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刘巨平  胡博杰  程朝晖  李筱荣 《眼科》2013,22(6):378-38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设计 系统综述。研究对象 Medline、EMbase、Cochro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一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侧未手术眼作为对照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方法 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上述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书籍、期刊和会议论文及其参考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来表示。主要指标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率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结果  7项研究纳入分析,其中手术眼579眼,对侧未手术眼574眼作为对照。手术眼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率高于对侧未手术眼(OR=1.47,95%CI:1.09~1.98,P=0.01)。手术眼术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生率高于对侧未手术眼(OR=1.89,95%CI:1.05~3.39,P=0.03)。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会加速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且增加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但仍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瑛  高媛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2014-2015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两者视力不同的原因。方法:分别于术后1,2wk;3,6mo,对6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以及6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非糖尿病组)的手术眼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非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视力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黄斑水肿及因糖尿病所造成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或联合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在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6例4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均为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不合并明显的黄斑水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研究组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外合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观察的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时间分别为术前、术后1,6 mo。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mo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区下视网膜厚度无差异;术后6 mo时研究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黄斑区下视网膜厚度薄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o时,研究组黄斑水肿(黄斑区下视网膜厚度比对照组>60μm )出现的比率为13.0%,显著低于对照组(47.8%,P=0.033);两组患者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均未见到严重并发症。
  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减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展,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效果及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状况。方法对179例179眼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对术眼及对侧非手术眼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0.5者159眼,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78眼,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80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眼;视力结果取决于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黄斑病变程度。术眼中79眼、非手术眼中27眼出现视网膜病变进展,表现为视网膜内出血,火焰状出血斑,硬性及棉絮状渗出斑不同程度的增多,视网膜水肿,黄斑病变加剧及进一步的新生血管形成。结论(1)早期手术效果好,与非糖尿病老年白内障术后无明显差别;(2)晚期手术效果差,白内障手术可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3)早期手术可提高视力,便于眼底观察及激光治疗。[眼科新进展2007;27(2):140-141]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许宇东 《眼科新进展》2005,25(2):162-16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84 例1 079 眼患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选取同时期、同一手术医师施行的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做对照。手术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法。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5 mmol·L-1以下。结果 糖尿病患者术后3 d矫正视力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0.5者454眼,均为眼底出血、渗出累及黄斑及黄斑囊样水肿、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糖尿病患者术前瞳孔不能充分散大或术中瞳孔缩小、瞳孔缘损伤和术后角膜水肿、黄斑水肿的病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明显改善视力,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和激光治疗提供了条件。眼底出血、渗出累及黄斑、黄斑囊样水肿、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眼部并发症之一.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病年龄更早,进展更迅速.虽然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风险仍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术中小瞳孔的出现概率较大,手术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术后更易发生黄斑水肿、眼内炎、角...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时机及疗效。方法 对58例102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早期予以激光光凝。结果 光凝治疗后,58例102眼术后随访均满1y。其中视力提高25眼,占24.50%,视力不变64眼,占62.75%,视力下降13眼,占12.75%,总有效率87.25%。由于先处理已存在的黄斑水肿,未见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黄斑水肿加重。结论 适时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早期进行激光光凝,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稳定视力。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时机及效果。方法:对41例68眼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早期予以激光光凝。结果:光凝治疗后41例68眼术后随访均满1a,其中视力提高19眼(28%);视力不变40眼(59%);视力下降9眼(13%),总有效率为87%。由于先处理已存在的黄斑水肿,未见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黄斑水肿加重。结论:适时的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合理及时的进行激光光凝,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稳定视力。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斌  李琦  李林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4):748-74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39眼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行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根据眼底情况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随访3mo~2a,视力<0.1者12眼,0.1~0.2者14眼,0.2~0.5者9眼,>0.5者4眼,与术前视力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2~3mo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7眼眼底激光斑清晰,新生血管萎缩,无明显荧光渗漏,12眼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瘤以及荧光渗漏,16眼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斑水肿。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医源性视网膜裂孔、高眼压、后囊膜混浊、玻璃体再出血。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光凝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对60例108眼行超声乳化或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根据DR分期,早期予局限性视网膜光凝、格栅样光凝或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术后随诊1a,所有患者视力提高30眼(27.8%),视力不变71眼(65.7%),视力下降7眼(6.5%),光凝术后FFA随访检查显示,视网膜水肿消退,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出血、渗出部分吸收,18例合并有黄斑水肿眼光凝术后完全消退。