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与血清胱抑素(Cys C)、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体检的10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ys C和UA水平,并分析二者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ys C水平显著降低,UA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观察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患者中,血清Cys C水平依次降低,UA水平依次升高(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ys C及UA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Cys C及UA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密切,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及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血中FIB含量,与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CS患者FIB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变化而变化,冠脉越狭窄,FIB含量越高,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组FIB含量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ACS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FIB含量的检测对ACS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评价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升高是否反映动脉炎症的存在;MMP-9能否预测该病的严重程度。方法:选择ACS患者67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46例,UA患者TIMI危险积分≥3分者24例,≤2分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稳定性心绞痛(SA)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法)检测MMP-9。比较各组间MMP-9含量差异,并将UA患者的MMP-9与TIMI危险积分进行比较。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轻、中、重度血管病变者MMP-9含量差别。结果:UA和AMI组血清MMP-9含量较SA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在UA中,MMP-9含量在TIMI危险积分≥3分者较≤2分者显著增高,MMP-9含量与TIMI危险积分呈正相关(r=0.722.P〈0.001);在ACS患者中,冠脉造影中、重度血管病变者血中MMP-9含量较轻度病变者显著增高,MMP-9含量与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651,P〈0.001)。结论:①在ACS发生、发展和病情恶化中,炎症起重要作用,MMP-9可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②MMP-9高低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斑块不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潘秀贤  李兵  罗林玲 《海南医学》2010,21(8):106-10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尿酸(UA)及凝血功能(PT、-TT、APIT、FT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冠脉造影证实的100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48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98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UA及PT、TT、APTT、FIB水平。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的UA、FIB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P〈0.05),而PT、TT、APTT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UA、FIB、PT、T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UAP与AMI之间所检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P〉0.05)。结论UA及PT、TT、APIT、FIB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UA升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个危险因素,UA升高又可以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形成微血栓而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08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32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比较其血清Hs-CRP、UA及Fib水平,并与同期的9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通过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Hs-CRP、UA及Fi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的Hs-CRP、UA、Fi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ACS患者与SAP患者相比,Hs-CRP、Fib水平显著升高(P〈0.05),ACS患者Hs-CRP水平与Fib正相关(P〈0.01)。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UA和Fib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之正相关(P〈0.01)。结论:Hs-CRP和Fib水平的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UA和Fib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ACS发生的预测、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将85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6例,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CRP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AMI组与UA组相比,AMI组的CRP水平显著高于UA组(P〈0.05)。ACS患者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AMI组与UA组亦有明显差异。结论:CRP水平与ACS的发生有着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ACS患者,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所有ACS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血管进行损害程度评分,研究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范围及程度的关系。结果ACS组hs-CRP高于对照组(P〈0.01)。冠脉多支病变组hs-CRP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闭塞组hs-CRP高于狭窄组(P〈0.01)。结论测定ACS患者hs-CRP对其冠状动脉狭窄范围及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28例和健康对照组28例的静脉血中D-二聚体含量,与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二聚体阳性组的冠脉狭窄检出率及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 D-二聚体阴性组(P〈0.05).二聚体水平UAP患者多支狭窄组比双支狭窄组增高(P〈0.01),双支狭窄组比单支狭窄组增高(P〈0.01),单支狭窄组比无狭窄组增高(P〈0.05), 无狭窄组比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与UAP组比较, AMI组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UAP组(P〈0.05),但两组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及多支病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冠脉狭窄程度、病变范围呈正相关. D- 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对ACS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评价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智  刘宏  王媛 《北京医学》2015,(4):317-3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因ACS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220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100例。选择同期因胸痛住院,冠脉造影正常者87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空腹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采用Gensini评分法评价冠状动脉损害程度,分析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UA组、AMI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别为(13.29±5.89)mmol/L、(11.48±5.35)mmol/L,均低于对照组(16.70±4.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AM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浓度分别为(348.06±119.96)mmol/L、(366.19±134.95)mmol/L,均高于对照组(267.70±114.9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AMI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ensini评分与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0.344,0.351,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尿酸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低胆红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予以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以及二者的关系,探讨其在ACS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的ACS患者87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27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25例以及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其ET-1、CRP水平.