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元四大家之一,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浚以其“阳有余阴不足”论而著称于世。其论点的提出和朱氏的理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他根据阳易动阴易亏之理,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治疗上独重滋阴降火。对此观点,笔者有不同看法,提出请同道指正. 朱氏认为:天地之间,天为阳、地为阴,而天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病因、发病学说,常引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病机十九条,其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唐·王冰注:“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金·刘完素将此经文篡改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后世诸家多宗之,如明·李念莪对此经文注曰:“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主热,火之化,故痛痒诸疮,皆属于心也。”清·《医宗金鉴》亦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并注曰:“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近代医家唐容川亦对此条释为:“此言诸疮,或血分凝结,阻滞其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及其中医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古中风 ,意多歧杂 ,《灵枢·九宫八风》、《金匮·中风历节痛》所论 ,均言外中。金元时期 ,刘河间论“五志化火” ,“心火暴盛”创“内风之说” ,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朱丹溪论述为“湿痰生热”。明·王履分“直类之中” ,李中梓有闭脱之分 ,而张锡纯暗喻出今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现浅述如下 :1 病因病机1 1 肾气亏虚为中风发病之病机基础 《景岳全书·非风》指出“人于中年以后 ,多有此证其衰可知 ,经云 :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正以阴虚为言也。夫人生于阴而根于阳 ,根本衰则人必病 ,根本败则人必危矣。所谓根本…  相似文献   

4.
刚柔相济 勿忘温阳活血 通补并行 当求血肉有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很多书籍教材,论及消渴,亦多偏执阴虚燥热之说,使滋阴清热一法,几成治消渴唯一正治大法.任师对此颇有微词,并力倡阴阳并重,辨证论治之说.消渴病机,主要为燥,燥为火热之属,最易伤气,所谓“壮火食气”(《素向·阴阳应象大论》),故消渴病发必见气伤.气者,肾气也,肾气受伤则阳虚,阳虚不能生命火,命火衰相火不生,相火不足,不能内寄于肝,肝阳失助,则并发肝肾之阳虚,阳虚不能蒸精化液,精枯液涸,故生口渴喜饮、多尿消瘦之患.  相似文献   

5.
历代医家对健忘的病因病机皆有论述。《内经》称之为“善忘”。《灵枢·大惑论》提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认为健忘是因营卫之气滞于下而不能上濡所致。北宋《圣济总录》中说:“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精神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南宋严用和《济生方》强调本病与心脾密切相关:“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清,神官不职,使人健忘。”元朱震亨《丹溪治法心要》中认为本病除主心脾外,“亦有痰迷心窍者。”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认为本病因“心肾不交”而致。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发挥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之说,认  相似文献   

6.
到底是阳常有余还是阳常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元以来,围绕阴阳盈亏问题,展开过激烈争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常不足,阴常有余”。彼此是非,迄今尚无定论。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认为人身之气为阳,血为阴,以天大举地,地小而居其中,日实月缺作比,引《内经·上古天真论》等篇,以精血来迟早衰,难成易亏为证,以证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丹溪还认为,阳主动,阴主静,动皆属火。把人身之阳气称为相火,说人非此火不能生。相火极易妄动,煎熬真阴,阴虚则病热。张介宾认为丹溪之说缪误。他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立论,指出“阳非有余”。进一步强调了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对类似脑溢血的记载,有着大量的文献资料,中医统称为“中风”,虽有主火、主气、主痰之说,真中,类中之分,内风、外风之别,就其审证求因,与脑血管意外,颇多类似,《内经》记载:“民病卒中,偏瘫,手足不仁,偏枯,身偏不用”。《金匮要略》说:“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吐涎沫”。《河间六书》说:“暴风暴死,火性痰速故也;……心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无所知也”。张景岳提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叶天士也说:“风阳上僭,痰火阻窍,以营卫脉络失和肢体偏废”。以上诸说,均较详细地论述了中风的病因与证候。这与脑溢血,病起急骤,突然跌倒,昏迷不省人事是相符的。近人张锡纯说:“此证乃五志之火挟脏腑气血上冲脑中,脑中血管若因其冲激过甚而破裂,其人即昏厥不醒”。张氏“脑充血论”,与目前认为高血压是直接引起本病的学说,立论类同。  相似文献   

8.
“眩晕”可见于多种疾病,如美尼尔氏病,位置性眩晕,晕动病,脑性眩晕(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等。《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祖国医学文献里虽没有高血压病这个名称,但历代医家对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内经》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了眩帚多因肝风内动而发生。金元时代的《河间六书》中记载:“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说明眩晕之因为风与火。《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则根据《内经》中“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的理论,创立了“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的学说。到了清代的《临证指南医案》,则以为本病属“阴亏液耗,风动阳升”,而《金匮翼》则指出:“肝厥头痛,肝火厥逆上攻头脑也”。上述各论,可以视为历代医家从各个不同角度对高血压病发病原理的论述,为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州已故名老中医郭梅峰,以其七十二年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其中治疗高热方面的经验,亦颇有独到之处,我们运用于临床,颇见成效。现谨将其略为整理介绍如下。一、学术思想: 郭老治疗高热病症的指导思想,是执行《内经》“治病必求于本”,及“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正确观点,并据此提出了独特见解,从而自立新方。首先,细心辨认(求)所诊治的高热病例是实热还是虚热(本)。当然,高热多为实热这是事实。盖火热之由多为六淫化火,或饮食炙煿化火,或五志化火,皆可成为实热之证。  相似文献   