结论:白内障术后合理及时的进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对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稳定视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确诊的PDR合并白内障的56例(63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合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51眼(80.9%)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7眼(11.1%)视力无变化,5眼(7.9%)视力有所下降。术后随访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53眼(84.1%)术后视力提高,6眼(9.5%)视力不变,4眼(6.3%)视力下降。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高眼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再出血、晶体后囊混浊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术后视力恢复不佳主要与糖尿病黄斑病变以及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异常有关。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后一些常见并发症越来越少.但患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由于对手术损伤的敏感性较普通患者明显增加,因此不论行哪种白内障手术方式,其视力预后均较普通患者差,究其原因,视网膜病变尤其是黄斑水肿是影响视功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5].曲安奈德(T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氟非水溶性长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40 mg/ml TA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手段[6].我们采用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了一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的黄斑水肿,现将其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糖尿病患者黄斑结构的影响。 方法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手术 眼与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0例无糖尿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者手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时 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测量资料。 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手术前黄斑中心凹的平 均厚度为(148.5±27.7)μm,术后平均厚度为(219.4±68.23) μm,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手术眼初次检查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47.4±27.5) μm,1个月后复查为(148.2±27.3) μm,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糖尿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术前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42.37±12.7) μm,术后为(151.9±23.7) μm,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组术后新增黄斑水肿11只眼,原有黄斑水肿的6只眼中3只眼水肿较术前加重。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较高,黄斑水肿的程度较重。(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75-17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例(20只限)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2—16个月,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手术后20只限中有16只限(80%)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提高二行以上13只限(65%);视力较术前无改善4只限(20%)。术后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主要与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广泛缺血有关。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眼压、虹膜后粘连、玻璃体腔再出血、视网膜再脱离、晶状体后囊混浊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脂质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被认为是致盲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认为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进展有关,降脂药物的应用能够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随着色谱分离和质谱分析等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的发展,除了常规的血清脂质标志物以外的各种脂质成分也被发现可能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有关。现总结脂质及其衍生物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脂质代谢治疗的潜在靶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方法 56例(56只眼)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及超声乳化吸出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眼底检查及眼底照像,术前1个月、术后1周、4周、6周、3个月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分析此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26只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30只眼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手法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高于超乳组(t=4.602,P=0.006),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低于超乳组(χ2=9.753,P=0.009),4周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呈现负相关.结论 虽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无差异,但是术后短期内手法小切口手术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影响较大,并暂时影响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OCT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低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对术后3d矫正视力低于0.5的50例50眼糖尿病患者行OCT检查,分析其结果。 结果:患者50眼中,黄斑水肿23眼,糖尿病眼底病变15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8眼, 黄斑板层裂孔2眼,2眼未发现异常。 结论:OCT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断层成像技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造成低视力的原因的诊断具有指导作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黄斑水肿是影响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情况。方法 对80例91眼白内障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前及术后眼底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其中25例25眼分别于术后1w至6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两期以上或由非增殖期进入增殖期。结果 超声乳化手术可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术前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有效阻止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对3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DM患者(DM组)的手术眼、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非DM患者(非DM组)的手术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和OCT检查.结果 两组FFA检查结果:DM组:术前黄斑水肿2只眼(1例为双眼)(5.56%),术后1周黄斑水肿12只眼(33.33.00%),术后3个月黄斑水肿7只眼(19.44%) 对侧未手术眼术后1周、3个月黄斑水肿1只眼(2.78%).非DM组:术前无黄斑水肿,术后1周黄斑水肿2只眼(5.56%) 术后3个月2只眼黄斑水肿消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DM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OCT检查结果:术前DM组黄斑水肿改变3只眼,术后3个月10只眼 非DM组术前黄斑水肿改变1只眼,术后3个月黄斑水肿改变1只眼,没有新的黄斑水肿发生.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黄斑水肿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盛丽娜 《眼科新进展》2008,28(9):703-703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和不合并DR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变化。方法收集拟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合并和不合并DR的患者各34眼。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中心凹厚度及黄斑体积。同时检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程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中心凹厚度及黄斑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合并DR组患者中心凹厚度增加了20.3%,没有合并DR组患者增加了6.0%,但随后两组中心凹厚度均逐渐降低。术后3个月时,合并DR组的中心凹厚度和黄斑体积均较没有合并DR组明显增高。DR组黄斑水肿程度加重者8眼(23.5%),而没有DR组1眼(2.9%),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但是,9眼中3眼(33.3%)术后水肿自发消退。结论白内障术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程度加重,3个月后逐渐降低。其分级亦加重直到术后3个月,但术后部分黄斑水肿会自发消退。所有这些改变DR组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