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云锋 《山东医药》2008,48(37):86-87
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30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发现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率为40.0%(12/30),而正常胃组织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患者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但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P<0.05).认为p16基因甲基化是胃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p16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祥军  萧树东  朱舜时  胡运彪  施尧 《胃肠病学》2000,5(2):107-108,115
目的:探讨p16基因的表达与人胃癌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4例病理确诊的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胃粘膜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16基因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4例胃癌组织中,6例无p16基因表达的癌组织为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2例p16基因表达可疑;分化较高的5例p16基因表达增多;其们11例p16基因的表达同相应正常组织无区别。结论:p1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p16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43例胃癌患者的新鲜癌手术标本、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及血清标本为本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CR及银染PCR-SSC癌组织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及突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通过PCR及血清学试验确定。结果(1)43例胃癌中,Hp阳性30例,阳性率为69.77%,其中CagA阳性24例,阳性率为80%。(2)30例Hp阳性胃癌中,有12例发生p16基因变异,发生率为40%;13例Hp阴性胃癌中,4例p16基因发生变异,发生率为30.77%,Hp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p16基因变异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3)30例Hp阳性胃癌中,CagA阳性与阴性组p16基因变异率分别为41.67%(10.24)及33.33%(2/6),两组变异率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Hp及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组织p16基因变异无显著相关性,Hp感染可能不是其改变或必须因素。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P16P21和PRB与胃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过程.抑癌基因p16,p21和pRB在许多原发性肿瘤组织中都有缺失或产生高频率的突变.为探讨抑制基因p16,p21和pR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5.
抑癌基因p16和p21在胃癌组织的不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癌基因p16和p21在胃癌组织的不同表达邬淑杭1隋延仿2金伟3尹丽波1解放军465医院辽宁省吉林市1320132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3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SubjectheadingsGenes,suppressor,tumorStoma...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改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胃癌组织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该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是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频繁事件,在胃癌的发生中具有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胃癌p16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癌p16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张丹,王继红,姜彦多,刘晓波抑癌基因的缺失和功能丧失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p16基因是最近发现的一个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其抑癌作用和在恶性肿瘤中的高频率突变[1],提示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过程。本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研究p16,p15基因缺失状态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提取HCC新鲜组织中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对30例HCC进行p16基因第二外显子(p16E2)和p15基因第二外显子(p15E2)纯合缺失研究.并与其癌旁组织进行对照.结果检测p16E2纯合缺失率为16.7%(5/30),p15E2纯合缺失率为13.3%(4/30),p16E2、p15E2共同缺失率为6.7%(2/30).而癌旁组织p16E2,p15E2均无缺失.结论p16E2纯合缺失与p15E2纯合缺失以及二者共同缺失是HCC的遗传易感因素,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行为的关系.方法采取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胃组织进行对比.结果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2/12)和39.2%(20/5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但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仅25.8%(8/31),而无淋巴结转移组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0%(12/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P16蛋白表达可作为诊断胃癌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肿瘤抑制基因p53及p16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和p16异常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8例原发性胃癌(男38例,女20例,年龄37岁~76岁),P53和P16蛋白的表达变化.所有组织均新鲜取材,并迅速用850ml/L酒精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结果受检组织中p53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30/58)和483%(28/58).P53蛋白在低分化胃癌(700%)、进展期胃癌(569%)、淋巴结阳性胃癌(741%)中的表达率高于相应的高分化、早期、淋巴结阴性胃癌的表达率(273%,143%,323%)(P<005),且p53高表达多见于弥散型胃癌(同肠型胃癌比)、累及浆膜的胃癌也较局限于粘膜层的胃癌有更高的P53蛋白表达(P<005);P16蛋白表达与胃癌大多数生物学行为无明显关系,但其在淋巴结阳性胃癌中的表达率(333%),低于淋巴结阴性胃癌中的表达率(613%);相关性分析显示;p53阳性组织大多伴有P16蛋白阳性表达(P<005).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对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广泛影响,P16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胃粘膜病变抑癌基因(p53、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探讨H·pylori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胃镜、外科手术中取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靠近癌的正常组织)各两块,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53、p16、bcl-2蛋白表达。H·pylori阳性由CLOtest结合病理染色/~(14)C尿素呼吸试验而确定。结果:p53阳性表达率在H·pylori阳性及阴性胃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H·pylori阳性组慢性胃炎或肠化中p16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H·pylori阴性组(p<0.05,p<0.01)。