11.
(1)六气亢害: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亢指太过。害即伤害、侵害。正常者为六气;太过者为六淫。六气能生万物;六淫能害万物。 (2)五志妄动:五志即五脏之志。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悲,肾志恐。此处之五志与七情是同义词。妄动指不当动而动,过动、乱动、荒诞不合理之动。人对外事外物,不能无动于衷,放七情在所必有。所以致病者,关键在于“妄”字上。七情太过而无节制则五脏受伤。  相似文献   

12.
自李杲在《脾胃论》中提出甘温除热之说以后,对阳气损伤而导致的阴火证方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性治疗原则。历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但在理论上对阴火的认识尚不一致,存在着众多争议。 热即火,在自然界为六气和六淫之一。六气之火为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淫之火为异常的气候变化,若人体不能适应之则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在人体内为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生理之火即《内经》所谓“少火”,病理之火即《内经》所谓“壮火”。前八对火分阴阳,虽大多认为阳火是指君火,阴火是指肾、肝、心包络、三焦和胆之相火。但也有不同观点,如李杲之说:“心火者,阴火也”。今天看来,火分阴阳,以君相别之,并无实际探求人身脏腑生理病理的意义。生理之火即人身之阳气,并无阴阳之分。五脏六腑各有自己  相似文献   

13.
西苑读书记     
天明则日月不明 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谓:“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明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喻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泄露,当清净法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后世注家亦一直沿用其说。 我觉得“大明”、“小明”之说不可通。古代文献中,皆称太阳为“大明”。如《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郑玄注谓“大明, 日也”:《周易·系辞》云:  相似文献   

14.
“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核心,而“阴火论”,“甘温除热法”及在方药配伍上重视补益阳气和升阳散火相结合的观点,则构成了其学术思想中的三足鼎立之势。但因李杲对其“阴火”的阐述文字古奥,不易理解,致后世学者在探讨和解释“阴火”学说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有认为“阴火”即是心火者(如殷品之等),有认为“阴火”即是越位之相火者(朱丹溪,赖文明等),有认为“阴火”即是相火而非妄动之相火者(任应秋)等等不一而足,其对立可谓尖锐,然究其“阴火”之源,结合历代医家的著述,上述诸观点未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5.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于三阴。阳病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历代注家对其中“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经文的理解存有歧议。吴崑说:“为之,为脾也。行气于三阳,运太阴之气入于诸阳也。”而张景岳以及现今《内经讲义》、胡天雄《素问补识》等都认为是脾亦为胃行气于三阳。然而笔者则坚持认为,此句之释应从吴崑之说。应理解为:阳明胃者,为脾行气于三阳,运太阴之气入于诸阳也。其理有四:  相似文献   

16.
一、中西医理汇而未通之学术原由除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外,汇通医家汇而未通存在着学术方面的原因。相当多的汇通医家曾致力于中西医学理论的汇说互释,如清未唐容川谓:“西医言苦胆汁乃肝血所生,中医旧说皆谓胆司相火,乃肝木所生之气,究之有是气乃有是汁,二说原不相悖”;民初张锡纯提出:“内经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为其中有神明,故能精明;为神明藏于其中,故名曰府。此西法神明在脑之说也。”  相似文献   

17.
粥,系五谷经烹调而成的半流质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于胃气大有裨益。而胃气的强弱有无,又为人生死存亡的关键。在《素问·平人气象论》里,曾明确的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灵枢·营卫生会篇》中又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素问·刺志论》中还强调说:“谷盛气盛,谷虚气虚。”基于上述理论,大凡邪气之伤人,以胃气之强弱决定其进退。胃气强,则邪气不战自  相似文献   

18.
五脏皆有不寐及从肝论治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新观点,并认为当今失眠症多因肝阳偏亢或肝郁化火犯侮其他脏腑而致,多表现为实证和虚实夹杂,故对以失眠为主症的疾病主张“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9.
阴火证治验     
杜庆云副主任医师在阴火证治疗方面经验尤甚.笔记予以整理,供同道研讨。“阴火”语出金代李东垣,怄学发明》论日:“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又喜怒化恐而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人独盛,心火者,阳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今,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认为“阴火”是病理君相之火,其成因本于脾胃元气之不足。故东垣论其治法“谁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泻其火”,立其方药“补中益气汤主之…··又宜加黄柏救肾水,能泻阳中之伏火”…  相似文献   

20.
朱丹溪的学术思想概括为三点,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以及气血痰郁四伤学说[1]。朱丹溪认为,“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相火妄动则“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在相火论的基础上,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斯军民[2]根据《格致余论》总结维护相火的方法主要有保养胃气、平衡气血、收心养心。“人之阴气,根据胃为养。”朱氏认为脾胃吸收水谷精微,可以涵养肝肾之阴,因此当健脾和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