结果:ET-1、CRP在ACS患者体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血浆ET-1、CRP水平高于UA组,且ACS患者血浆ET-1、CR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ET-1和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提示内皮素-1、CRP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进一步证实,ACS的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以及炎症反应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124例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和7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含量。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含量的差异,并进行血清总胆红素与血脂Pearson直线相关,并分析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后95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结论: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及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的降低与ACS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及低血清总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CS发生的预测、诊断和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赤峰市医院2008年3月~2010年6月疑似冠心病住院的患者40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83例)和非冠心病组(120例),冠心病组包括男性186例,女性97例,又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87例;双支病变105例;3支病变91例,分别测定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观察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亚组之间比较显示,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结论: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朱平  冯青俐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40-124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血清UA水平及MAU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1血清UA,MAU在AMI组及UAP组高于对照组。2ACS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血UA,MAU水平呈正相关。ACS组血UA与MAU水平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UA升高可能参与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趋化因子CXCChemokineLigand16(CXCLl6)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及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4例。另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2.61±10.37)岁。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CXCLl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等生化指标。同时,根据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ai),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脉病变程度。观察各组之间CXCLl6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1R1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CXCLl6、hs—CRP水平、IRI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O.05);冠心病患者中,ACS组hs—CRP、IRI和Gensini积分高于SAP组(P〈O.05);SAP患者Gensini积分与CXCLl6,IRI与hs—CR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6,0.591,P均〈0.05)。结论血浆CXCLl6水平和IRI均为冠心病的预测指标,它们对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一定的辅助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易全会  程亚玲 《西部医学》2013,25(1):96-97,9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清胆红素(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9例ACS(ACS组)患者及55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清胆红素、尿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ACS组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组)两个亚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外周血清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O.05),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O.05)。但ACS亚组之间,血清胆红素、尿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清胆红素、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病情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为CHD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已经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9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7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24例(CAS组),另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的hs-CRP和FIB水平。结果患者组hs-CRP和FIB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 AMI组、UA组与CAS组相比,AMI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AMI组与CAS组的血浆FIB水平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外周血hs-CRP和FIB水平与CHD的病变程度有关,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比法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z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以及27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研究。根据Braunwald分级标准,将UA组按危险程度高低分为I、Ⅱ、Ⅲ级,比较各级之间血尿酸水平。结果①血清尿酸水平AMI组显著高于UA、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UA组显著高于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SA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②UA组中,随Braunwald分级增加,血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I、Ⅱ、Ⅲ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水平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秀丽  邓兵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87-89,9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XC趋化测子配体16(CXCL16)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以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n=163)、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36)及对照组(n=34)。双抗体夹心酶标法测定血清CXCL16水平,比较三组患者血清CXCL16水平,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析血清CXCL16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清CXCL16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血清CXCL16水平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而升高。随Gensini积分增加,CXCL16水平和hCRP水平逐渐升高,且CXCL16、hCRP在Gensini积分≤30分、31~60分、≥61分三组间两两比较时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CXCL16水平显著增高。是独立于hCRP及血脂水平的生物标志物。CXCL16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多和Gensini积分增加而升高,提示血清CXCL16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冠心病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清MMP-3水平与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3,MMP-3)水平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作相关性分析。方法确诊ACS的135例患者和71例非ACS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gensini score,GS)。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MMP-3水平。结果ACS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组46例,MMP-3浓度(36.66±13.23)μg/L;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47例,MMP-3浓度(41.82±13.86)μg/L;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42例,MMP-3浓度(69.27±34.02)μg/L。NSTEMI组及STEMI组的MMP-3浓度与对照组MMP-3浓度(35.29±13.10)μg/L有显著差异(P〈0.01)。将所有ACS组Gensini评分资料根据MMP-3血清浓度的25%、50%、75%分界点分为4组,发现ACS患者MMP-3血清浓度越高,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越高。相关分析显示桡动脉血MMP-3血清浓度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749,(P〈0.01)。结论MMP-3血清水平与ACS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性,血清MMP-3是ACS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