而H·pylori阳性组肠化中bcl-2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pall<0.05)。结论:在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较明显的p16基因表达低下与bcl-2基因过度表达,并与H·pylori感染有一定的关系。p53基因过度表达是胃癌发展过程中较晚期事件,与H·pylori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胃癌形成过程中p16INK4a、Runx3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同时检测MGMT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抑癌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透明帽法进行首次黏膜病变切除者43例,其中异型增生27例,早期胃癌16例.选择胃镜活检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者14例.另取20例正常胃黏膜活检组织作为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每例组织中p16INK4a、Runx3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对所有甲基化p16INK4a产物进行测序,免疫组化检测MGM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p16INK4a基因甲基化率依次为14.3%(2/14)、22.2%(6/27)和37.5%(6/16);Runx3基因甲基化率依次为14.3%(2/14)、48.1%(13/27)和50.0%(8/16);MGMT基因甲基化率依次为7.1%(1/14)、48.1%(13/27)和50.0%(8/16).20名正常对照均未检出基因甲基化,与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和MGMT两种基因在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肠上皮化生组(P<0.05).各组病变中三种基因甲基化联合分析发现,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甲基化的基因种类高于肠上皮化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甲基化与息者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病变部位无相关性,但p16INK4a和MGMT基因甲基化与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升高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3和0.039).MGMT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其蛋白失表达密切相关(χ2=12.821,P=0.001).结论 抑癌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是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p16INK4a、Runx3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在胃癌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收集80例内镜活检胃粘膜组织标本,分析其p16,APC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芯片p53、p16及环氧合酶-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CH  Li L  Li YM  Zhang BF  Fang J  Zhou Q  Hu Y  Gao H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58-660
目的利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53、p16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异常表达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78例癌旁组织中p53、p16及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p53、p16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在癌旁组织中分别是19%、15%及74%;在癌组织中分别是50%、54%及94%。胃癌组织中p53、p16和COX-2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COX-2、p16与COX-2蛋白表达均存在相关性(P〈0.05)。当p53、COX-2表达阳性,p16阴性时;或p16、COX-2表达阳性,p53阴性时;或p53、p16和COX-2同时表达阳性时,组织芯片病理类型为癌性的概率均增加,OR值分别为11.667、30.000及18.889,p53、p16和COX-2三者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联合分析p53、p16及COX-2的表达对预测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p16、p1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胃癌标本中p16、p15的表达。结果p16、p15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16阳性率与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1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提示p16、p15联合检测对胃癌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P21蛋白表达和p21基因改变的意义.方法32例胃癌石蜡标本,其中乳头状腺癌6例,管状腺癌9例,粘液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7例,未分化癌2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3例,32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作对照.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1蛋白表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p21基因改变.参照文献确定p21蛋白表达的阳性标准及SSCCP检测p21基因异常标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P21蛋白表达阳性率56.3%(18/32),其中管状腺癌77.8%(7/9),乳头状腺癌83.3%(5/6),粘液腺癌37.5%(3/8),低分化腺癌42.9%(3/7),未分化癌0%(0/2),存在淋巴结转移组为43.5%(10/23),无淋巴结转移组为88.9%(8/9),癌旁组织为90.6%(29/32).P21蛋白表达阳性率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5),与胃癌伴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不同病理类型间未见差异显著(P>0.05).PCR-SSCR分析18.8%(6/32)胃癌组织存在p21基因改变.结论p21基因以异常表达及基因改变的方式参与胃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胃癌p16/CDKN2基因蛋白质水平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p16/CDKN2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已有研究表明该基因在许多肿瘤出现缺失、突变或重排.胃癌细胞系中有高频率纯合子缺失,应用Southernblot和SSCP技术在胃癌手术标本中未发现有该基因的缺失.本文首次研究胃癌中p16/CDKN2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应用蛋白A金探针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胃癌和2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的p16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正常对照组均有p16表达,其阳性细胞百分率为7255%±1722%;而胃癌中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5490%±289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在肿瘤病例中有2333%(7/30)p16表达减低,10%(3/30)未表达p16.此外有1例呈过度表达.结论胃癌中有p16的异常表达,免疫组化技术可能较准确地反映p16的表达,更适合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贾欣永  刘倩 《山东医药》1999,39(20):39-39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阶段的变化过程,既有癌基因的激活又有抑癌基因的失活。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0例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组织同步进行了抑癌基因p16、nm23的检测,结合术后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60例胃癌活检组织取自我院内镜室。每例取组织2块,用福尔马林固定。结合完整的术后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①两种基因免疫组化试剂购自Dako公司,其他试剂为国内产品。标本经石蜡包埋,连续切取5μm厚的切片,常规脱蜡水化后用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