPEC中,1株irp1阳性,9株irp3阳性,8株irp4阳性;1株EIEC和1株EAEC,irp1、irp3和irp4基因均为阳性.结论大肠埃希菌中携有耶尔森菌强毒力岛的irp1、irp3、irp4基因,这3个基因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nterocolitica)和大肠埃希菌(E.coli)之间存在水平性转移.  相似文献   

9.
2005-05-29 T15:00时,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大连市某区医院疑似食物中毒报告,现将此例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和鉴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直接基因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腹泻儿童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的bfpA和eaeA基因鉴定EPEC.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从粪便标本中和传统方法分离后获得的菌株中测定bfpA和eaeA基因.结果 主要的血清型为O124 K72,bfpA和eaeA基因存在于血清学凝集的23株EPEC菌株中;直接从粪便标本中和传统方法分离后获得的菌株中测定bfpA和eaeA基因的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种基因的检出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 鉴定EPEC必需同时测定bfpA和eaeA基因.  相似文献   

11.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Deng致病岛基因进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致病岛(PAIs)基因进化特点。方法EPEC Deng分离自我国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鉴定该菌株血清型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Illumina 2000仪器对菌株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序,PHAST软件定位菌株原噬菌体(prophages,PPs)在染色体中的位置,MUMmer软件进行共线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了解同源基因进化规律。应用PAI_finder软件对基因组进行PAIs预测,了解PAIs核心区域(LEE)和核心基因同源进化规律,并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EPEC Deng菌株归属O119∶H6,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氨苄西林耐药,对其余的抗菌药物均敏感。基因组(染色体)序列大小为5 025 482 bp(GC含量为50.52%),质粒序列大小为207 564 bp(GC含量为49.50%)。共找到17个PPs,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EPEC Deng株基因组与O26∶H11、O111∶H同源性较高;EPEC Deng株PAIs和核心基因均与RDEC 1和O26∶H413/89 1株具有高同源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紧密素(eae)及其受体(tir)多态性丰富,π值均>0.10,Ⅲ型分泌系统(TTSS)分泌蛋白相对稳定。结论此研究明确了EPEC Deng株基因组及PAIs的进化特点,有助于了解了本土分离的EPEC基因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irp6重组自杀质粒,并应用其构建EAggEC上该基因的缺失株。方法 根据已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irp6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并克隆了irp6结构基因,在体外进行精确突变后,插入氯霉素抗性基因。再将含氯霉素的irp6缺失基因亚克隆入自杀质粒pKNGl0l中,构建成irp6基因重组自杀质粒pKH6,并以肠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l7.2为出发菌株,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置换其irp6基因。结果 经接合转移和同源重组,利用蔗糖抗性筛选,pKH6上的同源序列有效的置换了EA6gECl7-2的ir6基因。结论 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靶构建的irp6基因重组自杀质粒成功的缺失了EAggECl7-2的ir6基因,获得了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的EAggECl7-2 irp6基因缺失株EAG6,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腹泻病人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大肠杆菌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的易感人群、感染率、临床症状、分离率。方法 对4个医院1997年6~11月就诊泻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结果 在671例腹泻病人中,共检出20个属种449株致病毒,志贺菌检出率为25.48%,致泻性大肠杆菌为15.05%,对于176株疑似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大肠杆菌(ESIEC)菌株采用irp-2、irp-B基因探针进行菌落原位杂交,检出42株携带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与42株携带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相关的腹泻病人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寒战、乏力、体温正常或低热,粪例多为粘液便或水样便,日腹泻次数超过6次以上者为33例,占78.57%。各年龄组均有感染,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33.33%.结论 自671例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志贺菌占首位,致泻性大肠杆菌次之;在致泻性大肠杆菌以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为主(6.26%)。  相似文献   

14.
耐药大肠埃希菌插入序列与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调查耐药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插入序列和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埃希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4种插入序列:IS26I、S903I、SEcp1I、SCR1和2种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bC。结果 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共检出3种插入序列:IS26 17株,占85.0%,ISEcp1 12株,占60.0%,IS903 5株,占25.0%;2种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 15株,占75.0%,trbC 8株,占40.0%,只有ISCR1未检测到。结论同时检测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插入序列IS26、IS903I、SEcp1I、SCR1和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bC等基因尚为国内首次报道;菌株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不低,这可能与插入序列和接合性质粒高携带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基因irp^-2的大肠杆菌在云南战区部队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存在情况,并对其菌株做毒力试验。方法:用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岛基因irp^-2,小白鼠腹腔注射检测毒力。结果:从268份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中,检测出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基因卸12的18株,检出率为6.72%(18/268)。毒力试验使小白鼠发病并死亡。结论:云南战区存在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基因卸12的大肠杆菌,该菌对部队指战员的健康具有潜在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及其标本来源,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3月临床分离的472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及标本来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集的472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7.8%~58.5%;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3.3%、73.9%、82.0%,472株大肠埃希菌主要从痰液和尿液标本中检出,分别占33.1%和29.0%.结论 大肠埃希菌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常见病原随,临床上应根据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谱及菌株亲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ECO)分离株耐药基因谱与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株ECO 34种耐药基因.并作聚类分析.结果 20株中TEM、SHV、CTX-M-1群、OXA-1群、aac(3)-Ⅱ、8ac(6')-Ⅰb、ant(3")-Ⅰ、rmtB、dfrA1、dfrA12、dfrA17、sull、catB和cml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5%、55%、40%、10%、75%、40%、15%、5%、10%、5%、75%、90%、15%和35%,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TEM、SHV、CTX-M-1群、aac(3)-Ⅱ、aac(6')-Ⅰb、dfrA17,sull和cmlA基因检出率高,ECO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在我国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动物粪便标本及部分食品标本中的存在情况和所致腹泻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使用菌落原位杂交、DNA打点杂交和PCR扩增等方法。结果 在各地送检的从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用常规方法不能鉴定的大肠杆菌中 ,均检出带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菌株 ,检出率为 2 7.0 5 % (436 / 16 12 )。从市售食品标本中分离的大肠杆菌中 ,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的检出率为 10 .2 3% (9/ 88)。从家畜家禽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中 ,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检出率为 5 .71% (16 / 2 80 )。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所致腹泻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寒战乏力、正常体温或低热、每日腹泻多在 6次以上、多为粘液便。结论 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在我国分布广泛 ,检出率高于其他几类致泻性大肠杆菌 ,对我国人民的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